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颈动脉弹性成像联合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
1
作者 洪敏 李云亭 +2 位作者 武柏伶 侯春杰 杜佩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联合颈动脉弹性成像检测探究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将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是否出现ICVD症状分为无症状组和症状组,分析这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责任斑块二维、超声造影及颈动脉弹性评...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联合颈动脉弹性成像检测探究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将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是否出现ICVD症状分为无症状组和症状组,分析这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责任斑块二维、超声造影及颈动脉弹性评估指标[扩张系数、顺应性系数、α系数、β系数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的差异性,明确ICVD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独立风险因素预测ICVD症状发生的价值。结果:症状组磁共振成像缺血性病灶患者比例、血管重度狭窄比例、斑块造影分级>2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症状组,症状组PWV明显高于无症状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长、血管狭窄程度>70%、斑块造影分级>2级与PWV高为ICVD症状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07、P=0.003、P=0.020、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斑块造影分级>2级预测ICV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8%和78.5%,其AUC为0.742(95%CI=0.654~0.830,P<0.01);以PWV预测ICV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和85.4%,其AUC为0.927(95%CI=0.880~0.973,P<0.01);联合两种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89.2%,其AUC为0.947(95%CI=0.911~0.982,P<0.01)。联合四项独立风险因素,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则达到95.0%和93.1%,其AUC为0.973(95%CI=0.951~0.995,P<0.01)。结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分级>2级与颈动脉PWV高均为ICVD的独立风险因素。将这两者结合进行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缺血性脑血管病 超声造影 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B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洪敏 李云亭 侯春杰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与超声弹性成像(UE)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的125例乳腺肿块患者,共乳腺肿块142个,对所有肿块进行超声BI-RADS分类,并进行UE检查,以病...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与超声弹性成像(UE)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的125例乳腺肿块患者,共乳腺肿块142个,对所有肿块进行超声BI-RADS分类,并进行UE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两者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本研究共142个病灶,其中经病理证实良性病灶81个,恶性病灶61个。UE三分法诊断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乳腺病灶的U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E诊断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78.69%,特异度为81.48%,阳性预测值为83.54%,阴性预测值为76.19%。BI-RADS分类诊断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乳腺病灶的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分类诊断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72.13%,特异度为77.78%,阳性预测值为70.97%,阴性预测值为78.75%。传统超声BI-RADS分类基础上结合UE进行调整,2种方法均与调整前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三分法可以提高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BI-RADS分类 超声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创伤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洪敏 李云亭 侯春杰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9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创伤快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进行急诊床旁超声快速评估并经手术明确诊断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腹腔积液全部符合,单个脏器破裂诊断符合率为89.1%,多脏器破裂符合率为61...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腹部创伤快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进行急诊床旁超声快速评估并经手术明确诊断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腹腔积液全部符合,单个脏器破裂诊断符合率为89.1%,多脏器破裂符合率为61.9%。结论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对快速评估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目前诊断腹部创伤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床旁超声 腹部创伤 快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洪敏 李云亭 +1 位作者 候春杰 汤靖岚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1843-1846,1851,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联合应用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TNBC的患者85例(TNBC组),另选取同期良性乳腺疾病患者85例作为...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联合应用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TNBC的患者85例(TNBC组),另选取同期良性乳腺疾病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多模态影像技术对TNBC患者进行检查,并与良性乳腺疾病进行比较,总结TNBC的影像学表现,同时分析多模态影像技术对TNBC的诊断准确率。结果85例TNBC患者中,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56例(65.88%);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4例(75.29%);导管内原位癌合并浸润性导管癌12例(14.12%)。钼靶X线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在TNBC病灶形态、边界清晰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钼靶X线检查肿块中有微钙化者明显多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影像技术对TNBCⅣ~Ⅵ类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单独应用钼靶X线检查和常规超声检查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模态影像技术对TNBC的诊断率最高,临床应用能够有效降低TNBC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超声检查 钼靶X线检查 多模态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孔宝青 陈向东 +2 位作者 洪敏 韦伟 胡金平 《心电与循环》 2012年第2期82-83,93,共3页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7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联合两种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各种数...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7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联合两种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各种数量冠状动脉病变检出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联合检查的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91.2%。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测可降低冠心病的假阳性率,有助于提高单项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动态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