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常规设计的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阮奇 黄诗煌 +1 位作者 叶长燊 陈文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16-621,共6页
建立了有冷凝水闪蒸和额外蒸汽引出的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规逆流多效蒸发模型只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提出一种新算法———迭代法结合矩阵法求解模型并给出算法框图。迭代法结合矩阵法与目前较先进的Broyden法相比 ,具... 建立了有冷凝水闪蒸和额外蒸汽引出的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规逆流多效蒸发模型只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提出一种新算法———迭代法结合矩阵法求解模型并给出算法框图。迭代法结合矩阵法与目前较先进的Broyden法相比 ,具有对初值要求不高、收敛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等优点 ,是求解多效蒸发问题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算例表明 :模型可用于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的快速求解 ;对三效逆流蒸发NaOH溶液系统 ,采用冷凝水闪蒸可节省加热生蒸汽 10 %左右 ,节能效果显著 ;逆流多效蒸发采用生蒸汽或引出额外蒸汽预热原料液不仅不会节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水闪蒸 额外蒸汽引出 逆流多效蒸发系统 数学模型 迭代法 矩阵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并流多效蒸发系统的数学模型与矩阵解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阮奇 陈文波 +1 位作者 黄诗煌 叶长燊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4期36-41,共6页
建立了有冷凝水闪蒸和额外蒸汽引出的复杂并流多效蒸发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规并流多效蒸发模型只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提出一种新算法———迭代法结合矩阵法求解模型并给出算法框图。算例表明新算法比常用的牛顿迭代法和Broyden法效率更... 建立了有冷凝水闪蒸和额外蒸汽引出的复杂并流多效蒸发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规并流多效蒸发模型只是该模型的一个特例。提出一种新算法———迭代法结合矩阵法求解模型并给出算法框图。算例表明新算法比常用的牛顿迭代法和Broyden法效率更高 ,具有对初值要求不高、收敛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对三效并流蒸发蔗糖水溶液系统 ,采用冷凝水闪蒸和引出额外蒸汽将原料液从 2 6 7℃预热至 90℃ ,约可节省 16 %的加热生蒸汽 ,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水闪蒸 复杂并流多效蒸发系统 额外蒸汽引出 并流流程 多效蒸发 数学模型 矩阵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化工方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晓 钱一钧 +2 位作者 张卫英 董声雄 郑玉婴 《化工高等教育》 2001年第1期50-51,46,共3页
一、高分子化工方向的设立高分子材料以其质轻、耐蚀、易加工等优异性能,自20世纪初人工合成以来发展极其迅速,至80年代聚合物的生产规模按体积计已超过金属材料的总和,成为与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驾齐驱的三大材料之一。如今... 一、高分子化工方向的设立高分子材料以其质轻、耐蚀、易加工等优异性能,自20世纪初人工合成以来发展极其迅速,至80年代聚合物的生产规模按体积计已超过金属材料的总和,成为与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驾齐驱的三大材料之一。如今,具有新材料背景的高分子科学己发展成一门包括高分子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课程体系设计 聚合物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传质系数和催化剂包内液体流速的测定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良恩 邱挺 +1 位作者 吴燕翔 赵之山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0-92,共3页
通过气液在塔内的逆向流动 ,测定了液固传质系数和催化剂包内流速 .实验在常压、2 5℃下进行 ,采用内径为 5 6mm的玻璃管 ,玻璃管中的催化剂捆束总高度为 5 2 8mm .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 ,得到了一些关联式 ,为醋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 通过气液在塔内的逆向流动 ,测定了液固传质系数和催化剂包内流速 .实验在常压、2 5℃下进行 ,采用内径为 5 6mm的玻璃管 ,玻璃管中的催化剂捆束总高度为 5 2 8mm .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 ,得到了一些关联式 ,为醋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过程的模拟提供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精馏 液体流速 液固传质系数 催化剂包 醋酸甲酯 溶解速率 流量分配 测定
原文传递
丙烯酰胺及丙烯酸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电导行为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晓 刘戈 +1 位作者 袁惠根 张卫英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91-94,共4页
以Span80 -Tween60复合作为乳化剂 ,研究复合乳化体系的HLB值对丙烯酰胺及丙烯酸反相微乳液电导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水相分率的提高 ,体系电导率经历突变从油相电导趋向于水相电导 ,而且水相单体浓度越高 ,出现电导率突变的水相分... 以Span80 -Tween60复合作为乳化剂 ,研究复合乳化体系的HLB值对丙烯酰胺及丙烯酸反相微乳液电导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水相分率的提高 ,体系电导率经历突变从油相电导趋向于水相电导 ,而且水相单体浓度越高 ,出现电导率突变的水相分率越低 .确定了Span80 -Tween60复合稳定的煤油 -水 -丙烯酰胺 (丙烯酸 )反相微乳液体系 ,HLB值以 7.4 8左右为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电导率 丙烯酸 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
原文传递
