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科护理改良OTD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岩 王海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6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在心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改良OTD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心内科实习学生8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将实习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实施和改良OTD教学法,对照组实习生则... 目的观察探讨在心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改良OTD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心内科实习学生8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实习时间将实习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习生实施和改良OTD教学法,对照组实习生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对于两组实习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对于两组实习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并比较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理论知识均明显优于对扎组实习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改良OTD教学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心内科 护理 临床教学 改良OTD教学法 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漏测血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陶玉 李岩 +1 位作者 许静 程青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482-3484,3487,共4页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416例收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一般状况、漏测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和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漏测血压100例(24.0%)。经非...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416例收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一般状况、漏测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和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漏测血压100例(24.0%)。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高血压、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认为血压监测重要的认知与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行为密切相关。结论年龄、住院次数、高血压、住院时间、认为血压监测重要的认知是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漏测血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海霞 李岩 石志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7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石河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生459例,随机分为PBL联合案例教学法组(联合教学法组,n=230)和传统教学法组(n=229)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护生的... 目的探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石河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生459例,随机分为PBL联合案例教学法组(联合教学法组,n=230)和传统教学法组(n=229)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联合教学法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联合教学法组护生认为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护理操作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分析归纳能力、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比例93.5%(215/230)、82.2%(189/230)、84.3%(194/230)、64.3%(148/230)、80.0%(184/230)、91.3%(210/230)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42.4%(97/229)、35.8%(82/229)、42.4%(97/229)、15.7%(36/229)、26.6%(61/229)、28.8%(66/229)(P<0.05)。结论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传统教学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案例教学法 耳鼻喉科 护理教学 考核成绩 应用效果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临床医学中的双语教学
4
作者 庞晓 《农垦医学》 2010年第3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双语教学 临床医学 英语水平 医学教学改革 医学高等教育 国际交流 人才素质 医学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凤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167-167,共1页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精细化阶段式带教的实际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共计70例,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和讨论组(n=35例)。护理实习教学期间,对照组护... 探究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应用精细化阶段式带教的实际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共计70例,随机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和讨论组(n=35例)。护理实习教学期间,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带教,讨论组护生采用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护生的实习成绩。结果:讨论组护生在实习初期、中期、末期等时间段内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开展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可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加深护生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值得持续推广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阶段式带教 临床护理带教 心血管内科 护理实习 教学效果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点拨教学法的应用
6
作者 王凤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02-202,205,共2页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点拨教学法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校护理学专业的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依照教学模式间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点拨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核结果与学习满意度。结果:点拨组学生的理论...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点拨教学法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校护理学专业的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依照教学模式间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点拨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核结果与学习满意度。结果:点拨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操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均高于常规组,教学效果更好;在在学习完毕后学习满意度也比较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采用点拨式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知识接受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成绩,具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拨教学法 护理教学 心血管内科教学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MLR、PLR变化水平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于坚 罗奇 +3 位作者 王江涛 王小红 杜晴晴 王丽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水平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变化水平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25例HFrEF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住院且除心力衰竭以外的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血常规、生化、超声心动图等情况,计算NLR、MLR、PLR,分析3个指标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3个指标在HFrEF患者中的预测价值。结果:HFrEF组患者NLR、MLR、PLR、LVEDD、EDV、E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616、-9.413、-8.591,P<0.001;t=20.202、12.684、24.312,P<0.001);HFrEF组患者LVEF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19,P<0.001)。NLR、MLR、PLR与LVEDD、EDV、ESV、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LR在HFrEF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NLR、MLR、PLR与HFrEF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NLR、MLR、PLR越高,HFrEF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越严重,为HFrEF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尔菲法在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保护动机问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陶玉 王水莲 +1 位作者 王凤菊 许静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4173-4176,共4页
