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米新品种紫两优7206营养品质分析
1
作者
陈凌华
程祖锌
+2 位作者
许明
黄荣华
林荔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对新育成的黑米两系杂交稻紫两优7206进行营养品质分析,为黑稻良种选育及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以超级稻宜优673作对照,分析紫两优7206与宜优673的氨基酸、脂肪酸、花色苷和总黄酮等含量差异,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与...
【目的】对新育成的黑米两系杂交稻紫两优7206进行营养品质分析,为黑稻良种选育及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以超级稻宜优673作对照,分析紫两优7206与宜优673的氨基酸、脂肪酸、花色苷和总黄酮等含量差异,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与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结果】紫两优7206与宜优673在水分、灰分和脂肪含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8种脂肪酸。紫两优7206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FAO提出的必需氨基酸模式,其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宜优673高7.33%、11.08%和9.71%。紫两优7206比宜优673具有较高的各呈味氨基酸TAV值,丰富了黑米食味品质。2种稻米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比较接近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1∶1∶1”的比例,且均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与亚麻酸。紫两优7206的花色苷、总黄酮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与清除自由基能力均极显著优于宜优673。【结论】杂交配组选育的紫两优7206较宜优673具有更丰富的营养价值,对功能性黑稻的培育与食品研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2
作者
程祖锌
肖长春
+6 位作者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剖析红米水稻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遗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红米杂交稻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红米恢复系为父本,6个不育系为母本,配制48个杂交组合为遗传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分析...
【目的】剖析红米水稻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遗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红米杂交稻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红米恢复系为父本,6个不育系为母本,配制48个杂交组合为遗传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分析在不同环境下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遗传相关及其与环境互作。【结果】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其中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总狭义遗传率高,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低代选择有效;花色苷以显性效应为主,适宜中、高世代选择。这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原花青素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小,稳定性好,以此为选择指标可有效提高其他3种成分,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高温有利红米水稻杂种后代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积累,提高群体杂种优势。此外,提高不育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有利于培育高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杂交后代;恢复系18Rr174、18Rr175可有效提高后代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且受环境影响小。【结论】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可有效预测亲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18Rr174、18Rr175在高抗氧化活性成分红米杂交稻的选育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米水稻
抗氧化成分
遗传效应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米亲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长春
程祖锌
+2 位作者
黄昕颖
谢展文
林荔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0-467,共8页
剖析红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富含功能营养成分的红米杂交水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选用6个三系不育系和8个红米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6×8(NCII)设计,配制48个杂交红米组合,对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进...
剖析红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富含功能营养成分的红米杂交水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选用6个三系不育系和8个红米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6×8(NCII)设计,配制48个杂交红米组合,对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红米杂交组合间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存在遗传差异,受不育系亲本加性和组合间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其中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花色苷含量受基因加性效应和基因非加性效应互作的共同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GCA,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的高低与组合特殊配合力(SCA,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的优劣之间无直接相关,不同糙米颜色的母本与所配红米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无明显相关性;遗传力分析表明,4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狭义遗传率变幅为12.99%~48.29%,宜在中、高世代选择有效;不育系的4个抗氧化活性成分贡献率均大于恢复系,红米杂交稻育种中要加强母本的选择;母本野香A、品红1A在红米抗氧化活性成分育种上有较好的实际利用价值,野香A×18Rr175和广8A×18Rr178两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生产应用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米
抗氧化活性成分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抗病杂交糯稻新组合糯两优12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程祖锌
林荔辉
+2 位作者
章清杞
蔡来龙
黄荣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70,共3页
糯两优12是用糯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闽糯1S和三系保持系嘉农wx2B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糯稻
糯两优12
优质
中抗稻瘟病
选育
原文传递
题名
黑米新品种紫两优7206营养品质分析
1
作者
陈凌华
程祖锌
许明
黄荣华
林荔辉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
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
作物
遗传
育种与
综合
利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基金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22N5011)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项目(11899170122)
+1 种基金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kx211006)
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603492020916)。
文摘
