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钠含量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敏 郑其林 +4 位作者 韩嘉俊 袁伟伟 陈康 廖俊杰 姚胡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高钠含量的P2型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0.93)Li_(0.125)Ni_(0.25)Mn_(0.45)Ti_(0.125)Zn_(0.05)O_(2)(NLNMTZ).研究发现,该材料电化学曲线平滑,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在20 mA/g下,容...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高钠含量的P2型层状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0.93)Li_(0.125)Ni_(0.25)Mn_(0.45)Ti_(0.125)Zn_(0.05)O_(2)(NLNMTZ).研究发现,该材料电化学曲线平滑,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出色的倍率性能.在20 mA/g下,容量高达117.6 mAh/g;在200 mA/g下,7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含量 P2型层状氧化物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B_(2)超导线材的原位热处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威东 罗黄健 +2 位作者 赵勇 冯勇 王丽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通过原位SPS热处理和管式炉退火获得SPS-AN MgB_(2)线材样品.XRD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各样品中均有MgB_(2)相生成.在SPS热处理阶段,样品出现许多MgB_(2)片状颗粒.由于在SPS阶段样品分解程度不同,退火后样品的形貌出现明显差异.SPS-AN-800... 通过原位SPS热处理和管式炉退火获得SPS-AN MgB_(2)线材样品.XRD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各样品中均有MgB_(2)相生成.在SPS热处理阶段,样品出现许多MgB_(2)片状颗粒.由于在SPS阶段样品分解程度不同,退火后样品的形貌出现明显差异.SPS-AN-800℃样品保持了较大的片状形貌,在颗粒边缘有杂相堆积,导致样品的Jc性能最差.SPS-AN-850℃和SPS-AN-880℃样品在退火过程中片状颗粒分解成纳米颗粒,产生了更多的边界钉扎作用.由于SPS-AN-880℃样品分解生成的杂相小颗粒更多,其Jc性能较SPS-AN-850℃样品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硼化镁 热处理 超导性能 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材料γ-PtBi_(2)的变温晶体结构研究
3
作者 张世车 刘威 +7 位作者 杨萌 林宇 冯娅 石友国 Kenya Shimada 杨晓峰 Darren C Peets 何少龙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4-119,共6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和能带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γ-PtBi_(2)的晶体结构。利用单晶XRD确定了室温下晶体的结构为P31m。为了确定低温时样品的晶体结构,用ARPES测得了样品的电子结构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利用X射线衍射(XRD)、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和能带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γ-PtBi_(2)的晶体结构。利用单晶XRD确定了室温下晶体的结构为P31m。为了确定低温时样品的晶体结构,用ARPES测得了样品的电子结构并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样品的结构与P31m相吻合,这表明在低温时样品依然保持P31m结构。进一步的高温XRD研究表明,在高温时样品的晶体结构仍为P31m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 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肠形回音壁微腔的轴向光场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逸飞 沈孟冲 +3 位作者 覃情 伊重瑾 叶明勇 林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64-68,共5页
介绍了光纤锥与回音壁光学微腔耦合得到系统传输谱线的理论,实验研究了光纤锥与香肠形微腔的传输谱线.实验中通过铬丝靠近微腔的方法来调节微腔的本征损耗.当铬丝沿着香肠腔的轴向移动时,传输谱线的变化说明香肠腔光学模式强度沿轴向会... 介绍了光纤锥与回音壁光学微腔耦合得到系统传输谱线的理论,实验研究了光纤锥与香肠形微腔的传输谱线.实验中通过铬丝靠近微腔的方法来调节微腔的本征损耗.当铬丝沿着香肠腔的轴向移动时,传输谱线的变化说明香肠腔光学模式强度沿轴向会周期性的变化.论文的结果能增加人们对回音壁微腔的了解、促进其在光学传感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 香肠形微腔 周期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钠位点占比设计高性能P2型钠电正极材料
5
作者 韩嘉俊 温敏 +4 位作者 郑其林 袁伟伟 陈康 廖俊杰 姚胡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6-2023,共8页
