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类作物分子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美霞 祁建民 +6 位作者 刘伟 徐建堂 祁伟 李爱青 粟建光 陶爱芬 牛小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780-786,共7页
麻类作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成功依赖于对基因库资源遗传变异的数量、分布及其进化关系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分子标记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有利工具。目前关于麻类作物的遗传背... 麻类作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成功依赖于对基因库资源遗传变异的数量、分布及其进化关系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分子标记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有利工具。目前关于麻类作物的遗传背景知识相对有限,但是对于作物育种又是必需的。一张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可以用于重要性状定位、重要基因克隆、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6种麻类作物包括红麻、黄麻、亚麻、苎麻、大麻、剑麻的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QTL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苗期耐盐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斌 刘婷婷 +4 位作者 张淑君 兰涛 官华忠 周元昌 吴为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1-1105,共5页
在籼稻品种R401辐射诱变的M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苗期耐盐突变体,在150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下对照植株枯萎死亡,而突变体植株依然存活。以粳稻品种Nipponbare(不耐盐)和耐盐突变体作亲本,构建了一个F2群体,调查该群体在150mmol/L的NaCl溶... 在籼稻品种R401辐射诱变的M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苗期耐盐突变体,在150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下对照植株枯萎死亡,而突变体植株依然存活。以粳稻品种Nipponbare(不耐盐)和耐盐突变体作亲本,构建了一个F2群体,调查该群体在150mmol/L的NaCl溶液胁迫下的表现,发现Nipponbare和耐盐突变体苗期耐盐性的差异受单个主基因控制,耐盐为隐性,将该基因暂时命名为SST(t)。利用该F2群体,采用集团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法将SST(t)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进一步对F2群体中137个典型的耐盐单株的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将该基因定位在InDel标记ID26847和ID27253之间,约2.3cM(或406kb)的区间内,与两标记分别相距1.2cM和1.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耐盐性 遗传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F_(2:3)家系7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华丽 陈美霞 +5 位作者 阮奇城 姚运法 周东新 陈顺辉 祁建民 郭玉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4-98,共5页
在福州与龙岩2个环境下,以烤烟品种‘台烟7号’与白肋烟品种‘白肋21’为亲本构建的127个F2:3家系为材料,对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分枝数、生育期和茎叶夹角7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条件下,F2:3家系大部分性状分离明... 在福州与龙岩2个环境下,以烤烟品种‘台烟7号’与白肋烟品种‘白肋21’为亲本构建的127个F2:3家系为材料,对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分枝数、生育期和茎叶夹角7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条件下,F2:3家系大部分性状分离明显,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一个较为理想的QTL作图群体。F2:3家系内各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叶长、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表明受环境影响较大。由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出:在2种环境下,21对性状中均有13对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大部分性状相关系数均大于0.3,说明F2:3群体主要产量性状间具有复杂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F2家系 产量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五个质量性状在遗传连锁图谱中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美霞 祁建民 +5 位作者 危成林 谢增荣 林培清 兰涛 陶爱芬 陈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红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性状的基因定位,可促进红麻的分子辅助育种研究的发展。本研究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福红992杂交,F1和F2自交衍生162个F2:3家系为材料,在我们前期已完成的红麻遗传连锁图谱... 红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性状的基因定位,可促进红麻的分子辅助育种研究的发展。本研究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福红992杂交,F1和F2自交衍生162个F2:3家系为材料,在我们前期已完成的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工作基础上,对红麻的叶柄色、叶形、花冠大小、花冠形状、后期茎色5个质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用Mapmaker/Exp 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后期茎色基因与叶柄色基因连锁,存在紧密的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为2.8 cM,定位于第5条连锁群;花冠大小与花冠形状这2个基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为14.7 cM,定位于第6条连锁群,叶型与花冠大小和花冠形状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8.2 cM与23.5 cM,虽然都定位于第6条连锁群,但是否存在连锁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所获结果在红麻遗传学和育种学上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分子辅助育种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质量性状 遗传连锁图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身”突变体glr3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海冰 汪斌 +3 位作者 陈壬杰 郑小雅 于世波 兰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2-1019,共8页
