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技术的口腔微生物检测分析
1
作者 石嘉欣 黄靖 +5 位作者 王佳睿 黄炜雅 刘刚 胡亚 陈帅 黄祖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口腔微生物检测在口腔疾病预防、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耗时、繁杂等问题,难以满足对口腔微生物的快速、精准检测需求。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开展口腔常... 口腔微生物检测在口腔疾病预防、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常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耗时、繁杂等问题,难以满足对口腔微生物的快速、精准检测需求。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开展口腔常见微生物的高效、高灵敏度检测。通过优化SERS检测参数,获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aecalis)高灵敏度检测。详细分析比较了3种细菌的SERS谱峰归属及光谱响应差异,进而评估传统机器学习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细菌分类中的表现。结果显示,决策树分类器的准确率为93%,梯度提升分类器提高至97%,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变异链球菌 粪肠球菌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Ag复合抗菌涂层与微沟槽形貌对HGFs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赖颖真 周麟 陈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0-804,共5页
目的:研究TiN/Ag复合抗菌涂层与微沟槽形貌(MG)结合(TiN/Ag-MG)对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生物功能及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抑制作用。方法:利用磁控溅射在钛沟槽结构上方沉积5%Ag的TiN/Ag的纳米复合膜,以光滑表面溅射钛为对照组(Ti-S),观... 目的:研究TiN/Ag复合抗菌涂层与微沟槽形貌(MG)结合(TiN/Ag-MG)对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生物功能及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抑制作用。方法:利用磁控溅射在钛沟槽结构上方沉积5%Ag的TiN/Ag的纳米复合膜,以光滑表面溅射钛为对照组(Ti-S),观察材料表面理化性能,研究TiN/Ag-MG对HGFs活性、细胞周期推进及粘附形态的影响,以及对Pg抑制作用。结果:TiN/Ag-MG材料表面细胞周期S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细胞骨架顺着沟槽铺装的更好,黏附的细胞更多,而活菌更少。结论:TiN/Ag-MG有利于HGFs生物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 种植体 抗菌纳米涂层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 生物相容性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胜任力导向的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森鑫 苏杰华 许潾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63-67,共5页
针对传统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困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口腔本科医学生正畸学胜任力评价指标,通过传统教学与线上教育、Typodont颌架、案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传统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不足,全方面提升口腔本... 针对传统口腔正畸学本科教学困境,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口腔本科医学生正畸学胜任力评价指标,通过传统教学与线上教育、Typodont颌架、案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传统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不足,全方面提升口腔本科医学生正畸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胜任口腔正畸岗位的本科人才。新教学模式还存在胜任力体系推广性和临床适用性有待考证等问题,需从深入教改研究、强化教师主导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口腔正畸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修复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专家共识 被引量:2
4
作者 柳忠豪 刘峰 +17 位作者 陈江 黄翠 韩向龙 胡文杰 胥春 刘伟才 牛丽娜 马楚凡 赵一姣 赵克 郑明 陈亚明 黄庆丰 满毅 徐明明 邓旭亮 周倜 师晓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3,共8页
在口腔美学修复工作中,数字化美学设计以可视化的效果辅助医生预判治疗效果,增进医患双方对美学目标认知、理解的一致性,是实现理想美学修复效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于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尚无明确规范,很多医师对于如何在诊疗工作中进... 在口腔美学修复工作中,数字化美学设计以可视化的效果辅助医生预判治疗效果,增进医患双方对美学目标认知、理解的一致性,是实现理想美学修复效果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于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尚无明确规范,很多医师对于如何在诊疗工作中进行数字化美学设计缺少系统认识。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美学诊疗设计流程,提升治疗结果的均质化,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数字化口腔产业分会(CSDDI)召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编写此项共识。共识对数字化美学资料的采集要点、整合步骤与数字化美学设计流程进行了阐述,并制定了美学修复宏观决策树及针对不同临床应用场景的相应工作流程,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美学修复 数字化美学设计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终末冲洗方式对生物陶瓷根管封闭剂的影响
5
