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5份枇杷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义挺 赖钟雄 +3 位作者 陈菁瑛 蔡英卿 郭玉琼 吴金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65-71,共7页
利用RAPD技术对65份有代表性的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从所筛选的Sangon引物中选取16个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65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1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10条(100%),表明65份种质资源... 利用RAPD技术对65份有代表性的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及分类研究。从所筛选的Sangon引物中选取16个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65份枇杷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产生21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10条(100%),表明65份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各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46~1.000,并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当D=0.847时,65份种质资源可分为两大组第1组为非栽培品种,包括7号(栎叶枇杷)、1号(贵州野生)、5号(台湾枇杷)和8号(海南野生),第2组为栽培品种,这与传统分类法是一致的;但在栽培组中,各分组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中国枇杷品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RAPD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各器官多糖含量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蔡英卿 赖钟雄 +4 位作者 何夏森 陈义挺 李国清 龚丽芬 郑文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各器官皆含有多糖类化合物,且差异均极显著,大小顺序为:鲜果肉(4.382%)>枝(4.169%)>干果肉(3.530%)&... 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各器官皆含有多糖类化合物,且差异均极显著,大小顺序为:鲜果肉(4.382%)>枝(4.169%)>干果肉(3.530%)>芽(2.951%)>根(2.162%)>老叶(1.750%)>幼叶(1.410%)>种子(0.965%)。不同品种余甘子同一器官的多糖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野生余甘与粉甘间鲜果肉和种子的多糖含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其中2个野生植株(A、C)鲜果肉多糖含量高于粉甘,5个野生植株种子多糖含量均高于粉甘,3个野生植株(B、D、E)枝多糖含量高于粉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多糖含量 主栽品种 野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橄榄各器官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蔡英卿 赖钟雄 +4 位作者 朱辉琼 陈义挺 刘国强 李国清 林玉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1期423-427,共5页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6个橄榄品种各器官的Fe、Mn、Cu、Zn、Ni、Cr含量。结果表明:除Ni在种子中未检出外,所测6个元素在橄榄新叶、老叶、茎、果肉、种子、果核、根等器官中均有一定的分布;各微量元素在不同器官、不同植株以及不...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了6个橄榄品种各器官的Fe、Mn、Cu、Zn、Ni、Cr含量。结果表明:除Ni在种子中未检出外,所测6个元素在橄榄新叶、老叶、茎、果肉、种子、果核、根等器官中均有一定的分布;各微量元素在不同器官、不同植株以及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测橄榄品种各器官中的Fe、Mn、Cu、Zn、Ni的含量在一般植物体的正常含量范围之内,但Cr含量远远超出正常含量范围,表明橄榄是一种富集Cr植物;由于生物体的有机铬是有效的抗癌和降脂成分,因此橄榄超高含量的Cr可能与橄榄抗癌和去脂减肥药用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器官 微量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Mn-SOD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功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晓慧 曾丽兰 +5 位作者 徐小萍 王亚婷 张梓浩 陈裕坤 林玉玲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3-919,共7页
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龙眼Mn-SOD基因在应答非生物因子和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转录情况,并利用烟草瞬时转化法分析其启动子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Mn-SOD基因的表达受到红光和蓝光的抑制;而在白光处理下,Mn-SOD... 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龙眼Mn-SOD基因在应答非生物因子和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转录情况,并利用烟草瞬时转化法分析其启动子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Mn-SOD基因的表达受到红光和蓝光的抑制;而在白光处理下,Mn-SOD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绿光中,则是先下调再上升。在盐胁迫处理下,Mn-SOD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在蔗糖和不同天数处理中则不受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激素IAA、GA3、Me JA、SA和ETH均能诱导或抑制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Mn-SOD基因的表达,提示其参与外源激素的应答。构建4个不同启动子缺失片段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结果表明,龙眼Mn-SOD基因4个不同启动子缺失片段启动GUS基因的能力均低于Ca MV35S启动子,但均可启动GUS基因的表达。瞬时表达和定量表达结果显示,3’缺失的MSD-pro4(-669^-267 bp)启动GUS基因的能力最强,其次为5’缺失的MSD-pro1(-669^-1 bp),最弱的为MSD-pro2(-432^-1bp)和MSD-pro3(-267^-1 bp),提示Mn-SOD启动子-669^-432 bp区段内含有重要的正向顺式调控元件;而-432^-1 bp区段含有负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MN-SOD 启动子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野生蕉β-1,3-葡聚糖酶Mugsp7基因克隆及其在低温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小萍 谢燕萍 +6 位作者 陈芳兰 陈晓慧 陈裕坤 张梓浩 程春振 林玉玲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2-299,共8页
以三明野生蕉组培苗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β-1,3-葡聚糖酶基因Mugsp7(β-1,3-glucanase)的cDNA和g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低温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并进一步测定8℃处理1、2、3、4和5d后三明野生... 以三明野生蕉组培苗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β-1,3-葡聚糖酶基因Mugsp7(β-1,3-glucanase)的cDNA和g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低温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并进一步测定8℃处理1、2、3、4和5d后三明野生蕉叶片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MugsP7的gDNA长1132 bp,开放阅读框(ORF)长984 bp,具有一个148 bp的内含子,共编码327个氨基酸。cDNA、gDNA的登录号分别为KU363808和KU36380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ugsp7属于酸性、亲水、稳定性蛋白,不具有信号肽,与小果野蕉、大叶藻、玉米、大麦、水稻等位于同一分支,与小果野蕉亲缘关系较近分为一类。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不同低温处理和8℃低温不同时间处理下,Mugsp7呈现不同表达模式,且三明野生蕉叶片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分析也进一步表明,Mugsp7能进一步响应低温胁迫。因此,推测在三明野生蕉抗寒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野生蕉 Β-1 3-葡聚糖酶 Mugsp7 基因克隆 低温胁迫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果实液泡膜V-ATPase D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晓清 陈发兴 赖钟雄 《莆田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1-54,共4页
提取枇杷果实总RNA,根据RNAseq数据库查找得到的(液泡膜质子泵V-ATPase)基因片段序列11个。设计引物,采用RACE技术,获得质子泵V-ATPase cDNA的全长,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同源... 提取枇杷果实总RNA,根据RNAseq数据库查找得到的(液泡膜质子泵V-ATPase)基因片段序列11个。设计引物,采用RACE技术,获得质子泵V-ATPase cDNA的全长,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在80%以上,为质子泵酶基因V-ATPase D亚基基因。经q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对枇杷果实有机酸具有明显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有机酸 液泡膜质子泵 V-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AGO6基因克隆及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曼曼 林玉玲 +1 位作者 王天池 赖钟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依据龙眼胚性愈伤组织转录组数据库Unigene序列,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 DNA为模板,获得Dl AGO6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共3 168 bp(登录号为KF819529),完整开放阅读框2 700 bp,编码90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 依据龙眼胚性愈伤组织转录组数据库Unigene序列,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c DNA为模板,获得Dl AGO6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共3 168 bp(登录号为KF819529),完整开放阅读框2 700 bp,编码900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l AGO6的c DNA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PAZ和PIWI结构域,具有典型的AGO类蛋白的结构特征;与拟南芥AGO6蛋白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Dl AGO6表达量的q PCR分析表明:Dl AGO6在龙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时期的表达量最高,在鱼雷形胚时期表达量最低,推测DLAGO6在龙眼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阶段的高表达量,可能与细胞的旺盛分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体胚发生 AGO6 基因克隆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