并流多效蒸发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计算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文波 陈华新 +1 位作者 施得志 阮奇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建立了带有冷凝水闪蒸和额外蒸汽引出的并流多效蒸发系统工艺计算的数学模型 ,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求解 .算法用VisualBasic 5 .0编程实现 .算例表明 ,计算方法快速、准确 ,对四效并流蒸发蔗糖水溶液系统 ,引出额外蒸汽将原料液从 2 6... 建立了带有冷凝水闪蒸和额外蒸汽引出的并流多效蒸发系统工艺计算的数学模型 ,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求解 .算法用VisualBasic 5 .0编程实现 .算例表明 ,计算方法快速、准确 ,对四效并流蒸发蔗糖水溶液系统 ,引出额外蒸汽将原料液从 2 6 .7℃预热到 6 0℃进料并利用冷凝水闪蒸可节省加热蒸汽约 1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水 并流加料 数学模型 计算机辅助计算 并流多效蒸发系统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
原文传递
催化精馏塔中催化剂填料传质特性研究Ⅰ-气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邱挺 王良恩 +1 位作者 吴燕翔 赵之山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通过气液在塔内的逆向流动, 测定了气液传质系数- 实验在常压、25 ℃下进行, 采用内径为53 m m 的玻璃管, 玻璃管中的催化剂捆束总高度为528 m m- 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 得到了传质系数的关联式,
关键词 传质特性 气液传质系数 填料 催化剂 催化精馏塔
原文传递
ABS阻燃抗静电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玉婴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95-98,共4页
采用抗静电剂、阻燃剂和协同剂复合改性ABS ,研制一种抗静电阻燃材料 ,并对各自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选用优化配方的阻燃抗静电ABS复合体系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抗静电性能 。
关键词 阻燃 抗静电体系 改性 ABS树脂 耐冲击性能
原文传递
计算机控制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阮学斌 邱淮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9-42,共4页
主要介绍以16位工控机为硬件基础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C语言程序设计的一些通用性问题:如时间中断,PID控制,汉字显示,数组输入。
关键词 自动控制 计算机 C语言 程序设计
原文传递
复膜机热辊筒温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巧玲 吴亦峰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6-39,共4页
分析了复膜工艺对辊筒表面温度的要求,提出基于热平衡原理的辊筒所需电热管功率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印刷品 复膜机 辊筒 温度控制系统
原文传递
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
11
作者 王良恩 欧阳瑞珍 林景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5-53,共9页
本文在600×1.333×10^2Pa和400×10^2Pa压力下分别测定了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元体系及其三个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用点检验法对二元数据进行了热力一致性,工用Margules,wilson,RNTL和UNQUACY方程作热力学关联,预... 本文在600×1.333×10^2Pa和400×10^2Pa压力下分别测定了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元体系及其三个二元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用点检验法对二元数据进行了热力一致性,工用Margules,wilson,RNTL和UNQUACY方程作热力学关联,预测了三元汽液平衡关系,与实测值吻合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苯甲醛 苯甲酸 汽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聚磷酸苯酯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12
作者 王良恩 吴燕翔 陈晓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92-96,共5页
用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缩聚磷酸苯酯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产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热重和差热分析的方法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甚好。
关键词 阻燃剂 缩聚磷酸苯酯 化学结构 助剂
原文传递
Se-Te-Br系统远红外玻璃的研制
13
作者 詹红兵 陈全庆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6-99,共4页
探索了以Se-Te-Br系统为代表的Tex硫卤化物玻璃的制备工艺,成功地制备了不同组分点的玻璃,并用X射线进行检测对玻璃的红外透过性能、玻璃转变温度。
关键词 硫卤化物 玻璃 远红外玻璃
原文传递
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优化设计的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2 位作者 叶长 陈文波 黄诗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15-720,共6页
建立了带有冷凝水闪蒸的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整个蒸发系统的年总费用(包括加热蒸汽年费用、真空泵年动力费用以及蒸发器和辅助设备的年折旧维修费用等)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生蒸汽压力、冷凝器真空度及各效有... 建立了带有冷凝水闪蒸的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整个蒸发系统的年总费用(包括加热蒸汽年费用、真空泵年动力费用以及蒸发器和辅助设备的年折旧维修费用等)最小为优化目标,以生蒸汽压力、冷凝器真空度及各效有效传热温度差为决策变量,提出一种新算法--复合形法结合Lagrangian乘子法、迭代法和矩阵法求解模型.算例表明,生蒸汽压力、冷凝器真空度和冷凝水闪蒸对优化设计结果影响显著,优化设计比常规设计可节省年费用11%左右.新算法收敛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水闪蒸 优化设计 数学模型 复合形法 Lagrangian乘子法 矩阵法 复杂逆流多效蒸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反应-再生系统模拟软件的开发 Ⅱ.再生器通用模型及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蔚 曲德林 苏健民 《石油炼制》 CSCD 1989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我国炼油厂FCC装置的现状,提出了模块式的再生器通用模型,并据此开发了相应的过程模拟系统.利用工业装置的现场操作标定数据对几种典型的FCC再生器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的总平均相对误差都在10%左右.
