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及灵芝孢子提取物的抗肿瘤及对DNA拓扑异构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纯 王恒邦 +3 位作者 吴盈莹 许建华 李晔 肖志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灵芝子实体水提物及醇提物混合品(灵芝提取物)、灵芝孢子粉提取物(油)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测定它们对DNA拓扑异构酶Ⅰ、Ⅱ的作用。方法:台盼蓝计数法、MTT法观察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体内抗肿瘤... 目的:观察灵芝子实体水提物及醇提物混合品(灵芝提取物)、灵芝孢子粉提取物(油)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并测定它们对DNA拓扑异构酶Ⅰ、Ⅱ的作用。方法:台盼蓝计数法、MTT法观察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体内抗肿瘤作用,同时测定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DNA超螺旋解旋法测定拓扑异构酶Ⅰ、Ⅱ活性。结果:灵芝提取物对K562、HL60、SGC-7901细胞作用24h的IC50值分别为0.44mg/ml、0.39mg/ml、0.90mg/ml,灵芝孢子油对K562、HL60、SGC-7901细胞作用24h的IC50值分别为1.13mg/ml、2.27mg/ml、6.29mg/ml;体内实验中,对S180、H22移植瘤株的抑制率灵芝提取物4g/kg分别为39.1%、44.6%,灵芝孢子油1.2g/kg分别为30.9%、44.9%;灵芝提取物1g/kg和2g/kg对S180的抑制率分别为15.6%和19.0%,对H22的抑制率分别为28.8%和38.5%;灵芝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上调影响,灵芝孢子油则无明显作用;两者对拓扑异构酶Ⅰ、Ⅱ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结论:灵芝提取物、灵芝孢子油均具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二者的抗癌机制与抑制拓扑异构酶Ⅰ、Ⅱ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提取物 灵芝孢子油 肿瘤 拓扑异构酶Ⅰ、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余炜 黄秀旺 +1 位作者 许建华 陈元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HPLC测定法,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后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血浆样品加入适量HCl后用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流速为1.0ml/min...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HPLC测定法,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后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血浆样品加入适量HCl后用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分析,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7nm。大鼠尾静脉注射100μg/kg、200μg/kg、300μg/kg的三个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后,测定血浆中不同时间点雷公藤内酯醇的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在0.02~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血浆中雷公藤内酯醇的最低检测线为0.02μg/ml,平均回收率为88.03%,日内和日间差异RSD均小于5%,峰面积与血药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三个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后,各剂量纽相对应的分布相(t1/2α)半衰期分别为:0.033,0.021,0.02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别为:0.753,0.630,0.574h。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雷公藤内酯醇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定结果可为该药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HPLC 药代动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在荷瘤小鼠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温彩霞 许建华 +1 位作者 黄秀旺 张昆仲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9-221,237,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荷HAC肿瘤小鼠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及其药物动力学。方法给荷HAC肿瘤小鼠尾静脉注射姜黄素注射液(100mg/kg),分别在注射20,40,100min后取小鼠的肝、肾、肺、心、瘤块和腹水等组织抽提姜黄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荷HAC肿瘤小鼠体内各组织的分布及其药物动力学。方法给荷HAC肿瘤小鼠尾静脉注射姜黄素注射液(100mg/kg),分别在注射20,40,100min后取小鼠的肝、肾、肺、心、瘤块和腹水等组织抽提姜黄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给药后20min,测得荷HAC肿瘤小鼠肝、肾、肺、心、瘤块和腹水等组织内姜黄素含量分别为6.40,0.98,0.13,0.06,0.05,0.02μg/g;40min时,测得肝、肾、肺内含量分别为0.20,0.06,0.02μg/g,而其他组织未测得姜黄素;100min时,仅在肝脏测得0.04μg/g。结论姜黄素在荷HAC肿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肝脏,而病灶内含量很低,体内代谢均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荷瘤小鼠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固体分散制剂抗小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瑜 黄秀旺 +1 位作者 许建华 温彩霞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2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固体分散制剂在小鼠体内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通过给予高脂饲料、乙醇灌胃、四氯化碳(CCl4)葵花籽油溶液皮下注射的复合方式建立小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姜黄素。于试验第16天取血及肝组织,计算肝指数,进行血... 目的观察姜黄素固体分散制剂在小鼠体内抗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通过给予高脂饲料、乙醇灌胃、四氯化碳(CCl4)葵花籽油溶液皮下注射的复合方式建立小鼠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姜黄素。于试验第16天取血及肝组织,计算肝指数,进行血脂、肝脏内脂质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及肝匀浆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改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其中姜黄素300mg/kg组的作用最显著。与模型组相比,各试验组肝湿重和肝指数均有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姜黄素具有一定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脂肪肝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姜黄素抗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潘雪丰 温彩霞 许建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17-623,共7页
