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
1
作者 吴美川 李梦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思想是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内容。从认识论维度看,精神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深刻体现,是社会生产有机体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促进人们团结一致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条件。从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思想是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内容。从认识论维度看,精神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深刻体现,是社会生产有机体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促进人们团结一致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条件。从方法论维度看,精神生产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物质生产为重要条件,以美的规律为实践遵循,以生产力为根本动力。从立场论维度看,精神产品具有阶级属性,为无产阶级利益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思想的价值立场。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思想具有重要的新时代启示意义,即必须坚持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为增加精神生产的时间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把美的价值融入精神生产实践中,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永续的、先进的动力之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造出代表好、实现好人民根本利益的精神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生产思想 认识论 方法论 立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劳动”的概念溯源、阶段划分与特性呈现——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2
作者 李夏洁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6,共10页
“数字劳动”是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的劳动形式。推进数字经济的良序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数字劳动”概念。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资源,意大利自治主义学派建构出“非物质劳动”理论,为“数字劳动”概念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前... “数字劳动”是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的劳动形式。推进数字经济的良序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数字劳动”概念。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资源,意大利自治主义学派建构出“非物质劳动”理论,为“数字劳动”概念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前置基础。相较于“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更侧重于表达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实现的数字化的信息生产活动。经由对“数字劳动”概念与演进的阶段式回顾,其劳动主体构成的广泛性、劳动过程要素的虚拟-现实的联动性与劳动价值创造方式的多元性等特性得到清晰呈现。由此,为当代数字劳动主体的数字素养提升与发展成果共享、数字劳动资料的虚拟端口与现实基础设施规范性融合发展、数字产品价值实现的多产业深层次联动等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提供了现实启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非物质劳动 数字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习近平关心福州大学建设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有升 潘颖琦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20,共11页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期就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这在他关心福州大学建设发展的实践中有充分体现。他从高校职能出发,强调突出人才培养、夯实科学研究、做强社会服务、激活文化传承创新。习近平对福州大学建设发展的关心,彰显了系统思维、创...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期就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这在他关心福州大学建设发展的实践中有充分体现。他从高校职能出发,强调突出人才培养、夯实科学研究、做强社会服务、激活文化传承创新。习近平对福州大学建设发展的关心,彰显了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等的哲学意蕴,为我们今天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精神智慧和科学指南,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福州大学 哲学意蕴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座谈会综述
4
作者 侯辰龙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9-140,共2页
2022年4月8日上午,福州大学在旗山校区举行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座谈会。会议由校长付贤智主持,研究基地主任陈国龙和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永正共同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 2022年4月8日上午,福州大学在旗山校区举行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座谈会。会议由校长付贤智主持,研究基地主任陈国龙和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永正共同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揭牌并作重要讲话。副校长黄志刚对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作了说明,各相关学院和创新团队负责同志交流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福州大学 陈永正 副校长 创新团队 揭牌仪式 黄志刚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以福州大学“原理”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劲松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8期52-56,共5页
微电影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方式和传播媒介,它具有思想性、现实性、体验式、协作性和传播广等特征。在福州大学"原理"课程微电影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包括选题、制作、评选和推广等四个环节的一整套教学流程和管理模式。目... 微电影是思政课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方式和传播媒介,它具有思想性、现实性、体验式、协作性和传播广等特征。在福州大学"原理"课程微电影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包括选题、制作、评选和推广等四个环节的一整套教学流程和管理模式。目前的微电影教学存在教学主体能力不足、组织形式有待改进、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和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微电影成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不断提升其教学实效性和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微电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历史进程刍议——基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菲 张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8-32,56,共6页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欧美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入到对资本主义城市问题的分析中逐渐形成的理论,其对城市问题的宏观性与整体性把握在众多城市理论中独具特色。文章以这一理论为视角,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欧美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入到对资本主义城市问题的分析中逐渐形成的理论,其对城市问题的宏观性与整体性把握在众多城市理论中独具特色。文章以这一理论为视角,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发现这一阶段的城镇化存在二级资本循环过度膨胀、农民工的集体消费相对不足、城市空间分裂等问题,进而引发了对空间正义的思考,这或将对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城镇化 历史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学生社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宗基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8期165-170,共6页
"五四"时期学生社团是广大进步青年学生基于共同信念而自发结成的团体。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造就新国民从而改造社会是这些学生社团共同的理想和志向。"五四"时期学生社团的兴起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其... "五四"时期学生社团是广大进步青年学生基于共同信念而自发结成的团体。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造就新国民从而改造社会是这些学生社团共同的理想和志向。"五四"时期学生社团的兴起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其中,日益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是学生社团兴起的社会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是学生社团兴起的思想基础,北京大学蔡元培鼓励学术研究、倡导社团活动为学生社团的兴起提供直接的示范作用。"五四"时期学生社团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交流与辩论,通过创办刊物、经营书社等活动,逐步确立、坚定了社团成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积累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的总结对更好地发挥高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启示:应不断提高社团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加强社团骨干力量的培养,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队伍;鼓励社团开展社会活动,搭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平台;积极利用广播校刊互联网等媒体,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学生社团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主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创新 被引量:2
8
作者 陶火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7,共6页
每个时代皆有其主题,时代主题是理论创新的现实性之源,也是洞察理论的创新性的基本维度。当代的时代主题是发展问题——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当代的主导理论就是发展理论。只有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切实理解社会需要,我们才能够... 每个时代皆有其主题,时代主题是理论创新的现实性之源,也是洞察理论的创新性的基本维度。当代的时代主题是发展问题——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当代的主导理论就是发展理论。只有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切实理解社会需要,我们才能够不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主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组织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宗基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3,共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唯物史观出发,指出社会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性质和特征是由其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社会组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发展民主、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唯物史观出发,指出社会组织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性质和特征是由其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社会组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发展民主、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组织载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组织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组织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组织 中国化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不平衡地理发展与空间重构的现代意义探析——从马克思到新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菲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6-90,共5页
