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秋葵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永平
黄春容
+3 位作者
康玉妹
马慧斐
薛珠政
朱海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9期1-7,共7页
为优化黄秋葵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酸解法提取黄秋葵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酶解法提取黄秋葵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黄秋葵可溶性、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解法提取黄秋葵可...
为优化黄秋葵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酸解法提取黄秋葵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酶解法提取黄秋葵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黄秋葵可溶性、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解法提取黄秋葵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料液比,其次是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g/mL)、pH值7.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00 min,此工艺下黄秋葵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3.52%;酶法提取黄秋葵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是pH和酶解温度,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为60℃、pH 5.0、加酶量为0.7%、酶解时间为60 min。此工艺条件下得率可达37.82%。应用优化条件测试6个黄秋葵品种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均在13%以上,不溶性膳食纤维平均得率为36.15%。该提取优化条件的提取工艺得率较高,可为黄秋葵膳食纤维的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膳食纤维
提取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弱光下普通丝瓜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2
作者
王炫榛
程玉琦
+6 位作者
陈敏氡
刘建汀
花秀凤
叶新如
李永平
温庆放
朱海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53-63,共11页
对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品种农福806的幼苗分别进行10℃和5℃低温弱光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其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了普通丝瓜幼苗对低温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对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品种农福806的幼苗分别进行10℃和5℃低温弱光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其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了普通丝瓜幼苗对低温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5℃弱光处理期间(0~24 h),普通丝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弱光处理期间(0~10 d),丝瓜幼苗的POD活性以及MDA、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他3个指标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丝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ro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对6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5℃下提取出3个主成分,在10℃下提取出2个主成分。转录组测序获得了7.13亿条Clean data,在3个低温处理组丝瓜幼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共有4945个,下调基因共有5065个,涉及24种生物学过程,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代谢过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内吞作用和植物─病原互作。总之,低温弱光对普通丝瓜幼苗的光保护系统破坏性较大,光合效率降低会间接引起幼苗脱水萎蔫;SOD活性是丝瓜幼苗响应低温弱光胁迫的主要生理指标;差异表达基因涉及Ca^(2+)转运、海藻糖代谢等生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低温
弱光
生理响应
光合特性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秋葵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永平
陈敏氡
+3 位作者
刘建汀
曾美娟
朱海生
温庆放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5,共13页
为了研究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果实老化的机理,测定了其发育过程和采后纤维素含量,显微观察了纤维素在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黄秋葵果实老化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及在细胞壁的分布大量增加,推测纤维素增加是果实老化的主导...
为了研究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果实老化的机理,测定了其发育过程和采后纤维素含量,显微观察了纤维素在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黄秋葵果实老化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及在细胞壁的分布大量增加,推测纤维素增加是果实老化的主导因素。从黄秋葵果实转录组测序的RNA-seq数据库中筛选得到9条功能注释为CESA基因家族的片段序列,克隆获得黄秋葵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CESA1、CESA2、CES43、CESA4、CESA6、CESA7、CES4A等7个基因全长及CESA5、CES4A的片段。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这9个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HeCESA1、HeCESA3、He CESA6表达模式相同且其蛋白具有初生细胞壁特异性CESA的保守序列CQIC和SVICEXWF基序;HeCESA4、HeCESA8、HeCESA7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并且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和采后常温贮藏中纤维素显著增加时表达量显著上调,且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其他CESA。由此推测HeCESA4、HeCES48和HeCESA7在黄秋葵果实衰老过程纤维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老化
纤维素
纤维素合酶基因
原文传递
题名
黄秋葵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永平
黄春容
康玉妹
马慧斐
薛珠政
朱海生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
研究
所
福建省
罗源县
农业
农村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9期1-7,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9R1031-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蔬菜遗传育种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1038)
