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维绥 吴可贵 +3 位作者 林好学 林明 郑勇 王长溪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0-241,共2页
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李维绥吴可贵林好学林明郑勇王长溪核素心肌显像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已取得良好效果。笔者采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联合动态心电... 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李维绥吴可贵林好学林明郑勇王长溪核素心肌显像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已取得良好效果。笔者采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联合动态心电图(DCG)、普通心电图(E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 心肌显像 SPE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晨高血压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89
2
作者 郑琦 吴可贵 晋学庆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87-389,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 清晨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功能对糖尿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严孙杰 王长溪 +5 位作者 潘时中 李维绥 张松菁 王中心 杨立勇 赵淑好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8-81,共4页
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血压同步监测75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随SDNN(24小时内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平均血压和心率、白昼收缩压和心率、夜间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递增,昼夜血压差和... 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血压同步监测75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随SDNN(24小时内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的降低,糖尿病患者的24小时平均血压和心率、白昼收缩压和心率、夜间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递增,昼夜血压差和心率差递减;24小时血压波动曲线由类似双峰双谷逐渐变为失去正常节律,且夜间血压高于白昼的血压曲线;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昼夜血压节律的异常与自主神经病变有关;严重的昼夜血压节律异常者常伴有较高的微血管病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病变 血压 昼夜节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8
4
作者 林建珍 姚月娴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随访到的3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在10年间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两组:事件组(n=159,至少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中的一项),无事件组(n=221,没有...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高血压患者10年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随访到的38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在10年间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分为两组:事件组(n=159,至少新发主要心血管事件中的一项),无事件组(n=221,没有新发任何一项主要心血管事件),分析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基线危险因素的特征及其对新发心血管事件的的影响。结果:159例新发心血管事件中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脑血管病(23%)、冠心病(22%)、心脑血管病死亡(17%)、肾功能受损(15%)、心功能不全(12%)、糖尿病(1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合并基线危险因素的平均个数显著高于无事件组(2.17±1.05比1.36±0.97,P〈0.001)。事件组高血压患者高龄、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无事件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调整年龄、性别、血压水平、高血压病程、脉压影响后,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与新发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比值比(OR)分别为2.667(95%CI:1.449~4.478)、1.854(95%CI:1.027~3.346)、1.657(95%CI:1.028~2.672)。调整混杂因素后,每增加一个危险因素,新发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46%。结论:吸烟和糖尿病是高血压患者发生新发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可改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吸烟 新发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功能与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严孙杰 郑勇 +3 位作者 潘时中 张松菁 杨立勇 赵淑好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部分心脏合并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血压同步监测 10 2例糖尿病患者 ,左心室功能和结构参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 随 SDNN(2 4小时内全部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部分心脏合并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血压同步监测 10 2例糖尿病患者 ,左心室功能和结构参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结果 随 SDNN(2 4小时内全部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差 )降低 ,糖尿病患者的舒张末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A峰与 E峰峰值流速的比值 (PVA/ PVE)、室间隔厚度 (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 (L VPWTd)、左心室重量指数 (L VMI)均增加 ;二尖瓣前叶活动斜率 (MEF)降低 ,IVSTd/ L VPWTd则无变化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 L own's≥ 3级的室性心律失常及短阵房速、房颤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上述变化与夜间血压的异常增高相伴随。结论  SDNN低的糖尿病患者心脏受累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功能 糖尿病 左心室功能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脏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苏津自 蔡文钦 +2 位作者 林美萍 林茂海 林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26,I0014,共7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取SD大鼠的MSC,Ad-hHGF感染该细胞,通过ELISA检测hHGF在该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腹腔注射阿...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感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病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心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取SD大鼠的MSC,Ad-hHGF感染该细胞,通过ELISA检测hHGF在该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SD大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n=8),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SC组和MSC-hHGF组。细胞移植后,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功能,然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用电镜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和间质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左室心肌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结果:①Ad-hHGF感染MSC,hHGF在感染第8 d表达最高,达到22 ng/ml,并可持续14 d。②移植4周后,MSC-hHGF组心肌病变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和MSC组,且心功能改善优于MSC组(P<0.05)和模型组(P<0.01)。③移植后,通过电镜、天狼猩红染色可见,相对于MSC-hHGF和MSC组,模型组胶原增生明显。MSC-hHGF(2.74±0.32,P<0.01)和MSC组(3.65±0.31,P<0.01)左室心肌组织TGFβ-1表达水平较模型组(4.51±0.38)明显下降,MSC-hHGF组(vs MSC组P<0.01)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基因修饰MSC能有效的改善心功能,可能通过调节心肌组织胶原的合成与降解,改善心脏局部胶原纤维的含量,有效的逆转心脏纤维化过程来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心力衰竭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 被引量:9
