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1
作者 涂文劭 郑晓春 陈江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8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4μg麻醉,对照组采用1%罗...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在腰麻—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4μg麻醉,对照组采用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6μg麻醉。观察比较2组术中硬膜外局麻药追加量与血流动力学,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硬膜外局麻药追加量为(3.7±1.5)ml,对照组加量为(3.3±1.6)ml,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53.3%(P<0.05)。2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4μg腰麻—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 腰麻—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TM与OSCE探究虚拟仿真教学对外科技能培训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林逸婷 郑亦涵 +2 位作者 郑晓春 刘宇清 郑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7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能否提升高等院校本科生外科学基本技能操作熟练度及学习积极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本学院处于本科教育学习阶段第4学年2学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32名,随机分配进入虚拟仿真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每组66名...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能否提升高等院校本科生外科学基本技能操作熟练度及学习积极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本学院处于本科教育学习阶段第4学年2学期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32名,随机分配进入虚拟仿真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每组66名学生。收集虚拟仿真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学生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前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考核成绩及填写基于行为阶段模型理论(transtheoretical mode,TTM)的学习主动性调查问卷,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是否具有差异。结果两组学生在参与教学前OSCE考核成绩及TTM问卷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参与教学后OSCE考核成绩及TTM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仿真教学组参与教学前后OSCE考核成绩及TTM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教学组参与教学前后OSCE考核成绩及TTM问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升高等院校本科生外科学基本技能操作熟练度及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教学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 行为阶段模型理论(TTM) 外科学技能操作培训 学习主动性 技能操作熟练度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有效容量探讨
3
作者 陈晓影 蒋俊丹 +1 位作者 龚灿生 郑晓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索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和95%有效容量。方法选择29例行择期颈部手术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0.25%罗哌卡因颈中间丛阻滞,若颈丛分支所属皮区痛觉均消失,则视为完全阻滞(完全阻滞组,14例),否则... 目的探索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和95%有效容量。方法选择29例行择期颈部手术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0.25%罗哌卡因颈中间丛阻滞,若颈丛分支所属皮区痛觉均消失,则视为完全阻滞(完全阻滞组,14例),否则视为不完全阻滞(不完全阻滞组,15例)。记录阻滞效果,分析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有效容量;比较完全阻滞组和不完全阻滞组患者的一般特征、罗哌卡因阻滞容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阻滞前后深吸气膈肌移动度。结果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为10.3 ml[95%可信区间(CI)=(7.7,13.5)ml],95%有效容量为15.6 ml[95%CI=(12.8,44.0)ml]。完全阻滞组和不完全阻滞组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阻滞组用罗哌卡因容量(11.1±2.0)ml显著高于不完全阻滞组的(9.2±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阻滞组与完全阻滞组阻滞前深吸气膈肌移动度分别为(4.17±0.87)、(4.09±0.85)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阻滞组与完全阻滞组阻滞后深吸气膈肌移动度分别为(4.09±0.85)、(3.99±0.70)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阻滞组1例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其给药容量为14 ml;其余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膈神经阻滞、迷走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物中毒、Horner征或低氧血症等情况。结论0.2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颈中间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为10.3 ml[95%CI=(7.7,13.5)ml],95%有效容量为15.6 ml[95%CI=(12.8,44.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中间丛阻滞 罗哌卡因 有效容量 Dixon序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新生性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富球 林群 +4 位作者 林财珠 雷立华 杨庆 林献忠 蔡宏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7期6863-6866,共4页
背景:目前尚缺乏简单易行、实用、操作性强的血管内膜新生性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目的:建立内膜新生性肺血管重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M+P组(n=26)大鼠行左肺切除,2周后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mg/... 背景:目前尚缺乏简单易行、实用、操作性强的血管内膜新生性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目的:建立内膜新生性肺血管重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M+P组(n=26)大鼠行左肺切除,2周后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mg/kg;对照组(n=14)大鼠仅行假手术处理。于术后5周检测肺动脉压、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质量的比值,同时观察右肺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光镜下每1mm2面积内Ⅷ因子标记阳性的直径小于100μm的肺血管数评价肺内微血管密度。结果与结论:M+P组大鼠存活率85%(22/26),对照组存活率为100%(14/14)。与对照组相比,M+P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质量的比值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M+P组大鼠肺内直径为50-100μm和100-150μm的肌型小动脉中膜相对厚度均显著增加(P<0.01),肺内微血管密度显著减少(P<0.01)。光镜显示M+P组大鼠注射野百合碱后5周肌型肺小动脉中膜明显增厚,肺腺泡内小动脉明显肌化、内膜增厚。对照组大鼠肺小动脉未见血管结构重建。实验成功建立了内膜新生性肺血管重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操作相时简便,动物死亡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切除术 肺动脉 大鼠 肺动脉高压 血管构建 动物模型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平稳拔除喉罩时七氟烷的半数有效浓度 被引量:6
5
作者 姚玉笙 陈彦青 +1 位作者 李德龙 甘秀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85-186,189,共3页
