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城市化发展战略博士笔谈
1
作者 严正 黄家骅 +12 位作者 马元柱 叶文振 陈冬 李文溥 林枫 林民书 纪益成 张文宪 黄如良 黄立军 石淑华 黄绍臻 游祖勇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年第8期43-47,共5页
2003年5月,“福建省博士创业促进会”在福州举办了福建省城市发展战略“博士月谈”,与会者主要是省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博士。会上,大家用书面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崇论宏议。本刊精选部分意见,以飨读者。相信这些意见对福建城市化... 2003年5月,“福建省博士创业促进会”在福州举办了福建省城市发展战略“博士月谈”,与会者主要是省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博士。会上,大家用书面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崇论宏议。本刊精选部分意见,以飨读者。相信这些意见对福建城市化问题研究的深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经营 中心城市 非正规就业 城中村 科研单位 县域经济发展 城市资源 城市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大生产定位与福建“山海通道”的新思路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家骅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2年第11期67-71,共5页
为增强福建经济发展后劲,建设海峡西岸的繁荣带,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条战略通道”的构想,其中第一条便是“山海协作通道”,目标是要通过“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大对山区开发力度,加快向海洋发展步伐,山海联动,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为增强福建经济发展后劲,建设海峡西岸的繁荣带,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条战略通道”的构想,其中第一条便是“山海协作通道”,目标是要通过“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加大对山区开发力度,加快向海洋发展步伐,山海联动,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作者认为,“山海通道”的定位不应拘守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沿海支援内地”的思路,而应是置于国际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山海资源禀赋的优势为平台,以加入WTO之后的国际化大生产为战略定位,从市场、产业、区域、制度各方面进行山海对接,才能使山海通道具有更强的流动性、拓展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大生产 山海通道 福建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经济结构调整与“香港回归”的呼应
3
作者 连建辉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8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经济结构调整 福建省 香港回归 香港制造业 香港经济结构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生产率 经济发展 香港航运 科技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买方市场中开创“卖方市场”──兼谈新时期福建宏观营销的战略选择
4
作者 吴有根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8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卖方市场 宏观营销 新时期 经营理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市场中 消费者 比较优势 经营策略 社会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建设
5
作者 陈永裕 《开放潮》 1997年第9期17-18,共2页
1996年我国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通货膨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来。在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中,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建设事关全局,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正如美国著名经济... 1996年我国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通货膨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来。在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中,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建设事关全局,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所说,正确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是经济成长中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从目前全省范围来看,我省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更是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产业 石化工业 建筑业 福建省 培育和发展 生死攸关的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 正确选择 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福建省上市公司持续性增长的思考
6
作者 黄向臻 《福建经济》 2000年第9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福建省 上市公司 持续性增长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对台经贸合作的走势与前景
7
作者 李献忠 《福建经济》 1998年第10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福建 台湾 经贸合作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
8
作者 陈少晖 《东南学术》 2002年第6期79-83,共5页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内涵的再认识 ,揭示出其理论内涵中两个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 ,即劳动者对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在...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理论内涵的再认识 ,揭示出其理论内涵中两个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 ,即劳动者对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劳动力产权 现代企业制度 马克思 人力资本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民族问题理论的方法论初探
9
作者 张华荣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29-32,共4页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自古以来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关于民族问题的有关理论...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自古以来事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关于民族问题的有关理论,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民族问题理论 少数民族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 方法论 民族工作 邓小平同志 急性病 邓小平理论 经济发展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几个问题(上)
10
