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检验科带教中的作用及对其考核成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慧 江芳华 +3 位作者 陈友 孙清 陈志敏 魏建威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3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评价检验科带教期间应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所取效果,评估对实习生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实习的50名检验专业学生,经简单随机化法划分... 目的评价检验科带教期间应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所取效果,评估对实习生考核成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实习的50名检验专业学生,经简单随机化法划分为对照组(n=25,常规教学法)、观察组(n=25,PBL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包含考核成绩、教学质量、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深化、仪器教学、实操教学、检验技能指导各指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综合能力较强,各项指标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检验科带教期间采取“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具有显著作用,有益于提高实习生考核成绩以及整体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学习 检验科 带教 考核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溶血对儿科常见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徐礼杭 柯南添 +1 位作者 李秀兰 叶火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3期131-132,共2页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儿科常见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本医院儿科急诊就诊并开具生化检验项目的患儿65例,将采集的生化标本分为溶血组与非溶血组,用美国雅培C1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儿科常见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本医院儿科急诊就诊并开具生化检验项目的患儿65例,将采集的生化标本分为溶血组与非溶血组,用美国雅培C1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项常见急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结果。结果:溶血组血清的AST、ALT、LDH、CK、CKMB、GLU、K+结果均高于非溶血组(P<0.05);溶血组血清的BUN、CR、AMY与非溶血组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直接影响儿科常见急诊生化检验项目的多项结果,临床操作应避免标本溶血,需分析溶血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儿科急诊 生化检验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某医院主要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爱兰 张书强 +1 位作者 吴林岚 魏建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20-127,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常见细菌的耐药性,了解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通过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常见细菌的耐药性,了解医院的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患者标本分离的病原菌株进行统计,从病原菌标本分布、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20—2022年分离的菌株共计12009株,呼吸道标本(包括痰、肺泡灌洗液)最多。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2139株(17.81%)、肺炎克雷伯菌1342株(11.17%)、铜绿假单胞菌1094株(9.1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793株(6.60%)、鲍曼不动杆菌541株(4.5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pneumoniae,CR-KP)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2022年比2020年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3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3年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50%。结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50%,CR-KP(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和CR-P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建议临床密切关注病原菌耐药情况的变化,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率 多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白细胞检验联合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真菌)培养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朱爱兰 魏建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76-78,共3页
目的 比较尿液白细胞检验联合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真菌)培养的结果。方法 选取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本院就诊且行尿常规检验及尿液(细菌+真菌)培养的1247例患者,分析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及尿液(细菌+真菌)培... 目的 比较尿液白细胞检验联合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真菌)培养的结果。方法 选取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本院就诊且行尿常规检验及尿液(细菌+真菌)培养的1247例患者,分析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及尿液(细菌+真菌)培养检测结果。结果 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尿白细胞酯酶定性和尿沉渣白细胞计数与尿液(细菌+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尿沉渣细菌定量计数与尿液(细菌+真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尿液(细菌+真菌)培养依然是临床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在进行尿常规检验的同时进行尿(细菌+真菌)培养,以免出现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尿路感染 尿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运用PBL联合CBL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丽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199-0202,共4页
临床检验医学是一门尤为重要的交叉学科,其与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由于这些学科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所以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突破。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传统教学方法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临床检验医学是一门尤为重要的交叉学科,其与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密切相关,由于这些学科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所以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突破。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传统教学方法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培养,也未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加上教学内容的枯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PBL联合CBL教学法应运而生,其对临床检验实习带教的作用显著。本文首先阐述了PBL教学与CBL教学的特点,其次分析了PBL联合CBL教学在临床检验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实习带教 PBL联合CBL教学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联合检验在T2DM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秋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1期1506-1507,共2页
