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解读及城市道路海绵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锋 《福建建材》 2018年第9期51-53,共3页
市政道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源头减排系统、排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系统。结合福州市市政道路设计建设的特点以"蓄、净、排"为主,解读并理解《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要求,在设计方案中予以落地,市政... 市政道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源头减排系统、排水管渠系统和排涝除险系统。结合福州市市政道路设计建设的特点以"蓄、净、排"为主,解读并理解《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要求,在设计方案中予以落地,市政道路建设才能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规划解读 城市道路 海绵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建项目设计参数与实测数据分析——以福州市规划设计创意产业园为例
2
作者 阙平 《福建建筑》 2017年第1期6-8,共3页
绿色建筑不仅停留在设计标识和技术运用阶段,还应在实际运行中感受和总结。文章通过对绿色建筑运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证明了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问题的分析,对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实测数据 能耗值 运营效果 案例分析 价值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规划设计创意产业园绿建适应性技术应用
3
作者 阙平 《福建建筑》 2016年第12期14-17,共4页
绿色建筑设计不能只为了满足评价标准,盲目堆砌各种新技术,不切实际反而对项目造成硬伤。应该选择与日常运营管理相结合的设计技术,要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并满足使用者的绿色需求。
关键词 适应性 因地制宜 运营管理 案例分析 绿色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学珑 陈奕 +3 位作者 许乃星 王航瑶 蔡辉艺 许林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56,共6页
针对传统二维措施无法有效应对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跟踪统筹、水文涝情精准决策等管控问题,基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特点分析,探索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关键技术,包括技术框架设计、海绵城市BIM创建方法和海... 针对传统二维措施无法有效应对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跟踪统筹、水文涝情精准决策等管控问题,基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特点分析,探索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关键技术,包括技术框架设计、海绵城市BIM创建方法和海绵城市BIM管控平台构建等三方面。首先从BIM创建、数据库、应用管控平台三方面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管控技术框架,形成顶层设计;其次,提出海绵城市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创建、分类、集成方法,并以此模型成果为载体构建海绵城市BIM管控平台,通过提取、关联、集成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从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三维立体可视化统筹管理海绵城市建设与运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BIM技术 全生命周期 三维可视化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规划的格局控制和空间保护框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宇恒 陈硕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A01期11-14,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重则被城镇快速拓展所吞噬,轻则面临如传统建筑的毁坏、传统空间和特色风貌的灭失、生活环境品质的下降所导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传统村落格局控制和空间保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重则被城镇快速拓展所吞噬,轻则面临如传统建筑的毁坏、传统空间和特色风貌的灭失、生活环境品质的下降所导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失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传统村落格局控制和空间保护,首先提出传统村落设计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了格局控制与空间保护方法,对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策略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验证,从而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传统村落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保护 格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规下的半建成区低碳交通优化研究——以福州海峡奥体生态城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许乃星 《公路与汽运》 2016年第1期26-30,53,共6页
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以福州海峡奥体生态城区为例,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下的半建成区,在土地利用性质变更可能性小的情况下,构建了操作性强的低碳交通指标体系,以此对半建成区的现状... 发展低碳交通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以福州海峡奥体生态城区为例,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下的半建成区,在土地利用性质变更可能性小的情况下,构建了操作性强的低碳交通指标体系,以此对半建成区的现状及既有规划进行评估分析;同时,从快、慢交通提出基于指标体系的半建成区低碳交通优化策略,打造快捷、有效的低碳出行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交通 半建成区 指标体系 优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传统民居地面工程做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景烈 《福建建材》 2017年第1期78-80,共3页
地面工程是构成传统民居不可缺少的部分。基于实地测绘调研分析,将福州传统民居地面工程做法依其铺装材质不同,主要分为三合土地面、斗底砖及粘土砖地面、杉木板地面与石铺地面等几种形式,从地面铺装的材质、应用范围及铺装工艺等方面... 地面工程是构成传统民居不可缺少的部分。基于实地测绘调研分析,将福州传统民居地面工程做法依其铺装材质不同,主要分为三合土地面、斗底砖及粘土砖地面、杉木板地面与石铺地面等几种形式,从地面铺装的材质、应用范围及铺装工艺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依实际勘查过程地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地面铺装修缮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传统民居 地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基因的传统村落景观更新研究——以福建元坑古镇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豪璐 潘辉 +3 位作者 毕安平 陈硕 吕梁 徐恒 《德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7-63,共7页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始发地,保留至今的传统村落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为了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得以延续,本文试图把元坑历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对元坑历史文化中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始发地,保留至今的传统村落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为了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得以延续,本文试图把元坑历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对元坑历史文化中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进行调查,总结出元坑文化基因构建图.