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惠恋 沈仪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6期160-162,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产科护理干预差异的分析探究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文方便选取了该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重点分... 目的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产科护理干预差异的分析探究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文方便选取了该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重点分析患者生产出血量、血压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每组对应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中的妊娠高血压患者执行普通的产科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辅助以针对性的产科护理措施。对实验后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以此验证实验设想。结果实验组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产科护理方案,患者的满意度为98%,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73%,两者相差25%。结果对比得出结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2%,结果说明实验组患者产科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明显,在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方面效果理想,该实验组采用的产科临床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护理妊娠高血压 临床观察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顺产后三天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江美娇 林婕华 王艺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顺产后3 d母乳喂养率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21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272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2021年1月1日—3月31日)、观察组(2021年4月1日—6月30日),各1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顺产后3 d母乳喂养率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21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272例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2021年1月1日—3月31日)、观察组(2021年4月1日—6月30日),各1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指导,比较两组产妇顺产后3 d母乳喂养率、顺产3 d后未能母乳喂养原因占比情况。结果观察组顺产后3 d母乳喂养率为94.85%,较对照组81.6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后3 d未能母乳喂养原因分析中,宣教不到位占比为0,较对照组7.3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拒绝母乳、乳头内陷、伤口疼痛及其他占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奶量不足、乳腺管堵塞发生率分别为8.82%、2.21%,均较对照组16.91%、8.0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提升顺产后3 d母乳喂养率,并降低奶量不足、乳腺管堵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产 持续质量改进 产后三天 母乳喂养 奶量不足 乳腺管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心监护对孕妇的妊娠结局预测效能研究
3
作者 沈青燕 林婕华 +1 位作者 叶文婷 罗春绸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孕妇妊娠晚期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产科分娩的308例单胎头位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后接受胎心监护。根据胎心监护的结果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孕妇妊娠晚期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产科分娩的308例单胎头位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后接受胎心监护。根据胎心监护的结果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206例),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基本情况,并掌握不同反应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结果通过监护,对照组的羊水过少、脐带绕颈等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7.45%,低于观察组的90.78%(P<0.05)。对照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孕妇妊娠晚期进行胎心监护,对妊娠结局有着良好预测效果,可尽早发现胎儿异常反应,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 孕晚期 妊娠结局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功能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4
作者 蔡月云 庄雪仪 +3 位作者 陈月芬 廖建梅 胡仲任 张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下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差异,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孕妇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169例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下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差异,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孕妇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169例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于产后6~8周复检并行盆底超声检查,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n=71)、剖宫产组(n=98),比较两组产后盆底肌肌力、分娩情况,盆底功能相关临床症状、器官脱垂情况与母婴结局。结果阴道分娩组盆底肌肌力正常率为43.66%,低于剖宫产组6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膀胱膨出、肛提肌裂孔扩大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各有优缺点,剖宫产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较小,而阴道分娩产后2 h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临床上可综合评估母胎情况,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阴道分娩 剖宫产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对血糖的控制作用
5
作者 方晓燕 周巧玲 张宇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对血糖的管控效果。方法抽签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 目的分析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对血糖的管控效果。方法抽签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以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更优,胰岛素抵抗指数更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应用门冬胰岛素的对血糖有较强的管理效果,能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同时不会增加胎儿巨大儿、低血糖等风险,利于胎儿发育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 血糖 妊娠结局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秋玲 翁开枝 +3 位作者 朱玲 梅序桥 许丽萍 林捷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检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其各亚群百分率的变化,探讨NK细胞在其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及18例正常新生儿的总NK细胞及其各亚群占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百分率... 目的检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其各亚群百分率的变化,探讨NK细胞在其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及18例正常新生儿的总NK细胞及其各亚群占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百分率,住院天数在10 d以内(含10 d)为A组、住院天数10 d以上为B组;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5.0×109/L或>20.0×109/L者为重度感染组,5.0×109/L<外周血白细胞数量<20.0×109/L者为轻度感染组。结果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总NK细胞及CD3-CD56negCD16bright百分率低于正常新生儿(P<0.01),但NK细胞CD3-CD56bright CD16neg/dim及CD3-CD56dimCD16bright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CD3-CD56negCD16bright亚群百分率低于正常新生儿(P<0.01),而总NK细胞及其他亚群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总NK细胞及CD3-CD56negCD16bright亚群百分率低于正常新生儿(P<0.01),且B组总NK细胞及各亚群百分率低于A组(P<0.05)。