目的:了解联合检验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是否伴随冠心病,分为T2DM组和合并冠心病组。其中,T2DM组患者48例... 目的:了解联合检验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以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是否伴随冠心病,分为T2DM组和合并冠心病组。其中,T2DM组患者48例,合并冠心病组32例,检验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比较相应的检验指标。结果:合并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T2DM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高于T2DM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验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对T2DM合并冠心病的诊断鉴别以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血脂 T2DM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怀 张丽容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1期142-142,共1页
目的:具体分析169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充分明确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保证女性身体健康。方法:在常规检查的同时,选择革兰氏染色法对线索细胞、真菌、滴虫进行分析。结果:1690例检查者中,患者具体阴道炎检... 目的:具体分析1690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充分明确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保证女性身体健康。方法:在常规检查的同时,选择革兰氏染色法对线索细胞、真菌、滴虫进行分析。结果:1690例检查者中,患者具体阴道炎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表现为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其他阴道炎。结论:阴道炎患者其阴道分泌物病原菌主要表现为:真菌、细菌、滴虫,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所以需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常规检验 结果分析 真菌 细菌 滴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技术在消化内科胃肠镜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徐丛荣 任彦 +2 位作者 俞静 廖春丽 王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224-226,共3页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重点及难点。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更新快,且涉及较多动态图像,传统授课方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运用学生自学结合教师指导的PBL 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技术,可有效调动实习生的学习能动性,帮助学生“看得...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内科实习带教中的重点及难点。胃肠镜检查的相关知识更新快,且涉及较多动态图像,传统授课方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运用学生自学结合教师指导的PBL 教学法,辅以多媒体技术,可有效调动实习生的学习能动性,帮助学生“看得见”的同时还“看得懂”。本文主要介绍PBL教学法联合多媒体技术在消化内镜本科生胃肠镜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本科实习生 胃肠镜诊疗 PBL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9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肝肾功能状况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淑敏 刘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168-172,共5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肝肾功能的检查情况,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在福建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健康体检的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职业史分为观察组(849名... 目的分析福建省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肝肾功能的检查情况,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2月在福建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健康体检的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职业史分为观察组(849名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和对照组(同时期非射线接触健康体检人员398名)。两组均空腹采血于同一自动生化仪上检测肝肾功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性别分组比较,男性ALT、GGT、BUN、CR水平高于同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年龄分为四组,各年龄组GGT、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41~<51岁组与≥51岁组的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别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1~<41岁组与41~<51岁组、41~<51岁组与≥51岁组的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ALT、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工龄分成四组,各工龄组GGT、BUN、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1年组与其他三组的GG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1年组与21~<30年组、≥30年组的BU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1年组与11~<21年工龄组、≥30年工龄组的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别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工龄组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BUN水平随着年龄和工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不同工种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组ALT、GGT水平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诊断组BUN水平低于放射治疗组和介入放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诊断组CR水平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别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肝肾功能有一定损伤。GGT、BUN水平随着年龄和工龄增长而逐渐增高,呈累积性效应。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加强科学防护措施,降低放射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肝肾功能 谷丙转氨酶 谷氨酰转肽酶 尿素氮 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爆发登革热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爱兰 陈波 +3 位作者 林诗圻 叶柳青 王清泰 魏建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9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于发热第1~5天来院检查243例登革热(DF)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为DF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统计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2023年11月243例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的分别为发热... 目的分析于发热第1~5天来院检查243例登革热(DF)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为DF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统计分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9月至2023年11月243例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阳性的分别为发热第1~5天的DF患者发病后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结果。结果243例DF患者登革病毒NS1抗原均为阳性。在两个月内来院检查的243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占41.98%(102/243),中性粒细胞减少占28.81%(70/243),淋巴细胞减少占84.36%(205/243),血小板减少占32.51%(79/243),CRP升高占41.84%(100/239)。243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RP升高患者少于指标水平正常患者,淋巴细胞减少患者多于指标水平正常患者(均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CRP升高为早期主要特征,尤其是发病后前3天淋巴细胞减少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CRP及PCT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感染患者的诊断效果分析
11
