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彩玲 李利军 李正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8期2666-266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于神木市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3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于神木市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3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164)和非心力衰竭组(n=68);同时,根据入院时血常规检测得到PLR值,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PLR的cut-off值,将其分为高PLR组(n=179)和低PLR组(n=53).比较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比较高PLR组和低PLR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cut-off值为16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1% 和89.9%.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 L R)、PLR、N端脑利钠肽是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LR(OR:1.037,95%CI:1.021~1.054,P<0.001)、N端脑利钠肽(OR:1.001,95%CI:1.001~1.002,P<0.001)是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PLR与AMI后心力衰竭相关,PLR越高,AMI后心力衰竭发生率越高,且PLR与N端脑利钠肽是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与PLR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冯彩玲 李利军 李正卿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3141-3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于神木市医院住院的218例STEMI...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联合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于神木市医院住院的218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61例和非心力衰竭组157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LR、PLR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以及两者联合检测预测STE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Cut-off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心力衰竭组与非心力衰竭组患者的年龄、既往高血压病史、淋巴细胞计数(L)、血小板计数(PLT)、NLR、PLR、NT-proBNP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PLR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51、0.96,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STEMI发生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58%,Cut-off值为4.07;PLR预测STEMI发生心力衰竭的AUC为0.728,敏感度为73.8%,特异度为63.7%,Cut-off值为130.15;NLR联合PLR预测STEMI发生心力衰竭的AUC为0.773,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58.6%,Cut-off值为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LR、PLR、PLT是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NLR、PLR与STEMI后发生心力衰竭相关,NLR、PLR值越高,STEMI后心力衰竭发生率越高;NLR、PLR、PLT是STE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发现NLR、PLR两者联合检测对STEMI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彩玲 李利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于神木市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232例,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于神木市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STEMI患者232例,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PLR最佳截点,将受试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对低PLR组和高PLR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OC分析显示,PLR的最佳截点为169.7,所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1%和89.9%。高PLR组(73.6%)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LR组(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心率、空腹血糖、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脑利钠肽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高PLR(PLR>169.7)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OR:9.211,95%CI:3.316~25.590,P<0.01)。结论 PLR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PLR值越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PLR是STE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振平 赵宇 刘奇伟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594-595,共2页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以90例非瓣膜性AF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伐沙班)与对照组(华法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6...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中的疗效。方法以90例非瓣膜性AF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利伐沙班)与对照组(华法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6.67%(3/45),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17.78%(8/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35.56%(16/45),P<0.05)。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非瓣膜病AF的效果较好,可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华法林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致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预后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振平 邢巧莉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203-1204,共2页
目的观察对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LVNC致R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 目的观察对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致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LVNC致R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6 min步行距离(6MWD)和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和6MWD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LVNC致RHF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其预后情况,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难治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莉花 马宝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1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选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选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司匹林联...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选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选用丁苯酞软胶囊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活动能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更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其活动能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贺莉花 马宝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2期18-19,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选用依达拉奉治疗,...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选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选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活动能力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西药在急性心梗急救中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梗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宝情 李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6期121-122,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西药在急性心梗急救中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梗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86例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利多卡... 目的分析不同西药在急性心梗急救中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梗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86例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CO_2、PO_2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梗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除颤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急性心梗院前急救中的预防作用优于利多卡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院前急救 胺碘酮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宝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98-99,共2页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分析疏血通注射液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活化、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LPA、PAC-1、MAR、HCT、ESR、EET、ηb、FIB、PAg T及EAI水平明显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血液流变学,还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疏血通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宝情 李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5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入院治疗的234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78例。A、B、C组分别采用辛伐他汀、美托洛尔、辛伐他汀联合美...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入院治疗的234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78例。A、B、C组分别采用辛伐他汀、美托洛尔、辛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P<0.05)。三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房性收缩、室性收缩次数均减少,且C组均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房性收缩、室性收缩次数,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辛伐他汀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达标率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钰 闫鑫辉 +1 位作者 赵振平 王丽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探究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达标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高血压治疗... 目的探究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达标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动态血压、心率(HR)、总胆固醇(TC)、血糖(BS)、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达标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24 h HR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C、B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ET-1、ICAM-1水平均降低,NO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改善动态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乔夏 杨莉 +1 位作者 院慧芳 姜慧慧 《中国实用医刊》 202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神木市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神木市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联合磷酸肌酸钠和达格列净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心功能[心脏指数(C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I)、右心室做功指数(RVSWI)]、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药物安全性。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血糖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心功能均得到改善,CI高于干预前,LVSWI、RVSWI、NT-proBNP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CI、LVSWI、RVSWI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安全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达格列净片能降低T2DM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力衰竭 磷酸肌酸钠 达格列净片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