目的观察四氢姜黄素对油酸诱导的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的体外抗脂肪肝作用及在小鼠体内的抗脂肪肝作用。方法用油酸刺激L02细胞形成脂肪肝细胞模型,以油红O染色镜下观察四氢姜黄素对细胞内脂滴的影响。通过高脂饲料、腹腔注射四环素复合方... 目的观察四氢姜黄素对油酸诱导的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的体外抗脂肪肝作用及在小鼠体内的抗脂肪肝作用。方法用油酸刺激L02细胞形成脂肪肝细胞模型,以油红O染色镜下观察四氢姜黄素对细胞内脂滴的影响。通过高脂饲料、腹腔注射四环素复合方式建立小鼠脂肪肝动物模型。应用高、中、低剂量组四氢姜黄素进行预防治疗35 d,观察其对肝指数、血脂、肝脂、肝功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四氢姜黄素可使L02细胞内脂滴减少,可降低肝指数、肝内脂质、肝功ALT、AST,能改善肝脏病理形态学,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四氢姜黄素具有抗脂肪肝作用,其药效作用强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脂肪肝 细胞模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在小鼠体内各脏器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温彩霞 许建华 黄秀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小鼠体内各脏器的分布。方法:100mg/kg姜黄素小鼠尾静脉注射后20分钟、40分钟、100分钟取小鼠的肝、肾、肺、心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在给药后20min小鼠肝、肾、肺、心内姜黄素含量分别为8.00、0.35、0.17...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小鼠体内各脏器的分布。方法:100mg/kg姜黄素小鼠尾静脉注射后20分钟、40分钟、100分钟取小鼠的肝、肾、肺、心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在给药后20min小鼠肝、肾、肺、心内姜黄素含量分别为8.00、0.35、0.17、0.06μg/g;在给药后40min仅在肝脏测得0.04μg/g,而其它脏器未测得姜黄素含量;在给药后100min,各脏器均未测得姜黄素含量。结论:姜黄素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肝脏;姜黄素在小鼠体内各脏器的代谢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脏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与STI57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昆仲 许建华 +3 位作者 黄秀旺 吴丽贤 温彩霞 陈元仲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STI571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影响,探索两药的不同效果及联合应用机制。方法锥虫蓝排染法计算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ur、STI571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P210bcr/...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STI571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影响,探索两药的不同效果及联合应用机制。方法锥虫蓝排染法计算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ur、STI571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P210bcr/abl蛋白含量及其下游信号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用金氏公式评价两药的协同效果。结果Cur和STI571联合应用对K562细胞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协同指数Q值均>0.85;Western blot显示,Cur和STI571联合应用对P210bcr/abl及PKC的下调呈明显增强作用。结论Cur与低剂量(0.1,0.15μmol/L)的STI571联合应用对抑制K562细胞增殖呈单独相加;而较大剂量则可明显协同下调P210bcr/abl和PKC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STI571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FM0807体内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叶丽香 王蜀平 +1 位作者 余丽莉 许建华 《海峡药学》 2010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07的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棉球植人法诱发慢性肉芽肿等炎症模型,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807的体内抗炎作用;结果姜黄素衍生物FM0807高、中、低各剂量对二甲... 目的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07的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棉球植人法诱发慢性肉芽肿等炎症模型,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807的体内抗炎作用;结果姜黄素衍生物FM0807高、中、低各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棉球植人法诱发慢性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衍生物FM0807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衍生物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青藤碱缓释组合微丸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邓艳平 肖衍宇 +2 位作者 平其能 包全英 李江然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对盐酸青藤碱缓释组合微丸不同释药速率(慢、中、快)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方法释放度实验采用转篮法分别在两种介质中进行,采用RP-HPLC测定缓释组合微丸在大鼠体内的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利用统计矩原理对药动... 目的对盐酸青藤碱缓释组合微丸不同释药速率(慢、中、快)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方法释放度实验采用转篮法分别在两种介质中进行,采用RP-HPLC测定缓释组合微丸在大鼠体内的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利用统计矩原理对药动学数据进行分析。对体外平均释放时间和体内平均滞留时间建立相关性。