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多血管床疾病的抗栓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方美琴 施晓芸 洪华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85-886,共2页
2019年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诊疗指南首次提出CCS概念,是指除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主导的临床表现外,冠心病不同发展阶段,提示非急性期冠心病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随时有进展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1]。在破溃或侵蚀动脉粥样硬... 2019年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诊疗指南首次提出CCS概念,是指除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主导的临床表现外,冠心病不同发展阶段,提示非急性期冠心病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随时有进展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1]。在破溃或侵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叠加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急性肢体缺血等临床事件的主要发生机制。应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或抗栓药物等措施,可减少上述血栓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卒中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利伐沙班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变化及与GOLD推荐抗细菌原则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薛聃 陈湘琦 +1 位作者 魏琼英 林挺岩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比较其是否与GOLD推荐的抗细菌原则相符。方法选取住院老年D组AECOPD(AE组)患者102例,以GOLD推荐抗细菌原则指导抗生素应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C... 目的探讨老年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比较其是否与GOLD推荐的抗细菌原则相符。方法选取住院老年D组AECOPD(AE组)患者102例,以GOLD推荐抗细菌原则指导抗生素应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CT水平;同时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CT为对照组。结果(1)AE组治疗前血清PCT水平0.07(0.05,0.68)ng/mL,高于治疗后组0.05(0.04,0.10)ng/mL及对照组0.05(0.01,0.06)ng/mL,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符合GOLD抗细菌原则的AECOPD患者(即使用抗生素者)治疗后PCT水平0.05(0.00,0.07)ng/mL明显低于不符合组0.06(0.05,0.25)ng/mL(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E组治疗前血清PCT水平与是否符合GOLD抗细菌原则无关(P>0.05)。结论血清PCT有望成为一个独立于GOLD抗细菌原则的、指导AECOPD抗细菌治疗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降钙素原 急性加重期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车春晖 阮杏林 +5 位作者 林寿金 魏笑凡 黄华品 陆剑平 林霖 林海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016-5019,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慢波化比率〔(θ+δ)/(α+β)值,DTABR〕、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检测相对脑血流量(r CBF)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46例发病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洛桑... 目的探讨脑电图慢波化比率〔(θ+δ)/(α+β)值,DTABR〕、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检测相对脑血流量(r CBF)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46例发病7 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洛桑卒中预后评分(ASTRAL),脑电监测DTABR,ASL测量梗死区即感兴趣区(ROI)的CBF-ROI及对侧镜像区(ROM)的CBF-ROM,计算CBF-ROI/CBF-ROM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 CBF),随访发病28 d的Barthel指数(BI),分析预后与上述指标的关系,探讨预测脑梗死预后的因素。结果 46例患者中BI>60分35例,≤60分11例。预后不良组的女性比例较高,梗死体积、入院NIHSS评分、ASTRLA评分、DTABR患/健侧增加,CBF、r CBF值减少。Barthel指数与入院NIHSS评分、ASTRAL评分、梗死体积、DTABR患/健侧均呈负相关(r=-0.862,P=0.000;r=-0.772,P=0.000;r=-0.520,P=0.000;r=-0.414,P=0.004),与CBF-ROI、r CBF呈正相关(r=0.331,P=0.025;r=0.538,P=0.000)。DTABR患/健侧与r CBF呈负相关(r=-0.302,P=0.044)。入院NIHSS评分、DTABR患/健侧是预测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NIHSS评分、DTABR患/健侧越高预后越差。入院NIHSS评分8分,DTABR患/健侧1.159是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好的界值。结论入院NIHSS评分联合定量脑电图DTABR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区域脑血流量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鼠模型建立及其病理特点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健 曾育琦 +3 位作者 张静 康德勇 黄天文 陈晓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MOG35-55)诱发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并观察其病理特点。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免疫雌性C56BL/6小鼠,观察其临床症状、病理改变及影像学变化。结果模... 目的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MOG35-55)诱发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并观察其病理特点。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免疫雌性C56BL/6小鼠,观察其临床症状、病理改变及影像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发病时间为免疫后(12±4)d(8-16d),发病率83.3%,呈慢性单向过程;H-E染色模型鼠脊髓白质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罗克沙尔坚牢蓝染色显示,脊髓白质呈片状髓鞘脱失;电镜显示,髓鞘内层呈板层剥脱,轴索肿胀,结构疏松;脊髓MRI检查可见髓内斑片状T2异常高信号。结论慢性EAE模型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模型稳定、重复性高、制作方便的特点,模型病理改变接近多发性硬化(MS),是研究MS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神经胶质/免疫学 髓鞘 糖蛋白类/免疫学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通过下调ERK1/2-NF-κB信号通路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脊髓炎症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健 曾育琦 +3 位作者 沈辉 康德勇 张静 陈晓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294-299,共6页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脊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诱导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小鼠模型。