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基础设施、要素错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淦文 叶阿忠 +1 位作者 孙湘湘 周小亮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26-33,共8页
为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利用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中介机制和非线性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 为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利用2006—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中介机制和非线性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劳动要素错配和资本要素错配,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在创新水平较高的区域更为显著;随着创新水平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效应仍显著,但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质量 要素错配 创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如何影响企业碳排放——来自高耗能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焰辉 邹晶晶 傅传锐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4,共14页
基于2013—2021年中国高耗能上市企业碳排放数据,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有效抑制企业碳排放,主要通过吸引媒体碳关注和促进绿色创新两个作用渠道发挥碳减排效应。进一步分析表... 基于2013—2021年中国高耗能上市企业碳排放数据,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有效抑制企业碳排放,主要通过吸引媒体碳关注和促进绿色创新两个作用渠道发挥碳减排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于具有环保背景的CEO和分析师关注程度较高的企业,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发挥碳减排效应在不具有环保背景CEO的企业和分析师关注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 碳排放 媒体碳关注 绿色创新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企业环保投资——来自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焰辉 邹晶晶 傅传锐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显著提高了企业环保投资水平;影响机制检验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活动显著提高了企业环保投资水平;影响机制检验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分析师关注从而对企业环保投资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位于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以及国有企业环保投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多维度研究结论为机构投资者能通过实地调研活动积极参与企业环境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完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强化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 环保投资 代理成本 融资约束 分析师关注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金融数据收益分享视角下央行数字货币的新计息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双双 黄志刚 唐旻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已有五年,但其在公众中的持有量和交易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其他设计特征相比,计息设计是影响公众持有和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关键因素。然而,从传统的货币收益视角进行的央行数字货币的计息设计,会...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已有五年,但其在公众中的持有量和交易量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其他设计特征相比,计息设计是影响公众持有和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关键因素。然而,从传统的货币收益视角进行的央行数字货币的计息设计,会对银行存款产生挤兑风险。个人金融数据收益分享为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新计息设计及其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传统的货币收益计息设计相比,基于数据收益的新计息设计能有效避免对银行存款的挤兑风险,破解公众持有央行数字货币的零收益难题,促进央行数字货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计息设计 个人金融数据收益分享 银行挤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1
5
作者 郑航 叶阿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13-2422,共10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及二次分配(QAP)方法,利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1~2019年地级市数据,探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相关性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形态,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及二次分配(QAP)方法,利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2001~2019年地级市数据,探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碳排放空间相关性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形态,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呈现周期性变化,表现出“依政策波动”特征.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显著的“核心-边缘”分布模式,广州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处于网络核心,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惠州,江门等发展较为落后的城市处于网络边缘,对网络的控制和影响能力较为微弱.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划分为“净受益”,“净溢出”,“双向溢出”和“经纪人”4个板块,各板块之间的联动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技术水平和环保力度差异的扩大促进了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的形成.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决策者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界定减排责任和减排目标,制定更公平,更有针对性的城市群协同减排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视角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松平 叶阿忠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8-416,共19页
