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游鸿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头颈部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184例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85例采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计划,99例...
目的 探讨头颈部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184例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85例采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计划,99例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通过电子射野影像装置,使用ArcCHECK分别对IMRT和VMAT计划进行计量验证,并在不同的γ分析标准(选取1%/1 mm,2%/2 mm和3%/3 mm)下验证剂量通过率。分析不同放疗计划中射野复杂度指标,并判断其射野复杂度指标与γ通过率的相关性。结果 VMAT计划在1%/1 mm标准下γ通过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MAT计划和IMRT计划在2%/2 mm标准下γ通过率分别为(90.72±2.84)%、(90.59±5.19)%,在3%/3 mm标准下γ通过率分别为(97.02±1.71)%、(98.64±1.00)%,2种计划在3%/3 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均较高,在2%/2 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均有所下降,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射野复杂度指标中,VMAT计划的计划标准跳数(plan normalized MU,PMU)、计划平均射野不规则性(plan averaged beam irregularity,PI)、计划平均射野调制(plan averaged beam modulation,PM)均大于IMRT计划,VMAT计划的平均调制复杂度分数(modulation complexity score,MCS)、计划平均射野面积(plan averaged beam area,PA)小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IMRT计划中,在2%/2 mm标准下,MCS、PM和γ通过率呈弱相关性(|r|<0.4,P <0.05),PMU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在3%/3 mm标准下,PMU、MCS、PM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PA、PI与γ通过率均无相关性(P> 0.05);VMAT计划中,在2%/2 mm标准下,PMU、MCS、PI、PM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在3%/3 mm标准下,PMU、MCS、PM、PI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PA与γ通过率均无相关性(P> 0.05)。结论射野复杂度指标与γ通过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在剂量验证前调整射野指标辅助设计放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验证
射野指标
γ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体位固定在脊柱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悦
瞿宜艳
+1 位作者
黄星武
何朝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例)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方向(左右、前后、头脚)摆放体位的误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于不同方向摆放体位(左右、前后、头脚)的误差值分别为(2.60±0.45)mm、(2.68±0.37)mm、(2.58±0.35)mm,均低于对照组的(6.81±0.74)mm、(7.91±0.77)mm、(6.79±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为28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43%)高于对照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肠炎、呕吐恶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其不同方向摆放体位的误差和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
临床观察
体位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游鸿强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
出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2021Y9210)。
文摘
目的 探讨头颈部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9月福建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收治的184例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其中85例采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IMRT)计划,99例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通过电子射野影像装置,使用ArcCHECK分别对IMRT和VMAT计划进行计量验证,并在不同的γ分析标准(选取1%/1 mm,2%/2 mm和3%/3 mm)下验证剂量通过率。分析不同放疗计划中射野复杂度指标,并判断其射野复杂度指标与γ通过率的相关性。结果 VMAT计划在1%/1 mm标准下γ通过率低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MAT计划和IMRT计划在2%/2 mm标准下γ通过率分别为(90.72±2.84)%、(90.59±5.19)%,在3%/3 mm标准下γ通过率分别为(97.02±1.71)%、(98.64±1.00)%,2种计划在3%/3 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均较高,在2%/2 mm标准下的平均γ通过率均有所下降,2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射野复杂度指标中,VMAT计划的计划标准跳数(plan normalized MU,PMU)、计划平均射野不规则性(plan averaged beam irregularity,PI)、计划平均射野调制(plan averaged beam modulation,PM)均大于IMRT计划,VMAT计划的平均调制复杂度分数(modulation complexity score,MCS)、计划平均射野面积(plan averaged beam area,PA)小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IMRT计划中,在2%/2 mm标准下,MCS、PM和γ通过率呈弱相关性(|r|<0.4,P <0.05),PMU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在3%/3 mm标准下,PMU、MCS、PM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PA、PI与γ通过率均无相关性(P> 0.05);VMAT计划中,在2%/2 mm标准下,PMU、MCS、PI、PM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在3%/3 mm标准下,PMU、MCS、PM、PI和γ通过率呈中度相关性(0.4≤|r|≤≤0.7,P <0.05),PA与γ通过率均无相关性(P> 0.05)。结论射野复杂度指标与γ通过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在剂量验证前调整射野指标辅助设计放疗计划。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验证
射野指标
γ通过率
Keywords
head and neck tumors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therapy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
dose validation
field complexity index
gamma passing rate
分类号
R730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体位固定在脊柱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悦
瞿宜艳
黄星武
何朝光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
技术组
出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7期138-141,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予以不同体位固定方式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观察组(51例)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方向(左右、前后、头脚)摆放体位的误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于不同方向摆放体位(左右、前后、头脚)的误差值分别为(2.60±0.45)mm、(2.68±0.37)mm、(2.58±0.35)mm,均低于对照组的(6.81±0.74)mm、(7.91±0.77)mm、(6.79±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例数为40例,对照组为28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8.43%)高于对照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放射性肠炎、呕吐恶心、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转移瘤采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其不同方向摆放体位的误差和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
临床观察
体位固定
Keywords
spinal metastasis
vacuum bag body position fixation technology
thermoplastic film fixation technology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clinical observation
postural fixation
分类号
R73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放疗计划参数对剂量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游鸿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体位固定在脊柱转移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周悦
瞿宜艳
黄星武
何朝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