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03年福州市药品质量检验情况分析
1
作者 陈华锋 《海峡药学》 2004年第6期158-160,共3页
目的 药品检验所是执行国家对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方法定专业技术机构 ,其基本任务是通过监督检验 ,对药品质量作出公正、科学、准确的评价、及时反映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各部门在药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本文就 2 0 0 2~ 2 0 0
关键词 药品 抽验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1993年药品抽检质量分析
2
作者 戴庆远 陈建玲 《海峡药学》 1995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药品抽验 质量分析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的国家标准中细菌内毒素限度检查的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翁一玲 陈松旺 《海峡药学》 2009年第4期78-79,共2页
分析现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材国家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内毒素限度值存在的问题,提示可能潜在的临床风险。
关键词 输液器 输血器 注射器 国家标准 细菌内毒素 限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据统计分析
4
作者 何洁 陈深 《海峡药学》 2008年第8期147-150,共4页
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与ADR有关的抗微生物药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 采用Excel电子表格筛选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品种类、与ADR有关的抗微生物药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自制口服液体制剂的药品卫生质量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明 范榕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89年第3期32-33,共2页
口服液体制剂大多是以水为溶媒的普通制剂。由于这种制剂本身不是无菌配制的,因而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同时又很容易使其滋长与繁殖。制剂被微生物污染后,不仅使药品物理性状变化,如外观色泽、气味等改变,而更主要的是使药品变质,失效及... 口服液体制剂大多是以水为溶媒的普通制剂。由于这种制剂本身不是无菌配制的,因而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同时又很容易使其滋长与繁殖。制剂被微生物污染后,不仅使药品物理性状变化,如外观色泽、气味等改变,而更主要的是使药品变质,失效及丧朱安全性,产生药源性再感染,影响疗效,甚至出现医疗事故。为贯彻《药品管理法》,加强药品监督,提高医院制剂水平,保证用药的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制剂 微生物污染 普通制剂 质量调查 不合格 外观色泽 染菌 细菌总数 卫生标准 紫外线灯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廖茜 《台湾农业探索》 2013年第1期51-53,共3页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的药品保健意识有所提高,农村药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得到了不断加深,农村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机构数量逐步增加,但同时也呈现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一些问题。该文总结了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现状,剖析了农村药品市...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的药品保健意识有所提高,农村药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得到了不断加深,农村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机构数量逐步增加,但同时也呈现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一些问题。该文总结了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现状,剖析了农村药品市场监管问题的原因,并为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药品市场 监管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检测车运行结果分析与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庄幼龄 陈华锋 《海峡药学》 2008年第7期164-165,共2页
介绍我市药品检测车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情况及在药品监督工作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搞好药品检测车的运行工作,更好地发挥药品检测车的作用,谈几点体会。为今后进一步科学高效使用检测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品检测车 结果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体强 吴锦忠 +1 位作者 余德亿 陈丽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9-104,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采收时期(早、中、晚)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35%、0.41%和0.3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采收期蔓荆子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得到19、22和29种成分;虽然仅有5种相同成分:1,8-桉油精(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采收时期(早、中、晚)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35%、0.41%和0.3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采收期蔓荆子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得到19、22和29种成分;虽然仅有5种相同成分:1,8-桉油精(1,8-环氧对薄荷烷)、反-水合桧烯、β-葑基乙醇、β-荜澄茄油烯和τ-萘醇等(在早、中、晚期样中这5种成分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3.778%、12.871%和15.097%),但主体成分均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3个时期样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6%、90.2%和94.1%)。不同采收期的蔓荆子挥发油主要成分各有特征:早期呈高蒎烷型,中期呈高乙酰氧基-对-薄荷烷型,晚期呈高对-薄荷烷(二烯)型;具代表性的首要成分分别为α-蒎烯(34.994%)、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63.943%)和dl-柠檬烯(4-薄荷烷-1,8-二烯,31.819%)。早期挥发油中质量分数较高的还有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22.972%)、β-水芹烯(10.753%)、1,8-桉油精(8.151%)和桧烯(7.842%)等,而晚期有β-蒎烯(15.798%)、β-石竹烯(10.043%)和1,8-桉油精(5.927%)。