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抗菌剂在塑料应用面可量产化技术研究
1
作者 颜阿南 陈招娣 +2 位作者 柯俊沐 林新兴 林渊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以载银玻璃为抗菌剂,以活化轻质碳酸钙为分散剂,密胺树脂为载体树脂,通过压制成型工艺分别在180、200、210℃下制备了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并对它们进行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甲醛迁移量测定及三聚氰胺迁移量测定等表征,进一... 以载银玻璃为抗菌剂,以活化轻质碳酸钙为分散剂,密胺树脂为载体树脂,通过压制成型工艺分别在180、200、210℃下制备了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并对它们进行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甲醛迁移量测定及三聚氰胺迁移量测定等表征,进一步优化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的压制工艺,并评估其作为食品接触容器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200℃压制得到的抗菌轻钙密胺复合材料各方面性能更优,树脂在210℃压制温度时发生了大分子链间的交联键断裂,制品符合食品接触容器的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银玻璃 分散剂 密胺树脂 抗菌性能 压制成型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铋镍双金属有机骨架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食品包装中对特辛基苯酚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谦 郑仲龙 黄迪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98-106,共9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快速检测食品包装中的对特辛基苯酚[p-(tert-octyl)phenol,POP]。方法利用溶剂热法合成铋镍双核金属有机骨架(bismuth nickel bimetal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Bi-Ni-BTC),通过超声自组装的方...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并用于快速检测食品包装中的对特辛基苯酚[p-(tert-octyl)phenol,POP]。方法利用溶剂热法合成铋镍双核金属有机骨架(bismuth nickel bimetal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Bi-Ni-BTC),通过超声自组装的方法将Bi-Ni-BTC与多壁碳纳米管(multi 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制备复合材料Bi-Ni-BTC@MWCNTs,并滴涂成膜于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构建电化学传感器Bi-Ni-BTC@MWCNT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可行性实验初步评价该传感器的性能。使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LSV),通过调整配体比例、修饰量、缓冲溶液的种类、pH、富集时间、富集电位、扫描速度等优化传感器的性能。结果GCE表面上滴涂电极修饰液3次,共3层,修饰量共18μg、pH 7.0磷酸盐缓冲盐溶液、扫描速率100 mV/s、富集电位0.3 V、富集时间120 s条件下,POP的峰电流(ΔI)与浓度(C)间的线性回归方程:ΔI=0.87931C+5.29413(r2=0.9964),POP的检测浓度范围为1.0~100.0μmol/L,检出限为68 nmol/L(3σ/K)。该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食品包装袋迁移出的POP时,其加标回收率为95.39%~100.81%,相对标准偏差为0.81%~5.93%(n=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铋镍双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可用于POP的超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特辛基苯酚 铋镍双金属有机骨架 多壁碳纳米管 电化学传感器 线性扫描伏安法 食品包装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肉桂醛-丁香油的壳聚糖/聚乳酸抗菌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锐 张莺营 +3 位作者 王骏杰 林渊智 陈文韬 施源德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年第5期21-27,共7页
以壳聚糖/聚乳酸为基底膜,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肉桂醛和丁香油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IR测试可知肉桂醛和丁香油共混到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中,以挥发性盐基氮为指标,-4℃冷藏时,肉桂醛:丁香油为1∶1和2∶1时... 以壳聚糖/聚乳酸为基底膜,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肉桂醛和丁香油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IR测试可知肉桂醛和丁香油共混到壳聚糖/聚乳酸复合膜中,以挥发性盐基氮为指标,-4℃冷藏时,肉桂醛:丁香油为1∶1和2∶1时制备的壳聚糖/聚乳酸抗菌膜对鸡胸肉的保鲜效果较佳,可延长货架期2—3天.此外,随着丁香油配比增加,复合膜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减弱,摩擦系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丁香油 壳聚糖 聚乳酸 抗菌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峰锯齿波下双自由度斜支承包装系统的冲击特性
4
作者 段宁宁 林渊智 苏羽航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73-478,共6页
将双自由度的斜支承包装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模并求得系统在后峰锯齿波作用下的冲击动力学方程,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其作数值分析.将系统频率比、无量纲脉冲激励时间作为两个坐标轴,系统关键部件的动力学放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获得... 将双自由度的斜支承包装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模并求得系统在后峰锯齿波作用下的冲击动力学方程,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其作数值分析.将系统频率比、无量纲脉冲激励时间作为两个坐标轴,系统关键部件的动力学放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获得三维冲击响应谱,探讨相关参量对其最大加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频率比范围内,增大无量纲脉冲激励幅值使关键部件的最大加速度波动略有加剧,增大倾斜角度使关键部件的最大加速度显著增大,增大质量比可有效减小关键部件的最大加速度;关键部件的最大加速度受低频率比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支承系统 四阶Runge-Kutta 后峰锯齿波 双自由度 三维冲激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Pd/MWCNT的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锦阳 黄迪惠 +2 位作者 孙仲伟 叶瑞洪 陈盛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49-456,463,共9页
实验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双金属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AuPd/MWCNT)修饰电极所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双酚A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基于AuPd/MWCNT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AuPd/MWCNT/GCE),所修饰的复合材料叠加了双金属... 实验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双金属负载于多壁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AuPd/MWCNT)修饰电极所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在双酚A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基于AuPd/MWCNT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AuPd/MWCNT/GCE),所修饰的复合材料叠加了双金属的复合效应并良好结合了MWCNT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活性与催化活性,有良好的响应作用.检测的最优条件为涂层3层,即修饰量为18μL,pH=7.0时,其在2~10μ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7.7 nmol/L.该传感器应用于检测牛奶瓶迁移出的双酚A时,其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3.9%~98.8%.综上所述,本研究所组建的基于AuPd/MWCNT的双酚A电化学传感器是一种有前景并且可靠的双酚A检测分析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d MWCNT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传感器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波下斜支承系统关键件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宁宁 林渊智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年第2期21-25,共5页