关键词 FCC装置 再生器 软件 模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体系最佳粒度特性的研究
16
作者 陈清林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通过实验测定水泥体系的粒度分布和主要性能,探索水泥体系的粒度特性与粒度分布及主要性能的关系,提出水泥体系的最佳粒度特性的参考值。指出在水泥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不变的条件下,优化水泥颗粒的特征粒径和均匀度系数,可获得水... 通过实验测定水泥体系的粒度分布和主要性能,探索水泥体系的粒度特性与粒度分布及主要性能的关系,提出水泥体系的最佳粒度特性的参考值。指出在水泥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不变的条件下,优化水泥颗粒的特征粒径和均匀度系数,可获得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增长和电耗合理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粒度分布 粒度特性 均匀度系数 最佳粒度
原文传递
含醇废水电化学处理法的研究
17
作者 郑侠亮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采用模拟放大的试验方法,对电化学法处理含醇废水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探索,获得满意的结果。文章叙述了电极运行寿命并给出了工业应用流程的范例模型。
关键词 电解槽 废水处理 电化学处理
原文传递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辣椒籽油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臧志清 林荣英 +1 位作者 叶钊 张济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51,共6页
本文报导了使用超临界流体CO2草取技术,提取和分离辣椒籽油和辣素的研究。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CO2气达对苹取量和萃取物组成以及油脂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萃取量及组成的主要因素是压力,其次是... 本文报导了使用超临界流体CO2草取技术,提取和分离辣椒籽油和辣素的研究。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温度、压力、CO2气达对苹取量和萃取物组成以及油脂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萃取量及组成的主要因素是压力,其次是温度。实验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存在固-流相界面的气膜阻力;调节压力及温度可实现对萃取物的辣素、油脂分离,同时可获得亚油酸含量极高的食用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亚油酸 食用油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胶团化行为的温度效应与焓/熵补偿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玉婴 赵剑曦 +2 位作者 郑欧 游毅 邱羽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90-695,共6页
测定了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m-s-Cm@2Br(m=8,10,12;s=2,6及m=12;s=3,4)水溶液的电导,从电导(к)~表面活性剂浓度(c)曲线的转折点可求得临界胶团浓度cmc.实验发现,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团化倾向明显强于其'单体分子”(即... 测定了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m-s-Cm@2Br(m=8,10,12;s=2,6及m=12;s=3,4)水溶液的电导,从电导(к)~表面活性剂浓度(c)曲线的转折点可求得临界胶团浓度cmc.实验发现,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团化倾向明显强于其'单体分子”(即单离子头基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根据质量作用模型计算了胶团化过程的吉布氏能、焓和熵的改变,结果表明Gemini表面活性剂聚集机理和其对应的'单体分子”类似,主要来自熵驱动.所有的焓/熵补偿图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补偿直线在y轴的截距随s减小而变小,这意味着具有较小s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倾向于生成稳定的胶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阳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胶团化 熵驱动 焓/熵补偿 水溶液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甲酯水解液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素英 旷戈 +2 位作者 王莹淑 王良恩 赵之山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醋酸甲酯水解产物为甲醇 -水 -醋酸甲酯 -醋酸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此体系存在着甲醇、水不易分离 ,甲醇、醋酸甲酯、醋酸拖尾严重的现象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 ,提出以不对称因子τ作为固定相的选择依据 .以癸二酸∶硅油∶GDX10 2 =8∶7... 醋酸甲酯水解产物为甲醇 -水 -醋酸甲酯 -醋酸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此体系存在着甲醇、水不易分离 ,甲醇、醋酸甲酯、醋酸拖尾严重的现象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 ,提出以不对称因子τ作为固定相的选择依据 .以癸二酸∶硅油∶GDX10 2 =8∶7∶85为固定相的色谱柱已成功地应用在醋酸甲酯水解动力学研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醋酸甲酯 水解液 色谱柱 水解动力学 水解产物 甲醇 醋酸甲酯 醋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