在籼稻品种R401辐射诱变的M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叶片表皮光滑突变体,在正常条件下,突变体叶片和颖壳光滑无毛。以毛叶粳稻品种Nipponbare和"光身"突变体作为亲本,构建了一个F2群体,通过调查该群体在正常种植条件下的表现,发现Ni... 在籼稻品种R401辐射诱变的M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叶片表皮光滑突变体,在正常条件下,突变体叶片和颖壳光滑无毛。以毛叶粳稻品种Nipponbare和"光身"突变体作为亲本,构建了一个F2群体,通过调查该群体在正常种植条件下的表现,发现Nipponbare和"光身"突变体控制表皮毛性状的差异受单个主基因控制且"光身"为隐性,将该基因暂时命名为GLR3。利用该F2群体,采用BSA法将GLR3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进一步对F2群体中417个典型的叶片光滑单株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将该基因定位在In Del标记ID27101和ID27199之间,与两标记相距皆为0.1 c M,两标记的物理位置相距98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身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六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华丽 陈美霞 +6 位作者 周东新 陈顺辉 陶爱芬 李延坤 马红勃 祁建民 郭玉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7-1584,共8页
以烤烟台烟7号与白肋烟白肋21作为杂交亲本,后代自交衍生的127个F2和F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全长为3483cM的包括26个连锁群、190个标记位点的烟草遗传连锁图谱。通过一年两地各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烟叶烟碱、总氯、总钾、叶... 以烤烟台烟7号与白肋烟白肋21作为杂交亲本,后代自交衍生的127个F2和F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全长为3483cM的包括26个连锁群、190个标记位点的烟草遗传连锁图谱。通过一年两地各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烟叶烟碱、总氯、总钾、叶长、茎叶夹角、白粉病6个重要性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QTL并分析其遗传互作效应。结果检测到2个烟碱相关QTL、2个总氯相关QTL、1个总钾相关QTL、4个叶长相关QTL、茎叶夹角和白粉病相关QTL各1个,其中6个加性效应QTL和4对加加上位性效应QTL。这11个基因位点遗传效应中除加性效应外,上位性效应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性状 QTL定位 上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麻6个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美霞 祁建民 +9 位作者 方平平 李爱青 危成林 陶爱芬 徐建堂 谢增荣 林培清 兰涛 吴建梅 陈富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4-883,共10页
【目的】研究红麻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促进红麻分子辅助育种基础科学研究。【方法】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福红992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自交衍生的162个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 【目的】研究红麻重要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促进红麻分子辅助育种基础科学研究。【方法】以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福红992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自交衍生的162个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了红麻株高、茎粗、节数、单株鲜皮重、单株干皮重和种子千粒重6个重要产量性状的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定位及其遗传互作效应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千粒重外,其它性状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在两地共定位了2个株高QTL、2个茎粗QTL、2个节数QTL、1个单株鲜皮重QTL、2个单株干皮重和2个种子千粒重QTL。【结论】在两地检测到11个QTL,主要集中分布在第6、11、14、9、13、17和4连锁群上,这些QTL在连锁群上分布不均匀,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产量性状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双引物在构建红麻连锁图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建堂 陈美霞 +4 位作者 谢曾荣 祁建民 方平平 陶爱芬 林荔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6-672,共7页
以阿联红麻(Alian Kenaf)与福红992(Fuhong992)杂交产生的F2代作图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应用RAPD单引物和双引物进行多态性条带扩增,并进行扩增效果的比较研究,以期为作图群体构建红麻遗传连锁图谱奠定基础。结果表明,RAPD双引物比单引... 以阿联红麻(Alian Kenaf)与福红992(Fuhong992)杂交产生的F2代作图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应用RAPD单引物和双引物进行多态性条带扩增,并进行扩增效果的比较研究,以期为作图群体构建红麻遗传连锁图谱奠定基础。结果表明,RAPD双引物比单引物扩增出更多的多态性条带,提高了引物的利用率和多态性条带的扩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双引物 红麻 遗传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P-box/SPL基因在植物表皮毛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汪斌 林格格 +2 位作者 宋海冰 陈壬杰 兰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8,共8页