作者 伏炜皓 黄馨慧 +1 位作者 张宗豪 吕红兵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696-703,708,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终末冲洗方式(注射器冲洗、被动超声荡洗、新型声波活化荡洗EDDY以及光子诱导光声流技术)对iRoot SP根管封闭剂粘接强度和牙本质小管渗透性的影响,探讨最佳的根管辅助冲洗装置。方法:选取58个单根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 目的:比较不同终末冲洗方式(注射器冲洗、被动超声荡洗、新型声波活化荡洗EDDY以及光子诱导光声流技术)对iRoot SP根管封闭剂粘接强度和牙本质小管渗透性的影响,探讨最佳的根管辅助冲洗装置。方法:选取58个单根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根管壁玷污层以及牙本质小管暴露情况;推出实验检测粘接强度;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评估根管封闭剂渗透性。结果:扫描电镜显示SNI组牙本质小管开口大部分被碎屑覆盖,PUI组牙本质小管开口较少,而EDDY组和PIPS组牙本质小管开口表面光滑。与SNI和PUI相比,EDDY和PIPS提高了iRoot SP的粘接强度和渗透深度。结论:SNI、PUI、EDDY、PIPS可部分清除牙本质碎屑,开放牙本质小管。与SNI和PUI相比,EDDY和PIPS提高了粘接强度和小管渗透性,且EDDY更方便、更经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EDDY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荡洗 粘接强度 封闭剂渗透 根管封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例福建居民上颌前牙解剖长度及宽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松 王颖卉 +3 位作者 李麒 王晨儒 林玲 于皓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了解福建居民上前牙解剖学特征,为进行上颌前牙区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BCT测量191例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患者的1146颗上前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各牙位的长度及宽...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测量分析,了解福建居民上前牙解剖学特征,为进行上颌前牙区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CBCT测量191例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患者的1146颗上前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各牙位的长度及宽度,根据性别进行分组,量化分析牙体解剖特征的参数比例(宽长比及宽度比)。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中切牙、尖牙的宽度和长度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侧切牙的宽度和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男性、女性上颌前牙的宽长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宽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充分考虑患者地区、种族及性别差异,以更好地进行上颌前牙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 宽长比 宽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对Bio-HPP与PMMA粘结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施巧蕊 徐鑫 +1 位作者 于皓 郑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采用喷砂、Nd:YAG激光对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Bio-HPP)进行表面处理,观察其对Bio-HPP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间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68个Bio-HPP试件随机分成4组:CG、SA0.05、SA0.35、LA;表面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测试表面粗糙... 目的:采用喷砂、Nd:YAG激光对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Bio-HPP)进行表面处理,观察其对Bio-HPP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间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68个Bio-HPP试件随机分成4组:CG、SA0.05、SA0.35、LA;表面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测试表面粗糙度;试件与PMMA粘接后一半浸泡蒸馏水24 h,另一半冷热循环5000次,万能试验机测试剪切强度。结果:扫描电镜观察,LA,SA较CG表面粗糙;表面粗糙度:CG<LA<SA0.05<SA0.35;剪切强度结果,CG<LA<SA0.05<SA0.35,5000次冷热循环后较浸泡24 h均有下降,CG、SA0.05、LA剪切强度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喷砂,Nd:YAG激光处理可以改变Bio-HPP表面形貌,提高Bio-HPP的粘接性能,适当提高喷砂压强有利于Bio-HPP与PMMA粘接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HPP 喷砂 NdYAG激光 表面粗糙度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咪唑酯骨架-8在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8
作者 胡伟强 骆凯 许雄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8,共9页
如何有效实现大面积骨缺损的再生性修复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难题。传统的骨再生材料尚无法获得理想的再生效果,纳米材料的出现为骨再生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 如何有效实现大面积骨缺损的再生性修复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难题。传统的骨再生材料尚无法获得理想的再生效果,纳米材料的出现为骨再生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其中沸石咪唑酯骨架-8纳米颗粒(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 nanoparticles,ZIF-8 NPs)是被广泛研究的MOFs之一。ZIF-8 NPs易于合成,粒径可控,具有大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和pH响应性。其纳米级粒径能够用于调节生物材料的机械性能,并进一步匹配骨组织的弹性模量。此外,ZIF-8 NPs还具有促成骨分化、血管再生和抗菌性,以及作为载体控释药物或生物大分子发挥作用。