待小鼠发病后,连续腹腔注射PB...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脊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诱导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小鼠模型。待小鼠发病后,连续腹腔注射PBS或者MP,作为溶媒组和MP组。另取同龄正常小鼠,腹腔注射PBS,作为对照组。通过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罗克沙尔坚牢蓝(LFB)染色及电镜观察髓鞘脱失,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mRNA水平及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维甲酸A相关孤儿素受体(RORγt)mRNA水平,免疫印迹检测T-bet、RORγt、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RK1/2)和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变化。结果与溶媒组比较,MP组小鼠炎症细胞浸润、髓鞘破坏明显减少(P<0.05);脊髓细胞因子IFN-γ,IL-17,IL-21及IL-23mRNA表达降低,而IL-4,IL-5及IL-10mRNA表达升高;Th1/Th17特异性谱系转录因子T-bet和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ERK1/2及NF-κB蛋白磷酸化降低。结论 MP可能通过抑制ERK1/2-NF-κB信号通路改善EAE的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提示ERK1/2-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MP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甲基强的松龙 细胞因子类 信号处理 计算机辅助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抑制t-BHP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莉 刘鲁豫 +5 位作者 官滨斌 王林曦 刘小莺 陈闽 陈洲 刘礼斌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脂联素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UVECs作为研究对象,给予t-BHP处理,模拟体外HUVECs氧化损伤细胞凋亡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携带重组脂联素基因的腺... 目的:探讨重组脂联素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UVECs作为研究对象,给予t-BHP处理,模拟体外HUVECs氧化损伤细胞凋亡模型。在此基础上,用携带重组脂联素基因的腺病毒转染HUVECs,观察重组脂联素对t-BHP诱导的HUVECs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Hochest/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JNK、JNK和Caspase 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00μmol/L的t-BHP作用8 h可诱导HUVECs发生凋亡。与对照组相比,t-BHP组p-JNK、active caspase 3表达增多(P<0.01)。HUVECs高表达重组脂联素基因后,可明显抑制t-BHP诱导的HUVECs凋亡(P<0.01),下调t-BHP诱导的p-JNK、active caspase 3表达。结论:持续t-BHP氧化损伤可诱导HUVECs发生凋亡。重组脂联素可有效抑制t-BHP诱导的HUVECs凋亡,其机制与p-JNK、active caspase3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脂联素 第三丁基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转染对大鼠肝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
7
作者 陈运新 黄月红 +2 位作者 张莉娟 陈治新 王小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观察转染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后肝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IL-10基因修饰的大鼠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allete cells,HSC)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系BRL,分3组:对照组(C组)、转染pc DNA3.0空质粒... 目的观察转染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后肝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IL-10基因修饰的大鼠肝细胞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allete cells,HSC)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系BRL,分3组:对照组(C组)、转染pc DNA3.0空质粒组(P组)、转染pc DNA 3.0-r IL-10重组质粒组(I组)。转染48 h后取培养上清液用抗体芯片筛选各组间细胞因子的差异性表达。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上清中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抽提3组BRL细胞的总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抗体芯片筛选显示,I组较P组IL-10表达上调大于50倍,而VEGF下调大于2倍。进一步检测显示,I组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136.824±34.150)pg/ml较P组(252.026±33.300)pg/ml显著下降(P<0.05),I组培养上清液中TGF-β的表达(220.296±42.115)pg/ml较P组(363.366±17.434)pg/ml显著下降(P<0.01),I组细胞中VEGF的表达较P组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转染IL-10基因的大鼠肝细胞除了通过高分泌IL-10直接抑制HSC的增殖与活化,也可能通过下调VEGF和TGF-β等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表达而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肝细胞 基因治疗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endin-4改善氧化应激减轻t-BHP诱导的HUVECs凋亡
8
作者 吴莉 王林曦 +3 位作者 刘小莺 刘晓红 陈洲 刘礼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Exendin-4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原代培养的HUVECs中,采用t-BHP(100μmol/L)干预4h,加用或不加用Exendin-4(100nmol/L)预处理细胞24h,分为:对照组(A组)、t-BHP处理组(B组)、... 目的探讨Exendin-4对第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原代培养的HUVECs中,采用t-BHP(100μmol/L)干预4h,加用或不加用Exendin-4(100nmol/L)预处理细胞24h,分为:对照组(A组)、t-BHP处理组(B组)、Exendin-4处理组(C组)及Exendin-4+t-BHP组(D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率,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OS的产生。结果与A组比较,100μmol/L t-BHP作用4 h,B组的HUVECs存活率下降40%(P<0.001);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t-BHP可以诱导HUVECs凋亡;加用Exendin-4预处理细胞24h,D组的HUVECs存活率较B组增高(P<0.01)。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率提示,与B组比较,Exendin-4预处理可使D组的细胞凋亡率减少44%(P<0.05),并减少ROS的产生(P<0.05)。