文章首次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技术进步视角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利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识别出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非线... 文章首次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技术进步视角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通过利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识别出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非线性信息,进一步运用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存在非线性影响,且大致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300为界;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东中西三大区域技术进步存在异质性的非线性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低于300时,其对技术进步存在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大而减小的正向偏效应,而西部地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技术进步存在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大而不断增大的负向偏效应.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也存在空间区域上的差异.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低于300时,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均不明显,但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大,其对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效应,且这种偏效应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强于中部和西部地区.4)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技术进步具有正向空间传导效应,发达地区技术进步空间溢出效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SGVAR
原文传递
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效应——以定向降准与支小再贷款政策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明轩 刘洋洋 林朝颖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63,共15页
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帮助其缓解融资难问题,具有“精准滴灌”功效的定向调控货币政策逐渐成为货币当局调控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和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 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帮助其缓解融资难问题,具有“精准滴灌”功效的定向调控货币政策逐渐成为货币当局调控经济结构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和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精准滴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定向降准相比于支小再贷款更能精准调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倾向,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水平;定向降准的信贷促进作用对于抵押能力强、盈利性高的小微企业效果更加明显;定向降准政策的实施对小微企业业绩产生了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支小再贷款的政策效应不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适度的基础上,继续针对小微企业融资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同时优化支小再贷款政策的作用机制,创新推出更具市场化、直达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调控 结构性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 支小再贷款 小微企业融资 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定价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然海 黄志刚 +1 位作者 季国民 唐勇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6,共14页
理论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定价偏离其内在价值会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但在影响方向上存在促进还是抑制的不确定性。基此,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实证结果支持了效率促进假说,资本市场错误估值每增加一个标准... 理论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定价偏离其内在价值会影响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但在影响方向上存在促进还是抑制的不确定性。基此,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实证结果支持了效率促进假说,资本市场错误估值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将提高4.51%;机制检验表明,股价信息性和股权融资成本是两条促进作用渠道,前者表明管理者可以从股价中学习新的信息进而提高劳动投资决策效率,后者表明股价通过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而提高劳动投资效率;资本市场错误估值既会抑制劳动过度投资,又会抑制劳动投资不足,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异质性影响表现为在股价高估、融资约束高和低壳溢价促进效应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定价 错误估值 股价信息性 股价融资效应 劳动投资效率
原文传递
美国联邦政府研发资助的稳定与竞争机制——基于预算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美娟 李柏村 阿儒涵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政府研发资助是全社会研发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等基础性、前沿性科研活动的资助是国家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动力和源泉。美国联邦政府自二战以来构建的对外研发资助机制对于美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 政府研发资助是全社会研发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等基础性、前沿性科研活动的资助是国家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动力和源泉。美国联邦政府自二战以来构建的对外研发资助机制对于美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政府研发资助机制的优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那么,美国联邦政府在对外研发资助中如何协调稳定拨款与竞争性项目资助的关系?稳定拨款与竞争性项目资助的具体机制怎样?为回答上述问题,文章以联邦政府对外研发资助的底层预算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构建分析框架,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基于统一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识别美国联邦政府研发资助中稳定拨款与竞争性项目资助的关系框架、分析资助机制与特点,进而形成了对美国联邦政府研发资助机制的完整认识。通过分析,发现美国联邦政府对外研发资助具有:(1)联邦政府对外研发资助紧密围绕机构自身的使命定位展开。(2)基于目标,采用与其相匹配的资助机制。(3)实现联邦机构自身的职能与使命的研发活动多采用稳定拨款机制。(4)产生公共产品的研发活动更多依靠竞争性项目资助机制。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对我国政府研发资助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政府 研发资助机制 稳定与竞争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对财富第三次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公司扶贫的经验证据
10
作者 林朝颖 朱明轩 韦莉芹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28,共15页