在众多Na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P2型层状氧化物因其优异的动力学性能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P2型层状氧化物材料中,Na离子有2种不同的位点,即Na_(e)和Na_(f)。由于配位环境的差异,Na离子在不同位点间的迁移行为不同。本工作提出通过... 在众多Na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P2型层状氧化物因其优异的动力学性能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P2型层状氧化物材料中,Na离子有2种不同的位点,即Na_(e)和Na_(f)。由于配位环境的差异,Na离子在不同位点间的迁移行为不同。本工作提出通过调控材料中Na含量的策略实现了对同一过渡金属组分材料的/Na_(f)位点占位比的优化。研究发现,与Na_(0.45)Ni_(0.1)Mn_(0.9)O_(2)和Na_(0.65)Ni_(0.1)Mn_(0.9)O_(2)相比,具有更高Na_(e)/Na_(f)位点占比值的Na_(0.55)Ni_(0.1)Mn_(0.9)O_(2)材料表现出最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电化学曲线平滑,在0.2 C (1 C=173 m A·g^(-1))的倍率下容量高达174.5 m A·h·g^(-1),在3 C,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高达92.95%,10 C的高倍率下仍能发挥83.6 mA·h·g^(-1)的容量,该策略为设计高性能P2型钠电正极材料打开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离子电池 P2型层状正极材料 Na位点
原文传递
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中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
6
作者 刘煦垣 覃情 +1 位作者 林秀敏 叶明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8,共10页
电磁诱导透明是一种通过施加外部光场操控介质光吸收和色散属性的物理现象。在经典光学系统中两个耦合光学模式所产生的干涉效应也能够产生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凭借高品质因子和微小模式体积的优势,成为实现电磁诱导... 电磁诱导透明是一种通过施加外部光场操控介质光吸收和色散属性的物理现象。在经典光学系统中两个耦合光学模式所产生的干涉效应也能够产生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凭借高品质因子和微小模式体积的优势,成为实现电磁诱导透明的重要光学平台之一。回顾了自2017年以来基于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平台在实验层面取得的关于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部分研究进展,阐述并分析了这些研究实现电磁诱导透明的机理,为理解并实现电磁诱导透明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透明 回音壁模式 光学微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示波器探究音乐中的和声音程
7
作者 韩泽 刘嫩容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12期152-156,共5页
主要从物理学科的角度探究音乐中不同和声音程在听觉上的差异,使用电吉他接入示波器,并实时演奏双音符和声,利用手机摄像记录在示波器中呈现的波包图像.分析发现,和声的听觉感受与其波包周期有一定关系,与音乐学中的和声音程理论完全符合.
关键词 示波器 声音可视化 乐音 和声音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调控下Tl_(2)Ta_(2)O_(7)中的拓扑相变
8
作者 徐诗琳 胡岳芳 +2 位作者 袁丹文 陈巍 张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2-257,共6页
拓扑电子材料因为具有非平庸的拓扑态,所以会展现出许多奇异的物理性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应变调控下的烧绿石三元氧化物Tl_(2)Ta_(2)O_(7)中的拓扑相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原子轨道投影能带,发现体系费米能级附近O原子的(px+... 拓扑电子材料因为具有非平庸的拓扑态,所以会展现出许多奇异的物理性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应变调控下的烧绿石三元氧化物Tl_(2)Ta_(2)O_(7)中的拓扑相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原子轨道投影能带,发现体系费米能级附近O原子的(px+py)与pz轨道发生了能带反转,再构造了紧束缚模型计算得到体系的Z2拓扑不变量确定了其拓扑非平庸性,最后研究了表面态等拓扑性质.研究发现未施加应变的Tl_(2)Ta_(2)O_(7)是一个在费米能级处具有二次能带交叉点的半金属,而平面内应变会破缺晶体对称性进而使体系发生拓扑相变.当对体系施加-1%的压缩应变时,它会转变为狄拉克半金属;当对体系施加1%的拉伸应变时,体系相变为拓扑绝缘体.本研究对于在三维材料中调控拓扑相变有着较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为低能耗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绝缘体 拓扑相变 狄拉克半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氩气等离子体时间分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亚雄 周文琦 +4 位作者 庄彬 张永胜 柯川 许涛 赵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9-1057,共9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以激光诱导微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为技术特征,在科研与工业领域正得到重视与蓬勃发展。作为环境气体的氩气对等离子体演化过程中粒子的碰撞过程有重要影响,决定着LIBS技术分析性能的发挥。利用光谱诊断技术深入研...