根据斜支承缓冲减振系统的简化模型,列出系统受矩形波作用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利用Runge-Kutta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将关键部件最大加速度与脉冲激励幅值的比值作为反映系统动力学放大因子,脉冲激励时间作为变量,绘制关键部件的二维冲击... 根据斜支承缓冲减振系统的简化模型,列出系统受矩形波作用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利用Runge-Kutta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将关键部件最大加速度与脉冲激励幅值的比值作为反映系统动力学放大因子,脉冲激励时间作为变量,绘制关键部件的二维冲击响应谱.探讨了系统倾斜角度、质量比、频率比等对关键部件冲击响应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小支承角、频率比增加、低频率比下增大质量比等可有效抑制关键部件最大加速度;随系统主体阻尼比变大,关键部件最大加速度随之显著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支承 动力学特性 RUNGE-KUTTA法 矩形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聚乙烯共挤薄膜相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红 吴月华 +1 位作者 林渊智 苏羽航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1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为了制备节能环保的免底涂剂无有机溶剂排放的预涂膜,生产由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PP/PP/PE)三层共挤流延膜,因PP与PE的相容性不好,本研究对其相容性进行改良,以期为生产节能高效、经济环保的预涂膜作出指导.采用流延机制备PP/PP/PE三... 为了制备节能环保的免底涂剂无有机溶剂排放的预涂膜,生产由聚丙烯/聚丙烯/聚乙烯(PP/PP/PE)三层共挤流延膜,因PP与PE的相容性不好,本研究对其相容性进行改良,以期为生产节能高效、经济环保的预涂膜作出指导.采用流延机制备PP/PP/PE三层共挤流延膜,下表层的聚乙烯分别选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以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和mLLDPE作为相容剂对共挤膜进行增容改性,对比不同相容剂作用下共挤膜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其增容效果,并对增容后的预涂膜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10%相容剂时,三种膜的剥离力均最大,增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乙烯 增容 共挤流延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MWCNTs修饰电极对Pb^(2+)的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谦 黄迪惠 孙仲伟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44-349,共6页
采用溶剂共热法合成g-C_(3)N_(4)/MWCNTs,使用滴涂成膜的方式制备g-C_(3)N_(4)/MWCNTs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检测软塑包装袋中迁移的铅(Pb^(2+)).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浓度在1×10^(-7)~1.0×... 采用溶剂共热法合成g-C_(3)N_(4)/MWCNTs,使用滴涂成膜的方式制备g-C_(3)N_(4)/MWCNTs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检测软塑包装袋中迁移的铅(Pb^(2+)).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浓度在1×10^(-7)~1.0×10^(-5)mol·L^(-1)范围的Pb^(2+),检测出的峰电流差有良好的线性(R^(2)=0.9989),检出限为0.025μmol·L^(-1),Pb^(2+)加标回收率为95.8%~104.3%,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2%~4.21%,说明g-C_(3)N_(4)/MWCNTs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中Pb^(2+)含量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MWCNTs 电化学传感器 差分脉冲伏安法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MWCNT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湖水中的对特辛基苯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锦阳 黄迪惠 +1 位作者 叶瑞洪 陈盛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30-236,共7页
开发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金(Au-MWCNT)并具有协同放大电流信号的对特辛基苯酚(POP)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其中多壁碳纳米管(MWCNT)被用作支持物以改善电子传输,N,N-二甲基甲酰胺(DMF)被用作MWCNT的分散剂,克服MWCNT之间固有的范德... 开发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金(Au-MWCNT)并具有协同放大电流信号的对特辛基苯酚(POP)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其中多壁碳纳米管(MWCNT)被用作支持物以改善电子传输,N,N-二甲基甲酰胺(DMF)被用作MWCNT的分散剂,克服MWCNT之间固有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纳米金(AuNPs)的负载量.结果表明,制备的Au-MWCNT对POP的电催化性能明显增强.最优条件为:修饰涂层为3层,扫描速度为100 mV/s,缓冲溶液pH值为7.0.在最优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对POP进行测定,峰电流与POP的浓度在1.0×10^(-6)~1.0×10^(-5) mol/L范围内体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9.61×10^(-8) mol/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8%-101.3%.所制备的传感器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性,可以应用于湖水中POP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金 对特辛基苯酚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BiOCl-MWCNT电化学传感器检测自来水中Pb^(2+)含量
10
作者 孙仲伟 黄迪惠 +2 位作者 陈锦阳 叶瑞洪 陈盛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1年第2期133-138,165,共7页
通过制备BiOCl-MWCNT电化学传感器,将其用于检测自来水中Pb^(2+)含量.在醋酸盐缓冲液pH 4.00,富集电位-1.3 V,富集时间150 s时,通过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测定Pb^(2+)最为明显.在优化条件下,浓度线性范围为10~200 ng/mL,检出限... 通过制备BiOCl-MWCNT电化学传感器,将其用于检测自来水中Pb^(2+)含量.在醋酸盐缓冲液pH 4.00,富集电位-1.3 V,富集时间150 s时,通过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DPASV)测定Pb^(2+)最为明显.在优化条件下,浓度线性范围为10~200 ng/mL,检出限为1 ng/mL,在检测自来水中Pb^(2+)含量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 Pb^(2+) DPA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