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药学专业教育应加强医学课程教学——谈我校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崇宏 陈建济 《海峡药学》 2003年第4期103-104,共2页
通过和国内 5所著名的药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认为药学专业应加强医学基础和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体现“基础厚、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的目标和向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教育模式的转化 ,课程设置符合新形势对... 通过和国内 5所著名的药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认为药学专业应加强医学基础和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体现“基础厚、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的目标和向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教育模式的转化 ,课程设置符合新形势对医学知识要求的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教育 课程计划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动手能力培养 加强专业素质塑造──浅谈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榕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探讨了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分析了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诸多弊端,在学生思维方法、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上,存在明显缺陷。提出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设想,包括实验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 探讨了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分析了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的诸多弊端,在学生思维方法、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上,存在明显缺陷。提出药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具体设想,包括实验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及实现教学改革应有成效的预期目标,即在基本操作能力训练方面要达到严格的操作规程、严谨的实验思维、严肃的过关考试,在解决问题技能训练方面要达到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设计实验、学会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学生思维 动手能力培养 专业素质 设计实验 严格 提出问题 药学专业 教学改革 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大学医学化学课与中学化学课的衔接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双路 蒋智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4期353-355,共3页
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不同程度感觉到思想上速惘,学习任务之多可能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大学的教学模式和中学有较大差异,师生之间的磨合也不如高中多.大学的基础课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面对诸多问题,搞好大学基础课与中学教育的衔接,... 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不同程度感觉到思想上速惘,学习任务之多可能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大学的教学模式和中学有较大差异,师生之间的磨合也不如高中多.大学的基础课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面对诸多问题,搞好大学基础课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拟从化学基础课的角度出发,初探高校化学课与中学化学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医用化学 中学化学 医学教育 基础教育 课程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创造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叶榕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分析了创造性专业人才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并从素质构成和培养模式两方面就如何培养创造性药学专业人才的问题作了阐述。
关键词 药学教学 人才培养 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专业产学结合教育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济 《海峡药学》 2003年第5期135-137,共3页
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及药学专业较强的实践性 ,探讨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确定其培养目标是适应医药生产流通及临床应用的社会服务型人才 ,培养规格为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及临床药学的应用型人才 。
关键词 产学结合 药学教育 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基础教育,深化现代药学理论基础
6
作者 陈建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4期366-367,共2页
生命科学的突飞猛进,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等药学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从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几个方面入手阐述21世纪现代药学理论基础这一论题.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药学理论基础 课程设置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体外激活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伟 林新华 +2 位作者 陈俊 罗红斌 黄丽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研究库拉索芦荟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用 2 5 ,5 0 ,10 0 ,2 0 0 ,4 0 0 μg·mL-1的库拉索芦荟多糖体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4 8h ,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精氨酸酶活性及释放的TNF- α和IL... 目的 研究库拉索芦荟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用 2 5 ,5 0 ,10 0 ,2 0 0 ,4 0 0 μg·mL-1的库拉索芦荟多糖体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4 8h ,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精氨酸酶活性及释放的TNF- α和IL -1含量。结果 库拉索芦荟多糖能上调腹腔巨噬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精氨酸酶活性 ,并能显著诱导腹腔巨噬细胞表达TNF -α和IL -1,增强吞噬中性红能力。结论 库拉索芦荟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库拉索芦荟 巨噬细胞 酶活性 细胞因子 激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烷烃链数目对改性蒙脱石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翁祖华 黄双路 +1 位作者 郑玉婴 赵剑曦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共2页
分别用单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双 -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三 -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制备了有机蒙脱石 。
