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人才现状与培养策略
1
作者 艾四芽 林思敏 +3 位作者 杨龙清 何森凯 庄存超 许莉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为落脚点,从创新、转化和服务三方面人才入手,分析当前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人才问题,并提出了政策优化、产学研合作强化和评价体系完善的策略,旨在促进福建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面进步,弥补人... 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人才需求为落脚点,从创新、转化和服务三方面人才入手,分析当前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人才问题,并提出了政策优化、产学研合作强化和评价体系完善的策略,旨在促进福建省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面进步,弥补人才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 产学研优化 人才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2
作者 艾四芽 林思敏 +3 位作者 杨龙清 何森凯 庄存超 许莉 《福建交通科技》 2023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科技创新是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第一驱动力,必须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支撑交通强国建设。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需求、相关制度政策、成果转化推广四方面分析目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 科技创新是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第一驱动力,必须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支撑交通强国建设。以福建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需求、相关制度政策、成果转化推广四方面分析目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四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助力构建支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人才培养 创新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激发剂对近海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
3
作者 叶晨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2,共7页
为提高近海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钢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通过测试掺钢渣混凝土的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碳化深度和氯离子电通量,研究了硫酸钠、脱硫石膏、脱硫灰这3种激发剂以单掺或复掺方式对钢渣活性和混凝土抗氯离子能力和抗... 为提高近海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钢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通过测试掺钢渣混凝土的流动度、凝结时间、力学性能、碳化深度和氯离子电通量,研究了硫酸钠、脱硫石膏、脱硫灰这3种激发剂以单掺或复掺方式对钢渣活性和混凝土抗氯离子能力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使水泥净浆的流动度下降,凝结时间延长,Na_(2)SO_(4)作激发剂可略微缩短凝结时间,矿粉和钢渣粉可一定程度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但加入一定量的激发剂后会减弱这种效果;脱硫灰、Na_(2)SO_(4)、脱硫石膏这3种激发剂对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有显著提升,特别是3%Na_(2)SO_(4)对抗折强度的贡献较大;Na_(2)SO_(4)与脱硫石膏复合激发剂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提升作用大于Na_(2)SO_(4)-脱硫灰复合激发剂和单掺激发剂;3种激发剂单掺对钢渣-矿粉混凝土7 d抗压强度略有改善效果,对后期抗压强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复合激发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较为显著,特别是3%Na_(2)SO_(4)和4%脱硫石膏复合激发剂对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Na_(2)SO_(4)使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分别提高了23.9%和43.7%,Na_(2)SO_(4)和脱硫石膏复合激发剂对耐久性的提升效果优于单一激发剂。脱硫灰、脱硫石膏、Na_(2)SO_(4)激发剂提高了钢渣的活性,进一步改善了混凝土的微结构,使得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耐久性 钢渣激发剂 近海混凝土 钢渣混凝土
原文传递
交通行业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用”发展困局及强化措施分析
4
作者 何森凯 《福建交通科技》 2023年第6期86-88,共3页
博士后工作站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强企及企业全面、协调、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交通领域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现状,针对创新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不足等产学研用的发展困局,系统分析了博士后工作站... 博士后工作站是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平台,是人才强企及企业全面、协调、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交通领域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现状,针对创新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不足等产学研用的发展困局,系统分析了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在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提升的四大措施。经研究发现:通过规范完善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显著提升产学研用成效;通过以项目为载体推进技术创新,以技术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能够充分发挥工作站汇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平台优势,加速推进企业重大、重点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工作站 企业转型 成果转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与基础设施行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5
作者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工作会商协议书》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动福建省交通与基础设施行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福建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工作会商协议书》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动福建省交通与基础设施行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福建省交发高科有限公司依托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福建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底层支撑系统,搭建专业、高效、权威的交通与基础设施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转化平台”,https://www.fjcctt.cn/j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厅 技术转移中心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成果转化 公共服务平台 底层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现状与合作模式分析
6
作者 王敦星 张堂贤 +2 位作者 何森凯 刘小靖 杨煜翔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10期168-171,共4页
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为致力于促进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在交通科技领域内深度交流与合作、加速交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激发交通科技创新潜能,推动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闽台两地交通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为致力于促进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在交通科技领域内深度交流与合作、加速交通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激发交通科技创新潜能,推动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闽台两地交通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基于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平台建设和合作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深化闽台交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策略建议,有利于破解闽台交通技术壁垒,增强转化平台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与技术融合创新能力,推动闽台交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应用,为两地交通科技协同发展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交通科技 成果转化 平台建设 合作模式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交通领域产业化团队建设