7
作者 林明 林美萍 +1 位作者 陈书尚 许昌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F344大鼠的股骨和胫骨,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纯化、扩增后,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然后注射到心力衰竭模型细胞...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8周龄F344大鼠的股骨和胫骨,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纯化、扩增后,用5-溴-2’脱氧尿苷(BrdU)进行标记,然后注射到心力衰竭模型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内,细胞移植后4周,采用生理记录仪测量3组大鼠的心功能,处死动物,心脏切片行免疫组化了解移植细胞在受体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细胞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大鼠死亡率为6.2%,明显低于假细胞移植组12.5%(P<0.01);在受体大鼠的心脏切片上有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存活。心功能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最大左室收缩末压(LVSP)、心率(HR)、左室内压最大(最小)变化速率(LV±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1),而左室舒张末压(LVDP)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LVSP、HR、LV±dp/dtmax均有明显升高(P<0.01),而LVDP明显降低(P<0.01);与假移植组相比,细胞移植组大鼠的HR、LV±dp/dtmax仍有明显下降(P<0.01),而LVDP明显升高(P<0.01)。结论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大鼠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力衰竭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各种心电图改变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谢良地 陈达光 +1 位作者 吴可贵 陈金水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不同心电图改变的预后价值。 方法:对126 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20 多项心电图改变进行预后追踪14 年,以性别、年龄、职业、地区配对的正常高血压275 人,无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163 人做...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病人不同心电图改变的预后价值。 方法:对126 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20 多项心电图改变进行预后追踪14 年,以性别、年龄、职业、地区配对的正常高血压275 人,无左室肥厚高血压患者163 人做为非暴露组进行队列研究,观察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各项心电图改变的相对危险度( R R)。 结果: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意外(56.8% )。单纯左室高电压不是高血压患者独立的危险因子。不对称倒置 T波、左室劳损、 V1 Ptf异常、 Q V5≥2 m m 及多项心电图指标异常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分别为正常人的30.67,14.75,14.73,12.48,和11.24 倍。矫正血压和电压因素后这些心电图异常的危险性仍高,其 R R分别为6.55,2.99,3.19,2.32,和2.26。 结论:不对称倒置 T波、左室劳损、 V1 Ptf异常、 Q V5 ≥2 m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电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房增大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洋威 林金秀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9-491,共3页
左房增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决定左房大小主要因素是左室功能障碍,是左室舒张障碍的重要指标。左房大小主要用心脏彩超测定,有两个指标:左房内径(LAD)和左房容积(LAV)。目前很多临床研究发现左房大小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是... 左房增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决定左房大小主要因素是左室功能障碍,是左室舒张障碍的重要指标。左房大小主要用心脏彩超测定,有两个指标:左房内径(LAD)和左房容积(LAV)。目前很多临床研究发现左房大小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事件 左房增大 左室功能障碍 高血压心脏病 左房大小 舒张障碍 心脏彩超 左房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志平 林金秀 +1 位作者 刘慧兰 鲁雪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59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第1四分位数组、第2四分位数组、第3四分位数组、第4四分位数组,分析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共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59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第1四分位数组、第2四分位数组、第3四分位数组、第4四分位数组,分析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第3、第4四分位数组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第1四分位数组(22.6%和28.9%比15.3%,P<0.05),而第2四分位数组与第1四分位数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②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调整影响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后,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第4四分位数组患冠心病风险是第1四分位数组的1.84倍(95%可信区间:1.32~2.58,P<0.01),而第2、第3四分位数组较第1四分位数组患冠心病风险无明显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患者第4四分位数组冠心病患病风险是第1四分位数组的1.90倍(优势比=1.90,95%可信区间:1.30~2.79,P<0.01),而第2、第3四分位数组较第1四分位数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样的趋势发生在女性患者(优势比=1.76,95%可信区间:1.05~2.97,P=0.03)。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冠心病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基因转染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茂海 苏津自 许昌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92-1699,共8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基因转染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X-gal染色测含ADM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DM)对MSCs感染率,ELISA...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基因转染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X-gal染色测含ADM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DM)对MSCs感染率,ELISA检测Ad-ADM转染后细胞上清液ADM的含量。