关键词 季铵盐 烷烃链数目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十八烷基氯化铵有机蒙脱石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多糖中游离蛋白去除的分光光度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伟 林新华 +2 位作者 黄丽英 罗红斌 陈俊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 Sevag法去除芦荟多糖中游离蛋白的条件。探讨两相比、振摇时间对去除蛋白的影响研究表明 ,两相比 4∶ 1、振摇时间 5 min为最佳条件 ,且对多糖含量几乎没有影响。Sevag法可快速。
关键词 芦荟多糖 蛋白 游离 多糖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影响研究 去除 Sevag法 最佳条件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酮-硫酸法测定库拉索芦荟多糖含量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伟 林新华 +2 位作者 黄丽英 陈俊 罗红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0-462,共3页
目的 :建立测定库拉索芦荟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先醇沉后水提的方法分离提取芦荟多糖 ,以甘露糖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 ,用蒽酮 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 ,检测波长为 6 10nm。结果 :芦荟各部位多糖含量不同 ,凝胶、叶皮和全叶的... 目的 :建立测定库拉索芦荟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先醇沉后水提的方法分离提取芦荟多糖 ,以甘露糖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 ,用蒽酮 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 ,检测波长为 6 10nm。结果 :芦荟各部位多糖含量不同 ,凝胶、叶皮和全叶的多糖含量分别为 0 .95 2 ,1.6 73,0 .992mg·g-1,平均回收率为 99.5 7%。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多糖 甘露糖 蒽酮-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锌、钙口服液中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锌含量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1 位作者 杨监锋 罗红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 :研究补锌、钙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和乳酸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以EDTA掩蔽Zn2 + ,间接高锰酸钾法测定钙的含量 ;在聚山梨酯 80存在下 ,以抗坏血酸为辅助配位体 ,于pH 4 .4醋酸 醋酸钠缓冲溶液中 ,Zn2 + 与Meso 四 (4 甲基 ,3 磺... 目的 :研究补锌、钙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和乳酸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以EDTA掩蔽Zn2 + ,间接高锰酸钾法测定钙的含量 ;在聚山梨酯 80存在下 ,以抗坏血酸为辅助配位体 ,于pH 4 .4醋酸 醋酸钠缓冲溶液中 ,Zn2 + 与Meso 四 (4 甲基 ,3 磺基苯基 )卟啉进行显色反应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Zn2 + 。结果 :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Ca2 + 得到精确结果 ,其S =0 .0 3 ,RSD % =0 .4 ;四元络合体系在 pH4 .2~ 5 .5范围内对测锌具有较高灵敏度 ,最大吸收波长 430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 .5× 1 0 5L·mol- 1 ·cm- 1 。Zn(Ⅱ )浓度在 0~ 0 .1 8μg·ml- 1 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结论 :应用本法直接测定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含量 ,不经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钙 高锰酸钾法 抗坏血酸 Meso-四-(4-甲基 3-磺基苯基)卟啉(TTRS4) 分光光度法 葡萄糖酸锌 补锌口服液 补钙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脂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林友文 林青 +1 位作者 郑景峰 蒋智清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Chitosan)、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对高脂血症的新西兰白兔的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高脂模型组(B)、1%壳聚糖组(C)、1.5%壳聚糖组(D)、1.5%... 目的:研究壳聚糖(Chitosan)、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对高脂血症的新西兰白兔的降血脂及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高脂模型组(B)、1%壳聚糖组(C)、1.5%壳聚糖组(D)、1.5%羧甲基壳聚糖组(E),分别以各组的饲料连续喂养6周。结果: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论:壳聚糖的降血脂活性比其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高。壳聚糖及羧甲基壳聚糖还具有抗脂质氧化的作用,表现为降低兔血清中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丙二醛(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羧甲基壳聚糖 降脂作用 抗氧化作用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伟 陈俊 +2 位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罗红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分离纯化库拉索芦荟多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醇沉法提取库拉索芦荟多糖,SephadexG 100凝胶柱色谱纯化。以甘露糖为标准,苯酚硫酸法测定库拉索芦荟多糖含量。结果 经分离纯化得到的主要组分库拉索芦荟多糖I含量为81. 11%,... 目的 分离纯化库拉索芦荟多糖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醇沉法提取库拉索芦荟多糖,SephadexG 100凝胶柱色谱纯化。以甘露糖为标准,苯酚硫酸法测定库拉索芦荟多糖含量。结果 经分离纯化得到的主要组分库拉索芦荟多糖I含量为81. 11%,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 3%。结论 该方法可从库拉索芦荟中提取分离纯度较高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多糖 分离 纯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多糖纯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伟 陈俊 +2 位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罗红斌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醇沉法提取库拉索芦荟粗多糖 ,分别用分部醇沉法和SephadexG 10 0凝胶柱色谱纯化粗多糖。结果表明经SephadexG 10 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可得到均一的库拉索芦荟多糖。经苯酚 -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 81.11%。在SephadexG 10 0凝胶柱色谱... 醇沉法提取库拉索芦荟粗多糖 ,分别用分部醇沉法和SephadexG 10 0凝胶柱色谱纯化粗多糖。结果表明经SephadexG 10 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可得到均一的库拉索芦荟多糖。经苯酚 -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 81.11%。在SephadexG 10 0凝胶柱色谱纯化中用蒸馏水为洗脱液 ,紫外法 2 0 0nm检测 ,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多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铁复合物微丸中铁离子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丹鸿 袁曦 +1 位作者 林功舟 陈玮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建立多糖铁复合物微丸中铁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多糖铁复合物微丸用硝酸硝化后,游离出铁离子,加入一定量的邻菲罗啉与之络合成橙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结果:铁离子与邻菲罗啉生成的络合物,在(510... 