进而进行文化基因的梳理,从而整理出元坑古镇的景观问题,并以相应的更新方式对元坑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传统村落 元坑古镇 更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基因的传统村落景观更新研究——以元坑古镇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豪璐 潘辉 +1 位作者 陈硕 吕梁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A01期72-79,共8页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留至今的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为了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得以延续,本文试图把元坑历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对元坑历史文化中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留至今的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活化石。为了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得以延续,本文试图把元坑历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的角度对元坑历史文化中物质文化基因与非物质文化基因进行调查,总结出元坑文化基因构建图,进而进行文化基因的梳理,从而整理出元坑古镇的景观问题,并以相应的更新方式对元坑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传统村落 元坑古镇 更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区位量化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奕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8-125,共8页
构建定量化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区位评估体系,即选取土地开发强度、用地性质、区域建设开发程度、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条件等5项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评估指标量化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评价等级,结合评估指标的集成分析,将综合管廊建设区位... 构建定量化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区位评估体系,即选取土地开发强度、用地性质、区域建设开发程度、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条件等5项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评估指标量化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评价等级,结合评估指标的集成分析,将综合管廊建设区位分为优先建设区、宜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慎建区等5类,通过一票否决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各个规划地块的综合管廊建设类型。利用此定量化的评估体系对福州市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区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估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能够为综合管廊系统规划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建设区位 评估体系 评估指标 区位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型背景下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1
作者 牟宇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就业人口变动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与就业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检索,重点梳理了关于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在数量、结构和空间等方面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业与就业是互... 就业人口变动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与就业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检索,重点梳理了关于就业人口与产业发展在数量、结构和空间等方面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产业与就业是互为因果,彼此作用的,但以产业和经济对就业人口的作用为主,就业人口对经济和产业的效应作为一种反馈,作用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人口 产业发展 关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满意度调查下的宜居社区评价——以福州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兆楼 张志雄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5期150-153,共4页
城市双修背景下,宜居社区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共识。通过问卷调查与走访,笔者获取了居民对于所居住社区的各项满意度得分,并通过模糊评价法构建了包含空间满意度、生活便利性、出行便利性、环境健康性、... 城市双修背景下,宜居社区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共识。通过问卷调查与走访,笔者获取了居民对于所居住社区的各项满意度得分,并通过模糊评价法构建了包含空间满意度、生活便利性、出行便利性、环境健康性、社区安全性、社区归属感以及创新等七大板块的宜居社区评价体系。最后,验证了居民总体满意度与宜居评分表得分具有较高的线性关系,且提出针对不同社区类型的动态化宜居提升策略,以期为社区的特色化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满意度 宜居社区 评价 指标体系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流失及旅游响应措施——以福州鼓岭宜夏村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毕安平 王国栋 +1 位作者 潘辉 陈硕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3-88,共6页