研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财富第三次分配,对于完善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机制理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将财富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企业扶贫为切入点,基于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扶贫投入的影响... 研究货币政策如何影响财富第三次分配,对于完善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机制理论、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将财富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之一——企业扶贫为切入点,基于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扶贫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向激励了企业扶贫投入规模,处于成熟期、客户议价能力低以及有女性高管的企业扶贫投入规模受货币政策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企业信贷规模增加企业扶贫投入。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对企业扶贫的支持与引导,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信贷资源配置因素,进而扩大企业扶贫投入规模,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三次分配 上市公司 共同富裕 扶贫
原文传递
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纾困效应研究
11
作者 李永建 黄祥钟 黄志刚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25年第3期794-812,共19页
总量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在提振产出的同时兼顾风险防范,而定向调控货币政策能否兼顾二者,并纾解小微融资困境有待考证.文章构建包含银行对政策红利与坏账风险之间的权衡机制以及信贷偏好特征的DSGE模型,重点探讨定向降准与支小再贷款两类... 总量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在提振产出的同时兼顾风险防范,而定向调控货币政策能否兼顾二者,并纾解小微融资困境有待考证.文章构建包含银行对政策红利与坏账风险之间的权衡机制以及信贷偏好特征的DSGE模型,重点探讨定向降准与支小再贷款两类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纾困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从作用机制来看,定向调控货币政策通过信贷传导渠道与信号传递渠道均可促进经济增长,但二者在风险防控方面具有异质性.从纾困效应来看,定向降准对小微企业的纾困效果比支小再贷款政策更显著;从政策组合来看,总量宽松货币政策会削弱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纾困作用,而定向调控货币政策之间搭配组合可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并提高产出水平.此外,文章进一步从央行福利损失函数、政策前沿曲线以及社会福利分析等多重维度综合评判了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调控功效,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增长 防风险 信贷传导渠道 信号传递渠道 DSGE模型
原文传递
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的减排效应:基于城市群视角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郑航 叶阿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401-4407,共7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选取珠三角城市群2001~2019年地级市数据,考察珠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碳排放联系程度较为疏松,从属结构变动频繁,城市间的碳排放交流与合...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选取珠三角城市群2001~2019年地级市数据,考察珠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的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碳排放联系程度较为疏松,从属结构变动频繁,城市间的碳排放交流与合作亟待增强.(2)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边缘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松动,中心城市对于整体网络结构的控制能力在减弱,边缘城市有逐渐由被控制向控制角色转变的趋势.(3)碳排放空间关联的整体网络紧密程度及稳定性的提升、网络等级结构的破除能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量,而个体网络中心性的提高对于城市碳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上分析将有助于为协调二氧化碳减排和低碳城市发展政策的提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SNA) 核心-边缘结构 碳减排效应 协同减排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决策情境的DEA交叉效率目标设置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磊 王应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83-2695,共13页
交叉效率方法虽然克服了传统DEA方法效率虚高的问题,但也丧失了其能够制定效率改进目标的优势.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交叉效率的评价机制来挖掘阻碍DMU设置效率改进目标的根源,并针对只改进产出、只改进投入、同时改进投入与产出三种不同的... 交叉效率方法虽然克服了传统DEA方法效率虚高的问题,但也丧失了其能够制定效率改进目标的优势.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交叉效率的评价机制来挖掘阻碍DMU设置效率改进目标的根源,并针对只改进产出、只改进投入、同时改进投入与产出三种不同的决策情境,分别构建DEA交叉效率目标设置方法,以此在生产可能集的范围内寻求交叉效率最优的目标DMU.在此基础上,揭示不同DMU的目标设置规律,研究传统交叉效率方法对目标设置的影响,并将目标设置方法进一步拓展到所有DMU共同设置目标的决策情境中.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方法对比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目标设置 决策情境 生产可能集
原文传递
改进区间数动态TOPSIS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美娟 潘瑜昕 +1 位作者 徐林明 卢锦呈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91-1904,共14页
针对直接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排序问题中存在无法比较中心数相同的区间数的缺陷,文章对区间数理想解法进行改进.同时,现有的区间数理想解法主要侧重于静态评价,为比较多个系统在不同时刻的总体发展水平,结合改进的区间数理想解法,文章提出... 针对直接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排序问题中存在无法比较中心数相同的区间数的缺陷,文章对区间数理想解法进行改进.同时,现有的区间数理想解法主要侧重于静态评价,为比较多个系统在不同时刻的总体发展水平,结合改进的区间数理想解法,文章提出了改进区间数动态TOPSIS评价方法.首先讨论了将具有不确定性的区间数应用于TOPSIS的问题,把TOPSIS的研究拓展到属性值为区间数的模糊多指标决策.接着分析直接区间数TOPSIS法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并通过几个简单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然后考虑时间维度构建区间数动态评价模型,计算正负理想解矩阵以及各方案在区间数指标值差异程度和增长程度情况下的综合评价值.再通过时间权重将各时间段的评价值进行二次加权计算得出各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实例中,以验证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解法 区间数 动态评价方法 多属性决策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TOPSIS的动态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美娟 易思成 +1 位作者 邱启荣 林琦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4-625,共12页
针对属性值为三角模糊数形式的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基于TOPSIS的动态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各备选方案的差异程度,还可分析各备选方案的增长程度,同时设置偏好参数以考虑决策者对于差异性和增长性的不同偏好,... 针对属性值为三角模糊数形式的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基于TOPSIS的动态三角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得到各备选方案的差异程度,还可分析各备选方案的增长程度,同时设置偏好参数以考虑决策者对于差异性和增长性的不同偏好,运用时间权重进行二次加权以解决不同时点排序结果不一致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及偏好参数敏感性分析说明决策时考虑决策者偏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文章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模糊数 理想解法 动态多属性决策