目的:建立多糖铁复合物微丸中铁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多糖铁复合物微丸用硝酸硝化后,游离出铁离子,加入一定量的邻菲罗啉与之络合成橙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结果:铁离子与邻菲罗啉生成的络合物,在(510±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浓度在0.4~2.8mg·L^-1时,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为0.7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各种有机铁制剂中铁离子的含量测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铁复合物 微丸 分光光度法 铁离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苷的含量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伟 林新华 +1 位作者 黄丽英 罗红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 :应用等吸收点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芦荟中芦荟苷含量测定进行研究。方法 :依据芦荟苷与芦荟大黄素的光谱特征 ,选择 36 1.4nm为测定波长 ,480 .9nm为参比波长。结果 :芦荟苷线性范围 1× 10 -6~ 1× 10 -4 mol/L ,回收率为... 目的 :应用等吸收点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芦荟中芦荟苷含量测定进行研究。方法 :依据芦荟苷与芦荟大黄素的光谱特征 ,选择 36 1.4nm为测定波长 ,480 .9nm为参比波长。结果 :芦荟苷线性范围 1× 10 -6~ 1× 10 -4 mol/L ,回收率为 97.4%~10 1.6 % ,RSD为 0 .5 5 %~ 0 .74% ,芦荟大黄素对测定不干扰。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测定 芦荟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季铵盐改性膨润土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平仙隐 黄双路 +1 位作者 黄长沧 赵剑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01-803,822,共4页
考察了系列烷基季铵盐对膨润土有机化的效果和层间距变化,比较了两种钠化剂(Na2CO3和NaF)改性的膨润土对有机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aF改性的膨润土获得了更佳的有机化效果和更大的层间距。在所考察的系列长链季铵盐有机化结果中,... 考察了系列烷基季铵盐对膨润土有机化的效果和层间距变化,比较了两种钠化剂(Na2CO3和NaF)改性的膨润土对有机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aF改性的膨润土获得了更佳的有机化效果和更大的层间距。在所考察的系列长链季铵盐有机化结果中,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827)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改性得到的层间距最大,分别为3 03nm和2 81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季铵盐 钠化膨润土 有机膨润土 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新华 黄丽英 +3 位作者 陈伟 罗红斌 邱彬 李春艳 《电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87-493,共7页
研究了芦荟大黄素在以 0 .1mol/LHAc (pH 2 .89)为支持电解质 ,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吸附伏安行为 .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存在一个准可逆的双电子转移过程 ,其峰电流Ip 和峰电位Ep 与溶液 pH值有关 .同时还建立了用 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 研究了芦荟大黄素在以 0 .1mol/LHAc (pH 2 .89)为支持电解质 ,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吸附伏安行为 .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存在一个准可逆的双电子转移过程 ,其峰电流Ip 和峰电位Ep 与溶液 pH值有关 .同时还建立了用 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含量的新方法 .在 - 0 .80V(vs.SCE)电位下富集 ,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 ,峰电位Ep 为 - 0 .38V ,峰电流Ip 与芦荟大黄素的浓度在 2 .0× 10 - 7~ 8.0× 10 - 6 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最低检出限为 1.0× 10 - 7mol/L .该法用于含有芦荟大黄素体系的测定 ,具有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 伏安行为 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 测定 电化学性质 分析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溴酚蓝膜电极对儿茶酚的电催化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伟 黄丽英 +1 位作者 林新华 罗红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73,共3页
聚溴酚蓝膜修饰电极对儿茶酚的电极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儿茶酚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裸玻碳电极上负移了120mV,且灵敏度大为提高。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mol/LH2SO4中,用该修饰电极测定儿茶酚的线性范围为20~2000μmol... 聚溴酚蓝膜修饰电极对儿茶酚的电极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儿茶酚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裸玻碳电极上负移了120mV,且灵敏度大为提高。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mol/LH2SO4中,用该修饰电极测定儿茶酚的线性范围为20~2000μmol/L(r=0.9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酚蓝 修饰电极 电催化反应 儿茶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丹蓉 孙凯慧 +3 位作者 叶新福 张永红 王小安 韦晓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58,共4页
为研究辣木(Moringa Obleifera Lam.)叶片中的黄酮苷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利用MCI凝胶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硅胶柱层析(C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石油醚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LC-MS、~1H-NMR、^(13... 为研究辣木(Moringa Obleifera Lam.)叶片中的黄酮苷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利用MCI凝胶柱、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硅胶柱层析(C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石油醚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LC-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SRB法和DPPH·清除率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从辣木叶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已鉴定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Ⅲ)、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Ⅳ)。4种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化合物Ⅲ的抗氧化活性极显著强于其他三种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黄酮苷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