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消化道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5
1
作者
蓝燕芬
方超英
+4 位作者
郑晓玲
邓万银
郑金辉
王超
何利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6月至2015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及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按术后出血...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6月至2015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及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按术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内镜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等因素与ESD术后出血的关系。结果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行ESD治疗,16例(3.7%)发生术后出血。按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成出血组(n=16)和未出血组(n=433)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t=0.465,P=0.642)、性别构成(χ^2=0.035,P=0.642)、是否有糖尿病(χ^2=0.647,P=0.421)、是否有冠心病(P=1.000)、病灶大小(t=1.598,P=0.111)、是否≥2个病灶(P=1.000)、病变部位(χ^2=6.183,P=0.289)、操作时间(t=1.335,P=0.201)、病理分级(χ^2=0.687,P=0.709)、病变浸润深度(χ^2=0.134,P=0.714)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有高血压病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是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58,95%CI:1.227~9.186,P=0.018)。结论高血压与消化道早癌ESD术后出血密切相关,伴有高血压者ESD术后出血风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出血
原文传递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毓岱
何利平
+4 位作者
方超英
庄宸麟
黄建敏
潘慧
郑晓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的多发早期胃癌(MEGC)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6月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住院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病灶大小、位置分布、术后各病灶病理数据等...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的多发早期胃癌(MEGC)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6月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住院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病灶大小、位置分布、术后各病灶病理数据等。结果 最终选取248例,其中单发性202例,同时多发性46例。两组黏膜背景萎缩、肠化程度、水平和垂直位置分布,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黏膜背景萎缩、肠化程度分别对多发癌的发生有显著影响(OR=5.82,95%CI:1.97,17.17,P=0.001;OR=11.22,95%CI:4.22,29.83,P<0.001);对主副病灶大小进行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发现其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2)。结论 胃黏膜背景的萎缩和肠化生程度是同时性MEGC和/或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副病灶大小与主病灶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
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化道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5
1
作者
蓝燕芬
方超英
郑晓玲
邓万银
郑金辉
王超
何利平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省立
临床
医学院
福建省立医院
放射科
福建医科大学
省立
临床
医学院
福建省立医院
消化
内镜中心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镜中心
出处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6-91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3601)。
文摘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2008年6月至2015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及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按术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内镜治疗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等因素与ESD术后出血的关系。结果430例消化道早癌(449处病灶)行ESD治疗,16例(3.7%)发生术后出血。按是否发生术后出血分成出血组(n=16)和未出血组(n=433)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年龄(t=0.465,P=0.642)、性别构成(χ^2=0.035,P=0.642)、是否有糖尿病(χ^2=0.647,P=0.421)、是否有冠心病(P=1.000)、病灶大小(t=1.598,P=0.111)、是否≥2个病灶(P=1.000)、病变部位(χ^2=6.183,P=0.289)、操作时间(t=1.335,P=0.201)、病理分级(χ^2=0.687,P=0.709)、病变浸润深度(χ^2=0.134,P=0.714)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有高血压病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是ES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58,95%CI:1.227~9.186,P=0.018)。结论高血压与消化道早癌ESD术后出血密切相关,伴有高血压者ESD术后出血风险大。
关键词
危险因素
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出血
Keywords
Risk factors
Early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Postoperative bleeding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毓岱
何利平
方超英
庄宸麟
黄建敏
潘慧
郑晓玲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省立
临床
医学院
福建省立医院
南
院
消化
内镜中心
福建省立医院
消化
内镜中心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32,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经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的多发早期胃癌(MEGC)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22年6月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住院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史、病灶大小、位置分布、术后各病灶病理数据等。结果 最终选取248例,其中单发性202例,同时多发性46例。两组黏膜背景萎缩、肠化程度、水平和垂直位置分布,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黏膜背景萎缩、肠化程度分别对多发癌的发生有显著影响(OR=5.82,95%CI:1.97,17.17,P=0.001;OR=11.22,95%CI:4.22,29.83,P<0.001);对主副病灶大小进行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发现其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P<0.002)。结论 胃黏膜背景的萎缩和肠化生程度是同时性MEGC和/或癌前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副病灶大小与主病灶大小相关。
关键词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
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消化道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蓝燕芬
方超英
郑晓玲
邓万银
郑金辉
王超
何利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5
原文传递
2
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和/或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毓岱
何利平
方超英
庄宸麟
黄建敏
潘慧
郑晓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