中国的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随之消失的还有乡土文化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基因。梳理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有关研究成果,以福州鼓岭宜夏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景观变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宜夏村的传统文化景观基因正随着农... 中国的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随之消失的还有乡土文化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基因。梳理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有关研究成果,以福州鼓岭宜夏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景观变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宜夏村的传统文化景观基因正随着农耕文化景观、聚落文化景观、人际交流文化景观、村落治理文化景观和人口文化景观的急剧演变而逐步流失;从休闲农业景观打造、聚落风貌整治、传统社区营造、历史记忆空间保护、鼓励村民回归等方面提出了鼓岭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响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景观 基因流失 旅游响应 福州鼓岭宜夏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市政设施协同建设时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乃星 《公路与汽运》 2019年第4期39-42,共4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市政道路、桥梁、管网、综合管廊、河道、文物保护等市政设施建设存在大量相互干扰、制约的问题,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市政设施建设时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因两者建设时序差异可能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协...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市政道路、桥梁、管网、综合管廊、河道、文物保护等市政设施建设存在大量相互干扰、制约的问题,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市政设施建设时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因两者建设时序差异可能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协同应对措施,并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实例证明,在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阶段及时发现并协同其与市政设施的建设时序问题,可有效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市政设施 协同建设 建设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专用路系统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乃星 陈亮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0年第4期130-137,165,共9页
如何有效创建“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绿色交通模式,营造安全连续、路权明确的慢行交通系统是关键。以该模式中承担中短距离出行的自行车交通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面为主、因地制宜的自行车专用路系统建设方法,来提升自行车交通的安全性、... 如何有效创建“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绿色交通模式,营造安全连续、路权明确的慢行交通系统是关键。以该模式中承担中短距离出行的自行车交通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面为主、因地制宜的自行车专用路系统建设方法,来提升自行车交通的安全性、舒适性与连续性。深入分析了自行车专用路的网络分级、规划原则、设置形式、宽度与坡度、节点通过方式、出入口与衔接、服务配套等建设技术指标。最后,以福州滨海新城为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可为自行车专用路规划与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慢行系统 自行车专用路 建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演进与转型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景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3-349,共7页
通过对福州地区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的实地勘测和调查分析,从传统民居的演进与转型路径及其演进特征,剖析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下民国时期福州新本土民居的特性.研究表明:福州传统民居转型期的演进过程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冲突决定的,整... 通过对福州地区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的实地勘测和调查分析,从传统民居的演进与转型路径及其演进特征,剖析中西建筑文化融合下民国时期福州新本土民居的特性.研究表明:福州传统民居转型期的演进过程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冲突决定的,整个演进过程是这些冲突的调和和再平衡过程.通过分析转型期传统民居演进的特征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福州民居仍沿袭了传统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材料与施工工艺,并局部融合了西方建筑文化特征,而立面与开窗形式及装饰风格等,可以明显看到西学东渐的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民国时期 福州地区 转型路径 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砼模块砌体用于检查井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乃星 《公路与汽运》 2015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将砼模块砌体应用于检查井具有较大优势,但受气候、地质、水文限制,目前局限于中北部地区使用。文中以福州试点建设为例,全程跟踪砼模块砌体在检查井中的应用过程,并针对检查井底板制作、模块灌孔成型、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等关键环节提... 将砼模块砌体应用于检查井具有较大优势,但受气候、地质、水文限制,目前局限于中北部地区使用。文中以福州试点建设为例,全程跟踪砼模块砌体在检查井中的应用过程,并针对检查井底板制作、模块灌孔成型、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等关键环节提出技术对策,以减少检查井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检查井 砼模块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架桥绿化滴灌系统设计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金 《福建建筑》 2018年第4期108-110,共3页
结合福州市道庆洲过江通道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该工程高架桥绿化滴灌系统设计,并对设计过程中相关问题从滴灌给水系统设计、滴灌排水系统设计、滴灌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架桥绿化 滴灌给水 滴灌排水 滴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若虚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第14期181-182,共2页
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常见问题,从提高设计质量的管理、加强室内管网综合设计、防排烟设计、与建筑相融合来进行设计、对噪声的控制等5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方案。
关键词 中央空调 暖通设计 问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线公路的市政化改造设计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沐露 《福建建筑》 2019年第9期102-105,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部分既有的干线公路市政化改造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但受到既有条件的限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基此,结合福州市浦上路(学院路至117县道段)改建工程实例,对改造规模、道路平纵横、交叉形式、新旧结构拼接、... 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部分既有的干线公路市政化改造成了一项重要任务,但受到既有条件的限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基此,结合福州市浦上路(学院路至117县道段)改建工程实例,对改造规模、道路平纵横、交叉形式、新旧结构拼接、管线综合布置及桥梁设计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改造设计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线公路 市政化 改造 预留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