此外,中期出现4种脂肪族化合物(占总质量的6.08%);晚期不含有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而出现一些沸点较高的三环倍半萜类如δ-古芸烯(3.584%)、β-荜澄茄油烯(6.7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 蔓荆子 采收期 挥发油 萜类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冰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洪清 袁曦 +1 位作者 陈庆伟 朱善岚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制备地冰凝胶 ,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0 5%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并进行稳定性考察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醋酸地塞米松检测浓度在2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目的 :制备地冰凝胶 ,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0 5%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并进行稳定性考察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醋酸地塞米松检测浓度在2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101 1% ,RSD=0 92% ;制剂稳定性良好 ,对皮肤无刺激作用。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 ,制备工艺简便 ,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醋酸地塞米松 冰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地塞米松鼻用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洪清 袁曦 +1 位作者 林功舟 陈庆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制备复方地塞米松鼻用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34作为凝胶基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该制剂为淡黄色澄明黏稠凝胶,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 目的:制备复方地塞米松鼻用凝胶,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卡波姆934作为凝胶基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该制剂为淡黄色澄明黏稠凝胶,盐酸麻黄碱、呋喃西林、地塞米松磷酸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98.57%,99.00%,RSD分别为1.19%,2.68%,2.30%。加速实验稳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良好,质量控制方法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用凝胶 盐酸麻黄碱 呋喃西林 地塞米松磷酸钠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对银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残留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温志强 陈丽芳 李兵兵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6,共7页
选用6种杀虫剂和2种杀菌剂,采用拌料处理和子实体喷雾两种方法,测定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子实体中的农药残留量,观察不同处理对银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农药不同处理银耳农药残留量差异较大,其中480 g/L 毒死蜱3种浓... 选用6种杀虫剂和2种杀菌剂,采用拌料处理和子实体喷雾两种方法,测定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子实体中的农药残留量,观察不同处理对银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农药不同处理银耳农药残留量差异较大,其中480 g/L 毒死蜱3种浓度(240,480,960 mg/kg)拌料处理农残量最高,分别为0.33、0.42、0.39 mg/kg,子实体阶段喷施(480,960,1920 mg/kg)的残留量在0.33~184 mg/kg 之间。80%敌敌畏拌料处理或子实体阶段喷施,各处理均未检出其残留量。在4种菊酯类农药拌料处理中,添加50 mg/kg 和100 mg/kg 的10%氯氰菊酯和10%联苯菊酯、12.5 mg/kg 和25 mg/kg 的25 g/L 溴氰菊酯的残留量低于0.05 mg/kg,其余处理的农药残留量均高于0.05 mg/kg。供试的6种杀虫剂,拌料、喷施均对银耳生长发育无显著的不良影响。无论拌料处理还是喷雾处理,供试各浓度50%多菌灵和70%甲基托布津均会导致残留超标,而且导致银耳菌丝生长停滞、不出耳、子实体畸形或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杀虫剂 杀菌剂 残留 培养料 子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莲子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成梓 葛培盛 +1 位作者 陈丽艳 吴锦忠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建莲子 本草考证 药用植物 起源 产地 名称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及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翁一玲 李鸣 陈松旺 《海峡药学》 2012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建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和2005年版《药品标准操作规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确定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用2个厂家鲎试剂对... 目的建立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和2005年版《药品标准操作规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确定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用2个厂家鲎试剂对3个批次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结果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的浓度稀释到0.05mg·mL-1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西洋参制剂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及抗疲劳类非法添加含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星 林敏 《海峡药学》 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西洋参制剂中人参皂苷Rg1、Re、Rb1及抗疲劳类非法添加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mm×150mm,3.5μm),流动相A为含0.1%乙酸的20mmol·L-1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西洋参制剂中人参皂苷Rg1、Re、Rb1及抗疲劳类非法添加含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3.0mm×150mm,3.5μm),流动相A为含0.1%乙酸的20mmol·L-1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乙腈(3:2)的混合溶液,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200μL·min-1,柱温35℃.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正负离子模式,以多级反应监控(MRM)模式对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人参皂苷Rg1、Re和Rb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人参皂苷Rg1、Re和Rb1分别在2.99~59.85,0.43~8.60,3.32~66.42,3.16~63.29,2.63~52.68,4.15~82.93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西洋参制剂中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人参皂苷Rg1、Re和Rb1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均介于92.9%~103.3%之间.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西洋参制剂中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Rb1含量测定,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制剂 西地那非 伐地那非 他达拉非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药块根及根、茎挥发油成分测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继斌 翁水旺 +1 位作者 范明 车宗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年第3期45-47,共3页