作者 邓爱华 林华铿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4期38-40,44,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糖...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细菌培养,以是否为阳性将其分为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48例,另选择相同时间内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人员49例为对照组,对比3组受试者SAA、CRP、PCT水平以及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组间SAA、CRP、PCT以及联合检测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99,其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8.00%、100.00%,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联合SAA、CRP及PCT诊断,在提高临床糖尿病肾病发生感染症状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度方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抑制肥大细胞释放IgE及炎症因子的研究
12
作者 柯南添 陈则金 +2 位作者 郭燕芬 龚嫄圆 魏建威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750-1755,共6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肥大细胞IgE及IL-1β、IL-10的抑制作用,旨在为雷公藤红素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用18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模型组通过MCDP刺激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给药组在MCD...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肥大细胞IgE及IL-1β、IL-10的抑制作用,旨在为雷公藤红素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用18只雄性SD大鼠,并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给药组。模型组通过MCDP刺激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给药组在MCDP刺激后加入雷公藤红素进行处理。通过ELISA法对各组样本的血清IgE进行检测;采用Q-PCR对各组样本的IL-1β、IL-10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ELISA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的血清IgE含量有明显上升,而药物组的血清IgE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的IL-1β、IL-10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3.83 ± 0.92)、(3.98 ± 0.46),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量相比均明显增加;而药物组的基因表达量则显著低于模型组(P β和IL-10的mRNA表达,提示其具有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ripterine on mast cells IgE, IL-1β and IL-10, and to provide laboratory evidence for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ripterine on mast cells. Methods: 18 male SD ra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roup. In the model group,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was induced by MCDP stimul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ipterine after MCDP stimulation. Serum IgE was detected by ELISA.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β and IL-10 were analyzed by Q-PCR. Results: ELISA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IgE content in the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serum IgE content in the dru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odel group. Q-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1β and IL-10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3.83 ± 0.92) and (3.98 ± 0.46),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gene expression in dru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model group (P β and IL-10 mRNA, suggesting that tripterine can inhibit mast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肥大细胞脱颗粒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PYCARD、CASP1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志明 齐张旸 +6 位作者 徐丛荣 黄青青 赵钟文 吴宽裕 陈煜宇 王亮萍 吴方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895-2898,2903,共5页
目的: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PYCARD)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确诊的90例GA患者(GA组)... 目的: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PYCARD)在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确诊的90例GA患者(GA组)、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90例(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NLRP3、PYCARD、CASP1 mRNA表达水平,并按照患者病情、治疗前后进行分层分析,分析GA患者NLRP3、PYCARD、CASP1 mRNA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GA组患者的NLR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t=-9.263,P<0.001),GA组患者的PYCARD、CASP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13.975,t=10.064;P均<0.001);急性GA患者(AGA组)患者的NLRP3、CASP1 mRNA表达水平高于非急性GA患者(NAGA组)(t=8.872,t=12.062;P均<0.001),AGA组和NAGA组的PYCARD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3,P=0.413);GA组患者的治疗后的NLRP3 mRNA水平显著升高(t=-6.542,P<0.001),CASP1 mRNA、PYCARD mRNA表达水平在治疗后显著降低(t=9.827,t=5.788;P均<0.001);AGA组患者的IL-6、TNF-α表达水平高于NAGA组(t=8.403、5.329,P<0.001);GA组患者的NLRP3 mRNA与IL-6、TNF-α呈负相关关系(r=-0.345、r=-0.524,P<0.001);PYCARD、CASP1 mRNA与GA患者的IL-6、TNF-α呈正相关关系(r=0.645,r=0.682,r=0.634,r=0.713,P<0.001)。结论:GA患者NLRP3、PYCARD、CASP1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及炎症反应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 半胱天冬酶-1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痛风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8
14
作者 魏建威 朱爱兰 +1 位作者 余孙兴 章尤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0期2466-2467,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作用。方法对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血液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作用。方法对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血液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7例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中CRP阳性者为43例,占64.2%,而外周血白细胞阳性者31例,占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1)。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可用来区分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二者在感染过程中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外周血白细胞 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丛荣 魏建威 +2 位作者 曾敏玲 林琼花 陈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23-624,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以10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组,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以及胆囊结石组中男女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以10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组,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以及胆囊结石组中男女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的水平。结果胆囊结石组的TC、LDL-C和Lp(a)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2.34,2.50,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P<O.05),TG水平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胆囊结石组女性患者的TC、LDL-C、Lp(a)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2.05,1.95,P<0.05),HDL-C水平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TG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结论胆囊结石的发生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血脂 载脂蛋白A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标记蛋白抗体测定在鼻咽癌体检筛查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汪欣 赵素萍 +1 位作者 吴旋 郑登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1期2563-2564,共2页
