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酸适体的比色技术检测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景荣 潘云苓 +3 位作者 赵燕苹 刘美岑 陈敬华 李春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基于核酸适体和磁珠,提出一种检测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比色方法。方法核酸适体与标记脲酶的单链结合,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的特殊识别作用固定在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上;待检测的肿瘤VEGF标志物与适体结合形成茎环结构... 目的基于核酸适体和磁珠,提出一种检测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比色方法。方法核酸适体与标记脲酶的单链结合,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的特殊识别作用固定在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上;待检测的肿瘤VEGF标志物与适体结合形成茎环结构,使标记脲酶的单链脱落下来;经磁分离,转移上清液,加入到含一定量尿素和酚红试剂的溶液中。利用上清液中的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使得溶液的p H值升高,导致溶液的颜色变化,通过肉眼或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显色结果。结果该检测体系在最佳条件下,检测VEGF的线性范围为0.1~10 pmol/L,检测限达0.06 pmol/L。并利用此体系,检测人肺癌患者血清中的VEGF浓度,其结果与ELISA方法检测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将本方法与ELISA方法同步盲法测定10例血清样本,结果显示本方法的准确率为90%,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敏感性。结论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临床VEGF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磁珠 脲酶 比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一种多功能联合光热纳米材料用于肝癌的成像和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婷婷 黄利勇 +2 位作者 程华勇 郑志刚 李文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8-0051,共4页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基于现有治疗方式预后较差,亟需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光热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对于较大的肿瘤效果不足,需要更高效的光敏药物实现更有效的光热杀伤,多巴胺纳米颗粒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和载药能力...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基于现有治疗方式预后较差,亟需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光热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对于较大的肿瘤效果不足,需要更高效的光敏药物实现更有效的光热杀伤,多巴胺纳米颗粒具有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和载药能力,吲哚菁绿分子同时具有光热和荧光成像功能,我们将二者结合制备了多功能联合光热纳米材料,通过体内体外实验验证了其高特异性的荧光成像和高效的光热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功能治疗 光热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理气方配合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艳 潘云苓 陈坚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76-78,82,共4页
目的 分析健脾理气方配合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在肝动脉化疗... 目的 分析健脾理气方配合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健脾理气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0.47%,高于对照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水平为(66.42±18.25)U/L、AST水平为(73.66±10.28)U/L、TBIL水平为(30.63±11.29)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90.17±16.34)U/L、(120.41±20.69)U/L、(36.28±13.7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5.58%、6.98%、16.28%、27.91%,均低于对照组的46.51%、23.26%、34.88%及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理气方配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肝功能指标,缓解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健脾理气方 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盐酸表柔比星 肝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舒注射液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36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婷婷 孙桂生 刘景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观察岩舒注射液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72例中晚期肝癌病人 (原发性肝癌患者 37例 ,转移性肝癌 35例 ) ,分为治疗组 (n =36 )和对照组 (n =36 ) ,分别用肝动脉碘油栓塞化疗 (LP TAE )加岩舒注射液治疗和... 目的 观察岩舒注射液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72例中晚期肝癌病人 (原发性肝癌患者 37例 ,转移性肝癌 35例 ) ,分为治疗组 (n =36 )和对照组 (n =36 ) ,分别用肝动脉碘油栓塞化疗 (LP TAE )加岩舒注射液治疗和单纯肝动脉碘油栓塞化疗 2~ 4疗程。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 5 8.3% ,治疗组有效率为 83.3% ,治疗组肿瘤缩小后持续时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岩舒注射液既增强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 ,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于稳定病情 ,延长生存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岩舒注射液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景荣 孙桂生 +2 位作者 潘云苓 王婷婷 朱金定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8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究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晚期胃癌患者70例,时间为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晚期胃癌患者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以及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 目的探究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晚期胃癌患者70例,时间为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晚期胃癌患者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以及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疗效(45.71%)优于对照组(14.29%),且不良反应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奥沙利铂 晚期胃癌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辅助循环放大和银纳米簇技术构建荧光传感器用于MicroRNA的检测
6
作者 刘景荣 潘云苓 +7 位作者 赵燕苹 陈梅 夏垚坤 兰建明 韩志钟 吴芳 陈敬华 李春艳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5-348,352,共5页
基于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uplex-specific nuclease,DSN)选择性切割DNA单链和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特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荧光传感器用于MicroRNA(MiR-21)的高灵敏检测。当MiR-21存在时,与Cp杂交形成DNA/RNA双链结构,此时在DSN的水解下,释... 基于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uplex-specific nuclease,DSN)选择性切割DNA单链和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特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荧光传感器用于MicroRNA(MiR-21)的高灵敏检测。当MiR-21存在时,与Cp杂交形成DNA/RNA双链结构,此时在DSN的水解下,释放出探针DNA部分片段和完整的MiR-21。释放出来的MiR-21可再次发生与Cp杂交、DSN酶切等反应,如此反复,可实现一条MiR-21分子与多条探针杂交、酶切的循环过程。经磁分离,上清液中的探针DNA部分片段与Ag+结合并在硼氢化钠(Na BH4)的还原下产生银簇,检测到较强的荧光信号。相反,当MiR-21不存在时,DSN对单链探针无酶切作用,不能水解Cp,经磁分离,上清液中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检测MiR-21的线性范围为50 fmol/L^10 pmol/L,检测限达6 fmol/L,而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有望用于临床实际样本中微量MiR-21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珠 双链特异性核酸酶 银纳米簇 MIR-21 荧光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320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朱金定 王婷婷 孙桂生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1期115-116,共2页
胃癌首选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由于胃癌一般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其早期诊断率较低,在确诊时,约50%的胃癌患者肿瘤已无法切除,发生局部进展或转移,丧失了手术切除机会。晚期及复发性胃癌对化疗相对敏感,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临床观察 奥沙利铂 治疗 手术切除 症状不典型 早期诊断率 复发性胃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