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以DAPI标记细胞通过心肌局部注射移植MSCs;采用生理记录仪测量大鼠的心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在心脏存活及分布,免疫组化检测ADM在心肌梗死区的表达及心梗区血管密度;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含量,用偏振光显微镜分析Ⅰ/Ⅲ型胶原比率。结果:重组腺病毒对MSCs的转染率与病毒感染复数(MOI)具有量效关系,MOI为150时细胞的感染率达95.4%;转染Ad-ADM后,MSCs可有效表达ADM,7 d时达到表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26.53±1.42vs1.34±0.08)ng/L,P<0.05],15 d后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别[(2.20±1.44vs1.52±0.33)ng/L,P>0.05];在受体大鼠的心脏切片上有DAPI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与对照组及其它组相比,ADM基因修饰的MSCs组心肌梗死区ADM的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细胞移植组心梗区新生血管密度增高(P<0.01);而与单纯MSCs移植组及单纯Ad-ADM注射组比较,ADM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组梗死区血管密度增高更明显(P<0.05);单纯MSCs移植组能降低梗死区Ⅰ/Ⅲ型胶原比率(P<0.01),并能改善左室功能;与单纯细胞组比较ADM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组梗死区Ⅰ/Ⅲ型胶原比率降低更明显(P<0.05),而左室功能改善更多。结论:ADM转染的MSCs移植可能通过局部ADM表达的增加,增强MSCs移植的血管新生作用及降低梗死区Ⅰ/Ⅲ型胶原比率,从而增强单纯MSCs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重组腺病毒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心室重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治疗对SHR大鼠遗传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心肌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晋学庆 陈达光 +1 位作者 吴可贵 王华军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用一组SHR(F0),从交配之日起每天给卡托普利(20mg/kg),其子代(F1)持续治疗到16周时分为2组。第一组F1a在交配时继续用药治...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用一组SHR(F0),从交配之日起每天给卡托普利(20mg/kg),其子代(F1)持续治疗到16周时分为2组。第一组F1a在交配时继续用药治疗;第二组F1b交配时停药。第二代两组小鼠(F2)出生后,F2a继续用药治疗到16周停药;F2b不用药治疗。分别观察其血压,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比(LVM/BW)及测定左心室羟脯氨酸浓度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心肌胶原的含量。结果发现在停药前动物血压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明显高于WKY;而停药后血压明显回升到接近SHR的水平。F2a表现基本一致;而F2b的血压与对照组SHR一样,明显高于F2a组。心肌内羟脯氨酸浓度及胶原含量,在F2a明显较SHR和F2b低,接近WKY水平。结论卡托普利治疗并不能防止SHR的高血压的遗传发展,但可以减低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卡托普利 胶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心肌显像连合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洪斌 林明 +1 位作者 郑勇 吴可贵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 :研究 SPECT心肌显像 (SPECT)连合亚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 ,40例做过冠状动脉造影、SPECT及 TET检查的病人被分为冠心病组 (n=18)和非冠心病组 (n=2 2 ) ,分别分析 TET、SPEC... 目的 :研究 SPECT心肌显像 (SPECT)连合亚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 ,40例做过冠状动脉造影、SPECT及 TET检查的病人被分为冠心病组 (n=18)和非冠心病组 (n=2 2 ) ,分别分析 TET、SPECT及两者连合对冠心病的检出率及其诊断敏感性等有关指标。结果 :TET、SPECT及两者连合的 3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5 5 .6 %、81.8%、 70 .0 %、 71.4%、 6 9.2 % ;10 0 .0 %、 72 .7%、 85 .0 %、 75 .0 %、 10 0 .0 % ;5 5 .6 %、 5 4.5 %、 5 5 .0 %、 10 0 .0 %、10 0 .0 %。结论 :平板试验连合 SPECT检查可较明确诊断或排除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SPECT 冠心病 T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包内脂肪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建平 曹代荣 +3 位作者 游瑞雄 郑勇 江飞 李秀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探讨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而冠状动脉CTA提示非钙化斑块的患者31例,选取冠状动脉CTA检查正常的患者93例。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的相... 目的探讨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而冠状动脉CTA提示非钙化斑块的患者31例,选取冠状动脉CTA检查正常的患者93例。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史、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因子后,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异常相关(OR=1.23,95%CI 1.09~1.40,P=0.01)。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较单纯应用Framingham评分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能力明显提高(Z=2.08,P〈0.05)。结论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密切相关。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有助于改善对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患者非钙化斑块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内脂肪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转染ADM或H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心肌梗死 被引量:6
15
作者 苏津自 林茂海 林美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32,共8页
目的探讨移植转染两种不同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ADM或HGF的含量;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局部注射移植经DAPI标记的MSCs;多普勒超声检测... 目的探讨移植转染两种不同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分离、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ADM或HGF的含量;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局部注射移植经DAPI标记的MSCs;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及分布;免疫组化检测新生血管密度及移植细胞在心梗区的分化。结果转染Ad-ADM或Ad-HGF后,MSCs可有效表达ADM或HGF;与单纯MSCs组相比,两基因组细胞均表达TNI,均有connexin 43的表达增加(P<0.05),心梗区新生血管密度增高(P<0.01),左室射血分数(EF)增加(P<0.01);两组间各指标无差别。结论不同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均可增强单纯MSCs对心肌梗死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肝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明 吴可贵 +3 位作者 蔡洪斌 缪蔚冰 阮琴韵 郑勇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及超声心动图 (UCG)评价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后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 >70 %狭窄的冠心病患者行PCI,手术前后分别用 SPECT及 U... 目的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及超声心动图 (UCG)评价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后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 3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 >70 %狭窄的冠心病患者行PCI,手术前后分别用 SPECT及 U CG检测左室的收缩功能指标。 