重度感染组总NK细胞及其各亚群百分率明显低于轻度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越重住院时间越长,总NK细胞及其各亚群百分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细菌性肺炎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25、TSGF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庄月珍 郑霖 王荣龙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8期5767-5768,共2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糖蛋白(CAl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分别采集卵巢癌患者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CAl25及DD水平,采用生化比色法检测...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糖蛋白(CAl25)、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卵巢癌的价值。方法:分别采集卵巢癌患者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的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CAl25及DD水平,采用生化比色法检测TSGF含量。结果: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CAl25、TSGF、DD水平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CAl25、TSGF、DD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l25、TSGF、DD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6.30%、90.79%、78.50%,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结论:联合CAl25、TS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AL25 TSGF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玲 吴雪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对20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对照组18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腹式卵巢瘤剔除术(... 目的探讨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对20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瘤剔除术(腹腔镜组);对照组18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施腹式卵巢瘤剔除术(开腹组)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42.62±8.12)min,开腹组(55.35±5.2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量腹腔镜组(30.25±7.58)mL,开腹组(35.00±8.3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0.56±7.48)h较开腹组的(46.79±4.52)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下床时间腹腔镜组(21.37±5.21)h早于开腹组的(34.75±6.6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日腹腔镜组(3.12±1.05)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6.15±1.3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妊娠均维持至足月,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阿氏评分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对母体胎儿是安全可行的,是最小的侵入性手术。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由经验丰富的妇科内镜医师完成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腔镜手术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许丽萍 周艺华 +3 位作者 林燕玲 林丽聪 陈雯雯 庄红梅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产科分娩的早产儿(≤34周)108例,按是否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病例组)50例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对照组)58例,比较2组以下并发症的发病率:窒息、早发型败血症、呼吸... 目的探讨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产科分娩的早产儿(≤34周)108例,按是否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病例组)50例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对照组)58例,比较2组以下并发症的发病率:窒息、早发型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脑室旁白质软化(PVL)、脑室内出血(IV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分析绒毛膜羊膜炎与上述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窒息、早发型败血症、IVH、PVL、BPD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DS和NEC的发病率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的并发症关系密切,可导致窒息、早发型败血症、PVL、IVH、BPD的发病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羊膜炎 婴儿 早产 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窒息 新生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艺 李玲 蔡韶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通过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探讨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性激素生理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抑郁状态问卷(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DSI)... 目的:通过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探讨围绝经期抑郁症妇女性激素生理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抑郁状态问卷(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DSI)对年龄在4054周岁的围绝经期门诊就诊妇女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采用化学发光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前的、治疗后显著好转的、围绝经期正常的以及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进行血清4项性激素水平测定。结果:围绝经期抑郁症组妇女的血清E2、FSH、LH、P水平与生育年龄组、围绝经期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6个月后症状有显著好转妇女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血清E2、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升高,血清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降低,且血清E2、FSH、LH、P水平与围绝经期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血清E2、P水平显著降低,血清FSH、LH水平显著升高,性激素的生理和调节功能变化,性腺轴系调节功能失调,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围绝经期妇女发生抑郁症的重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性激素 性腺轴系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在中孕期中央型前置胎盘出血中的应用10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宇 庄红梅 林淑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及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用于治疗中孕期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大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中孕期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大出血继发失...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及依沙吖啶(利凡诺)羊膜腔注射用于治疗中孕期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大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中孕期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大出血继发失血性贫血、胎儿宫内窘迫及死胎患者1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出血量方面,8例患者产后出血量均低于150ml,2例患者出血量为250-300ml。手术后患者心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压、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且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并趋于平稳。结论在对中孕期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前置状态)大出血患者继发失血性贫血、胎儿宫内窘迫及死胎进行治疗时,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大减少出血量,并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基本生命体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前置胎盘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 出血量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跃清 洪淑蓉 +1 位作者 庄红梅 蔡月云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期待治疗,观察组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对比2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的... 