高血压对人群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也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而在高血压的控制与管理过程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形势却不容乐观。众多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其... 高血压对人群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也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而在高血压的控制与管理过程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形势却不容乐观。众多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服药依从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药依从性 保护动机理论 心血管疾病 人群健康 动机因素 德尔菲法 认知调节 降压药物 公共卫生 服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裂QRS波群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5
9
作者 彭毅 陈晓玲 杨徐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究碎裂QRS(fQRS)波群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2016—02—2017-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94例老年NSTEMI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究碎裂QRS(fQRS)波群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2016—02—2017-0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94例老年NSTEMI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标准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结果,分为fQRs波阳性组112例和fQRs波阴性组82例。计算fQRS波和病理性Q波发生率,以及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两组患者冠脉病变数和冠脉狭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阳性组患者冠心病病史例数和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fQRs波阴性组患者(P〈0.05)。fQRS波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发生率(P〈0.05),fQ·RS波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P〈0.05),fQRS波与病理性Q波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阳性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率明显低于fQRs波阴性组患者(P〈0.05),但双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率fQRs波阳性组要明显高于fQRs波阴性组(P〈0.05),fQRs波阳性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高于fQRs波阴性组患者(P〈0.05)。对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STEMI患者年龄i〉70岁、既往冠心病史、冠脉病变支数≥2支、Gensini评分≥50分与心电图出现fQRS波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fQRs波群对老年NSTEMI患者诊断敏感度较高,对预测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狭窄程度有-定价值,是诊断NSTEMI的-个非常重要指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QRS(fQRS)波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 冠状动脉病变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陶玉 程青虹 +1 位作者 王水莲 王凤菊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输注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使用微量注射泵并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306例患者按输注结束时间与预设时间是否相符分为输注异常组67例和输注正常组239例。记录两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输注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使用微量注射泵并采用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306例患者按输注结束时间与预设时间是否相符分为输注异常组67例和输注正常组239例。记录两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移动方法及静脉回血的次数,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发生输注异常的影响。结果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组与输注正常组相比,排气方式、快进键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垂直移动、平行移动及静脉回血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排气方式一、垂直移动及静脉回血是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独立的危险因素(OR为7.284,3.273,3.275),快进键方法二、微量注射泵高度三是微量注射泵输注异常的保护因素(OR为0.255,0.295)。结论微量注射泵操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排气方式、快进键的使用方法、微量注射泵的高度及移动方法有利于减少输注异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微量注射泵 输注速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集束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陶玉 程青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60-2562,共3页
微量注射泵能够精确控制注射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抢救,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持续泵入药物期间,微量注射泵由于种种原因能产生一些泵速的变化,使病情稳定的患者突然产生血流动... 微量注射泵能够精确控制注射药液的流速和流量,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抢救,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持续泵入药物期间,微量注射泵由于种种原因能产生一些泵速的变化,使病情稳定的患者突然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报警设置又不能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本文将集束化管理方案应用于微量注射泵操作管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操作管理 集束 护士工作量 动力学改变 工作效率 医护人员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岩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2-654,65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110例COPD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依照病情变化,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干预组患... 目的对比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110例COPD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依照病情变化,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出院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入院后1 d、1周及出院时Zung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调查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痰标本留取方法及时间[(3.00±0.97)分]、发作时应急措施[(2.98±0.67)分]、雾化吸入方法 [(3.31±1.01)分]、用氧浓度及时间[(3.11±0.55)分]、日常注意事项[(4.02±0.25)分]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27±1.01)分、(2.33±1.07)分、(3.02±0.01)分、(2.89±0.01)分、(3.87±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经干预后1周及出院时Zung评分[(68.17±4.52)分、(50.00±0.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01±2.32)分、(55.00±10.00)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患者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全方位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较高,能有效提高Zung评分情况,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路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住院病人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比较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岩 王凤菊 许静 《农垦医学》 2015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随机挑选在我科行PTCA+支架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老年组术后并发症高于非老年组...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随机挑选在我科行PTCA+支架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老年组术后并发症高于非老年组,比较120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干预后掌握相关知识、掌握应对技能、遵医行为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分别为5.342、5.309、6.293,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GQOL I-74各维度的评分比较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具有统计学差异(<0.05),即干预后两组GQOL I-74评分比较,非老年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较老年组明显提高;而物质生活维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估,使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术后的护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干预程序,通过完善的护理干预体系,可以提高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 冠心病 心脏介入术 并发症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燕 李瑞瑞 姚恩生 《农垦医学》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定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84例,同期住我院耳鼻喉科排除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含量,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定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84例,同期住我院耳鼻喉科排除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含量,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和斑块指标。