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以激光诱导微等离子体的原子发射为技术特征,在科研与工业领域正得到重视与蓬勃发展。作为环境气体的氩气对等离子体演化过程中粒子的碰撞过程有重要影响,决定着LIBS技术分析性能的发挥。利用光谱诊断技术深入研究LIBS技术条件下氩气的光谱特征,对于提升LIBS技术及其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中阶梯光栅光谱仪记录时间序列光谱信息研究了瞬态Ar等离子体碰撞和衰减过程,包括等离子体演化过程中的辐射机制和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及温度的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激光与氩气相互作用的初始阶段,光谱主要由连续辐射组成,在0.6μs后,光谱开始主要由氩原子、离子的离散跃迁辐射谱线组成。氩原子线和离子线的演化周期不同,在0~1.0μs延迟时间内离子线占主导,在1.0~30μs原子线占主导。利用Stark展宽,Saha-Boltzmann曲线方程对60,80和100 mJ脉冲激光能量激发下的等离子体的电子数密度和温度进行了计算,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在0.2~2.0μs延迟时间内快速衰减,之后在较长的延迟时间内缓慢下降,大约在4.0μs达到同一个数量级;等离子体温度(80 mJ)从初始0.2μs时的18000 K迅速下降到13000 K(2.0μs),在5.0μs后缓慢下降到12000 K。为进一步检验和优化激光脉冲用于氩气的分析性能,对氩的不同特征谱线信噪比随时间演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氩原子线在2.0~6.0μs的延迟窗口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氩离子线则在0.1~1.0μs延迟窗口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氩气 等离子体 时序特征 时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电子结构的压力应变调控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文锑 黄璐 +3 位作者 许桂贵 钟克华 张健敏 黄志高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0-319,共10页
由于MnBi2Te4电子结构具有对晶格常数的改变相当敏感的特性,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MnBi2Te4反铁磁块体的电子结构施加等体积应变调控.研究发现体系能带结构在材料等体积拉伸和压缩作用下变化灵敏,体系出现绝缘体-... 由于MnBi2Te4电子结构具有对晶格常数的改变相当敏感的特性,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MnBi2Te4反铁磁块体的电子结构施加等体积应变调控.研究发现体系能带结构在材料等体积拉伸和压缩作用下变化灵敏,体系出现绝缘体-金属相变.特别地,当施加特定应变后导带和价带在Γ处出现交叉,体系呈零带隙状态.在此应变下仍可观察到能带反转的现象,具有非平庸的能带拓扑性质.根据不同应变下的电荷密度图,发现等体积应变会影响体系七倍层层间距,其中等体积压缩和拉伸应变可分别增大和减小Te原子层间距,表明等体积压缩有利于降低反铁磁层间耦合.通过等体积压力应变调控,掌握了MnBi2Te4的电子结构的变化规律,这对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的物性研究和实验制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Bi2Te4 应力应变 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引脚巨原子嵌套耦合于波导系统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鑫怡 张慧宁 +1 位作者 刘选德 杨榕灿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58-63,共6页
提出了一个由多引脚巨原子嵌套耦合到微波传输线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模拟了光子通过波导的总透射率,由此得到巨原子与波导耦合点间的距离对光散射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该现象对光量子开关的理论研究... 提出了一个由多引脚巨原子嵌套耦合到微波传输线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模拟了光子通过波导的总透射率,由此得到巨原子与波导耦合点间的距离对光散射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该现象对光量子开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量子操控 量子网络 量子器件 波导QED 巨原子 电磁诱导透明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肠形回音壁微腔中机械振动的观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宇宏 陈敏诚 +3 位作者 郭舒婷 吴柳乐 叶明勇 林秀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29,共5页
研究了由辐射压力导致的香肠形回音壁微腔的机械振动现象.观测到的香肠腔光学模式的品质因子约为10^6,机械振动频率约为90 MHz,振动模式的品质因子约为4600.研究了输入光功率与香肠腔机械振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光功率的增加,观察到越... 研究了由辐射压力导致的香肠形回音壁微腔的机械振动现象.观测到的香肠腔光学模式的品质因子约为10^6,机械振动频率约为90 MHz,振动模式的品质因子约为4600.研究了输入光功率与香肠腔机械振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光功率的增加,观察到越来越多的高次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肠形回音壁微腔 机械振动 高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杂质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叶春荣 郑东琛 廖任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7-162,共6页
