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探索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文娟
夏小艺
+4 位作者
柏朋刚
全科润
修斯燚
陈济鸿
谢星韵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个体化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20例,年龄44~76岁,中位年龄56岁;鳞癌19例,腺癌1例。将其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插入组。...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个体化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20例,年龄44~76岁,中位年龄56岁;鳞癌19例,腺癌1例。将其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插入组。根据带有导向模板的CT图像,勾画高危靶区(HRCTV)、中危靶区(IRCTV)及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等危及器官。于Nucletron Oncentra计划系统中设计相应的插植针道及针数、驻留点及驻留时间,逆向优化后形成预计划。两组处方剂量HRCTV为700 cGy。分别评估3D打印组和常规插入组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HRCTV D90在3D打印组、常规插入组分别为(699.85±3.61) cGy、(703.00±2.59) cGy,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CTV D_(100)、IRCTV D90、IRCTV D_(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D_(5cc)、D_(2cc)、D_(1cc)、D_(0.1c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3D打印组与常规插入组比较,在剂量分布上合理,差异无显著性,但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后装治疗
3D个体化施源器
3D打印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翔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4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79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SOM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79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SOM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SOM的影响因素。结果79例患者经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后,22例(27.85%)发生SOM,57例(72.15%)未发生SOM。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剂量≥70 Gy、咽鼓管受累、T分期3~4期均是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SOM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是否发生SOM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放射剂量≥70 Gy、咽鼓管受累、T分期3~4期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予以关注,并及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SOM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分泌性中耳炎
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咽鼓管受累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探索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文娟
夏小艺
柏朋刚
全科润
修斯燚
陈济鸿
谢星韵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南华
大学
核
科
学技术学院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5期575-579,共5页
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7-CX-8)
福建省卫生计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18-ZQN-19)。
文摘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个体化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20例,年龄44~76岁,中位年龄56岁;鳞癌19例,腺癌1例。将其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插入组。根据带有导向模板的CT图像,勾画高危靶区(HRCTV)、中危靶区(IRCTV)及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等危及器官。于Nucletron Oncentra计划系统中设计相应的插植针道及针数、驻留点及驻留时间,逆向优化后形成预计划。两组处方剂量HRCTV为700 cGy。分别评估3D打印组和常规插入组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HRCTV D90在3D打印组、常规插入组分别为(699.85±3.61) cGy、(703.00±2.59) cGy,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CTV D_(100)、IRCTV D90、IRCTV D_(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D_(5cc)、D_(2cc)、D_(1cc)、D_(0.1c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3D打印组与常规插入组比较,在剂量分布上合理,差异无显著性,但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宫颈癌
后装治疗
3D个体化施源器
3D打印
放射治疗
Keywords
cervical cancer
brachytherapy
3D individualized applicator
3D printing
radiation therapy
分类号
R730.55 [医药卫生—肿瘤]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翔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出处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4期84-8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79例鼻咽癌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SOM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SOM的影响因素。结果79例患者经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后,22例(27.85%)发生SOM,57例(72.15%)未发生SOM。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剂量≥70 Gy、咽鼓管受累、T分期3~4期均是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SOM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是否发生SOM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放射剂量≥70 Gy、咽鼓管受累、T分期3~4期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予以关注,并及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降低SOM的发生率。
关键词
鼻咽癌
分泌性中耳炎
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咽鼓管受累
T分期
分类号
R766.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探索
陈文娟
夏小艺
柏朋刚
全科润
修斯燚
陈济鸿
谢星韵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因素
林翔
《医疗装备》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