结果缓释组合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平均释放时间和体内平均滞留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方程为MRTin vivo=3.855 9MDTin vitro-1.421,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0.999 9(n=3)。结论统计矩原理适用于盐酸青藤碱缓释组合微丸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青藤碱 青风藤 迟效制剂 回收率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生物碱类 丸剂 统计学(主题)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FM0817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南文 刘洋 +1 位作者 许建华 陈崇宏 《海峡药学》 2009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肿瘤细胞IC50平均值分别为1.95μg.m... 目的对比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黄素衍生物FM0817与姜黄素对9株肿瘤细胞IC50平均值分别为1.95μg.mL-1和10.84μg.mL-1,FM0817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母核姜黄素。结论姜黄素衍生物FM0817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衍生物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炜 许建华 《海峡药学》 2007年第4期6-9,共4页
以国内外有关雷公藤内酯醇的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了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研究和毒副作用,并对其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药理作用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瑜 许建华 《海峡药学》 2008年第3期10-13,共4页
本文对脂肪肝模型研究从体外模型和动物模型两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多种体内外脂肪肝造模方法及各种脂肪肝模型的优缺点。通过体内外模型的分析,体外模型更易克服个体差异的影响,能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得到的实验结果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本文对脂肪肝模型研究从体外模型和动物模型两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多种体内外脂肪肝造模方法及各种脂肪肝模型的优缺点。通过体内外模型的分析,体外模型更易克服个体差异的影响,能更好地控制实验条件,得到的实验结果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更能针对性地探究细胞水平的脂肪肝发病机制,可做为与动物模型相互补的手段,共同促进对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加快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药效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模型 动物模型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肺损伤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洁旻(综述) 许建华(审校) 《世界肿瘤杂志》 2009年第2期77-80,87,共5页
放射性肺损伤是临床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及意外核辐射事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两个阶段。放射性肺损伤限制了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并且国内外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的... 放射性肺损伤是临床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及意外核辐射事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两个阶段。放射性肺损伤限制了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并且国内外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此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肺损伤在实验模型的建立、机制的探讨、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实验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药作用新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魏小娟 许建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关键词 抗抑郁药 抑郁症 综述[文献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防治细菌脓毒症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君艺 许建华 +1 位作者 黄秀旺 吴丽贤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30只。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固体分散剂,每天1次,连续3d。第4天,模型组和姜黄素组尾静脉注射041184大肠埃希菌...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每组30只。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固体分散剂,每天1次,连续3d。第4天,模型组和姜黄素组尾静脉注射041184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悬液建立细菌脓毒症模型。8h后,每组处死小鼠20只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观察肝、肾、肺和肠等脏器病理改变,余下小鼠观察24h生存率。结果姜黄素组血清AST、ALT、TNF-α和NO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病理检查见脏器损害亦明显减轻;24h存活率90%,明显高于模型组(50%)。结论姜黄素可减少细菌脓毒症小鼠TNF-α、NO和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其脏器病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休克 脓毒性 大肠杆菌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衍生物体外抗炎及防治小鼠脓毒症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晨霞 许建华 郑斌 《海峡药学》 2010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901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①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ELISA法测定FM0901对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变化;②小鼠尾静脉注射大...