目的定量测定50%和95%小儿平稳拔除喉罩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方法25例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高流量吸人七氟烷和50%氧化亚氮诱导并维持麻醉,不使用肌肉松弛剂及静脉麻醉药物,手术结束后停止吸人氧化亚氮,并维持设定的七氟烷... 目的定量测定50%和95%小儿平稳拔除喉罩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方法25例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高流量吸人七氟烷和50%氧化亚氮诱导并维持麻醉,不使用肌肉松弛剂及静脉麻醉药物,手术结束后停止吸人氧化亚氮,并维持设定的七氟烷浓度15min后拔除喉罩。根据Dixon序贯法确定喉罩拔除时的七氟烷浓度,每0.1%七氟烷为1个增减单位。患儿未出现咳嗽、牙关紧闭、体动、屏气及喉痉挛则认为拔除喉罩平稳。结果50%及95%小儿平稳拔除喉罩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即EC50及EC95)分别为1.49%及1.70%(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37%~1.59%,1.59%~2.84%)。结论3~6岁患儿喉罩满意拔除时呼气末七氟烷EC50和EC95值分别为1.49%和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麻醉药 吸人 喉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烨 陈彦青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进行腰椎髓核摘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Ⅰ组给予曲马多0.8mg·kg-1;Ⅱ组给予曲马多1.6mg·kg-1;Ⅲ组给予氟比洛芬酯0.8...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进行腰椎髓核摘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Ⅰ组给予曲马多0.8mg·kg-1;Ⅱ组给予曲马多1.6mg·kg-1;Ⅲ组给予氟比洛芬酯0.8mg·kg-1,曲马多0.8mg·kg-1,在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药,观察比较苏醒期三组患者的躁动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结果Ⅱ组和Ⅲ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术中应用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对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良好的效果,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曲马多 麻醉 全身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涂文劭 郑艇 +2 位作者 陈江湖 高飞 郑晓春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入院后排除神经阻滞相关禁忌证,即刻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入院后排除神经阻滞相关禁忌证,即刻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直至术前;对照组根据患者镇痛需要间断给予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直至术前。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后第1天、第2天、术前1天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前1天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观察双下肢血栓发生情况,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入院后第1天、第2天、术前1天MAP、HR均明显降低(P<0.05);术前1天静脉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术前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发现,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术前超声引导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具有镇痛效果好、创伤应激小、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筋膜间隙 老年 髋关节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在高龄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复合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涂文劭 郑晓春 陈江湖 《海峡药学》 2016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骨折术后复合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索最适的镇痛浓度。方法 60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低浓度组(L组,0.25%罗哌卡因)、中等浓度组(...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骨折术后复合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索最适的镇痛浓度。方法 60例行股骨骨折内固定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20):低浓度组(L组,0.25%罗哌卡因)、中等浓度组(M组,0.5%罗哌卡因)、高浓度组(H组,0.75%罗哌卡因)。测定三组患者术后2、4、8、24、48h VAS疼痛评分,术后2天PICA按压次数,术后第2日满意度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与L组相比,M、H组术后8、24、48h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PCIA按压次数,M、H组显著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日满意度,M、H组显著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M组相比,L、H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相对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中等浓度罗哌卡因手术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复合镇痛可为高龄股骨骨折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并能缩短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高龄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熊冰 吴斌 +1 位作者 吴桂寿 郑晓春 《海峡药学》 2014年第7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40例单胎足月拟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C组):进行常规分娩处理;镇痛组(A组):选择L1-2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第二产程开始时采用0.5%利...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复合缩宫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40例单胎足月拟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120):对照组(C组):进行常规分娩处理;镇痛组(A组):选择L1-2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后,在第二产程开始时采用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100mL持续硬膜外泵入进行分娩镇痛。观察记录比较两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min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值的变化,同时记录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缩宫素使用例数、缩宫素使用量,分娩方式:正常产道分娩、器械分娩、负压分娩、剖宫产(难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的例数。结果与C组比较,A组产妇入室后每隔10min各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及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产妇缩宫素使用例数及缩宫素使用量均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产妇在第一产程持续时间、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例数均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利多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泵入,结合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分娩 缩宫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miRNA-451表达水平与老年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相关性
10
