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眠胶囊联合抗抑郁药物对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探讨
1
作者 易东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舒眠胶囊联合抗抑郁药物对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86例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伴睡眠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抗抑郁药物、舒眠胶囊联合治疗),每... 目的评价舒眠胶囊联合抗抑郁药物对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86例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伴睡眠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抗抑郁药物、舒眠胶囊联合治疗),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33±0.21)、(0.88±0.27)、(0.74±0.16)、(1.28±0.23)、(1.09±0.17)、(0.76±0.18)、(1.28±0.22)分,比对照组的(1.72±0.37)、(1.22±0.36)、(1.11±0.29)、(1.54±0.33)、(1.33±0.26)、(1.18±0.22)、(1.57±0.34)分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7.24±1.12)分、HAMD评分(7.35±1.26)分均明显比对照组的(11.55±2.05)、(12.27±2.11)分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比对照组的20.93%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和总体状态评分比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伴睡眠障碍患者选择舒眠胶囊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突出,用药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和心态,促使患者早日康健,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眠胶囊 抗抑郁药物 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发作 睡眠障碍 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