原文传递
基于最近目标交叉视角下的环境效率评估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美娟 张家榕 +1 位作者 王海燕 徐林明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40-1752,共13页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由于其非参性和客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效率评估.基于最远目标数据包络分析通过最大化松弛变量来确定改进目标,在进行环境效率评估时存在面临巨大改进难度和高昂改进费用的缺陷.现有的基于最近目标的数据包络分析虽...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由于其非参性和客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效率评估.基于最远目标数据包络分析通过最大化松弛变量来确定改进目标,在进行环境效率评估时存在面临巨大改进难度和高昂改进费用的缺陷.现有的基于最近目标的数据包络分析虽然有助于低效率决策单元以更小的变化达到高效,但大多是从自评角度出发,存在效率虚高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文章首先结合RAM模型,在考虑环境效率测度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最远目标RAM模型和最近目标RAM模型;然后指出此类模型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提出考虑环保性原则的最近目标环境交叉测度模型,从最近目标交叉视角出发测算各地区的环境效率,并利用熵权进行效率集结,使评估结果更具可靠性.最后,以福建省9个地市的环境效率为例,通过与不同环境效率测算方法对比,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目标 数据包络分析 环境交叉效率 熵权
原文传递
基于前景理论的毕达哥拉斯模糊有序加权距离TOPSIS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美娟 卢锦呈 蔡猷花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1-1304,共14页
针对现有毕达哥拉斯模糊有序加权距离测度法在集结距离测度时忽略决策者主观偏好的问题,文章引入前景理论来反映决策者面临损失和收益时的主观价值感受,根据不同类型决策者构建了基于前景理论的毕达哥拉斯模糊有序加权距离测度方法(PTPF... 针对现有毕达哥拉斯模糊有序加权距离测度法在集结距离测度时忽略决策者主观偏好的问题,文章引入前景理论来反映决策者面临损失和收益时的主观价值感受,根据不同类型决策者构建了基于前景理论的毕达哥拉斯模糊有序加权距离测度方法(PTPFOWD),并构建了基于均衡视角的权重修正系数,以防止过度依赖决策者主观偏好造成的偏误,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中的客观信息;同时,讨论了PTPFOWD与现有距离测度之间的联系,证明了相关定理.在此基础上,将PTPFOWD引入到TOPSIS法中,提出了基于PTPFOWD的TOPSIS法,以实现对多样性信息进行有序的集结.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模糊集 前景理论 有序加权距离 理想解法
原文传递
基于归一化双向投影法的动态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美娟 高婧颖 陈莞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0-2742,共13页
传统理想解法存在与正理想解欧氏距离更近的方案同时与负理想解欧氏距离也更近的缺陷,现有投影方法存在无法完全度量向量之间的相近程度及投影值的取值范围无界限的缺陷.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归一化双向投影法的动态评价方法... 传统理想解法存在与正理想解欧氏距离更近的方案同时与负理想解欧氏距离也更近的缺陷,现有投影方法存在无法完全度量向量之间的相近程度及投影值的取值范围无界限的缺陷.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归一化双向投影法的动态评价方法.首先回顾了双向投影法的相关内容及投影方法存在的缺陷;然后讨论了归一化投影模型的定义及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归一化双向投影的评价方法并定义了衡量方案优劣的一致性系数,通过具体的例子与其他投影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加入时序数据拓展为动态评价模型,同时考虑指标值的差异性和增长程度,并通过对2014-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来验证动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归一化双向投影法的动态评价方法在综合评价和多属性决策领域具有一定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解法 双向投影 归一化 动态评价 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基于双前沿面的交叉效率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美娟 卢锦呈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5,共8页
本文将双前沿面效率评价的思想引入到传统交叉效率模型中,同时,针对双前沿面交叉效率方法中仁慈型和激进型交叉效率策略无法抉择,以及这两种交叉效率策略的应用范围有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前沿面的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的基本... 本文将双前沿面效率评价的思想引入到传统交叉效率模型中,同时,针对双前沿面交叉效率方法中仁慈型和激进型交叉效率策略无法抉择,以及这两种交叉效率策略的应用范围有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双前沿面的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选取一个理想决策单元和负理想决策单元,使用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权重来计算理想决策单元和负理想决策单元的效率,并使被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尽可能接近理想解的效率,同时,尽可能远离负理想解的效率。根据该思想,分别在乐观前沿面和悲观前沿面下求解交叉效率值并进行集结,避免了由于前沿面的选择不同导致的差异以及决策者对仁慈型和激进型交叉效率策略进行抉择的困难。最后,将本文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将本文方法应用于我国东部地区10个省(直辖市)的创新效率评价中,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策略 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效率评价
原文传递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与银行挤兑风险
20
作者 柳盈盈 冯玲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25年第3期833-852,共20页
文章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的视角,首次构建了嵌入二级供应链的银行挤兑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和数值算例,阐述了供应链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影响银行挤兑风险的内生机制.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通过... 文章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的视角,首次构建了嵌入二级供应链的银行挤兑理论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推演和数值算例,阐述了供应链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影响银行挤兑风险的内生机制.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通过改变银行贷款审查努力影响银行挤兑风险.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对银行贷款审查努力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这导致了其对于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同样具有非对称性影响.而且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可能存在内在冲突,当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缓解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且高质量非核心企业的概率较高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提高非核心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并导致银行挤兑风险上升.为此,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适当收紧资本监管约束化解二者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银行挤兑风险 信息不对称 区块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