+1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CXPT202001)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CARS-23-G-53)。
文摘
为优化黄秋葵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以黄秋葵为原料,采用酸解法提取黄秋葵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酶解法提取黄秋葵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黄秋葵可溶性、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解法提取黄秋葵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料液比,其次是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g/mL)、pH值7.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00 min,此工艺下黄秋葵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3.52%;酶法提取黄秋葵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影响较大的影响因素是pH和酶解温度,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为60℃、pH 5.0、加酶量为0.7%、酶解时间为60 min。此工艺条件下得率可达37.82%。应用优化条件测试6个黄秋葵品种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均在13%以上,不溶性膳食纤维平均得率为36.15%。该提取优化条件的提取工艺得率较高,可为黄秋葵膳食纤维的提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黄秋葵
膳食纤维
提取
测定
Keywords
Abelmoschus esculentus
Dietary fiber
Extraction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S6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弱光下普通丝瓜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2
作者
王炫榛
程玉琦
陈敏氡
刘建汀
花秀凤
叶新如
李永平
温庆放
朱海生
机构
福建省
蔬菜
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室
福建
农林大学园艺
学院
福州市
蔬菜
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53-63,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3100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1494)
+1 种基金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3-G-5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1003-1)。
文摘
对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品种农福806的幼苗分别进行10℃和5℃低温弱光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其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了普通丝瓜幼苗对低温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5℃弱光处理期间(0~24 h),普通丝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弱光处理期间(0~10 d),丝瓜幼苗的POD活性以及MDA、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他3个指标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丝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ro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对6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5℃下提取出3个主成分,在10℃下提取出2个主成分。转录组测序获得了7.13亿条Clean data,在3个低温处理组丝瓜幼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共有4945个,下调基因共有5065个,涉及24种生物学过程,差异表达基因涉及代谢过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内吞作用和植物─病原互作。总之,低温弱光对普通丝瓜幼苗的光保护系统破坏性较大,光合效率降低会间接引起幼苗脱水萎蔫;SOD活性是丝瓜幼苗响应低温弱光胁迫的主要生理指标;差异表达基因涉及Ca^(2+)转运、海藻糖代谢等生物途径。
关键词
普通丝瓜
低温
弱光
生理响应
光合特性
转录组测序
Keywords
Luffa cylindrica
Low temperature
Weak light
Physiological respons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分类号
S642.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秋葵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李永平
陈敏氡
刘建汀
曾美娟
朱海生
温庆放
机构
福建省
蔬菜
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5,共13页
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9R1026-9)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23-G-5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CXPT202001)。
文摘
为了研究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果实老化的机理,测定了其发育过程和采后纤维素含量,显微观察了纤维素在细胞结构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黄秋葵果实老化过程中纤维素含量及在细胞壁的分布大量增加,推测纤维素增加是果实老化的主导因素。从黄秋葵果实转录组测序的RNA-seq数据库中筛选得到9条功能注释为CESA基因家族的片段序列,克隆获得黄秋葵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CESA1、CESA2、CES43、CESA4、CESA6、CESA7、CES4A等7个基因全长及CESA5、CES4A的片段。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这9个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HeCESA1、HeCESA3、He CESA6表达模式相同且其蛋白具有初生细胞壁特异性CESA的保守序列CQIC和SVICEXWF基序;HeCESA4、HeCESA8、HeCESA7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并且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和采后常温贮藏中纤维素显著增加时表达量显著上调,且远远高于同一时期其他CESA。由此推测HeCESA4、HeCES48和HeCESA7在黄秋葵果实衰老过程纤维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黄秋葵
老化
纤维素
纤维素合酶基因
Keywords
Hibiscus esculentus
aging
cellulose
cellulose synthase gene
分类号
S6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秋葵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优化
李永平
黄春容
康玉妹
马慧斐
薛珠政
朱海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低温弱光下普通丝瓜的生理响应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王炫榛
程玉琦
陈敏氡
刘建汀
花秀凤
叶新如
李永平
温庆放
朱海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秋葵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李永平
陈敏氡
刘建汀
曾美娟
朱海生
温庆放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