结论 t-BHP能够诱导HUVECs凋亡,Exendin-4可减少t-BHP诱导的HUVE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内皮 血管/细胞学 脐静脉/细胞学 肽类 毒液类 细胞凋亡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郑丽仙 李志鹰 +1 位作者 林挺岩 陈湘琦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检测肺癌(Lung carcinoma,LC)患者血清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肺癌患者即肺癌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即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E_2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雌激素E_2水平明显高于... 目的检测肺癌(Lung carcinoma,LC)患者血清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肺癌患者即肺癌组与40例健康体检者即健康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E_2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雌激素E_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肺癌组男性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E_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男性健康体检者(P<0.01),肺癌组绝经后女性患者血清雌激素E_2水平亦高于健康对照组女性健康体检者(P<0.05),男性患者与绝经后女性患者血清雌激素E_2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雌激素E_2水平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endin-4可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信号标志蛋白表达改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丽 官滨斌 +3 位作者 王林曦 刘小莺 陈洲 刘礼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对内质网应激(ERS)诱导剂衣霉素(TM)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分别用TM、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及exendin-4进行...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对内质网应激(ERS)诱导剂衣霉素(TM)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3T3-L1脂肪细胞,分别用TM、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及exendin-4进行干预,以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脂肪细胞的存活情况,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下p-Akt、Akt及ERS关键信号标志蛋白肌醇需求蛋白1(IRE1)、p-IRE1、c-Jun末端激酶(JNK)、p-JNK、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的α亚单位(eIF2a)、p-eIF2a和转录激活因子(ATF)-6的蛋白水平。结果:单独TUDCA或exendin-4作用,可协同胰岛素作用,增加胰岛素刺激的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5)。TM(5 mg/L)作用5 h后可减少胰岛素刺激的3T3-L1脂肪细胞萄糖消耗量(P<0.05)及p-Akt的蛋白水平(P<0.05)。TUDCA(1 mmol/L)或exendin-4(100 nmol/L)预处理24 h后,均可拮抗TM对胰岛素刺激的3T3-L1脂肪细胞萄糖消耗量(P<0.05)及p-Akt蛋白水平的改变(P<0.05),二者效价相当。TM(5 mg/L)作用5 h后可显著提高ERS标志蛋白的表达。而exendin-4(100 nmol/L)预处理24 h后,可降低TM诱导的ERS标志蛋白的表达,其效价与应用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1 mmol/L)预处理24 h相当。不同的处理因素对于总IRE1、JNK、PERK及eIF2a的表达情况并无显著性影响。结论:Exendin-4可改善内质网应激介导的3T3-L1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ENDIN-4 内质网应激 3T3-L1脂肪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住院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月琴 朱铭慧 +3 位作者 林燕 郑昆幼 黄榕 黄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16期2174-2177,共4页
目的观察110例高龄住院老人餐后低血压(PPH)的发生情况,分析可能影响PPH的临床情况,以期探讨老年人PPH的护理干预策略,进一步加强预见性护理以减少PPH的发生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方法选择110例住院老年人,观察三餐前2min及三餐后1... 目的观察110例高龄住院老人餐后低血压(PPH)的发生情况,分析可能影响PPH的临床情况,以期探讨老年人PPH的护理干预策略,进一步加强预见性护理以减少PPH的发生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方法选择110例住院老年人,观察三餐前2min及三餐后15min、30min、60min、120min的血压变化,筛查出PPH的患者,并记录低血压相关的临床症状,收集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服药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110例老年人中,PPH患者56例,PPH发生率为50.91%;PPH的患者三餐分布情况为早餐50例(89.28%)、午餐33例(58.93%)、晚餐38例(67.86%);PPH患者观测血压当天有相关症状者8例,既往有症状者37例。结论高龄老人中PPH发生率高,适当的健康教育和预见性护理策略对预防PPH的发生及其带来的意外伤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餐后低血压 护理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危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张存泰 +13 位作者 王晓明 刘洪斌 洪华山 李燕 高海青 林展翼 白小涓 李珊 高翔 方美琴 何旭 李榕 肖云玲 于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64-1280,共17页
中国冠心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1]。冠心病可被归类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2]。CCS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表现类型, 患病人数多、病程长、预后差,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疾病负担与经济负担沉重;... 中国冠心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1]。冠心病可被归类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2]。CCS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表现类型, 患病人数多、病程长、预后差,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疾病负担与经济负担沉重;尤其是高危CCS患者, 病死率和总死亡率高。尽管目前标准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使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 但残留心血管风险仍然较高[3]。抗栓治疗是冠心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 对于老年CCS高危患者来说, 更安全、更适合的抗栓策略尤为重要[2,3]。目前针对老年CCS高危人群的指南或共识较少, 为更好地规范老年CCS高危患者的抗栓治疗,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 依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证据, 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专家建议, 特制订本共识, 供临床医生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 抗栓药物
