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部位感染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欣 王忠 +3 位作者 先疆燕 孙吉花 黄新玲 何文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手术部位感染文献特征和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年1月—2016年3月发表的手术部位感染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及内部特征进行统计分... 目的了解我国手术部位感染文献特征和研究现状。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年1月—2016年3月发表的手术部位感染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及内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 036篇中文期刊文献,其中2000—2005年40篇(占3.86%),2006—2010年189篇(占18.24%),2011年—2016年1季度807篇(占77.90%)。发文量较多的杂志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26篇,占21.81%)、中国感染控制杂志(53篇,占5.12%)、中国消毒学杂志(27篇,占2.61%)。研宄领域主要为危险因素(277篇,26.74%)、感染率(261篇,25.19%)、抗菌药物使用(208篇,20.08%)、病原菌(153篇,14.77%)等;感染率以普通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较高,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较多,危险因素主要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糖尿病、年龄、体重指数等。结论近几年手术部位感染相关文献增长较快,在病因学和流行病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干预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较薄弱,建议可加强手术部位感染经济学、风险管理,行为学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部位感染 文献计量学 病因学 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洋 何文英 王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49-2855,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构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LC中...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构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LC中转开腹危险因素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计算LC中转开腹危险因素的综合危险度,以综合危险度的自然对数转换值为基础建立对应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34 1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男性、高龄、上腹部手术史、胆囊炎发作时间≥72 h、胆囊炎发作史、合并糖尿病、体质指数(BMI)≥25 kg/m^2、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嵌顿、术前白细胞计数较高、术前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00,P<0.05),均为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最终共11个危险因素被纳入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所构建的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α+0.49X_1+0.80X_2+1.31X_3+1.42X_4+1.41X_5+0.75X_6+0.46X_7+1.52X_8+0.87X_9+1.16X_10+1.04X_11。预测模型中,X_1、X_2、…、X_11分别代表男性、高龄、上腹部手术史、胆囊炎发作时间≥72 h、胆囊炎发作史、合并糖尿病、BMI≥25 kg/m^2、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嵌顿、术前白细胞计数较高、术前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结论以Meta分析结果为基础建立了具有循证基础的LC中转开腹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LC中转开腹风险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剖腹术 META分析 LOGISTIC模型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何文英 先疆燕 +3 位作者 王忠 黄新玲 刘欣 方鹏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58-286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为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保温措施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为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围手术期采用保温措施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筛选、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9项,共2 916例患者,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保温组为4.3%,对照组为11.4%;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可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OR=0.34,95%CI:0.25~0.47,P〈0.001)。结论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对预防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是有效的,建议围手术期采用适当的保温措施,预防轻度低体温的发生,以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 手术部位感染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腹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欣 何文英 +5 位作者 黄新玲 孙吉花 李卫光 吴安华 任南 王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构建手术部位感染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筛选手术部位感染高危人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国内6所医院5 067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 目的构建手术部位感染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筛选手术部位感染高危人群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国内6所医院5 067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手术部位感染率为7.14%;纳入风险预测模型的变量包括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高血压、术前炎症反应、手术切口分类、手术持续时间、ASA分级、腹腔镜手术8个指标,构建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优于NNIS风险指数的预测效力(AUC=0.731)。结论预测是预警的基础,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若与信息技术结合,对于预警高危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风险预测 ROC曲线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先疆燕 何文英 +3 位作者 黄新玲 刘欣 方鹏骞 王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934-4936,共3页
目的综合评价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和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CBM),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 目的综合评价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Cochrane)和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CBM),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5年5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经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标准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定量(荟萃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累计结直肠癌手术病例1 1064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低、Ⅲ/Ⅳ期癌症、腹腔镜为感染因素;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高、手术持续时间长将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腹腔镜手术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