植物表皮毛作为表皮细胞的特有组织在分类、减少热量和水分散失、抵御昆虫和微生物侵害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生长发育时相转换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表皮毛在提高产量等农艺性状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如棉花纤维组织的产量和品质.SBP-box/... 植物表皮毛作为表皮细胞的特有组织在分类、减少热量和水分散失、抵御昆虫和微生物侵害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是生长发育时相转换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表皮毛在提高产量等农艺性状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如棉花纤维组织的产量和品质.SBP-box/SPL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个较小的基因家族,在生长发育多个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涉及花期、育性、果实成熟、蓝光信号传导、器官大小等性状.其中,在调控植物"年龄"相关的时相转换中作用明显.本文对表皮毛发育调控中SPL基因功能、涉及的microRNA,及它们与其他表皮毛发育调控途径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表皮毛发育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表皮毛 SBP-box/SPL基因 MICRORNA 发育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病杂交糯稻不育系闽农糯6A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荣华 范富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6-10,24,共6页
用剂量为0.35 kGy的60 Co-γ射线辐照保持系闽农B干种子,在其M 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10粒糯质基因突变体,记为闽农糯1B~闽农糯10B。选择最优突变体闽农糯6B作父本,与深97A杂交,再回交2次,育成闽农糯6A。除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外,闽农糯6A... 用剂量为0.35 kGy的60 Co-γ射线辐照保持系闽农B干种子,在其M 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10粒糯质基因突变体,记为闽农糯1B~闽农糯10B。选择最优突变体闽农糯6B作父本,与深97A杂交,再回交2次,育成闽农糯6A。除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外,闽农糯6A与深97A具有相同的生育期,十分相似的农艺性状、穗部性状、花粉不育特性以及配合力。闽农糯6A于2019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48)。介绍了闽农糯6A的选育经过、主要生物学特性、异交特性、稻米品质、抗病性及配制杂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糯稻 糯稻不育系 闽农糯6A 优质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糯稻嘉糯2优2号的选育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荣华 曾永德 范富英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嘉糯2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嘉农wx2A作母本、嘉糯恢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等特点。就嘉糯2优2号品种的选育流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 嘉糯2优2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嘉农wx2A作母本、嘉糯恢2号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品种,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优质、丰产稳产等特点。就嘉糯2优2号品种的选育流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高产技术作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糯稻 嘉糯2优2号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度对金线莲生长、生理特性和药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牛欢 韦坤华 +4 位作者 徐倩 李明杰 古力 王建明 张重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6,43,共12页
以金线莲品种‘泰宁一号’(Anoectochilus roxburghii‘Taining No. 1’)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在光照度500、1 500、3 000、4 500和6 000 lx条件下处理30、60、90、120、150和180 d时分别取样,分析不同光照度对其生长和生理指标以及药用成... 以金线莲品种‘泰宁一号’(Anoectochilus roxburghii‘Taining No. 1’)组培苗为实验材料,在光照度500、1 500、3 000、4 500和6 000 lx条件下处理30、60、90、120、150和180 d时分别取样,分析不同光照度对其生长和生理指标以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金线莲的12项生长指标、8项生理指标和3类药用成分含量均呈波动的变化趋势。在生长指标中,根长、根直径、株高、茎直径、单株叶片数、叶长、叶宽、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和折干率总体增加,而单株根数和单株茎节数的变化幅度总体较小;在生理指标中,SOD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叶绿素a(Chla)含量、叶绿素b(Chlb)含量和总叶绿素(Chl)含量总体升高,POD活性总体降低,而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总体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在药用成分中,总黄酮和生物碱含量总体升高,且除了光照度500 lx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组的多糖含量也总体升高。在多数处理组间,根直径、茎直径、单株茎节数、单株叶片数、叶长、叶宽和SOD活性总体无显著差异,但POD活性和CAT活性总体差异显著。在光照度500 lx条件下,金线莲的株高、Chla含量、Chlb含量和Chl含量总体最高,但根长最小;在光照度6 000 lx条件下,金线莲的根长、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和折干率总体最高,但Chla含量、Chlb含量和Chl含量总体最低;在光照度3 500和4 500 lx条件下,多糖、总黄酮和生物碱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处理结束时,各处理组金线莲的根直径、株高、叶长、叶宽、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增加100.0%-166.7%、21.6%-33.3%、27.3%-52.6%、12.5%-50.0%、68.5%-134.0%、163.2%-341.2%和19.7%-50.0%,表明较长时间的光照有利于金线莲这些指标的提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光照(500 lx)可使金线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较高的光照(6 000 lx)可促进金线莲根伸长和物质积累;而适度的光照(3 000和4 500 lx)则可使其药用成分含量增加。