作者 张伟杰 詹家奇 +3 位作者 朱炳旺 张伟生 涂文劭 郑晓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miRNA-451的表达水平与老年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老年非糖尿病组;n=10)和实验组(T组:老年糖尿病组;n=30);根据糖尿病持续时间(分别为1、3、6...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miRNA-451的表达水平与老年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老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老年非糖尿病组;n=10)和实验组(T组:老年糖尿病组;n=30);根据糖尿病持续时间(分别为1、3、6周)将T组进一步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T1、T2、T3组;n=10)。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每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水平;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老年大鼠CSF中miRNA-451的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CSF中miRNA-451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随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延长(C<T1<T2<T3),目标象限穿越次数显著减少(C>T1>T2>T3),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CSF中miRNA-45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T1<T2<T3),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与CSF中miRNA-451表达水平的升高程度成正相关。结论随着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老年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程度逐渐加重,其严重程度与CSF中miRNA-451表达水平的升高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miRNA-451 学习记忆 大鼠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肺内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立华 林群 +6 位作者 林财珠 郑辉哲 林献忠 梁富球 蔡宏达 杨庆 高友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评价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肺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F344大鼠20只,体重200~250g,2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0),HGF组经颈外静脉注射5×105个HGF基因修饰... 目的评价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肺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F344大鼠20只,体重200~250g,2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0),HGF组经颈外静脉注射5×105个HGF基因修饰MSCs,对照组(C组)给予等容量1ml DMEM培养液。移植后28d,测定平均肺动脉压,然后取肺组织,测定hHGF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以反映肺小血管内皮增生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Ⅷ因子表达,以反映肺小血管密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血管病理学结果。结果与C组比较,HGF组平均肺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hHGF含量、小血管内皮增生程度和小血管密度升高(P〈0.01)。HGF组肺小血管结构未见异常。结论hHGF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可促进大鼠肺内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间质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基因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原文传递
脓毒血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蔚蓝 陈彦青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028-1032,共5页
背景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灌注不良或低血压)和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患者给予足量液体复苏仍无法纠正持续性低血压)对于全世界围术期患者来说都是严重而致命的问题。目的目前普遍认为及时施加适当的干预将改善其预... 背景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灌注不良或低血压)和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患者给予足量液体复苏仍无法纠正持续性低血压)对于全世界围术期患者来说都是严重而致命的问题。目的目前普遍认为及时施加适当的干预将改善其预后。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内容针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主要围绕以下方面:抗感染、容量治疗、机械通气、血糖控制、预治并发症等。趋向脓毒症的病理机制涉及炎症、凝血、凋亡3方面功能失调。当前对于治疗策略的研究也着重围绕这3个核心问题开展。尽管指南在不断地定期更新,但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报道还十分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协作,积极开展多中心科研工作,不断验证和完善指南,为临床工作带来更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全身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hHGF基因修饰对MSCs移植改善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微血管稀薄作用的影响
13
作者 林群 雷立华 +7 位作者 林财珠 曾邦雄 梁富球 林献忠 郑辉哲 蔡宏达 高友光 杨庆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评价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修饰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改善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微血管稀薄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F344大鼠MSCs转导携带HG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和空载体,以获得HGF—MSCs和EGFP—MSCs。7周龄近... 目的评价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基因修饰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改善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微血管稀薄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F344大鼠MSCs转导携带HG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和空载体,以获得HGF—MSCs和EGFP—MSCs。7周龄近交系雄性F344大鼠,体重180~250g,采用野百合碱复合单肺切除法建立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取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2):对照组(C组)、空载体慢病毒转导的MSCs(EGFP-MSCs)组(E组)和hHGF转导的MSCs(hHGF—MSCs)组(H组)。c组经颈外静脉注射DMEM1ml,E组注射含5×10^5个EGFP.MSCs的DMEM1ml和H组注射含5×10^5个hHGF.MSCs的DMEM1ml。注射野百合碱后45d内进行生存分析;颈外静脉注射后2周,记录平均肺动脉压(MPAP),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观察肺组织MSCs分布情况,测定肺组织鼠肝细胞生长因子(rHGF)和hHGF蛋白的含量,测定Ⅷ因子的表达情况以计算肺微血管密度,并行肺动脉钡剂灌注造影。结果C组和E组肺组织均未检测出hHGF。与C组比较,E组和H组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肺组织rHGF蛋白含量、肺微血管密度和生存率升高(P〈0.01)。与E组比较,H组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降低,肺组织rHGF蛋白含量、肺微血管密度和生存率升高(P〈0.01)。E组和H组肺内均可见大量绿色荧光的MSCs分布。肺动脉钡剂灌注造影显示,H组末梢血管灌注背景明显多于E组和C组。结论hHGF基因修饰可促进MSCs移植改善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微血管稀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间质干细胞移植 生物 基因修饰 高血压 肺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