通过对乌药块根及根、茎的挥发油含量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挥发油含量及化学成分有较大的差别 。
关键词 乌药块根 乌药根 乌药茎 挥发油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药块根与茎的鉴别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继斌 潘鸿森 +1 位作者 胡遗忠 范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91-492,共2页
乌药为常用中药材,具有顺气,散寒和止痛等功能。《中国药典》一部一九九0年版规定其来源为樟料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块根。近年来乌药用量不断增大,植物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野生,不能适应需求的增加而增长。我们... 乌药为常用中药材,具有顺气,散寒和止痛等功能。《中国药典》一部一九九0年版规定其来源为樟料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的干燥块根。近年来乌药用量不断增大,植物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野生,不能适应需求的增加而增长。我们在全省各地送检的样品中,不断发现以其地上茎切片充作乌药片,粗看两者极其相似;然而,稍为仔细观察也极易分清,现对两者横切片特征进行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块茎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衣枳实与绿衣枳壳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建平 陈体强 +1 位作者 陈丽艳 吴锦忠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来源于树龄相同、长势相似枸橘植物的绿衣枳实与绿衣枳壳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者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归一法分析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绿衣枳实和绿衣枳壳的挥发油平均收得率分别为0.64%和1.01%。... 目的比较分析来源于树龄相同、长势相似枸橘植物的绿衣枳实与绿衣枳壳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者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归一法分析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绿衣枳实和绿衣枳壳的挥发油平均收得率分别为0.64%和1.01%。从绿衣枳实挥发油中鉴定出8种化合物,均为单萜和倍半萜类;主要成分为dl-柠檬烯(42.026%),其次是β-月桂烯(23.988%)、β-水芹烯(9.706%)、1-水芹烯(12.026%);从绿衣枳壳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除10种单萜和倍半萜类(总相对含量53.42%)外,还含有10种脂肪族化合物(总相对含量37.55%)及1种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α-蒎烯(12.300%)、β-石竹烯(8.403%)、1,8桉油精(7.843%)和β-香茅醇(6.583%);两者均含有α-蒎烯、β-水芹烯、2-β-蒎烯和β-石竹烯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18.113%和28.489%,挥发油中的其他成分组成不同。结论来源于树龄相同、长势相似枸橘植物的绿衣枳实与绿衣枳壳挥发油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组成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衣枳实 绿衣枳壳 同株枸橘植物 挥发油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定保健食品中铅、砷、汞的质量控制图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星 王传之 林敏 《海峡药学》 2014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保健食品中铅(Pb)、砷(As)、汞(Hg)3种重金属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样品加标测定回收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相关的技术指标,做出铅、砷、汞的回收率质量控制图。结果铅回... 目的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保健食品中铅(Pb)、砷(As)、汞(Hg)3种重金属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样品加标测定回收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相关的技术指标,做出铅、砷、汞的回收率质量控制图。结果铅回收率控制图的控制限为79.2%-116.2%,警戒限为85.4%-110.1%;砷回收率控制图的控制限为81.8%-112.5%,警戒限为86.9%-107.4%;汞回收率控制图的控制限为72.0%-115.1%,警戒限为79.2%-107.9%。结论上述3个质量控制图能直观和有效地控制ICP-MS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铅、汞的分析质量,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图 ICP-MS 铅、砷、汞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松青 王鑫 郑笠 《海峡药学》 2014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选择适合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 5株阳性菌的回收率都在70%以上。结论确立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保证该品种微... 目的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选择适合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 5株阳性菌的回收率都在70%以上。结论确立麻荆止咳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保证该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荆止咳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翁一玲 张黎莉 陈松旺 《海峡药学》 2014年第9期53-55,共3页
目的建立维生素E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确认了维生素E乳膏的微生... 目的建立维生素E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确认了维生素E乳膏的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结论维生素E乳膏的细菌、霉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均可采用常规法,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乳膏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回收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