作者 郭铁民 《福建理论学习》 1998年第1期22-24,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外资 对外开放 健康发展 开放水平 外商投资企业 民族经济 发展中国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西部地区 第三步战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演变与国共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道华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6,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共两党关系由于受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关系的影响与制约,不断调整变化。其中,尤其是美国作为战时中国的主要盟国,其对华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 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是美国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共两党关系由于受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关系的影响与制约,不断调整变化。其中,尤其是美国作为战时中国的主要盟国,其对华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 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是美国的“中立”到援华制日政策的过渡时期。 抗战爆发后的最初阶段,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微妙多变。其时,美国的远东政策处在一个转变时期,它一面对日姑息、妥协,参与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鼓动日本进攻苏联;一面又不愿把整个中国拱手让给日本。随着日美矛盾上升,美国逐渐由“中立”向援华抗战转变,援华制日因素逐渐成为美国政策的主导方面。1938年12月,美国首次给中国250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以后又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姿态,如提供经济援助、宣布中国适用于《租借法》、可以提供武器、派遣军官来华进行军事合作等。这些情况说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为了保护其在华利益,有了支持中国抗战的要求和具体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美国对华政策 国民党政府 抗战时期 政策演变 国共关系 赫尔利 中国共产 国共两党关系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人类”与互联网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榕清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新人类 个人主页 网络交往 信息产业 上网人数 九十年代 茫茫人海 王志东 第一声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丽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3期72-73,,46,,共3页
关键词 图书馆 知识经济 电子出版物 网络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的本性与命运——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谈起 被引量:3
14
作者 章忠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45-50,共6页
在黑格尔那里 ,一方面 ,自我意识只是人类精神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处于意识之后、理性之前的一个特定阶段和意识形态 ;但是 ,另一方面 ,自我意识却恰好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无遮蔽的状态 ,在此集中了人类精神自身的各种矛盾冲突 ,并由此将人... 在黑格尔那里 ,一方面 ,自我意识只是人类精神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处于意识之后、理性之前的一个特定阶段和意识形态 ;但是 ,另一方面 ,自我意识却恰好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无遮蔽的状态 ,在此集中了人类精神自身的各种矛盾冲突 ,并由此将人类精神的本性暴露无遗。本文作者指出 ,黑格尔将生命、欲望纳入自我意识之中 ,将努斯的生命冲动贯彻进逻各斯的普遍规范 ,这就突破了近代哲学以笛卡儿“我思故我在”为代表的逻辑的同一性 ,突破了这种知性的自我意识 ,而使得近代理性概念、精神概念从根源上第一次具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统摄现实、创造现实的能动力量 ;黑格尔抓住主奴辩证关系中劳动与恐惧这两个重要环节 ,揭示出由任性、随意、特殊的个体存在进入普遍的自我意识状态 (社会的存在 )的关键之所在 ,由此呈现出把握精神本性的两个台阶 ,并对后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黑格尔还通过对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和苦恼意识有关自由的各自不同把握之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欲望 生命 劳动 恐惧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会工作的内容、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著名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香港 启示 内容 社会发展 职业 理论 专业知识 社会工作 独立学科 西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铃枣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4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意识形态领域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工人阶级 马列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渗透式德育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有益启示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素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9年第1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学校德育环境 渗透式德育 德育工作 有益启示 德育渗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德育模式 德育内容体系 政治教育 学生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土礼治秩序在当代的走势——兼论村民自治的现代性及其秩序整合功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少敏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9年第11期56-58,共3页
本文认为,当前在中国农村回潮的礼治宗法秩序与正在建构的法治秩序,并非平面化的“地方性知识”差异,而主要是一种时序性差异,二者在本质上相互排拒,故作为整体不可能长期兼容并存,前者将在农村现代变迁中逐渐失效,而现代法理型... 本文认为,当前在中国农村回潮的礼治宗法秩序与正在建构的法治秩序,并非平面化的“地方性知识”差异,而主要是一种时序性差异,二者在本质上相互排拒,故作为整体不可能长期兼容并存,前者将在农村现代变迁中逐渐失效,而现代法理型村民自治制度将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秩序最佳的现代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礼治秩序 现代性 地方性知识 中国农村社会 乡土社会 秩序模式 法治秩序 世界历史性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与我国利用外资
19
作者 朱德义 吴敏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7-49,79,共4页
本文主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对外贸易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出发,同时从贸易竞争指数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产生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 近几年来制造业中各行业利用外资的变化及其意义。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外资利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超前消费”辩──兼论扩大信贷消费之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家骅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99年第4期2-5,共4页
十余年前,经济理论界曾经沸沸扬扬声讨“超前消费”。现在,是到了为这个“超前消费”正名的时候了。本文作者认为在经济本制改革之后,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随之变动,居民的收入水平上升,必然要突破传统经济模式成限定的滞后消费之樊... 十余年前,经济理论界曾经沸沸扬扬声讨“超前消费”。现在,是到了为这个“超前消费”正名的时候了。本文作者认为在经济本制改革之后,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随之变动,居民的收入水平上升,必然要突破传统经济模式成限定的滞后消费之樊篱;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在中国推进,居民消费成为市场均衡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且托于现代金融工具,信贷消费呼之即出,“超前消费”之理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文中还探讨了通过抵押、分期付款、信用卡、租售等扩大“超前消费”的途径,可供当前扩大信贷消费的设计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消费 信贷消费 现代市场经济 居民消费 消费水平 滞后消费 消费信贷 经济模式 住房抵押贷款 信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