目的检测EB病毒Rta-IgG、病毒壳抗原(VCA-IgA)、Zta-IgA、核抗原(NA1-Ig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应用于体检中的最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健康体检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Rta-IgG、VCA-IgA、ZTA-... 目的检测EB病毒Rta-IgG、病毒壳抗原(VCA-IgA)、Zta-IgA、核抗原(NA1-IgA)抗体在鼻咽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应用于体检中的最适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健康体检者和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Rta-IgG、VCA-IgA、ZTA-IgA、NA1-IgA抗体水平,比较4项指标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和健康体检者中的表达水平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20例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检测结果数据可见,VCA-IgA阳性预测值为70%,NA1-IgA、Rta-IgG阳性预测值为85%,Zta-IgA阳性预测值为90%;对1 000例健康体检者4种标记蛋白抗体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可见,Zta-IgA阴性预测值为83.3%,VCA-IgA阴性预测值为89.5%,Rta-IgG阴性预测值为91.9%,NA1-IgA阴性预测值为91.5%。结论在ELISA检测EB病毒4种标记蛋白抗体中,如果单独采用一种,则以Rta-IgG或NA1-IgA为佳,比较适合于健康体检人群的鼻咽癌体检筛查工作。如采用NA1-IgA、Zta-IgA、VCA-IgA或Zta-IgA、VCA-IgA、Rta-IgG 3项联合检测,则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息肉患者胸苷激酶检测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建威 徐丛荣 +1 位作者 郑登滋 陈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7期769-77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大肠息肉患者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1)的含量,探讨TK1在大肠息肉防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2例大肠息肉患者标本运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TK1检测,同时对息肉黏膜组织切片行TK1病理组化检测。结果大肠息肉组、大肠息... 目的通过分析大肠息肉患者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1)的含量,探讨TK1在大肠息肉防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2例大肠息肉患者标本运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TK1检测,同时对息肉黏膜组织切片行TK1病理组化检测。结果大肠息肉组、大肠息肉广基组、息肉多发组的血清TK1水平、血清TK1风险值例数及TK1病理组化阳性数均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有蒂息肉组、单发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腺瘤组与非腺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K1风险组结肠息肉患者与血清TK1健康对照组结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年龄高于对照组;TK1病理组化方法较检测血清TK1更敏感。结论 TK1浓度检测能真实的评估细胞的增值状态和水平,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人早期肿瘤风险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胸苷激酶 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标准下妊娠糖尿病筛查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友 江芳华 +1 位作者 徐丛荣 林琼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3083-3084,共2页
目的分析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新诊断标准对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率的影响,为GDM的管理提供相应资料。方法运用IADPSG新诊断标准下对符合标准的2 536例产前检查孕妇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DM发病率... 目的分析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新诊断标准对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率的影响,为GDM的管理提供相应资料。方法运用IADPSG新诊断标准下对符合标准的2 536例产前检查孕妇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GDM发病率为20.94%,随着年龄的增长GDM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 GDM发病率高,因此要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欣 魏建威 赵素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275-276,共2页
目的评价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方法应用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癌确诊组11例、肝硬化组7例、非肝癌组8例、肝癌术后组4例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P-L3/AFP,以... 目的评价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意义。方法应用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癌确诊组11例、肝硬化组7例、非肝癌组8例、肝癌术后组4例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P-L3/AFP,以大于10%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肝癌确诊组血清中AFP-L3/AFP明显高于非肝癌症组、肝硬化组及肝癌术后组患者(P<0.01)。结论亲和吸附离心管分离化学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具有操作便捷、高通量、高稳定性、经济等特点,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异质体 亲和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林岚 张书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了解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细菌菌株分布与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3年该院ICU与普通病区(非ICU)送检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ICU送检标本393份,分离菌... 目的了解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细菌菌株分布与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13年该院ICU与普通病区(非ICU)送检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ICU送检标本393份,分离菌株102株,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G-杆菌占80.39%,G+球菌占13.73%,真菌占5.88%。G-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居首,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其分布与非ICU有所不同。ICU检出鲍曼不动杆菌多表现为多重耐药,所占比例远高于非ICU,敏感性较好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头孢派酮/舒巴坦、米诺环素。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MRSA所占比例高于非ICU,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仍保持100%敏感性。结论 ICU病原菌分布与非ICU有较大差异,细菌耐药性严重。为降低ICU院内感染风险,临床应对患者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细菌分布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