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自动高通量与半自动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沈菁 徐如梅 +2 位作者 范雪娇 陈雯 伍严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01-703,720,共4页
目的比较全自动高通量ELISA(全自动法)和半自动ELISA检测系统(半自动法)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的差异,探讨全自动ELISA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用半自动和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用全自动法检测HBV 5项血清标... 目的比较全自动高通量ELISA(全自动法)和半自动ELISA检测系统(半自动法)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的差异,探讨全自动ELISA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自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用半自动和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用全自动法检测HBV 5项血清标志物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日常应用室内定值弱阳性质控S/CO值的CV值、失控率、失控原因以及临床标本的复检率、复检样本的符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自动法检测HBV 5项血清标志物室内质控S/CO值的CV值(24.66%、25.44%、23.8%、49.64%、70.14%)均小于半自动法(27.67%、34.32%、29.21%、54.88%、90.6%)。失控率(0.99%、1.66%、1.32%、0.66%、0.5%)均小于半自动法(1.5%、1.82%、1.66%、1.0%、0.67%),但无明显差异(P>0.05)。日常标本的复检率(1.62%)明显小于半自动法(3.55%)(P<0.01)。复检样本的符合率(55.37%)明显大于半自动法(42.11%)(P<0.01),特别是HBV血清标志物少见模式和HBs Ag弱阳性样本的检测。结论全自动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准确性均优于半自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全自动法 半自动法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洪金全 何毅辉 黄建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75例NDMM患者和25例良性骨髓疾病ITP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分析N... 目的:探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75例NDMM患者和25例良性骨髓疾病ITP患者骨髓活检标本中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分析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eIF4E蛋白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NDMM患者骨髓标本中eIF4E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骨髓疾病患者(P<0.001)。eIF4E蛋白表达阳性与NDMM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存在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IF4E蛋白表达阳性与NDMM患者总生存期(OS)缩短显著相关,是影响ND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IF4E蛋白表达阳性是NDMM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 多发性骨髓瘤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慧丹 陈发林 张建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TBiL),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RP(hs-CRP),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在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控制程度下的变化。方法采...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红素(TBiL),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CRP(hs-CRP),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在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控制程度下的变化。方法采用深圳迈瑞全自动5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日本ARKRAY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美国贝克曼DXC 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WBC、PLT、MPV、PDW、hs-CRP、Lpa、Hcy、TBiL、CysC、BUN、Cr、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定。结果在不同血糖控制程度下hs-CRP、Lpa、CysC的3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hs-CRP、Lpa、CysC的3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脂蛋白A 超敏CRP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彪 曾丽娥 +4 位作者 卢鑫鑫 黄肖利 陈少婷 梅端容 江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8例、类风湿关节炎(RA)45例、干燥综合征(SS)37例、强直性脊柱炎(AS)60例、皮肌炎(DM)14例和系统性硬化症(SSc)1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血清标本中的25(OH)D进行检测,分析25-羟维生素D_(2)[25(OH)D_(2)]、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总25(OH)D水平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差异;分析总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25(OH)D水平表现为缺乏或不足的比例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疾病亚组25(OH)D_(3)、总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最低,与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血清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呈负相关(P<0.05),RA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P<0.05),DM组总25(OH)D水平与ESR呈负相关(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存在性别差异。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总25(OH)D水平与ESR、CREA、BUN及RF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25-羟维生素D 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5