7
作者 何森凯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第12期189-191,共3页
产业化人才团队培养作为交通行业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亟须摆在重要位置,开展有针对性、差异化、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文章结合产业化发展现状,针对当前产业化团队建设困局,提出健全产业化团队培养机制,通过整... 产业化人才团队培养作为交通行业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亟须摆在重要位置,开展有针对性、差异化、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文章结合产业化发展现状,针对当前产业化团队建设困局,提出健全产业化团队培养机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提出强化产业化团队建设的四大措施。研究发现: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及健全评价体系,能够有效规范产业化团队建设及激发产业化团队活力,提高产业化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培育集聚“研发+产业化”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 团队建设 人才培养 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余荔榕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第16期97-99,共3页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务分析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中的一项必备工具,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企业的财务分析还存在诸多不足,势必会影响分析结论的准确性。本文通过介绍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务分析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中的一项必备工具,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企业的财务分析还存在诸多不足,势必会影响分析结论的准确性。本文通过介绍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方法与作用,分析了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提高企业财务分析质量,为引导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分析 经营决策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环保型路面加强技术
9
作者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低碳环保型路面加强技术是基于高性能路用加强材料的应用,通过有针对性的路面结构设计和技术应用,实现路面耐久性的综合提升。(一)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玄武岩纤维短切纱是用连续玄武岩纤维原丝或预处理后的纤维短切而成的产品,可有效提... 低碳环保型路面加强技术是基于高性能路用加强材料的应用,通过有针对性的路面结构设计和技术应用,实现路面耐久性的综合提升。(一)玄武岩纤维短切纱。玄武岩纤维短切纱是用连续玄武岩纤维原丝或预处理后的纤维短切而成的产品,可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等路用性能,主要应用于沥青路面上面层、中面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构设计 抗疲劳性 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玄武岩纤维 路用性能 路面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安全低碳建养技术
10
作者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进一步提升隧道通行条件,改善隧道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权属企业福建省交发高科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院士团队、闽江学院中国漆产业研究中心,开展有关课题研究,围绕隧道光环境综合提升、智能照明综... 为进一步提升隧道通行条件,改善隧道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权属企业福建省交发高科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院士团队、闽江学院中国漆产业研究中心,开展有关课题研究,围绕隧道光环境综合提升、智能照明综合控制、空气环境综合提升、新型智慧消防等新技术,打造隧道安全低碳建养技术生态体系,构建从技术咨询、设计开发、产品生产到专业施工的全过程服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安全 通行条件 技术咨询 专业施工 智能照明 生态体系 闽江学院 空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加气砖渣泡沫混凝土抗冻性能分析
11
作者 叶晨峰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通过利用轻质固废垃圾响应国家双碳政策,使加气砖渣成为泡沫混凝土的粗骨料,应用在强度要求较低,但对抗冻性能有要求、温差较大的地方路基中。因此,将轻质固废垃圾加气砖渣作为再生骨料的原材料,分析了不同水灰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 通过利用轻质固废垃圾响应国家双碳政策,使加气砖渣成为泡沫混凝土的粗骨料,应用在强度要求较低,但对抗冻性能有要求、温差较大的地方路基中。因此,将轻质固废垃圾加气砖渣作为再生骨料的原材料,分析了不同水灰比、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再生加气砖渣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加,7、28 d试块强度逐渐降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强度折减速率逐渐降低,经过15次循环后会有骤降,之后降低趋势减小,水灰比为0.7时,强度折减率最低,抗冻性能最好,28 d抗冻性能远大于7 d抗冻性能。水灰比较低时浆液无法自动流入,无法成形,水灰比较高时,抗冻性能较差,得出合适水灰比为0.7、0.8,此时经过循环冻融后的质量、强度损失满足要求,现场施工时需综合考虑水灰比和抗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加气砖渣 抗冻性能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受限下低等级公路泡沫轻质土路基填筑技术应用
12
作者 叶晨峰 何森凯 陈其柱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低等级公路建设用地受基本农田、生态林等红线限制,部分路基段落无法放坡。泡沫轻质土具有轻质性、自立性、施工便捷等优点,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以福建某低等级公路工程为依托,分析了在用地受限情况下的泡沫轻质土路基设计方案,通过稳... 低等级公路建设用地受基本农田、生态林等红线限制,部分路基段落无法放坡。泡沫轻质土具有轻质性、自立性、施工便捷等优点,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以福建某低等级公路工程为依托,分析了在用地受限情况下的泡沫轻质土路基设计方案,通过稳定性验算,表明泡沫轻质土路基在低等级公路用地受限路段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受限 低等级公路 泡沫轻质土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人行道板方案比选及应用
13
作者 蔡隆文 《福建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以福建某市政桥梁的旧桥加固改造为背景,在综合考虑优化结构受力、降低桥梁上部荷载、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造价以及运营养护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普通混凝土结构、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三种不同的人行道板改造方... 以福建某市政桥梁的旧桥加固改造为背景,在综合考虑优化结构受力、降低桥梁上部荷载、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工程造价以及运营养护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普通混凝土结构、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三种不同的人行道板改造方案。结果显示,UHPC材料由于力学性能优异,且相对于普通混凝土人行道板能够减轻自重,提高耐久性,相对于钢结构经济性更优,最终被确定为实施方案。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为UHPC材料在结构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预制构件 桥梁人行道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负载紫外线吸收剂在水性丙烯酸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叶晨峰 《中国涂料》 2024年第12期35-44,共10页
研究旨在制备负载紫外线的纳米二氧化硅(SiO_(2))改性的水性丙烯酸工业涂料,并研究改性纳米SiO_(2)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了接触角仪、扫描电镜、常规物理机械性能等对多种手段对涂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iO_(2)... 研究旨在制备负载紫外线的纳米二氧化硅(SiO_(2))改性的水性丙烯酸工业涂料,并研究改性纳米SiO_(2)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了接触角仪、扫描电镜、常规物理机械性能等对多种手段对涂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纳米SiO_(2)含量的增加,涂层具有较好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并且光泽度有所提高。这表明,改性纳米SiO_(2)对涂料的增韧和增强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涂层的常规物理机械性能和表面性能。然而,当改性纳米SiO_(2)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增加含量并不能继续提高涂层的光泽度,甚至会导致涂层表面性能变差。这是因为,改性纳米SiO_(2)在涂层中的分散度和填充效果受到含量的影响,达到一定含量后,纳米SiO_(2)颗粒之间的互相聚集和堆积现象会加剧,使涂层的表面质量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丙烯酸 水性工业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