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溪源水库蓄水前后冬春季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佳
李赫龙
+4 位作者
苏玉萍
胡雅丽
林婉珍
董敏
蓝米湖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49,共7页
于2007—2008年溪源水库蓄水前,2014—2015年溪源水库蓄水后对溪源宫水源地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了冬春季水体的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组成。蓄水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6属43种,水体水质状况较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为7.31...
于2007—2008年溪源水库蓄水前,2014—2015年溪源水库蓄水后对溪源宫水源地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了冬春季水体的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组成。蓄水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6属43种,水体水质状况较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为7.31×10^5cells/L,以硅藻、绿藻门为优势门类,两者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约为54.7%、32.2%,水体呈贫-中营养状态。蓄水后,水体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约为蓄水前的2.4倍、3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为1.42×10^7cells/L,约为蓄水前的20倍,且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优势门类为硅藻、蓝藻、绿藻,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8.7%、14.4%,蓝藻门比例有显著提高,约为蓄水前的5倍。说明建库蓄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蓄水前后
冬春季
富营养化
溪源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村镇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改造及调试运行
被引量:
2
2
作者
范功端
苏昭越
+4 位作者
林茹晶
林大同
陈杰云
陈薇
雷明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13,共5页
针对我国村镇地区广泛采用的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处理效果差、出水水质无法保障以及重建困难等问题,以福州某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为改造对象,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即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替代原管式静态混合,同...
针对我国村镇地区广泛采用的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处理效果差、出水水质无法保障以及重建困难等问题,以福州某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为改造对象,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即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替代原管式静态混合,同时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搅拌转速、混凝剂投加量和处理负荷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运行时,混凝剂宜选用液态聚合氯化铝(PAC);机械混合的速度梯度(G值)取500s^-1时沉淀和过滤效果较好,出水浊度由改造前的0.8NTU以上降至0.13NTU;就试验期间的原水水质(9.0-10.0NTU)而言,混凝剂的投量宜控制在4mg/L左右;为保证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净水效果,宜降低处理负荷,同时还可采用提高搅拌G值(增大絮体的密实度)、污泥回流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饮用水
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
工艺改造
调试运行
机械搅拌混合
原文传递
题名
溪源水库蓄水前后冬春季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林佳
李赫龙
苏玉萍
胡雅丽
林婉珍
董敏
蓝米湖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
福州青源供水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4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3075)
福建省环保厅项目(2015R017)
+1 种基金
2015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思想库研究项目(FJKX-A1503)
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394009)
文摘
于2007—2008年溪源水库蓄水前,2014—2015年溪源水库蓄水后对溪源宫水源地水体进行采样,分析了冬春季水体的理化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组成。蓄水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6属43种,水体水质状况较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为7.31×10^5cells/L,以硅藻、绿藻门为优势门类,两者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例约为54.7%、32.2%,水体呈贫-中营养状态。蓄水后,水体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约为蓄水前的2.4倍、3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平均为1.42×10^7cells/L,约为蓄水前的20倍,且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优势门类为硅藻、蓝藻、绿藻,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8.7%、14.4%,蓝藻门比例有显著提高,约为蓄水前的5倍。说明建库蓄水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蓄水前后
冬春季
富营养化
溪源水库
Keywords
phytoplankton
before and after impoundment
winter and spring
eutrophication
xiyuan reservoir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村镇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改造及调试运行
被引量:
2
2
作者
范功端
苏昭越
林茹晶
林大同
陈杰云
陈薇
雷明妹
机构
福州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
城建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福州青源供水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13,共5页
基金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科学技术项目(2014-K-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123)
文摘
针对我国村镇地区广泛采用的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处理效果差、出水水质无法保障以及重建困难等问题,以福州某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为改造对象,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即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替代原管式静态混合,同时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搅拌转速、混凝剂投加量和处理负荷等对去除效果的影响。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运行时,混凝剂宜选用液态聚合氯化铝(PAC);机械混合的速度梯度(G值)取500s^-1时沉淀和过滤效果较好,出水浊度由改造前的0.8NTU以上降至0.13NTU;就试验期间的原水水质(9.0-10.0NTU)而言,混凝剂的投量宜控制在4mg/L左右;为保证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净水效果,宜降低处理负荷,同时还可采用提高搅拌G值(增大絮体的密实度)、污泥回流等措施。
关键词
村镇饮用水
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
工艺改造
调试运行
机械搅拌混合
Keywords
drinking water in villages
three circular integrated device
process modification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mechanical mixing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溪源水库蓄水前后冬春季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特征研究
林佳
李赫龙
苏玉萍
胡雅丽
林婉珍
董敏
蓝米湖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村镇三圆式一体化净水装置改造及调试运行
范功端
苏昭越
林茹晶
林大同
陈杰云
陈薇
雷明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