作者 李玲 陈佳豪 +1 位作者 陈发林 陈良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对肺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分化成中性粒细胞,MGG染色分析其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11b及CD18的表达。采用...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对肺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分化成中性粒细胞,MGG染色分析其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11b及CD18的表达。采用总外泌体试剂盒分离提取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技术鉴定外泌体的形态与大小。通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分析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GG染色结果显示NB4细胞经ATRA诱导后分化成中性粒细胞,且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11b及CD18表达明显升高。电镜下观察到NB4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大小为40~100 nm,形态呈双层膜,中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证实,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比NB4细胞源性外泌体能更明显地增强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中性粒细胞源性外泌体能明显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参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外泌体 肺腺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文冰 蔡鹏威 +2 位作者 方超英 沈菁 陈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建立DHPLC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新方法。方法抽提56份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粘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rRNA区187bp基因,运用DHPLC技术对PCR产物进行突变分析,并进行DNA测序... 目的建立DHPLC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新方法。方法抽提56份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粘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rRNA区187bp基因,运用DHPLC技术对PCR产物进行突变分析,并进行DNA测序。结果 56份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经DHPLC分析,有51份存在异源双链峰,测序证实均存在点突变,5份无异源双链峰,测序证实无点突变,故DHPLC对基因突变耐药菌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而且56份组织标本DNA检测结果与菌株D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DHPLC可应用于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23S RRNA 克拉霉素耐药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感染 被引量:9
7
作者 伍严安 苏跃青 +2 位作者 黄毅 陈发文 陈发林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福州市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中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年龄8个月~14岁ARTI患儿的咽拭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脱落细胞的HMPV的M基因、呼吸道合胞病毒(... 目的探讨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福州市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中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年龄8个月~14岁ARTI患儿的咽拭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脱落细胞的HMPV的M基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N基因。结果HMPV阳性19例(22.1%),RSV阳性11例(12.8%);其中3例HMPV与RSV均阳性。DNA测序显示,3份HMPVPCR产物核苷酸序列相同,与GenBank中的HMPVM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8%~98%。结论HMPV是引起福州市儿童ARTI的常见病原之一。HMPV可与RSV合并引起AR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偏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 序列分析 DNA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范雪娇 沈菁 +5 位作者 蔡鹏威 张建舫 徐如梅 陈发林 黄毅 伍严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ELISA系统检测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HBV-M)是否在重复性、准确度等方面优于手工法和半自动法,为其更好地在临床实验室开展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数据和基础。方法用以上各项指标的弱阳性质控品,分别做手工... 目的探讨全自动ELISA系统检测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HBV-M)是否在重复性、准确度等方面优于手工法和半自动法,为其更好地在临床实验室开展工作提供进一步的数据和基础。方法用以上各项指标的弱阳性质控品,分别做手工法、半自动法和全自动法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另用三种方法分别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每项810人份。定性结果不完全一致的标本,HBs Ag用中和法做确证试验,其余四项用化学发光法作为参考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批内与批间重复性比较,全自动法的CV小于手工法和半自动法。三种方法检测临床标本,定性结果两两比较,均显示一致性非常好(k>0.8,P<0.05);进行卡方检验,除HBc Ab的半自动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全自动法(P<0.0125)外,其余项目三种方法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25)。经过确证/参考试验验证,全自动法、半自动法、及手工法不完全一致的标本,HBs Ag17份,符合个数分别为15、9和4;HBs Ab 24份,符合个数分别为17、13、7;HBe Ag 9份,符合个数分别为7、2、5;HBe Ab 34份,符合个数分别为19、16、19;HBc Ab 36份,符合个数分别为28、15、19。结论 1全自动法比半自动法和手工法具有更好的重复性。2三种方法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均能较好的诊断乙型肝炎。3全自动法ELISA检测HBV-M比半自动法和手工法准确度更高,可进一步提高这些项目的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五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5