目的:研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期待治疗,观察组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对比2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的分娩周数、延长孕周、自然分娩率、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存活率。结果:观察组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中分娩>34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娩<34周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延长孕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存活率、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孕妇的治疗中应用紧急宫颈环扎术有利于分娩结局的改善以及孕周的延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扩张 紧急宫颈环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月珍 黄庆文 +1 位作者 郑霖 胡仲任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MR的影像表现,评价MR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265例宫颈癌患者的MR图像特点,采用病例自身对照,判断MR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193例首次治疗选择手术的患者术前MR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4.4... 目的分析宫颈癌MR的影像表现,评价MR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265例宫颈癌患者的MR图像特点,采用病例自身对照,判断MR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193例首次治疗选择手术的患者术前MR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4.46%,敏感性92.22%,特异性92.22%,较临床分期明显提高;72例首次治疗选择非手术方式的中晚期患者MR对宫旁、阴道浸润、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优势明显。结论 MR能够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宫旁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在宫颈癌的分期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宫颈癌治疗方案的选择能起到指导性作用,故宫颈癌患者应常规进行MR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分期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妊娠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宇 庄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共收治瘢痕子宫住院分娩患者1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瘢痕子宫再再次妊娠的孕妇选择经阴道分娩和采取剖宫产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试产25例,成功21例,成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共收治瘢痕子宫住院分娩患者1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瘢痕子宫再再次妊娠的孕妇选择经阴道分娩和采取剖宫产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母婴结局。结果试产25例,成功21例,成功率84.0%。试产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发热率、住院天数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孕产妇要加强瘢痕子宫孕产妇应围产期保健,在严格掌握试产条件的情况下,采取阴道分娩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花费小的优点,我们要提倡自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EP刀用于宫颈病变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宇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4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82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切下的标本分别标记送病理检查。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82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锥切术,切下的标本分别标记送病理检查。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CINⅡ、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符合率63.5%,治愈率为97.1%,104例中宫颈塑形满意83例。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LEEP刀 宫颈锥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次全子宫切除术式的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玲 吴雪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443-443,455,共2页
当子宫良性病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时,手术切除子宫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宫颈。因此,次全子宫切除术越来越受到妇科医生及子宫疾病患者的青眯。子宫次全切除的手术途径有经腹、经阴... 当子宫良性病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时,手术切除子宫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宫颈。因此,次全子宫切除术越来越受到妇科医生及子宫疾病患者的青眯。子宫次全切除的手术途径有经腹、经阴道及经腹腔镜3种。现就本院同期实施3种不同术式的次全子宫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破裂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淑贞 张丽霞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1期41-42,共2页
总结分析了22例产妇发生子宫破裂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主要包括子宫破裂的原因及预防子宫破裂的措施、发生破裂时的处理等,认为严密病情观察、切实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子宫破裂的发生及对母婴的危害。
关键词 子宫破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破裂22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洪淑蓉 庄红梅 +1 位作者 蔡月云 林淑贞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病因、危害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2例子宫破裂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72.7%)子宫破裂为瘢痕子宫所致,7例(31.8%)孕期未正规产检,19例(86.4%)有多次孕产史,18例(81.8%...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病因、危害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2例子宫破裂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72.7%)子宫破裂为瘢痕子宫所致,7例(31.8%)孕期未正规产检,19例(86.4%)有多次孕产史,18例(81.8%)子宫破裂发生在分娩过程。22例产妇均抢救成功,围生儿死亡率为9.09%。结论为降低子宫破裂发生率,应倡导计划生育及围生保健,严格控制剖宫产,正确处理产程,提高诊治高危患者的能力;一旦怀疑子宫破裂,及时行剖宫产术可有效改善围生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破裂 诊治 产科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b1和Mad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庄雪仪 李玲 李爱香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和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ad2)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A组)、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B组)和40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目的探讨苯并咪唑出芽抑制解除同源物蛋白-1(Bub1)和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ad2)在人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A组)、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B组)和40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中Bub1和Mad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Bub1蛋白在A,B,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8%,57.50%,85.00%,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或病理分级患者的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Mad2蛋白在A,B,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1%,57.50%,22.50%,3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Mad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ad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Bub1和Mad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48,P<0.01)。结论 Bub1和Mad2蛋白相互作用,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蛋白质类 有丝分裂纺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HELLP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20
作者 林跃清 张玉彬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