结果  PCI治疗前后左室的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心功能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P<0 0 5 )。 结论  PCI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与核素心肌断层显影及冠脉造影的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维绥 郑勇 +1 位作者 林明 蔡洪斌 《心功能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本文对36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影(心肌ECT)、常规心电图(ECG)及冠脉造影(CAG)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CG发现心肌缺血26例,... 本文对36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影(心肌ECT)、常规心电图(ECG)及冠脉造影(CAG)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DCG发现心肌缺血26例,检出率为72.2%,较ECG(17例)的检出率(47.20%)高,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心肌ECT表现为放射性心肌缺损或稀疏者占31例,检出率为86.1%。36例患者经CAG检查,有33例造影成功,其中冠脉狭窄≥50%者27例(81.8%)。本文对26例经DCG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患者和CAG检查结果作对比,显示DCG所见的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与CAG所见病变的部位和受累程度,多数相符合;而与心肌ECT作对比观察,提示有73.0%患者,其DCG缺血部位和心肌之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所分布的部位也基本相似。因此,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判断有否心肌缺血和估计冠脉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放射性核素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姚恩辉 王华军 许昌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103-104,共2页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用通心络治疗后 ,血清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浓度变化 ,探讨通心络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 4只 12周龄雄性 SHR大鼠分成 3组 ,每组 8只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通心络小剂量组 (0 .5 g·...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用通心络治疗后 ,血清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浓度变化 ,探讨通心络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 4只 12周龄雄性 SHR大鼠分成 3组 ,每组 8只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通心络小剂量组 (0 .5 g·kg- 1· d- 1 )、大剂量组 (lg· kg- 1· d- 1 ) ,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雄性 WKY大鼠作对照组。各给药组均采用灌胃给药 ,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 ,治疗 16周 ,断头取血。放免法测定血清 ET水平 ,NO浓度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小剂量 (0 .5 g· kg- 1 · d- 1 )治疗组 SHR血清 ET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降低 (335 .78±91.81vs4 4 5 .5 2± 4 4 .0 6 ,p<0 .0 5 ) ,大剂量 (lg· kg- 1 ·d- 1 )治疗组 SHR血清 ET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明显降低(2 34.11± 95 .4 1vs4 4 5 .5 2± 4 4 .0 6 ,p<0 .0 1)。小剂量 (0 .5 g· kg- 1·d- 1 )治疗组 SHR血清 NO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升高 (5 5 .5 1± 2 6 .77vs 2 9.0 8± 8.2 6 ,p<0 .0 5 ) ,大剂量 (1g· kg- 1 · d- 1 )治疗组 SHR血清 NO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显著升高 (81.92± 2 8.88vs 2 9.0 8± 8.2 6 ,p<0 .0 1)。结论 通心络治疗 ,能有效降低 SHR血清 ET水平 ,增加血清NO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内皮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表达下调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桂芬 翁智远 杨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血清microRNA(miR)-21/155/181a/18b在具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0例扩心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NA。分析miR-21等miRNA和...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血清microRNA(miR)-21/155/181a/18b在具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0例扩心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NA。分析miR-21等miRNA和其他临床指标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iR-21在扩心病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所有的试验者中,血清miR-21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D呈负相关(P<0.001)。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清心肌重构相关的miR-21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扩心病患者中表达下调,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扩张型心肌病 血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与肾病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勇 严孙杰 +2 位作者 王长溪 潘时中 林好学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和自主神经病变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同步监测 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5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患者和 35例正常对照组的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 2 4小时血压较正常白蛋白尿... 目的 :探讨血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和自主神经病变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 :同步监测 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5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患者和 35例正常对照组的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 2 4小时血压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 ,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值百分率下降 (p <0 0 0 1) ;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虽然 2 4小时平均血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但却已存在夜间血压升高 ,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值百分率下降 (p <0 0 5~ 0 0 0 1) ;糖尿病肾病组HRV指标较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小 (P <0 0 1~ 0 0 0 1) ;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HRV各项指标也较对照组减小 (P <0 0 1)。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血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心率变异 糖尿病肾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