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FM0901体外抗炎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引起的细菌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①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ELISA法测定FM0901对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变化;②小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建立脓毒血症模型,考察FM0901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6及NO的影响,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及生存率。结果①FM0901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TNF-α、IL-6和NO释放,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②FM0901降低脓毒血症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NO的含量,改善小鼠的状态,低剂量组提高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结论FM0901抑制RAW264.7细胞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反应,提高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RAW264.7脓毒症 大肠杆菌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秀旺 许建华 +1 位作者 吴国华 温彩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以姜黄素混悬液为对照,研究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灌胃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300mg·kg-1的剂量小鼠灌胃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溶液或姜黄素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姜黄素含量,用DAS软件拟合房室模型... 目的以姜黄素混悬液为对照,研究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灌胃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300mg·kg-1的剂量小鼠灌胃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溶液或姜黄素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姜黄素含量,用DAS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测定了给药3h时药物的吸收率。结果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α和T12β分别为16.4和266min,AUC为89.6mg·mL-1.min-1,Vd为763.9L,V1为51.0L,CL为1.99L·min-1。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在胃肠道的吸收率是姜黄素混悬液的6.75倍。结论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灌胃可显著增加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固体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的体外抗癌作用及其水溶液的稳定性 被引量:42
18
作者 许建华 赵蓉 柯丹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癌细胞株的体外作用特点及其水溶液的稳定性。方法以MTT法观察对人胃癌MGC803、人肝癌Be17402、人红白血病K562及其耐阿霉素株K562/ADM等的体外杀伤作用,并以体外活性变化为指标观察Cur水溶液的...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人癌细胞株的体外作用特点及其水溶液的稳定性。方法以MTT法观察对人胃癌MGC803、人肝癌Be17402、人红白血病K562及其耐阿霉素株K562/ADM等的体外杀伤作用,并以体外活性变化为指标观察Cur水溶液的稳定性。结果Cur8.5~136.0μmol·L-1对上述细胞的IC50分别为13.0,15.9,11.7,62.6μmol·L-1;低于8.5μmol·L-1就能完全对抗41.5nmol·L-1表皮生长因子(EGF)的促增殖作用。Cur水溶液于4℃贮存3~7d体外抗癌活性明显下降。结论Cur对MGC803、Be17402、K562等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对抗EGF的促增殖作用,其水溶液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抗癌作用 水溶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菌剂对鸡白痢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各菌在鸡体内定居情况 被引量:12
19
作者 温彩霞 许建华 +1 位作者 黄秀旺 林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利用由鸡粪肠球菌、鸡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芽胞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复合菌剂在体外与鸡白痢沙菌门作用 ,结果表明 ,鸡白痢沙门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抑制率达 90 %以上。并且还测定其各菌的有关生物特性以及雏鸡体内的定居情况 ... 利用由鸡粪肠球菌、鸡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芽胞杆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复合菌剂在体外与鸡白痢沙菌门作用 ,结果表明 ,鸡白痢沙门菌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抑制率达 90 %以上。并且还测定其各菌的有关生物特性以及雏鸡体内的定居情况 :胆盐耐受范围在 1 2 %~ 1 4%之间 ;苯酚耐受范围在0 1 %~ 0 2 %之间 ;耐酸范围在pH3 0~ 2 5之间 ;在雏鸡体内除芽胞杆菌为过路菌外 ,其他菌均可定居于盲肠、中肠、肌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菌剂 鸡白痢沙门菌 鸡粪肠球菌 鸡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芽胞杆菌 酵母菌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溶出度的测定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黄秀旺 许建华 温彩霞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改善姜黄素的溶出度。方法: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载体,以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物相鉴定,并测定溶出度。结果:姜黄素在固体分散体中可能以无定型态或分子... 目的:制备姜黄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改善姜黄素的溶出度。方法:应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载体,以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物相鉴定,并测定溶出度。结果:姜黄素在固体分散体中可能以无定型态或分子状态存在,药物的累积溶出百分率随载体比例增加而增加,以1∶6的比例效果最好。制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达66.28g.L-1。结论:采用PVPk30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姜黄素的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固体分散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