9
作者 沈菁 李亚东 +3 位作者 郑庆祝 陈敦雁 林有东 黄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94例肺鳞癌(SCC)、169例肺腺癌(AD)、74例小细胞...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94例肺鳞癌(SCC)、169例肺腺癌(AD)、74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与151例肺部良性疾病(LBL)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NSE及ProGR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g。结果CEA,CYFRA21-1,SCCAg,NSE及ProGRP对肺癌诊断的特异性分别88.1%,70.9%,84.1%,84.1%及94.7%。5种标志物在SCC组Ⅰ+Ⅱ期的阳性率分别为26.3%,57.9%,44.7%,15.8%及5.3%,其中CEA(P<0.05),CYFRA21-1及SCCAg(P<0.0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LBL组;CYFRA21-1,SCCAg及NSE的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P<0.05)。5种标志物在AD组Ⅰ+Ⅱ期的阳性率分别为16.7%,27.8%,9.7%,11.1%及4.2%,与LBL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A21-1及NSE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P<0.01)。5项标志物在SCLC组局限期的阳性率分别为41.7%,55.6%,19.4%,53.8%及75.0%,其中CEA,CYFRA21-1,NSE及ProG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LBL组(P<0.01);NSE阳性率明显低于广泛期(P<0.05)。在SCC组(Ⅰ+Ⅱ期)、AD组(Ⅰ+Ⅱ期)及SCLC组局限期中,约登指数最高的单项指标分别为CYFRA21-1/SCCAg(0.29),CEA(0.05),ProGRP(0.67);约登指数最高的联合检测组合分别为CEA+CYFRA21-1+SCCAg(0.32),CEA+CYFRA21-1(0.05),NSE+ProGRP(0.62)。结论5种肿瘤标志物中,以ProGRP对SCLC的早期诊断效能最高,NSE与SCLC病程的进展相关。SCCAg及CYFRA21-1对SCC早期诊断效能最高且与SCC病程的进展相关,其中CYFRA21-1虽敏感性最高(57.9%),但特异性不佳(70.9%)。5种标志物的检测对AD均不具早期诊断价值,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并不能明显提高对上述3种类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及亚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小青 伍严安 +4 位作者 曾秀雅 陈发文 陈发林 马晓宁 赵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2006-2007年冬春季我院收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其亚型流行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中RSV并进行亚型鉴定分析。结果:(1)在176例标本中,RSV阳性28例(15.9%...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2006-2007年冬春季我院收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其亚型流行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1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拭子中RSV并进行亚型鉴定分析。结果:(1)在176例标本中,RSV阳性28例(15.9%)。其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阳性率为38%,显著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4%(!2=33.15,P<0.05)。(2)28例RSV阳性标本中,A亚型23例(82%),B亚型4例(14%),不明分型者1例(4%);上、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间RSV亚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都以A型为主。(3)RSV阳性患儿的年龄主要以3岁以下为主。结论:RSV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福州地区2006-2007年冬春季RSV两种亚型同时流行,以A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亚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fan综合征FBN1基因新的剪接位点的置换突变 被引量:7
11
作者 伍严安 陈喜军 +4 位作者 黄肖利 陈同 陈发文 陈发林 黄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对Marfan综合征(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患者新的FBN1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对1例MFS患者FBN1的65个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对DHPLC图形异常的PCR扩增片段用DNA... 目的对Marfan综合征(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突变筛查,探讨MFS患者新的FBN1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对1例MFS患者FBN1的65个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对DHPLC图形异常的PCR扩增片段用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点及性质。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进一步证实突变。结果发现1种新的FBN1剪接位点的置换突变(Intron29+4A>T)。结论FBN1的Intron29+4A>T可能为该MFS患者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 突变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与人类冠状病毒NL63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秀雅 伍严安 +4 位作者 吴小青 陈发林 陈发文 赵采 马晓宁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否与人类冠状病毒NL63(HCoV-NL63)相关。方法收集211份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鼻咽分泌物,RT-PCR法对HCoV-NL631b基因进行筛查,阳性者再对HCoV-NL631a基因进行扩增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否与人类冠状病毒NL63(HCoV-NL63)相关。方法收集211份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鼻咽分泌物,RT-PCR法对HCoV-NL631b基因进行筛查,阳性者再对HCoV-NL631a基因进行扩增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较。结果HCoV-NL631b基因阳性标本3份(1.4%),用HCoV-NL631a基因扩增也得到阳性结果,PCR产物测序后与基因库中多株HCoV-NL63Ⅰa基因比较,同源性98%~99%。