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石河子女性乳腺癌患者BRCA1与BRCA2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豫江 李颖 《青岛医药卫生》 2011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通过PCR及DHPLC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中BRCA1和BRCA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域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发现BRCA1突变包括3个疾病相关性突变,5种错义突变,4种核苷酸多态性,而BRCA2突... 目的探讨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通过PCR及DHPLC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患者中BRCA1和BRCA2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域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发现BRCA1突变包括3个疾病相关性突变,5种错义突变,4种核苷酸多态性,而BRCA2突变包括4个疾病相关性突变,8种错义突变,5种核苷酸多态性。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家族性乳腺癌的BRCA1基因突变率为6.12%,低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BRCA1基因致病性突变更多见于ER/PR(+)的乳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 BR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旭凌 李志刚 +1 位作者 李豫江 黄桂林 《农垦医学》 2017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女性乳腺癌患者360例,手术病理资料完整,比较TNBC和非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分析...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TNB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女性乳腺癌患者360例,手术病理资料完整,比较TNBC和非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转移及生存分析。结果:TNBC较非TNBC具有以下特征:肿瘤直径较大(肿瘤直径≥2cm分别是78.3%、37.6%,P<0.05),淋巴结转移率高(73.3%、53.0%,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多(淋巴结转移数≥4个分别是36.7%、13.9%,P<0.05);临床分期晚(Ⅲ-Ⅳ期比例分别是46.7%、24.3%,P<0.05);容易发生肺转移(21.7%、5.7%,P<0.05);TNBC的5年生存率是75.2%,非TNBC的是86.7%(P<0.05);TNBC的5年无疾病生存率是52.5%,非TNBC的是75.5%(P<0.05)。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TNBC患者具有肿瘤大、淋巴结转移多、临床分期晚的特征,且易发生肺转移、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诊疗影像改善脊柱外科教学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阮智 马辉 陈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诊疗影像引入脊柱外科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成绩考核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脊柱外科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同一年级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学生性别构成、年龄无差异,使用的教... 目的研究诊疗影像引入脊柱外科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成绩考核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脊柱外科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同一年级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学生性别构成、年龄无差异,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大纲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对面讲授模式,按照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顺序逐步深入,依次讲解;研究组在教学中引入X线、CT、MRI及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影像,教师对诊断、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解读,在学习诊疗的同时学习脊柱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授课结束后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及试卷进行学科兴趣调查与结课考核。结果研究组学生学科兴趣调查问卷得分及考试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结论在脊柱外科教学中引入微创诊疗影像能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考试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影像 脊柱外科 教学 学习兴趣 考试成绩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学总论动物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红 丛竹军 牛建华 《农垦医学》 2012年第6期560-562,共3页
通过分析外科学总论动物实验教学现状,从教师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规范动物实验环节管理、完善评价考核标准和体系5个方面探索动物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外科临床技能。
关键词 动物实验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彩色多普勒在颈动脉狭窄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海红 张剑权 +1 位作者 郭坤霞 陈辉 《农垦医学》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术后随访 术前诊断 二维彩色多普勒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颈动脉造影 有创检查 并发症 金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6
作者 吴海红 张剑权 陈辉 《农垦医学》 2005年第6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腺肌瘤 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二维彩色多普勒 价值 经期延长 妇科检查 超声表现 妇科常见病 月经量过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乳头溢液的外科诊断及治疗体会
7
作者 王绪麟 赵莉 张经济 《新疆医学》 2004年第3期135-136,共2页
乳头溢液为乳腺病的常见症状,其所占比例仅次于乳腺肿块、乳腺疼痛.最常见的病因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占35%~50%,其次是乳腺囊性病变及导管扩张症,5%~15%病例是由乳腺癌引起,而1%乳腺癌以乳头溢液唯一表现.为此我们回顾了我院2000... 乳头溢液为乳腺病的常见症状,其所占比例仅次于乳腺肿块、乳腺疼痛.最常见的病因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约占35%~50%,其次是乳腺囊性病变及导管扩张症,5%~15%病例是由乳腺癌引起,而1%乳腺癌以乳头溢液唯一表现.为此我们回顾了我院2000年5月~2004年3月行外科治疗的36例乳头溢液病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诊断 外科治疗 乳腺囊性病变 乳腺导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后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8
作者 吴海红 张剑权 《农垦医学》 2008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高等医学教育 改革 中国 《执业医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慧 唐晋 李军文 《现代护理》 2004年第11期1034-1035,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外科 临床护理 带教方法 技术培训 技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C反应蛋白及细胞免疫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豫江 李志刚 +1 位作者 孙旭凌 黄桂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52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腹腔镜组25例,开腹组27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 d、7 d、14 d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CRP、CD3+、CD4+、C...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C反应蛋白(CRP)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行52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腹腔镜组25例,开腹组27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3 d、7 d、14 d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CRP、CD3+、CD4+、CD8+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 CRP、CD3+、CD4+、CD8+水平和NK细胞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RP、CD8+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3 d、7 d、14 d CD3+、CD4+、CD4+/CD8+水平及NK细胞活性均高于开腹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在免疫功能保护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C反应蛋白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4和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俊远 黄桂林 +3 位作者 李志刚 丛竹军 孙旭凌 祝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远端正常组织中ING4、CDX2的表达,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远端正常组织中ING4、CDX2的表达,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ING4、CDX2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2.7%,分别低于远端正常组织的93.3%和96.7%(均P<0.05)。且二者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阴性者5年生存率(35.5%)明显低于ING4阳性者(77.9%),CDX2阴性者5年生存率(48.1%)明显低于CDX2阳性者(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ING4、CDX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NG4和CDX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患者生存率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Kaplan-Meiers评估 生长抑制因子4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肠病围手术期镇痛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潘玉荣 李志刚 +1 位作者 张剑权 黄桂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531-2533,共3页