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曾有过深刻阐述,只是在传统历史主义的时间性偏好的压抑下,这一重要理论资源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再次聚焦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研究,并... 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曾有过深刻阐述,只是在传统历史主义的时间性偏好的压抑下,这一重要理论资源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再次聚焦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研究,并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城市化、资本运动与空间重塑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在空间生产的视域下为我们重新厘清了该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不平衡地理发展 空间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法新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悦凤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针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的的问题:过度化的多媒体教学;简单化和泛化的案例教学;形式化的讨论教学。基于教学经验,提出应从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理念和学生现状入手,实施教学对策:针对性的专题教学;有效性的案... 针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的的问题:过度化的多媒体教学;简单化和泛化的案例教学;形式化的讨论教学。基于教学经验,提出应从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理念和学生现状入手,实施教学对策:针对性的专题教学;有效性的案例教学;互动式的讨论教学。以此加强和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全面提高高校人才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问题 创新原则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基于福州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祥祥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5年第4期10-14,共5页
在"学生本位"研究视角下,从大学生自身的立场和现实需求出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应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核心地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创新网络媒体... 在"学生本位"研究视角下,从大学生自身的立场和现实需求出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应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核心地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意义、创新网络媒体教育平台以及全方位改善培育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效性探微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悦凤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6-18,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和判定,往往侧重于教学结果,对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认知和考察甚少。基于课堂的教学体验,应从要素的实效性、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和判定,往往侧重于教学结果,对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认知和考察甚少。基于课堂的教学体验,应从要素的实效性、过程的实效性、结果的实效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实施有效的教学对策,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的实效性,大力提高高校人才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实效性 教学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接榫点——吕澂与冯契的“转识成智”实践观
14
作者 袁宏禹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7,共4页
中国近现代涌现出研习唯识学的学术思潮,而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下,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内广泛传播,两种思想亟需沟通和对话。而唯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重要的接榫点就在于实践观层面的会通。吕澂和冯契二先生是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 中国近现代涌现出研习唯识学的学术思潮,而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下,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国内广泛传播,两种思想亟需沟通和对话。而唯识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重要的接榫点就在于实践观层面的会通。吕澂和冯契二先生是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吕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唯识学,通过"转识成智",实现大乘唯识学人生、社会的践行。冯契是以唯识学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援用"转识成智",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拓展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吕澂 冯契 转识成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会通
15
作者 袁宏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7-89,共3页
围绕着现代性、现代化这个时代的旋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会通中以此为契机点弹奏成两部曲:(1)就外在联系而言,二者共同寻求与现代性的契合并对自我身份进行认同识别;(2)就内在联系而言,二者在现代化进程中互动沟通从而为... 围绕着现代性、现代化这个时代的旋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会通中以此为契机点弹奏成两部曲:(1)就外在联系而言,二者共同寻求与现代性的契合并对自我身份进行认同识别;(2)就内在联系而言,二者在现代化进程中互动沟通从而为中国现代化及文化建设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分析的人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一种新理解
16
作者 蓝华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16,共6页
西方哲学的人性解读经历了本质主义向非本质主义的转向,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在颠覆了本质主义人性论后,并没有把对人性的解读引向"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把人性理解为在现实... 西方哲学的人性解读经历了本质主义向非本质主义的转向,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在颠覆了本质主义人性论后,并没有把对人性的解读引向"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把人性理解为在现实生活世界和现实生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人性的表现是一个由潜在到显在的表现过程,作为表现过程中的具体人性需从人满足其需要的具体行为过程中加以具体地分析,即需要分析人性表现过程中的表现主体、表现源、表现场域、表现方式及表现结果诸因素。对人性的共性概括须走向对人性的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表现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世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15,共8页
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科学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从理论体系上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概论,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科学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从理论体系上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概论,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从学科体系上说,除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概论外,还有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史、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重要文献、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等。研究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化,对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乃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体系,进一步解决实践进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领导理论 理论体系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永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主要是由于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学生方面、教师方面、考核方面。为了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需加强大学生对该课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改进课程的考核方... 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主要是由于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学生方面、教师方面、考核方面。为了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需加强大学生对该课程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水平,改进课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大学生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民营企业拓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以福建省民营企业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珍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4期22-24,共3页
民营企业中的广大受众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信任程度,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作为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阵地,民营企业在吸收受众方面的力量还很薄弱,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的历程与启示
20
作者 刘燕珂 詹志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9-45,共7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技人才方面的主要观点有三,即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和尊重爱护科技人才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当时世界科技经济的最新进展,提出切合时宜的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技人才方面的主要观点有三,即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和尊重爱护科技人才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当时世界科技经济的最新进展,提出切合时宜的科技人才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中国化70年的历程,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处理科技与人才、科技与教育以及党与科技人才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指导与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科技人才观 中国化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