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不同器官中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春松 徐夙侠 黄青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3-459,共7页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含有丰富的咖啡酰奎宁酸。在本研究中,运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叶苦丁茶不同器官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大叶苦丁茶的不同器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着显著...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含有丰富的咖啡酰奎宁酸。在本研究中,运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叶苦丁茶不同器官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大叶苦丁茶的不同器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着显著的变化。在叶片中,10天叶龄的叶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是19.78 g/100 g,而当叶龄达到12月时,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已经降为1.41 g/100 g。随着发育时间的增长,雌花、雄花中的含量变化也有类似的变化。雌花(果)和雄花在发育期为10天时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高:分别20.29 g/100 g和18.06 g/100g,随后在雌花发育成的7个月果实中下降到0.16 g/100 g,而在40天期接近脱落的雄花中其含量降为10.36 g/100 g。大叶苦丁茶的器官中,除了嫩叶,雄花由于高含量的咖啡酰奎宁酸和较多的生物量,也是一种好的咖啡酰奎宁酸来源材料。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叶苦丁茶的花中含有大量的咖啡酰奎宁酸。MEKC方法也是首次被用于苦丁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测定,使用这种方法,大叶苦丁茶中的6种咖啡酰奎宁酸成分在40分钟内完全分离。相较于以前文献中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为苦丁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 MEKC 年龄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Bougainvillea peruviana ‘Thimma’)在转录水平的甜菜色素和类黄酮积累比较(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夙侠 黄青云 +2 位作者 林春松 黄一锦 胡欧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9-258,共10页
Bougainvillea peruviana‘Thimma’属于三角梅属,该属植物积累甜菜色素而不是像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一样积累花青素。该材料特征同株出现3种颜色:白色、洋红色和白/洋红相间。本研究首次使用3种花色特征的花序(红色Yp、混合色的Ym、白色Yw... Bougainvillea peruviana‘Thimma’属于三角梅属,该属植物积累甜菜色素而不是像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一样积累花青素。该材料特征同株出现3种颜色:白色、洋红色和白/洋红相间。本研究首次使用3种花色特征的花序(红色Yp、混合色的Ym、白色Yw)作为研究材料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对探测到的花色代谢基因进行验证。共获得平均长度为616 bp的73 325条基因。3种材料的差异显示基因(DEGs)中有327个被注释到甜菜色素合成基因,308个被注释到类黄酮合成基因,466个被注释到花青素合成基因。我们选出8个基因:4个甜菜色素合成基因(PPO,CYP76AD1,c DOPA-5-GT,DODA)和4个花青素合成基因(FLS,DFR,LDOX,3-GT)进行验证。其中,4个甜菜色素合成基因在3种花色材料中的表达较好的正相关于甜菜色素含量。花青素合成途径末端的3个基因(DFR,LDOX,3-GT)在B.peruviana中首次被验证。real-time PCR的验证结果很好的吻合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同时,B.peruviana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三角梅属植物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有效的摒除其他生物学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GAINVILLEA peruviana 转录组 REAL-TIMEPCR 甜菜色素 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