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建议在金线莲栽培过程中采用光照度3 000-4 500 lx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光照度 处理时间 品质 产量 药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种植密度和收获期对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牛欢 谢卓宓 +5 位作者 古力 梁莹 韦坤华 王建明 李明杰 张重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7期837-841,865,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确定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适宜密度和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福建省广泛种植的金线莲品种泰宁一号为实验材料,在金线莲道地产区契合金线莲原初生境的林下进行栽培,详细探究不同林下种植密度和采收期对金线莲的生物...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确定金线莲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适宜密度和最佳采收时期。方法:以福建省广泛种植的金线莲品种泰宁一号为实验材料,在金线莲道地产区契合金线莲原初生境的林下进行栽培,详细探究不同林下种植密度和采收期对金线莲的生物量和代表性药效成分的影响,为选取金线莲林下栽培合适栽培密度和最佳采收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果:在林下栽种密度处于4 cm(行距)×4 cm(株距)时,林下栽培金线莲的长势最佳、折干率高、多糖、生物碱和类黄酮等药用成分含量较高。通过详细分析不同采收期林下栽培金线莲的产量和品质,发现在林下种植金线莲180 d后进行采收,金线莲根、茎叶长势佳,生物量积累丰富,折干率高,同时总黄酮、多糖、总生物碱药用价值成分均达到较高值。结论:泰宁一号金线莲林下仿野生种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 cm×4 cm,最佳采收时期为移栽后18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仿野生栽培 种植密度 采收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金线莲资源的染色体倍性及其核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卓宓 牛欢 +6 位作者 古力 王建明 梁莹 秦双双 李胤嘉 李明杰 张重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8期920-927,共8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确定9种金线莲资源的染色体倍性及进行核型分析。为进一步大范围开展金线莲不同遗传资源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也为金线莲的优良资源筛选和品种鉴定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福建等省广泛种植的9种金线...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确定9种金线莲资源的染色体倍性及进行核型分析。为进一步大范围开展金线莲不同遗传资源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也为金线莲的优良资源筛选和品种鉴定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福建等省广泛种植的9种金线莲资源,分别命名为GXHZ、GXJX、GXDY、FJQG、FJTN、FJTN1、FJCY、FJSM、FJJY,通过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详细鉴定不同金线莲资源的倍性特征。同时,采用改良后的酶解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不同金线莲染色体标本,详细解析不同金线莲资源核型类型。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在以2倍体石斛为对照时,本研究所用的9种金线莲资源材料皆为4倍体。不同资源染色体制片观察结果发现9种不同金线莲的核型分类均属于2B型,其中,GXHZ的核型公式为2n=64m+16sm;GXJX为2n=78m+2sm;GXDY为2n=1st+20m+19sm;FJQG为2n=18m+22sm;FJTN/1为2n=68m+12sm;FJTN/2为2n=29m+11sm;FJCY为2n=38m+2sm;FJSM为2n=14m+26sm;FJJY为2n=74m+6sm。核型聚类9种不同金线莲似近系数范围介于0.027~0.107之间。结论:本研究所选取的金线莲为4倍体,核型聚类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取的金线莲资源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种质资源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似近系数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多多对金线莲组培苗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欢 谢卓宓 +5 位作者 古力 梁莹 韦坤华 缪剑华 李明杰 张重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36-40,共5页
以金线莲品种"泰宁一号"为试验材料,用MS与B5作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花多多肥料,筛选出有利于金线莲组培苗培育壮苗和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培养基对金线莲根茎和叶生长影响存在着明... 以金线莲品种"泰宁一号"为试验材料,用MS与B5作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花多多肥料,筛选出有利于金线莲组培苗培育壮苗和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培养基对金线莲根茎和叶生长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MS+添加物更有利于根、茎生长;而B5+添加物更有利于叶片生长;同时,与空白MS和B5培养基相比,适当增添不同量花多多可以显著地改善金线莲组培苗的长势、增加内含物和提高移栽成活率。其中,尤以MS+2 g花多多1号的处理更利于培育壮苗、提高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花多多 组织培养 生长状况 移栽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份水稻OsWOX3B基因敲除突变体的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亚莉 余林闯 +5 位作者 安肖肖 程心乐 任丽君 苏子龙 郑小雅 兰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目的】水稻OsWOX3B基因调控叶片形态和表皮毛发育,根据表型被命名为LSY1、DEP、NUDA和GLR1等。深入了解OsWOX3B基因对水稻发育调控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籼稻品种R401的OsWOX3B进行基因敲除。对... 【目的】水稻OsWOX3B基因调控叶片形态和表皮毛发育,根据表型被命名为LSY1、DEP、NUDA和GLR1等。深入了解OsWOX3B基因对水稻发育调控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籼稻品种R401的OsWOX3B进行基因敲除。