文章研究了两个杂质浸入玻色凝聚体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微扰法,计算了在弱杂质-玻色子相互作用区域中的基态能量.结果表明基态能量与两杂质之间的相对距离有关.从基态能量出发,研究发现不管杂质与玻色子相互作用是处在排斥状态还是吸... 文章研究了两个杂质浸入玻色凝聚体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使用微扰法,计算了在弱杂质-玻色子相互作用区域中的基态能量.结果表明基态能量与两杂质之间的相对距离有关.从基态能量出发,研究发现不管杂质与玻色子相互作用是处在排斥状态还是吸引状态,两杂质之间都有保持吸引趋势;而当一个杂质与玻色子相互作用是吸引时,另一个为排斥时,两个杂质之间呈现出了排斥的效果.通过杂质之间有效力的计算也验证了上述现象,进一步研究凝聚体密度背后的力学机制,再次得出了一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微扰法 有效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奇异点附近两个光学微腔间弱耦合强度的测量
14
作者 覃情 武俊杰 +3 位作者 徐睿 林功伟 叶明勇 林秀敏 《量子光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采用模式劈裂技术测量目标参数是光学传感领域内常见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可检测的最小目标参数值不仅受限于系统的总损耗,还受制于模式劈裂与目标参数间的函数依赖关系。非厄米系统中的奇异点是指本征值和本征态发生合并的特殊参数位置... 采用模式劈裂技术测量目标参数是光学传感领域内常见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可检测的最小目标参数值不仅受限于系统的总损耗,还受制于模式劈裂与目标参数间的函数依赖关系。非厄米系统中的奇异点是指本征值和本征态发生合并的特殊参数位置。通过将系统调节至奇异点状态以进行传感操作,可以降低探测对象的下限值。本文以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将系统调至高阶奇异点附近去测量两个光学微腔之间的微弱耦合强度的方案。通过改变参与的辅助光学微腔的数量,我们能够灵活控制奇异点的阶数。结果表明,当系统包含n个光学微腔时,可以实现n阶奇异点,并且随着n的增加,所能探测到的两个光学微腔间耦合强度的最低值也会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点 传感 弱耦合强度 模式劈裂 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
原文传递
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有序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甘露 姚胡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钠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离子电导率高等优势,成为了电极材料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材料中存在的各类有序结构(钠层内的钠离子有序,电荷有序,过渡金属层内的离子有序)对材料的结构相变、电压平台、钠离子扩散系数等均... 钠基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大,离子电导率高等优势,成为了电极材料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材料中存在的各类有序结构(钠层内的钠离子有序,电荷有序,过渡金属层内的离子有序)对材料的结构相变、电压平台、钠离子扩散系数等均会产生影响。详细介绍了层状氧化物中3种有序结构的特征,讨论了离子间相互作用、Fermi能级和离子半径对有序结构的影响,同时总结了结构的无序化研究,并展望了有无序结构的发展方向,旨在对高性能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层状金属氧化物 钠离子/空位有序 电荷有序 过渡金属有序
原文传递
Ho^(3+)-Yb^(3+)掺杂β-NaYF_(4)纳米晶的近红外荧光与能量传递
16
作者 李正 林林 +3 位作者 冯卓宏 戴琼花 王哲哲 郑志强 《稀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0,共7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Ho^(3+),Yb^(3+)掺杂的β-NaYF_(4)纳米晶,测量并分析了不同Yb^(3+)掺杂浓度下NaYF_(4)∶Ho^(3+),Yb^(3+)的荧光光谱与荧光衰减曲线。结果表明,在447 nm泵浦光激发下,较强的近红外光发射主要来源于Ho^(3+)-Yb^(3+)之间...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Ho^(3+),Yb^(3+)掺杂的β-NaYF_(4)纳米晶,测量并分析了不同Yb^(3+)掺杂浓度下NaYF_(4)∶Ho^(3+),Yb^(3+)的荧光光谱与荧光衰减曲线。结果表明,在447 nm泵浦光激发下,较强的近红外光发射主要来源于Ho^(3+)-Yb^(3+)之间高效的能量传递过程。被泵浦光激发的Ho^(3+)通过^(5)F_(4),^(5)S_(2)能级与5F5能级将能量传递给Yb^(3+),使Yb^(3+)从基态2F7/2能级跃迁到^(2)F_(5/2)能级。同时,处于^(2)F_(5/2)能级的Yb^(3+)可以将能量再传递给Ho^(3+)的^(5)I_(6)能级从而增强Ho^(3+)离子^(5)I_(6)→^(5)I_(8)的跃迁发光。在所研究的样品中,NaYF_(4)∶3%Ho^(3+),3%Yb^(3+)表现出最强的近红外荧光发射,其980 nm附近的荧光强度是NaYF_(4)∶3%Ho^(3+)样品的18倍。较强的近红外光发射使得NaYF_(4)∶Ho^(3+),Yb^(3+)材料在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进行荧光标记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F_(4) 下转换 近红外发光 能量传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