结论福州地区部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与HCoV-NL6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 冠状病毒属 HCoV—NL63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数在盆腔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菁 黄毅 +2 位作者 陈雯 徐如梅 吴文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在盆腔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宫颈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子宫良性疾病组以及对照组的血... 目的探讨血清中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和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在盆腔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卵巢癌组、子宫内膜癌组、宫颈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子宫良性疾病组以及对照组的血清HE4和CA-125水平,并结合绝经状态计算ROMA值。结果 (1)卵巢癌组和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卵巢癌组血清CA-12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除子宫内膜癌组的其它各组(P<0.01);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子宫良性疾病组血清CA-12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以卵巢良性肿瘤组为对照组,绝经前HE4对卵巢癌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达100%,准确性93.9%,均明显高于CA-125和ROMA值(P<0.01);CA-125对卵巢癌的敏感性最高88.9%,与HE4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三指标在对卵巢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绝经与否,HE4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最高(98.1%、91.7%和91.4%);ROMA指数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81.3%和93.6%)。(3)以卵巢良性肿瘤+健康人为参照人群,HE4、CA-125和ROMA指数单项检测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0.814和0.921。以子宫良性疾病组为对照组,单独检测HE4在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准确性方面均明显高于CA-125(P<0.05);HE4与CA-125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以子宫良性疾病组+健康人为参照人群,HE4、CA-125单项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731。结论血清HE4对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具重要诊断价值,其鉴别诊断效能优于CA-125,且与CA-125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ROMA指数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分泌蛋白4 附睾 CA-125抗原 卵巢肿癌 子宫内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通过降低内质网应激抑制硼替佐米诱导的骨髓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4
作者 尚晋 王志红 +3 位作者 陈志忠 魏天南 吴文冰 陈为民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44-151,共8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对硼替佐米诱导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人MM细胞株U266细胞暴露于硼替佐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P27mRNA,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SP27、磷酸化-HSP27(p-HSP27)、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对硼替佐米诱导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人MM细胞株U266细胞暴露于硼替佐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P27mRNA,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SP27、磷酸化-HSP27(p-HSP27)、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9(cl-Caspase3/9)表达。收集12例初治和10例复发MM患者骨髓瘤细胞,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染色体异常,比较HSP27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将U266细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HSP27-siRNA和NC-siRNA,流式细胞术检测硼替佐米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慢病毒介导HSP27基因在U266细胞过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硼替佐米诱导的GRP78和cl-Caspase3表达。 结果 硼替佐米暴露显著上调U266细胞HSP27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上调GRP78和p-PERK表达(P<0.05),活化Caspase-3和Caspase-9(P<0.05);4-苯基丁酸预处理显著抑制硼替佐米诱导的Caspase-3和Caspase-9活化(P<0.01)。复发MM患者HSP27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初治MM患者(P<0.01)。沉默HSP27表达显著增加硼替佐米诱导的U266细胞凋亡(P<0.01)。慢病毒介导HSP27过表达显著抑制硼替佐米诱导的GRP78表达和Caspase-3活化(P<0.01)。 结论 HSP27负反馈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硼替佐米诱导的MM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热休克蛋白质类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人类博卡病毒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伍严安 曾秀雅 +3 位作者 周建林 付希 陈发林 陈发文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博卡病毒(HBoV)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关系。方法RT-PCR检测2006年11月-2008年4月连续2个冬春季儿科418例呼吸道感染鼻咽分泌物标本的HBoV。结果HBoV阳性率为5.0%(21/418)。阳性者年龄在4月~5岁。下呼吸道感染HBoV... 目的探讨人类博卡病毒(HBoV)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关系。方法RT-PCR检测2006年11月-2008年4月连续2个冬春季儿科418例呼吸道感染鼻咽分泌物标本的HBoV。结果HBoV阳性率为5.0%(21/418)。阳性者年龄在4月~5岁。下呼吸道感染HBoV阳性率11.1%(17/153)显著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的1.5%(4/265)(χ2=18.741,P<0.001)。