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与胃相对同时性双原发癌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苏若瑟 王其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67-68,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与胃相对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82年 10月~2 0 0 1年 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 32例食管与胃相对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病例。结果 食管与胃相对同时性多原发恶... 目的 探讨食管与胃相对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82年 10月~2 0 0 1年 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 32例食管与胃相对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病例。结果 食管与胃相对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检出率为 0 .0 8% (32 / 39186 ) ,男女之比为 9.7∶1,平均年龄 6 3 7岁 ,6 1岁以上 2 1例 ,占 6 5 5 % ,吞咽困难 (71.9% )与消瘦 (6 8.8% )为其主要临床症状 ,胃原发癌源自贲门部多见 ,占 6 2 .5 % ,食管原发癌源自中段多见 ,占 6 5 .6 % ,早期食管癌比早期胃癌多见 (8∶1) ,食管双癌灶占 15 .6 % (5 / 32 )。结论  6 1岁以上高龄男性患者 ,出现吞咽困难及消瘦等症状时 ,在发现胃或食管第一癌灶后 ,应警惕可能发生于该区域的第二癌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恶性肿瘤 胃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鞘瘤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苏若瑟 王其山 黄雪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8期6925-692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鞘瘤/诊断 胃肿瘤/诊断 误诊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碰撞瘤内镜下误诊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苏若瑟 王其山 林瑞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1期1757-1757,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碰撞瘤 内镜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狭窄内置钛镍合金支架术的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雪珠 郭晓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89-1189,共1页
关键词 气管狭窄 内置钛镍合金支架术 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HER-2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澍 邱月娜 +2 位作者 张保根 李彩萍 黄种心 《光明中医》 2022年第13期2273-2276,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胃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胃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HER-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及其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胃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胃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HER-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胃癌组织中各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胃癌患者中医体质主要以阳虚质和气虚质为主,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HER-2的高表达率较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与核因子-k B(NF-kB)呈现正相关(P<0.05),HER-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正相关(P<0.05),NF-k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阳虚质以及气虚质的癌前病变患者更容易发展成为胃癌,通过对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辨来预防胃癌的发生,及早进行干预,而HER-2在影响胃癌的发展和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与NF-κ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具有协同作用,对靶向药物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胃癌 中医体质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胃与食管相对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3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苏若瑟 王其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1152-1152,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 食管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小儿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彩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1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成人组对比。结果164例患儿的188枚结肠息肉经内镜下全部成功切除,2例术后少...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1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成人组对比。结果164例患儿的188枚结肠息肉经内镜下全部成功切除,2例术后少量渗血,经保守治疗后缓解,与成人组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术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窥镜检查 高频电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相对同时性双原发癌21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苏若瑟 王其山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相对同时性双原发癌 内窥镜检查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彩苹 《医疗装备》 2014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救治的接受急诊胃镜检查的32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救治成功,其中胃溃疡3例(9.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救治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救治的接受急诊胃镜检查的32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救治成功,其中胃溃疡3例(9.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34.3%),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例(3.1%),球部及球后多发溃疡1例(3.1%);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25%),糜烂性十二指肠球部炎症4例(12.5%),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3例(9.4%),合并贲门黏膜撕裂伤1例(3.1%),食道静脉曲张出血1例(3.1%)。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小儿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少量和中等量出血为主,除对症及全身止血治疗外,应积极通过急诊胃镜等手段查找和去除病因,评估再出血的危险性,必要时可采取内镜下止血治疗。采用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多较好,合并大出血者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胃镜 上消化道出血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膜食管支架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配合及护理
10
作者 郭晓瑛 黄雪珠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392-139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狭窄/治疗 食管狭窄/护理 幽门狭窄/治疗 幽门狭窄/护理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类癌误诊为黏膜下肿瘤2例分析
11
作者 苏若瑟 王其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029-1029,共1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诊断 类癌瘤/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合并胃原发性淋巴瘤1例
12
作者 李彩苹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160-160,共1页
目的探讨罕见的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1例的诊断。方法对1例结肠合并胃原发性淋巴瘤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并进行个案分析。结果本病例经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小淋巴细胞瘤IIA期)。结论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有全消化系统粘膜同时侵... 目的探讨罕见的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1例的诊断。方法对1例结肠合并胃原发性淋巴瘤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并进行个案分析。结果本病例经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小淋巴细胞瘤IIA期)。结论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有全消化系统粘膜同时侵犯的可能,建议对胃或者肠道原发性淋巴瘤行常规胃肠镜检查,因本病内镜下无特征性改变,还应重视病理检查,以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进食相关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李彩苹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6期99-100,共2页
目的通过对66例与进食相关的食管炎的临床分析,讨论该类型食管炎发生的原因。方法对近3年内与进食相关,内镜下具有相同特点表现的一组食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类型食管炎具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及内镜下表现。结论根据本类型食管炎... 目的通过对66例与进食相关的食管炎的临床分析,讨论该类型食管炎发生的原因。方法对近3年内与进食相关,内镜下具有相同特点表现的一组食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类型食管炎具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及内镜下表现。结论根据本类型食管炎的临床特点,考虑发病原因与食管黏膜对所进食食物的超敏反应相关,且发病具有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炎 内窥镜检查 发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2,P53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彩苹 房太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0-343,共4页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多阶段的动态顺序演变过程,涉及到多种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等.在众多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P53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抑癌基因,其基因结构的改变可... 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多阶段的动态顺序演变过程,涉及到多种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等.在众多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P53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抑癌基因,其基因结构的改变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尾侧型同源转录因子(caudal type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CDX)2是从肠上皮化生至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Ki67是目前较肯定的细胞核增殖标志物,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转录因子 P53 KI67 细胞生物学行为 细胞增殖活性 抑癌基因 肠上皮化生
原文传递
食管异位皮脂腺一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苏若瑟 陈志峰 王其山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8-418,共1页
患者男,34岁。因上腹部疼痛2个月行电子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灰白色,血管纹理模糊,距门齿30~34cm黏膜见大小不等黄色颗粒或斑块,最大不超过0.4cm×0.4cm,其表毛糙感,呈纵行走向,散在分布或紧密聚集(图1)... 患者男,34岁。因上腹部疼痛2个月行电子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灰白色,血管纹理模糊,距门齿30~34cm黏膜见大小不等黄色颗粒或斑块,最大不超过0.4cm×0.4cm,其表毛糙感,呈纵行走向,散在分布或紧密聚集(图1),取活体组织3快送病理检查;胃体黏膜呈橘红色;胃角拱形存在,黏膜光滑;胃窦部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幽门圆形;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呈绒毛状。胃镜诊断:慢性胃炎,食管黄色瘤。食管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异位皮脂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异位 皮脂腺 电子胃镜检查 球部黏膜 活体组织 上腹部疼痛 食管下段 病理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