【目的】对新育成的黑米两系杂交稻紫两优7206进行营养品质分析,为黑稻良种选育及功能食品研发提供参考价值。【方法】以超级稻宜优673作对照,分析紫两优7206与宜优673的氨基酸、脂肪酸、花色苷和总黄酮等含量差异,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与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差异。【结果】紫两优7206与宜优673在水分、灰分和脂肪含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8种脂肪酸。紫两优7206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FAO提出的必需氨基酸模式,其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宜优673高7.33%、11.08%和9.71%。紫两优7206比宜优673具有较高的各呈味氨基酸TAV值,丰富了黑米食味品质。2种稻米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比较接近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1∶1∶1”的比例,且均含有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与亚麻酸。紫两优7206的花色苷、总黄酮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与清除自由基能力均极显著优于宜优673。【结论】杂交配组选育的紫两优7206较宜优673具有更丰富的营养价值,对功能性黑稻的培育与食品研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黑米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花色苷
Keywords
Black rice
nutrients
amino acid
fatty acid
anthocyanin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2
作者
程祖锌
肖长春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
作物
遗传
育种与
综合
利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
(山区)
作物
遗传改良与创新
利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基金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22N5011)
福建省(山区)作物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22SKF02)
+1 种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2022N0005)
福建农林大学2019年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资助项目(11899170122)。
文摘
【目的】剖析红米水稻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遗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红米杂交稻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红米恢复系为父本,6个不育系为母本,配制48个杂交组合为遗传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分析在不同环境下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遗传相关及其与环境互作。【结果】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其中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总狭义遗传率高,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低代选择有效;花色苷以显性效应为主,适宜中、高世代选择。这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原花青素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小,稳定性好,以此为选择指标可有效提高其他3种成分,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高温有利红米水稻杂种后代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积累,提高群体杂种优势。此外,提高不育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有利于培育高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杂交后代;恢复系18Rr174、18Rr175可有效提高后代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且受环境影响小。【结论】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可有效预测亲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18Rr174、18Rr175在高抗氧化活性成分红米杂交稻的选育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
红米水稻
抗氧化成分
遗传效应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Keywords
red rice
antioxidant composition
genetic effect
genotype×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effect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米亲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长春
程祖锌
黄昕颖
谢展文
林荔辉
机构
三明市农业科学
研究
院生物
技术
研究
所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
作物
遗传
育种与
综合
利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0-467,共8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2018N0007,2019N0004)
福建省科技对外合作产业化项目(2018I1011)。
文摘
剖析红米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富含功能营养成分的红米杂交水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选用6个三系不育系和8个红米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6×8(NCII)设计,配制48个杂交红米组合,对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红米杂交组合间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含量存在遗传差异,受不育系亲本加性和组合间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其中总酚、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花色苷含量受基因加性效应和基因非加性效应互作的共同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GCA,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的高低与组合特殊配合力(SCA,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的优劣之间无直接相关,不同糙米颜色的母本与所配红米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无明显相关性;遗传力分析表明,4个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狭义遗传率变幅为12.99%~48.29%,宜在中、高世代选择有效;不育系的4个抗氧化活性成分贡献率均大于恢复系,红米杂交稻育种中要加强母本的选择;母本野香A、品红1A在红米抗氧化活性成分育种上有较好的实际利用价值,野香A×18Rr175和广8A×18Rr178两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生产应用潜力大。
关键词
红米
抗氧化活性成分
配合力
遗传力
Keywords
red rice
antioxidant active ingredients
combining ability
heritability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抗病杂交糯稻新组合糯两优12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
3
4
作者
程祖锌
林荔辉
章清杞
蔡来龙
黄荣华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
作物
遗传
育种与
综合
利用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
作物
遗传改良
研究
所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70,共3页
基金
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闽财指[2019]897号)
“十四五”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zycxny2021003)
+1 种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9N0004,2022N0005)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服务团队项目(11899170144)。
文摘
糯两优12是用糯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闽糯1S和三系保持系嘉农wx2B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糯稻新组合,具有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糯稻
糯两优12
优质
中抗稻瘟病
选育
Keywords
waxy hybrid rice
Nuoliangyou 12
good quality
moderate blast resistance
breeding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米新品种紫两优7206营养品质分析
陈凌华
程祖锌
许明
黄荣华
林荔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程祖锌
肖长春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米亲本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配合力分析
肖长春
程祖锌
黄昕颖
谢展文
林荔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优质抗病杂交糯稻新组合糯两优12的选育与应用
程祖锌
林荔辉
章清杞
蔡来龙
黄荣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