原文传递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 被引量:180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疾病学组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5 位作者 王晓明 张存泰 洪华山 范琳 苏慧 涂玲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0-561,共12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和反复住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心衰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老年患者患病率、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由于老年患者存在...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于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和反复住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心衰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老年患者患病率、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居高不下。由于老年患者存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多病共存、伴有多种综合征、多重用药及机体功能的自然衰退等特点,其在临床中的诊断、治疗、康复与长期管理与其他人群不同,为便于临床老年医学工作者、特别是基层社区医师的临床实践应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旨在总结适合我国老年慢性心衰诊疗方案,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新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丽玉 洪华山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4-8,共5页
研究显示,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率分别为53.24%、57.08%和51.34%,但控制率仅为18.20%[1]。国外研究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67%[2]。心血管疾病导致了全球1/3的死亡[3],其中50%直接归因于高血压[4... 研究显示,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率分别为53.24%、57.08%和51.34%,但控制率仅为18.20%[1]。国外研究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67%[2]。心血管疾病导致了全球1/3的死亡[3],其中50%直接归因于高血压[4]。高血压是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发病率 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患病率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群 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电生理与临床症状相关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车春晖 魏笑凡 +1 位作者 黄华品 江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肌电图室检查的306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304例、1型糖尿病2例,平均年龄64.1岁,病程1周~31年。分析其神经传导... 目的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肌电图室检查的306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304例、1型糖尿病2例,平均年龄64.1岁,病程1周~31年。分析其神经传导、F波、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异常特点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①神经传导异常下肢重于上肢,感觉传导无波形率以胫神经最高[56.9%(174/306),χ^2=175.9,P〈0.001],运动传导无波形率以腓神经最高[7.8%(24/306),χ^2=1 103.1,P〈0.001];波幅异常率感觉神经重于运动神经[分别为41.4%(507/1 224)、10.8%(132/1 224),χ^2=559.2,P〈0.001];运动传导速度或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异常的比例高于波幅下降的比例[分别为22.9%(280/1 224)、10.8%(132/1 224),χ^2=1 077.4,P〈0.001]。②正中、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异常比例低于正中、胫神经DML延长比例[分别为5.4%(33/612)、20.6%(126/612 ),χ^2=607.6,P〈0.001]。③SSR下肢异常比例高于上肢[分别为40.2%(246/612)、27.3%(167/612 ),χ^2=129.4,P〈0.001],波幅异常比例高于潜伏期延长比例[分别为30.1%(368/1 224 )、4.7%(58/1 224 ),χ^2=1 040.5,P〈0.001];99例上肢SSR异常患者中有32例常规传导正常,127例下肢SSR异常患者中有7例常规传导正常。④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尺神经、胫神经DML呈正相关(r=0.194、0.201),与尺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波幅、所检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呈负相关(r=-0.182~-0.123,均P〈0.05);病程与F波出现率、所检运动神经传导波幅、正中及腓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波幅呈负相关(r=-0.261~-0.119,均P〈0.05)。结论DPN电生理表现以远端感觉神经轴索受损为主,异常程度与病程及血糖控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 神经传导 电生理
原文传递
美金刚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饶丽 潘晓东 +2 位作者 黄天文 叶钦勇 陈晓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美金刚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 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森林实验室中有关美金刚治疗中、重度AD的随机、双盲... 目的 系统评价美金刚对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 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森林实验室中有关美金刚治疗中、重度AD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2月,并采用Revman 5.2软件分析美金刚在总体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方面的疗效. 结果 共纳入8项试验(2 527例中重度AD患者).Meta分析显示,美金刚在总体功能、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均优于安慰剂(总体功能:MD=-0.24,95% CI:0.34~0.15;认知功能:SMD=-0.26,95%CI:-0.34~0.18;日常生活能力:SMD=-0.13,95% CI:-0.21~0.05),在精神行为方面,美金刚与安慰剂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亚组分析显示,在病情较轻的中、重度AD患者中,美金刚仅在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安慰剂(SMD=-0.22,95%CI:-0.37~0.06);在病情较重的中、重度AD患者中,美金刚在总体功能(MD=0.29,95%CI:-0.40~0.18)、认知功能(MD=-0.31,95% CI:0.46~0.15)、日常生活能力(SMD=-0.16,95%CI:-0.25~0.06)、精神行为(MD=-3.13,95%CI:-4.88~1.39)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安慰剂. 结论 美金刚对可改善中、重度AD患者的总体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在病情较重的AD患者中疗效有更显著的改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阿尔茨海默病 META分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