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奥希替尼片联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先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4201-4203,共3页
目的:观察奥希替尼片联合AP方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观察组,各42例。传统组给予AP方案化疗,观...
目的:观察奥希替尼片联合AP方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观察组,各42例。传统组给予A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用奥希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后的生存状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较传统组更高(P<0.05)。治疗6周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传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传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传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传统组随访12个月的生存率为80.9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62%(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奥希替尼片联合AP方案治疗效果显著,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提高12个月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希替尼片
培美曲塞二钠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先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469-3472,共4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肺栓塞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联合组则加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肺栓塞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联合组则加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联合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每分通气量(VE)、潮气量(VT)、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联合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两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栓素B_(2)(TXB_(2))、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肺通气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导管碎栓技术
肺栓塞
肺通气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奥希替尼片联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张先锋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4201-4203,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奥希替尼片联合AP方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观察组,各42例。传统组给予A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用奥希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后的生存状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较传统组更高(P<0.05)。治疗6周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链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较传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传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传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传统组随访12个月的生存率为80.9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62%(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奥希替尼片联合AP方案治疗效果显著,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提高12个月生存率。
关键词
奥希替尼片
培美曲塞二钠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先锋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469-3472,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4例肺栓塞患者,通过计算机程序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联合组则加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联合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每分通气量(VE)、潮气量(VT)、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有所提升,且联合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两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栓素B_(2)(TXB_(2))、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肺通气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导管碎栓技术
肺栓塞
肺通气功能指标
分类号
R563.5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奥希替尼片联合培美曲塞二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观察
张先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伐沙班联合导管碎栓技术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效果观察
张先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