结论HBoV是本地区冬春季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的重要病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 聚合酶链反应 细小病毒B19 细小病毒科感染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建林 伍严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的HBoV。方法设计HBoV NP1基因的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NP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 目的建立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方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的HBoV。方法设计HBoV NP1基因的引物和Taqman探针,扩增NP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构建质粒标准品,建立FQ-PCR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试验,检测195份临床标本。结果所建立的FQ-PCR方法对临床其他呼吸道病毒不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特异性好,线性范围为10~108copies/μl。195份临床标本中HBoV阳性12份,阳性率为6.2%。结论成功建立了HBo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检测临床标本,为人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 儿童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S和MLPA技术检测2例马凡综合征患者FBN1基因缺失突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鑫鑫 黄肖利 +6 位作者 王韧 陈喜军 饶慧英 吴文冰 丘丽萍 黄毅 伍严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44-747,共4页
目的对2例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突变检测。方法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FBN1进行突变筛查,对这2种方法提示有拷贝数异常... 目的对2例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患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进行突变检测。方法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FBN1进行突变筛查,对这2种方法提示有拷贝数异常的外显子进行PCR和DNA Sanger测序以证实突变。结果 NGS和MLPA技术检测均显示1例患者有1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另1例患者其56号外显子有缺失突变。经PCR和Sanger测序证实前者18号外显子及其两侧翼区有大片段缺失c.2114-2357_2167+747del3158bp,后者第56号外显子及其内含子有9 bp的缺失突变c.6864_c.6871+1del CTGTGTAGG。结论 NGS和MLPA技术有助于筛查基因组缺失突变,但仍需借助Sanger测序等方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原纤维蛋白-1 基因突变 第二代测序技术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文冰 方超英 +1 位作者 陈雯 吴绍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建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方法。方法抽提37例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黏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 rRNA... 目的建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方法。方法抽提37例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黏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 rRNA区425 bp基因,运用RFLP技术,采用BbsⅠ和BsaⅠ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并进行DNA测序。结果37例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经RFLP分析,21例能被BbsⅠ内切酶切开,13例能被BsaⅠ内切酶切开,3例不能被BbsⅠ和BsaⅠ内切酶切开,而且37例组织标本DNA检测结果与菌株D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RFLP可应用于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23S RRNA 克拉霉素耐药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定量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鹏威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定量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82例ICU住院患者,将其分为非细菌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定量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82例ICU住院患者,将其分为非细菌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局部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的中性粒细胞CD64、PCT、CRP、WBC、N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细菌感染组(P<0.05),脓毒血症组的中性粒细胞CD64、PCT、CRP、WBC、NE%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03),当其临界值取1500 MESF时,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0.6%。结论与PCT、CRP、WBC及NE%相比,中性粒细胞CD64可作为检测和监测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 中性粒细胞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稀释液对高值血清酶类稀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慧丹 王友基 陈燕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3种常用稀释液对7种酶类的高值结果进行稀释后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线性范围内的高值血清酶类: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探讨3种常用稀释液对7种酶类的高值结果进行稀释后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对线性范围内的高值血清酶类: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用3种常见的稀释液(注射用水、生理盐水、低值血清)以不同稀释倍数(1∶2、1∶4、1∶8)进行稀释后检测。结果 CK测定时3种稀释液在1∶2的低稀释倍数,相关性及偏差分析均符合要求,用注射用水和生理盐水在更高倍稀释时不被允许,而用低值血清作为稀释液3种稀释系列均符合要求。其他酶类不论用哪种稀释液,3个稀释比例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除CK外,在1∶8倍稀释范围内,注射用水、生理盐水、低值血清均可作为高值酶类ALT、AST、GGT、ALP、LDH、HBDH的稀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值酶类 稀释液 稀释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