目的为探讨肛肠病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治疗方法。方法将326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67例,病人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方法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159例,采用传统方法镇痛治疗,对2组病人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前瞻性评估和临床研究。结果镇... 目的为探讨肛肠病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治疗方法。方法将326例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67例,病人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方法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159例,采用传统方法镇痛治疗,对2组病人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前瞻性评估和临床研究。结果镇痛效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结论肛肠病围手术期的镇痛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病 围手术期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永周 黄桂林 +2 位作者 李志刚 马辉 丛竹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给药途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给予尿激酶10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B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C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及给药途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给予尿激酶10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B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C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结果 A组和B组有效率均为95.0%,C组有效率为55.0%,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分别与C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可以取得良好的溶栓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的风险,经患肢深静脉给药可取得良好疗效,方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39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刚 李豫江 +1 位作者 丛竹军 张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65-867,共3页
目的:观察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持续滴注长春瑞滨,口服卡培他滨。综合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持续滴注长春瑞滨,口服卡培他滨。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力尔凡静脉滴注。结果:综合治疗组21例患者中CR2例(9.5%),PR6例(28.6%),MR4例(19.1%),总有效率为58.2%。对照组18例患者中,CR1例(5.6%),PR4例(22.2%),MR3例(16.6%),总有效率为44.4%。综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力尔凡联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可以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并且使长春瑞滨、卡培他滨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力尔凡 长春瑞滨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制因子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俊远 黄桂林 张玉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69-3472,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99例,取其病理组织的石蜡标本共99份作...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99例,取其病理组织的石蜡标本共99份作为结直肠癌组;同时选择3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距肿瘤>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ING4、HER2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分析ING4、HE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ING4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是68.7%(68/99),对照组中为93.3%(28/30);HER2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是35.4%(35/99),对照组中为6.7%(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46、9.262,P<0.05)。ING4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HER2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ING4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35.5%(11/31),明显低于ING4阳性表达者的77.6%(52/67)(χ2=16.721,P<0.05);HER2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78.1%(50/64),明显高于HER2阳性表达者40.0%(14/35)(χ2=16.551,P<0.05)。结直肠癌组ING4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12,P<0.05)。结论 ING4和HER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患者生存率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生长抑制因子4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核抗原及生长抑制因子4表达的关系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旭凌 申婧 +2 位作者 黄桂林 李豫江 李志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i-67、ING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i-67、ING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9%)高于癌旁组织(6.7%)(P<0.05),ING4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3%)低于癌旁组织(90%)(P<0.05)。Ki-6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ING4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有关(P<0.05)。Ki-67、ING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性(r=-0.428,P<0.05)。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ING4表达情况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Ki-67、ING4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ING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核抗原 生长抑制因子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辉 黄桂林 +1 位作者 李志刚 孙旭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组(保留ICBN)67例和切除组(未保留ICBN)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Auchincloss术式,术后均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保留组术后1、3...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7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保留组(保留ICBN)67例和切除组(未保留ICBN)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Auchincloss术式,术后均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保留组术后1、3、12个月患侧ICBN支配区域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12个月患侧ICBN支配区感觉异常面积范围均明显低于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12个月均未见肿瘤腋窝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ICBN可以明显降低术后ICBN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缩小感觉异常面积范围,改善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肋间臂神经 皮肤感觉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秦光远 黄桂林 +1 位作者 邵建强 郭清江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病率近来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有许多治疗大肠癌的方法,但是仍以手术为主,辅助其他的治疗。目前主要的术式有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等。...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发病率近来有上升的趋势。目前有许多治疗大肠癌的方法,但是仍以手术为主,辅助其他的治疗。目前主要的术式有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等。目前辅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放射治疗、温热治疗、介入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外科手术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美兰染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海红 张剑权 +1 位作者 黄桂林 陈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美兰染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IN)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组1为术中单纯美兰染色定位SLN,组2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结合术中美兰染色法定位SLN,比较两组对SLN的检出率。利...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美兰染色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IN)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组1为术中单纯美兰染色定位SLN,组2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结合术中美兰染色法定位SLN,比较两组对SLN的检出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组2的4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SLN良恶性的判定,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组2法对SLN的检出率为92.7%,组1单纯美兰染色定位法检出率为73.2%。病理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1例乳腺癌患者SLN良恶性判定的准确性为90.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美兰染色在乳腺癌SLN检出及性质判定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美兰染色 乳腺肿瘤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豫江 张伟 赵磊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A771726)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加入含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A771726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A771726,使其终浓度为50μg/mL)、LY294002组(在...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A771726)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加入含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A771726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A771726,使其终浓度为50μg/mL)、LY294002组(在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LY294002,使其终浓度为2μg/mL),LY294002+A771726组(先加2μg/mL的LY294002干预系膜细胞4h后,加入50μg/mL的A771726),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干预48h后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干预48h对大鼠系膜细胞中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干预48h后对大鼠系膜细胞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771726、LY294002、LY294002+A771726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升高,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A771726组比较,LY294002、LY294002+A771726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升高,mTOR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与LY294002组比较,LY294002+A771726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来氟米特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凋亡,且来氟米特可协同LY294002共同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来氟米特 细胞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