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地貌基本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昭昞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本文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角度出发,分析了福建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继而论述了地貌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关系,指出了坡度陡、降水强度大和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三者相结合的部位是农业生态脆弱的地段。最后,根据福建... 本文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角度出发,分析了福建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继而论述了地貌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关系,指出了坡度陡、降水强度大和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三者相结合的部位是农业生态脆弱的地段。最后,根据福建山河分布格局,提出改善福建农业生态的根本性措施——建立防护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特征 农业 自然灾害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土壤腐殖质组成和特性的地理分异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成达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3-186,207,共5页
福建省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和特性具有一定的水平地带性和地域性的分布规律;但其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尚不明显,在不同山地表现不一致。
关键词 土壤腐殖质 地带性分异 福建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特征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承超 林国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本文论述了福建省71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62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了它们的区系特点,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级别、类型及其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福建的珍稀濒危植物,... 本文论述了福建省71种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62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了它们的区系特点,探讨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级别、类型及其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这些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福建的珍稀濒危植物,以及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有关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基督教地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耀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50,共3页
通过对福建省基督教空间分布的地理背景分析。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地理 对现实生活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自然环境特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昭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92-97,共6页
福建省自然环境的三个主要特征:盆地多、封闭性港湾多、枯水期流量小,造成了局部地方和某个时段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森林植被覆盖较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污染。今后,福建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一是保护森林植被资源,二是注意工业的... 福建省自然环境的三个主要特征:盆地多、封闭性港湾多、枯水期流量小,造成了局部地方和某个时段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森林植被覆盖较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污染。今后,福建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一是保护森林植被资源,二是注意工业的合理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特征 环境保护 环境决策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花岗岩类风化物的特性与建立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昭昞 《福建水土保持》 1989年第1期39-42,共4页
花岗岩类的特性据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56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2%,其中80%左右分布在花岗岩地区和紫色岩地区,而以前者为主。全省侵入岩和火山岩出露面积,各占全省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为沉积岩和... 花岗岩类的特性据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56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2%,其中80%左右分布在花岗岩地区和紫色岩地区,而以前者为主。全省侵入岩和火山岩出露面积,各占全省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一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侵入岩种类繁多,而以花岗岩类居绝对优势。也就是说,福建省花岗岩类分布地区有29.2%的面积发生水土流失。火山岩和变质岩分布地区(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0%),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沉积岩中只有白垩系沙县组红色砂页岩分布地区,才有水土流失发生,如连城的龙岗、宁化的禾口和淮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花岗岩 风化物 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 太阳能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地理系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师资优势的探讨
7
作者 袁书琪 郑耀星 +1 位作者 刘恭祥 景秀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5年第2期77-80,76,共5页
高师地理系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师资优势的探讨袁书琪,郑耀星,刘恭祥,景秀艳(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按照国家教委的部署,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两项重大基础工程业已展开。一项是中等教育的改革,另一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这... 高师地理系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师资优势的探讨袁书琪,郑耀星,刘恭祥,景秀艳(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按照国家教委的部署,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两项重大基础工程业已展开。一项是中等教育的改革,另一项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这两项工程既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地理 中等职业学校 职教师资 职业中学师资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师资 职教专业 非师范专业 办学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系应用性专业课程加强计算机教育的建议
8
作者 余珊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1997年第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 应用性专业 计算机信息科学 地理系 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 新技术 计算机应用课程 计算机基础教学 地理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地理信息系统与区域农业系统决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晓红 晏路明 程泽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86-91,共6页
应用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浦城县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在系统的支持下,对浦城县农业发展问题进行决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分析意见,为开发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决策分析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变性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鹤健 谭炳华 陈健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7-297,共11页
