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妹妹 章靓 +4 位作者 郑彩云 陈焰 高燕灵 陈世财 张进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89-499,共11页
目的建立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提供参考。方法参考阿司匹林肠溶片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文献,并通过德尔菲法,在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3个方面建立阿司匹林肠溶片DUE标... 目的建立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提供参考。方法参考阿司匹林肠溶片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文献,并通过德尔菲法,在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3个方面建立阿司匹林肠溶片DUE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071份病历,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有683例,用药合理率为63.77%。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6.26%)、超说明书用药未备案(28.48%)、用药禁忌(1.03%)、用法用量不适宜(1.68%)、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0.65%)和其他不适宜(2.7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阿司匹林肠溶片DUE标准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该院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不合理率较高,应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 药物利用评价 专家咨询法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至2023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陈焰 陈平 林妹妹 《海峡药学》 2024年第9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和发生规律,促进该院ADR监管机制的完善,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21年至2023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从ADR类型、报告人职业、患者性别和年龄、药物种类...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和发生规律,促进该院ADR监管机制的完善,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21年至2023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从ADR类型、报告人职业、患者性别和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系统和临床表现、用药天数以及临床转归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帕累托法找出ADR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45例ADR报告,一般ADR报告446例(59.87%),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报告299例(40.13%);上报主力军为临床药师(72.62%);患者男女比例1∶1.05,平均年龄(64.08±14.24)岁;引起ADR及SADR的主要因素是:ADR年龄(51~90岁);SADR年龄(51~80岁)、给药方式(静脉给药)及药品种类(抗肿瘤用药、抗感染用药和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ADR发生率最高为用药当天(36.38%)。血液系统损害严重上报率最高;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相对较轻微,但发生时间较快,是提示ADR发生的重要信号。绝大多数ADR患者临床转归为好转或者痊愈。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评价工作,重点监测老年患者用药、静脉途径给药、抗肿瘤用药、抗感染用药和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为临床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Pareto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比较研究
3
作者 郑彩云 戴亨纷 +1 位作者 林芳 尤凯琴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16-120,共5页
目的比较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住院收治的19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 目的比较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住院收治的19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药物分为阿司匹林组(n=124)与吲哚布芬组(n=73),再根据使用药物目的分为阿司匹林预防组(n=62)、阿司匹林治疗组(n=62)、吲哚布芬预防组(n=55),吲哚布芬治疗组(n=18)。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预防、治疗,吲哚布芬组给予吲哚布芬预防、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住院时间、每天抗血小板药费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阿司匹林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组内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吲哚布芬预防组、吲哚布芬治疗组每天抗血小板药费用均高于阿司匹林预防组、阿司匹林治疗组,且吲哚布芬治疗组高于吲哚布芬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阿司匹林预防组与阿司匹林治疗组每天抗血小板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吲哚布芬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低于阿司匹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10.4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司匹林比较,吲哚布芬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成本高,还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验证吲哚布芬是否可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布芬 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 药物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彩云 郑岚岚 +2 位作者 俞培庆 洪如 戴亨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SGLT-2抑制剂(SGLT-2i)与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单独或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T2D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2月住院期间使用SGLT-2i和(或)GLP-1Ra治疗的T2DN患者,分为SGLT-2i组(n=34),GLP-1Ra组(n=32),... 目的探讨SGLT-2抑制剂(SGLT-2i)与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单独或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T2D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2月住院期间使用SGLT-2i和(或)GLP-1Ra治疗的T2DN患者,分为SGLT-2i组(n=34),GLP-1Ra组(n=32),SGLT-2i联合GLP-1Ra治疗组(n=40)。收集各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糖、生化及肾功能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联合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GLP-1Ra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SGLT-2i组治疗后的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TG)与SGLT-2i组、GLP-1R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1Ra组与SGLT-2i组对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LT-2i和GLP-1Ra联合用药可能对T2DN患者的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方面不一定产生疗效叠加的效果,仍需大量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 2 型糖尿病肾病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