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评分对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学峰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简单临床评分(simple clinical score,SC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al score,REMS)、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 目的探讨简单临床评分(simple clinical score,SC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al score,REMS)、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应用。方法对急诊科570例患者进行SCS评分、REMS评分、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收住ICU率及病死率,比较不同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大小,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准确度。结果 SCS评分、REMS评分、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各分组间收住ICU比例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S评分、REMS评分、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下,收住ICU比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3、0.940、0.964和0.945。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792、0.773和0.837。SCS评分、REMS评分、MEWS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之间的收住ICU比例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S评分、REMS评分、MEWS评分分别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S评分、REMS评分和MEWS评分之间的死亡率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准确度以APACHEⅡ更高;从临床可操作程度考虑,SCS评分、REMS评分、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临床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 APACHEⅡ评分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吡氯铵含漱液联合莫沙比利预防老年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
作者 赵亮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联合莫沙比利预防老年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5月时间段内,从该院接收治疗的具有发生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老年住院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联合莫沙比利预防老年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5月时间段内,从该院接收治疗的具有发生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老年住院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不采取措施,观察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联合莫沙比利方案进行预防,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明确西吡氯铵含漱液联合莫沙比利方案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0%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2,P>0.05)。结论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联合莫沙比利方案来预防老年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西吡氯铵含漱液 合莫沙比利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翁金森 林静萍 +4 位作者 叶勇 黄洁萍 林艳 王锋 刘景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48-149,162,共3页
目的探讨IL-10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对照组(CLP组)和IL-10干预组各1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造模。IL-10干预组于造模成功后0.5 h经尾静脉注入重组人IL-101μg,术... 目的探讨IL-10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对照组(CLP组)和IL-10干预组各16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造模。IL-10干预组于造模成功后0.5 h经尾静脉注入重组人IL-101μg,术后12、24 h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IL-1及cTnI的含量,术后24 h取大鼠心肌组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脓毒症大鼠血浆中TNF-α、IL-1及cTnI表达明显增多,并于12 h达高峰;IL-10干预组术后12、24 h血浆中TNF-α、IL-1及cTnI表达较CLP组明显降低(P<0.01)。IL-10干预组术后24 h心肌细胞凋亡明显高于sham组,但低于CLP组(P<0.05)。结论脓毒症可诱导大鼠TNF-α、IL-1的表达,导致其心肌损伤的发生,cTnI表达的上调,使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增加;IL-10可通过下调脓毒症大鼠TNF-α、IL-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从而保护心肌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脓毒症心肌损伤 TNF-Α IL-1 CTNI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脑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翁金森 黄洁萍 +2 位作者 林静萍 杨建平 陈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脑缺血梗死灶周围组织ICAM-1表达的作用。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各18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乌司他丁干预组于造模成功后0.5h经尾静脉注入...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脑缺血梗死灶周围组织ICAM-1表达的作用。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各18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乌司他丁干预组于造模成功后0.5h经尾静脉注入乌司他丁注射液1万U,术后6、12、24h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梗死灶周围脑组织ICAM-1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坏死周边区ICAM-1的表达逐渐增多,并于24h达高峰;乌司他丁干预组术后6、12、24h脑组织中ICAM-1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可诱导缺血周边组织ICAM-l表达,乌司他丁可通过降低脑梗死大鼠ICAM-1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大脑中动脉栓塞 脑缺血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洁萍 翁金森 +1 位作者 许榕椿 林静萍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4组各18只(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乌司他丁组于造模成功30min...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4组各18只(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乌司他丁组于造模成功30min后自大鼠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5万U/kg,q12h;溶剂对照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术后3、7d和14d采用BBB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状况。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组织IL-10表达。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7d和14d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损伤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乌司他丁组术后3、7d和14dIL-10表达较损伤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分别P<0.05和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上调脊髓组织中IL-10的生成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欣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0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的对照组进行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单独使用氯吡格雷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可有效地降低血液黏稠度,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结论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用具有实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肾病危象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广炜 吴文伟 刘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6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肾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收治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肾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共105例。