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晋华 许东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IPC)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将2011年6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ICU未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IPC组和对照组。IPC组患者入ICU当日直到离开ICU予预...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IPC)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将2011年6月-2014年2月入住我院ICU未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IPC组和对照组。IPC组患者入ICU当日直到离开ICU予预防下肢DVT,对照组不予任何措施预防DVT。以28 d为观察期,比较观察期内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带机时间、血肿扩大率、ICU住院日、ICU死亡率。结果在观察期内,与对照组相比,IPC可以显著降低下肢DVT发生率,IPC组带机时间及ICU住院日、ICU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IPC是预防DVT发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不会增加重型颅脑损伤血肿扩大的风险。但是该研究未发现IPC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带机时间、血肿扩大率、ICU住院日、ICU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静脉血栓形成 间歇充气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许东平 孙晋华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638-1640,共3页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试验观察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异丙托...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试验观察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2%)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7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1,P=0.0483);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FEV、FEV1及FEV1/FVC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异丙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重症破伤风2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许东平 孙晋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80-181,共2页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因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病原菌,所以其引起的感染仅限于损伤的组织局部。破伤风梭菌通常以芽孢的形式在损伤的组织局部发芽形成繁殖体后,合成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毒素一方面进...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因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非侵袭性病原菌,所以其引起的感染仅限于损伤的组织局部。破伤风梭菌通常以芽孢的形式在损伤的组织局部发芽形成繁殖体后,合成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毒素一方面进入血流,引起毒血症;另一方面可侵入末梢神经,沿轴突逆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与脊髓前角抑制性神经元结合,封闭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骨骼肌收缩的神经递质,导致肌肉的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从而出现肌肉强直及痉挛,临床上形成肌肉抽搐、牙关紧闭、张口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特有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梭菌 抑制性神经元 肌肉抽搐 非侵袭性 特异性感染 肌肉强直 脊髓前角 苦笑面容 牙关紧闭 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晋华 许东平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944-2946,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抽选2017年7月~2019年7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用数字表法进行治疗分组,对照组患者(60例)予以单一左西孟旦治... 目的:研究和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情况。方法:抽选2017年7月~2019年7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用数字表法进行治疗分组,对照组患者(60例)予以单一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予以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分析和统计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10.00%vs 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应用左西孟旦联合缬沙坦进行临床治疗,其心功能改善明显,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缬沙坦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5
作者 孙晋华 许东平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影像学诊断为PLCH的患者,行戒烟、激素治疗。结果 2例患者均有干咳表现,预后均较好。肺部CT、组织病理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2例均采用激素... 目的探讨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影像学诊断为PLCH的患者,行戒烟、激素治疗。结果 2例患者均有干咳表现,预后均较好。肺部CT、组织病理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2例均采用激素及戒烟治疗,治疗后2例患者症状获得缓解,均长期存活。结论 PLCH患者及时行CT检查及肺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戒烟及激素应为首选治疗方法,早期戒烟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戒烟治疗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