结果:高血压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和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颈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呈正相关(同型半光氨酸r=0.294,胱抑素C r=0.57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可能与血压升高协同加重血管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清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超 庞晓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5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入组的122名高血压病人行头颅CT或MRI,根据有无腔隙性脑梗死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60例和腔隙性脑梗死组(B组)62例,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组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及舒张...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入组的122名高血压病人行头颅CT或MRI,根据有无腔隙性脑梗死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60例和腔隙性脑梗死组(B组)62例,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两组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B组24h、日间收缩压变异性均高于A组(P<0.05);B组与A组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P>0.05);A组、B组之间24h、日间、夜间舒张压变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腔隙性脑梗死 血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凤菊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3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50例,分别使用应用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心功能指标。结果联合...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50例,分别使用应用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心功能指标。结果联合完善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7/5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4%(37/50)(P<0.05),且护理后联合护理干预组心功能各项指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既能加深对疾病知识及治疗的认识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更能有效缓解并改善其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对促进疾病恢复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肌梗死 护理干预 恢复期 临床疗效与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晨峰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涛 庞晓 李青霞 《农垦医学》 201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究高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早期肾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2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MBPS组(A组)121例与非... 目的:探究高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早期肾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2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MBPS组(A组)121例与非MBPS组(B组)131例,对比两组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并分别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ɑ1微球蛋白(ɑ1-MG)及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 S-C)。结果:MBPS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明显高于非MBP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与非MBPS组相比尿m Alb、ɑ1-MG、Cy S-C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BPS现象更易出现早期肾脏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晨峰 早期肾脏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焦虑抑郁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涛 李瑞瑞 《农垦医学》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抗焦虑抑郁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室性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 目的:分析抗焦虑抑郁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室性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6周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早搏数量以及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治疗组控制率、控制+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RMSSD(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以及频域指标LF/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高于治疗前、同期对照组;治疗组HAMD、HAMA水平低于治疗前、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有助于增进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减轻抑郁与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早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风险防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岩 王水莲 邹凯 《农垦医学》 2016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以及风险防范。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对策,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专门针...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以及风险防范。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对策,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专门针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对策,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对高血压与慢性心功能不全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血压的控制情况以及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对高血压以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率达到90.0%,高于对照组(57.5%);实验组中92.5%患者的血压得到稳定或者有所下降,高于对照组(47.5%);实验组中95.0%患者的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得到减轻,高于对照组(60.0%)。结论: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血压跟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临床护理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运动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Ⅰ期康复的效果研究
20
作者 王凤菊 邹凯 李岩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1期174-178,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Ⅰ期康复阶段实施规范化运动干预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20年6月—2021年1月接收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及研究组(6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基础药物治疗及...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Ⅰ期康复阶段实施规范化运动干预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20年6月—2021年1月接收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及研究组(6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基础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予以研究组患者基础药物治疗、护理及规范化Ⅰ期运动康复。对比每组患者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心力衰竭生命质量调查量表(MLHFQ)得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MLHFQ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ESCA得分是(110.07±11.36)分,高于对照组的(101.20±1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8,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Ⅰ期康复阶段实施规范化运动干预,能够提升其心肺功能,改善生命质量,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感,可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规范化运动干预 心功能康复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