对所获材料进行突变位点分析和表型分析,同时进行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所获材料的OsWOX3B基因的编码区第341位碱基由T变为C,第395-397位碱基缺失,其叶片和颖壳光滑,与突变体dep、nuda、glr1的表型相同,可确认其为Oswox3b突变体。除了与已报道的OsWOX3B的功能缺失突变表型相关外,Oswox3b突变体也有新表型出现。与野生型R401相比,突变体Oswox3b表现为生育期延长、分蘖数减少、叶片变宽、稻穗变长和每穗粒数增多。同时,突变体Oswox3b的剑叶维管束增多,小维管束间距增大,2个水稻侧生器官发育相关基因在突变体Oswox3b中的表达变化也与其表型变化一致。【结论】鉴定了一个新的水稻OsWOX3B基因突变体,其影响水稻侧生器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侧生器官 维管束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水稻耐盐突变体sst芽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欢欢 廖巧玲 兰涛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盐胁迫对水稻OsSPL10突变形成的苗期耐盐突变体sst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突变体sst在芽期是否具有耐盐优势,以期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籼稻品种R401的野生型和突变体sst进行盐胁迫下的发芽试验,统计... [目的]通过观察盐胁迫对水稻OsSPL10突变形成的苗期耐盐突变体sst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突变体sst在芽期是否具有耐盐优势,以期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籼稻品种R401的野生型和突变体sst进行盐胁迫下的发芽试验,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并比较种子萌发后芽苗期的生长状况(根长、根数、地上部长和苗鲜重)。[结果]OsSPL10突变降低了非胁迫条件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强了芽苗期水稻侧根对盐胁迫的敏感度。盐胁迫对野生型与突变体的各项指标均有抑制作用,且突变体sst在生长初期比野生型对盐胁迫更敏感,突变体耐盐性随着生长发育逐渐提高。[结论]水稻苗期耐盐突变体sst的苗期耐盐性与芽期没有相关性,在水稻耐盐性分子机理研究和耐盐育种实践中应加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盐突变体 OsSPL10 芽苗期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DYW群PPR蛋白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婷婷 汪斌 +1 位作者 吴为人 兰涛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第1期51-56,共6页
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基因家族是植物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DYW群PPR蛋白参与细胞器转录本的RNA加工,主要功能是编辑,在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形成和功能发挥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对拟南芥、水稻、玉米和小立碗藓等植物DYW群PP... 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基因家族是植物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DYW群PPR蛋白参与细胞器转录本的RNA加工,主要功能是编辑,在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形成和功能发挥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对拟南芥、水稻、玉米和小立碗藓等植物DYW群PPR蛋白的表型功能、分子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植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功能及核质互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R DYW 线粒体 叶绿体 RNA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19
19
作者 许明 伊恒杰 +3 位作者 赵帅 张玉文 杨志坚 郑金贵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92-1198,共7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的内参基因。方法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从显齿蛇葡萄中克隆6个候选内参基因片段,包括肌动蛋白基因(Actin)、3-... 目的筛选适用于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的内参基因。方法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从显齿蛇葡萄中克隆6个候选内参基因片段,包括肌动蛋白基因(Actin)、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18 S核糖体rRNA基因(18 S-rRNA)、α-微管蛋白基因(α-Tubulin)、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和多聚泛素酶基因(UBQ)。应用qRT-PCR技术检测这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显齿蛇葡萄不同组织器官中(茎尖、嫩叶、成熟叶、老叶、茎和根)的表达情况。借助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 3种统计学软件综合评价6个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通过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Ag PAL)的表达分析对筛选出的内参基因进行稳定性验证。结果 18 S-rRNA、GAPDH和Actin的表达稳定性较好,适合作为显齿蛇葡萄不同组织基因表达研究的内参基因,以这3个基因为内参基因分析Ag 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它们在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确定显齿蛇葡萄qRT-PCR分析的合适内参基因,为后续相关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 实时定量PCR 内参基因 看家基因 肌动蛋白基因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 18 S核糖体rRNA基因 α-微管蛋白基因 β-微管蛋白基因 多聚泛素酶基因
原文传递
优质杂交糯稻新组合闽糯6优6号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荣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闽糯6优6号是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用糯稻不育系闽农糯6A与糯稻恢复系嘉糯恢6号配组育成的杂交糯稻新组合。该组合2017—2018年参加贵州省糯稻组区试,表现优质、抗病性较强、高产稳产等特点,2019年8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糯稻 闽糯6优6号 优质 选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