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盲终点评估临床试验方法,观察A组(...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肾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收治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肾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共105例。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盲终点评估临床试验方法,观察A组(使用静脉用降压药硝酸甘油注射液及硝普钠注射液)和B组(使用乌拉地尔初始120 mg/h,血压达标后60 mg/h维持)2小时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事件。结果(1)治疗30分钟时,血压达标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97.53%和88.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有下降,B组降压作用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高血压肾病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危象 乌拉地尔 疗效 不良事件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塞分型中的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23-92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和分析,了解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心源性脑栓塞两种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急性脑梗塞,对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 目的通过对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和分析,了解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心源性脑栓塞两种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急性脑梗塞,对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亚型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Hcy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亚型组和心源性脑栓塞亚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组比心源性脑栓塞组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及心源性脑栓塞组之间却无明显差异。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及心源性脑栓塞组病理基础可能均于Hcy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血浆超敏-CRP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及心源性脑栓塞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心源性脑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游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24期58-58,共1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在主动脉夹层(AD)形成及发展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69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螺旋CT有助于快速诊断。降压治疗是内科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目标血压降至100... 目的探讨高血压在主动脉夹层(AD)形成及发展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69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螺旋CT有助于快速诊断。降压治疗是内科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目标血压降至100~120/60~80mmHg能提高生存率。结论早期积极控制血压是提高AD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游方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是否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的作用,为临床开发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主动脉SMCs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凝胶电泳。结果TP组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相比,凋亡率有显...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是否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的作用,为临床开发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主动脉SMCs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凝胶电泳。结果TP组与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相比,凋亡率有显著提高;TP干预组凝胶电泳谱型呈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结论TP可抑制指数生长期SM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在不同性别、年龄的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的检测和分析,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其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的检测和分析,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其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的水平。结果血清胆固醇水平在非高龄组与高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男女不同性别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非高龄组与高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男女不同性别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脂蛋白a水平在非高龄组与高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男女不同性别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性别有关,与年龄无关;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性别、年龄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脂蛋白A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游方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3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是否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的作用,为临床开发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主动脉SMCs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凝胶电泳。结果:TP组与空白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相比,凋...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是否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的作用,为临床开发新型药物洗脱支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主动脉SMCs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凝胶电泳。结果:TP组与空白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相比,凋亡率有显著提高;TP干预组凝胶电泳谱型呈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结论:TP可抑制指数生长期SM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VH联合CRRT对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增玉 涂福泉 +1 位作者 吴文伟 刘青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41-245,250,共6页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内科收治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4例,按照随机... 目的观察持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内科收治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RT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57例。CRRT组行CRRT,联合治疗组行CRRT联合CVVH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多巴胺用量、氧合指数(PaO_(2)/FiO_(2)),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LA)、内皮素(E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钾、钠、氯浓度和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浓度、排尿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RRT组(89.47%vs.73.68%,χ^(2)/P=4.728/0.030);与CRRT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MAP、PaO_(2)/FiO_(2)水平升高,多巴胺用量减少(t/P=8.301/0.001、4.903/0.001、2.984/0.001),联合治疗组β_(2)-MG、ET指标较低(t/P=22.570/0.001、25.110/0.001),LA高于CRRT组(t/P=5.143/0.001);联合治疗组hs-CRP、IL-6、TNF-α水平及钾、钠、氯浓度,SCr、BUN浓度均低于CRRT组(t/P=203.800/0.001、10.690/0.001、11.630/0.001,9.788/0.001、6.833/0.001、10.360/0.001,7.483/0.001、9.752/0.001),而排尿量高于CRRT组(t/P=4.621/0.001)。