在福建沿海低丘、台地玄武岩风化物上发育一种暗色粘质土壤,历史上归属于砖红壤性红壤。本研究证明,它明显区别于砖红壤性红壤,主要表现于:风化-淋溶作用和脱硅富铝化作用较弱,通体暗色,层次分异不明显,粘粒含量高,粘土矿物以蒙脱石占优... 在福建沿海低丘、台地玄武岩风化物上发育一种暗色粘质土壤,历史上归属于砖红壤性红壤。本研究证明,它明显区别于砖红壤性红壤,主要表现于:风化-淋溶作用和脱硅富铝化作用较弱,通体暗色,层次分异不明显,粘粒含量高,粘土矿物以蒙脱石占优势,有明显膨胀收缩性,干季出现一定深度的开裂,阳离子交换量大,盐基饱和度和pH值较高。据此,这种土壤有必要从砖红壤性红壤中划分出来。按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本土壤定名为细质、蒙脱石型、高热、典型艳色湿润变性土。可以认为,变性土在我国也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变性土 土壤分类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长乐海岸沙丘形成发育及其区域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文开 李祖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6,共6页
福建长乐东部海岸沙丘较为发育,沙丘的形成发育受风力、沙源、植被、地形等影响。根据沙丘类型、沙丘组合和现代风沙活动差异,将长乐东部风沙区分为三段,五个不同风沙地貌区。
关键词 沙丘分布 海岸 沙丘 形成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CO镶嵌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新通 朱鹤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从农业景观单元空间构型与单元景观的土地利用模式,阐述了UCCO镶嵌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于大南坂农场实地实验研究,对UCCO镶嵌农林复合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及其效益进行了测定.并从镶嵌系统的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
关键词 UCCO 农林复合系统 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地理教材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书琪 关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338-342,共5页
在充分肯定现阶段我国学校地理教材研究工作取得进展的前提下,就研究计划的总体布局和教材的系统研究、应用的过程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地理教材 研究 研究计划 理论研究 过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惠花 林其东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2-407,共6页
本文针对福建沿海地区存在的水资源紧缺问题,通过对福建沿海地区水资源数量、供需平衡的分析,探讨了水资源紧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水资源利用的现状特征,进一步深入评述了现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角... 本文针对福建沿海地区存在的水资源紧缺问题,通过对福建沿海地区水资源数量、供需平衡的分析,探讨了水资源紧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水资源利用的现状特征,进一步深入评述了现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角度出发,重点讨论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沿海地区 水资源 供需平衡 用水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特网上的地理学资源及其开发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友飞 许世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7-283,共7页
Internet上的地理学资源包括虚拟地理图书馆、遥感图像和地图、学术机构、电子出版物、电子论坛、GIS软件和网络教育等类型,本文给出了许多精选的网络资源地址,并讨论了有关开发利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INTERNET 网络资源 地理学 GIS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福建海库带的灌丛分布在植被区划上的热量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承超 丘喜昭 张娆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14-417,共4页
据对福建全海岸带选取8个地区含36处样地、480m2面积的灌丛群落调查数据,以地区间灌木种多频度相似性指数作地区聚类和排序分析,得到闽东南部和闽东北部两个地区组合,且它们依温度变化成有规律的分布格局,划分结果同福建省... 据对福建全海岸带选取8个地区含36处样地、480m2面积的灌丛群落调查数据,以地区间灌木种多频度相似性指数作地区聚类和排序分析,得到闽东南部和闽东北部两个地区组合,且它们依温度变化成有规律的分布格局,划分结果同福建省气候区划、福建省植被区划均基本吻合。另据以上地区灌丛群落的灌木地理成分及其种优势度分析,也都取得和地区聚类、排序相对应的结果,这均表明福建海岸带灌丛群落的分布在植被区划上具热量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区划 海岸带 灌丛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陈松林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以福建省延平区为例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INFO的支持下探讨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差异显著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率的顺序为 :园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尤其是林... 以福建省延平区为例 ,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INFO的支持下探讨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差异显著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率的顺序为 :园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尤其是林地中的疏林地、园地中的茶园和耕地中的旱地土壤侵蚀程度尤为严重 .文中还提出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具体对策 ,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承超 林国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本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和类型作了统计,并分析了它们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为进一步研究武夷山珍稀濒危植物,以及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有关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珍稀植物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晴 郑耀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244-249,共6页
虽然关于社区的概念尚无严格的界定,但社区研究仍是社会学和地理学研究中的活跃领域.作为社会地理学研究基本单元的社区研究,可以促进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化,并且可以作为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不同的社... 虽然关于社区的概念尚无严格的界定,但社区研究仍是社会学和地理学研究中的活跃领域.作为社会地理学研究基本单元的社区研究,可以促进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化,并且可以作为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不同的社区空间类型划分探讨社会地理的不同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会地理学 社会学 生态化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城市地貌与城市气候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文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6-102,共7页
根据近30年的福州城市及其邻县的气候资料,本文分析了福州盆地自然地貌和城市人工地貌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文章认为,一方面,福州盆地自然地貌明显地控制着盆地中的风向并使福州城市气温高于盆地外的气温,另一方面,福州城市人工地... 根据近30年的福州城市及其邻县的气候资料,本文分析了福州盆地自然地貌和城市人工地貌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文章认为,一方面,福州盆地自然地貌明显地控制着盆地中的风向并使福州城市气温高于盆地外的气温,另一方面,福州城市人工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也导致了近年来城市气温逐渐升高以及风速逐渐降低.为了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城市规模过分扩大,降低建筑物密度,增加城市绿地,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貌 城市气候 福州市 人工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