结论CVVH联合CRRT对脓毒血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脓毒症风险,有效改善患者体内毒素,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改善电解质平衡,促进肾功能损伤修复,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肾功能衰竭 急性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持续静脉血液滤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欣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3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奥美拉唑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独...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奥美拉唑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独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痊愈9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5.74%;而对照组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2.98%;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05、4.40,P<0.05)。观察组中出现恶心2例,腹胀1例;对照组中出现恶心1例,无其他症状;两组患者经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除。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凝血酶 奥美拉唑 老年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璋 林晓红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罹患冠心病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D-CAD+,n=65)及非冠心病组(D-CAD-,n=112),另选取单纯冠...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罹患冠心病将所有患者分为冠心病组(D-CAD+,n=65)及非冠心病组(D-CAD-,n=112),另选取单纯冠心病患者(CAD+,n=73)及健康成人(ND,n=50)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量各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结果D-CAD+组患者血清Gal-3水平表达最高(10.27±2.53)ng/ml,其次为CAD+组(5.72±0.64)ng/ml,再次为D-CAD-组(2.64±0.36)ng/ml,ND组表达最低(1.17±0.21)ng/ml。D-CAD+组患者血清Gal-3表达水平较CAD+组显著升高,而后者显著高于D-CAD-组,同时上述三组均高于N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冠心病呈独立相关(优势比2.375,95%可信区间1.258~3.952;P&lt;0.01)。结论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有望可能成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风险的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半乳糖凝集素-3 生物学标记物 GALECTI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珠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立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帕珠沙星 药物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 内酰胺类药 左旋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南联合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明旭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完成治疗后,观察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16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该次研究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重症肺炎疾病治... 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完成治疗后,观察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164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该次研究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分组;对照组:重症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万古霉素药物;观察组:重症肺炎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时间指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重症肺炎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8.78%)同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84.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期间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药物联合治疗,对于重症肺炎病情治疗总有效率提高以及治疗时间指标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重症肺炎病情疗效,优化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AIMS65评分与GBS评分对急诊抢救室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学峰 林晓红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22-626,共5页
目的:比较AIMS65评分与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对急诊抢救室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71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率(... 目的:比较AIMS65评分与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对急诊抢救室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我们回顾性研究了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71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率(输血治疗,手术/介入干预及死亡),比较AIMS65和Glasgow-Blatchford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对两个评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AIMS65评分与GBS评分评估不良事件发生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AIMS 65评分与GBS评分评估输血治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4);AIMS 65评分与GBS评分评估手术/介入干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AIMS65评分与GBS评分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AIMS65评分与GBS评分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5与12.5。结论:预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抢救室不良事件发生率时AIMS 65评分与GBS评分相当,在预测死亡风险方面AIMS 65更佳,在输血治疗上GBS评分有更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AIMS65评分 Glasgow-Blatchford评分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国内首例输入性罗得西亚锥虫病诊疗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青 陈小玲 +2 位作者 郑华 邹来玉 李晨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381-383,共3页
2017年8月12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内科感染科收治一例41岁女性患者,因'发热4 d,咳嗽2 d'入院。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国内首例输入性罗得西亚锥虫病,经使用喷他脒、苏拉明后得以治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输入性 锥虫病 罗得西亚
原文传递
Exendin-4通过抑制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拮抗βTC6细胞脂性凋亡的研究
20
作者 项靖楠 陈丹玲 杨立勇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研究Exendin-4对棕榈酸(PA)诱导的小鼠胰岛βTC6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A(0.125、0.25、0.5mmol/L)干预βTC6细胞12、24和48h,cck-8法检测增殖活性;将βTC6细胞分为对照组、PA组、P... 目的研究Exendin-4对棕榈酸(PA)诱导的小鼠胰岛βTC6细胞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A(0.125、0.25、0.5mmol/L)干预βTC6细胞12、24和48h,cck-8法检测增殖活性;将βTC6细胞分为对照组、PA组、PA+SP 600125组和PA+Exendin-4组,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UNEL法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p-JNK,JNK、p-c-jun,c-jun蛋白表达。结果 (1)随PA浓度升高及干预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2)0.5mmol/LPA干预24h后,βTC6细胞凋亡增加(29.3±2.5)%,JNK,c-jun磷酸化增多。加用SP 600125或Exendin-4后,凋亡减少(22.5±3.2)%和(18.3±2.9)%。PA+Exendin-4组p-JNK与p-c-jun表达有所下降。结论 PA所致的β细胞内JNK及其底物蛋白c-jun磷酸化活化可能是β细胞脂性凋亡的重要环节。Exendin-4可通过抑制β细胞内JNK活化拮抗脂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βTC6细胞 细胞凋亡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