本文总结了ZIF-8 NPs的性质特点和生物相容性,并回顾了其在骨组织再生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增强骨再生材料的机械性能、细胞黏附性、骨诱导活性、促血管再生能力以及抗炎抗菌能力等,以期为推动ZIF-8为基础的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8 骨再生 成骨 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系统辅助口腔种植手术精度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艳琴 陈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系统辅助实施种植手术的精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数据库中机器人辅助下进行种植手术的研究,包括体外模型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 目的系统评价机器人系统辅助实施种植手术的精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数据库中机器人辅助下进行种植手术的研究,包括体外模型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主要结局指标为测量植入种植体位置与设计位置在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包括种植体颈部、种植体根尖及种植体轴向角度的误差大小。用Stata17.0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亚组分析用于比较不同的研究设计、是否植入种植体和不同机器人系统的偏差。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模型实验有9项,临床研究3项,动物实验3项,共计705个植入位点。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下种植手术在种植体颈部偏差为0.72 mm(95%CI:0.63~0.81,I^(2)=93.2%)、种植体根尖偏差为0.90mm(95%CI:0.76~1.03,I^(2)=95.7%)、种植体角度偏差为1.57°(95%CI:1.26~1.88,I^(2)=98.1%)。结论种植手术机器人已达到临床可接受的精度,现有研究大多数为模型实验,有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丰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种植手术机器人 计算机辅助手术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5期274-279,共6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发展,从静态导板到动态导航,再到如今的口腔种植机器人系统,精准种植一直是口腔种植领域的热议话题。经过临床应用后,本文在阐述口腔种植机器人分类、工作流程、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也对其不足之处...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发展,从静态导板到动态导航,再到如今的口腔种植机器人系统,精准种植一直是口腔种植领域的热议话题。经过临床应用后,本文在阐述口腔种植机器人分类、工作流程、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也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进一步阐述对口腔种植机器人时代到来的思考,为未来口腔种植机器人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机器人 精度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钥匙曲关闭下颌拔牙间隙的Typodont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森鑫 刘佳莉 +2 位作者 陈泽兴 许潾于 苏杰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10期635-640,共6页
目的通过Typodont模型及逆向工程技术,分析不同激活方式下双钥匙曲(double-keyhole loop,DKHL)唇弓关闭下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结果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基础。方法取标准正常Typodont下颌模型9副水浴整平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D... 目的通过Typodont模型及逆向工程技术,分析不同激活方式下双钥匙曲(double-keyhole loop,DKHL)唇弓关闭下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结果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基础。方法取标准正常Typodont下颌模型9副水浴整平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DKHL的3种激活方式进行加载。重叠初始和水浴后数字模型,分析不同工况加载前后牙冠和牙根标志点三维位移变化,并以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相同条件下,利用钥匙曲顶部加载关闭间隙(工况2、工况3)时,前牙牙根内收量及后牙前移量明显大于水平加载组(工况1),并且双钥匙曲顶部结扎时(工况3)下切牙段明显压低、后牙段明显伸长和颊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KHL唇弓不同激活方式可以灵活控制下颌前牙和后牙的移动方式,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钥匙曲 Typodont模型 逆向工程 正畸治疗 正畸间隙关闭 牙冠形态 三维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方式对双钥匙曲关闭上颌拔牙间隙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莉 蔡森鑫 +3 位作者 严峻 王梅洁 许潾于 苏杰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6-910,共5页
目的:研究双钥匙曲唇弓3种不同激活方式关闭上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力学效果。方法:选取拔除第一前磨牙的上颌Typodont模型12副,安装双钥匙曲唇弓并随机分为3组(n=4),分别采用水平牵引(C1)、远中钥匙曲顶部加载(C2)和双钥匙曲顶部结... 目的:研究双钥匙曲唇弓3种不同激活方式关闭上颌第一前磨牙拔牙间隙的力学效果。方法:选取拔除第一前磨牙的上颌Typodont模型12副,安装双钥匙曲唇弓并随机分为3组(n=4),分别采用水平牵引(C1)、远中钥匙曲顶部加载(C2)和双钥匙曲顶部结扎复合加载(C3)激活关闭间隙。重叠初始状态和恒温水浴1 h后的三维模型,测量牙冠和牙根标志点的位移,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工况C1中,前牙后牙移动比例约2∶1,前牙为可控制性倾斜移动、牙冠轻度伸长;工况C2中,前后牙移动比例约1∶1,前牙整体内收,垂直向高度基本不变;工况C3中,前后牙移动比例约1∶2,前牙明显压低、根舌向转矩表达充分。结论:双钥匙曲的3种不同激活方式均可控制前牙和后牙的移动方式和支抗,关闭上颌拔牙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钥匙曲 Typodont模型 逆向工程 正畸间隙关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防治牙酸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能舞 于皓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12期810-813,共4页
近年来牙酸蚀症的患病率不断上升,预防及治疗牙酸蚀症已成为口腔医学的热点问题。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含Zn^(2+)和Ca^(2+)的蛋白水解酶,是牙酸蚀症发病过程中降解牙本质有机基质的主要蛋白水解酶之一... 近年来牙酸蚀症的患病率不断上升,预防及治疗牙酸蚀症已成为口腔医学的热点问题。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含Zn^(2+)和Ca^(2+)的蛋白水解酶,是牙酸蚀症发病过程中降解牙本质有机基质的主要蛋白水解酶之一。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用MMPs抑制剂以阻断牙本质有机基质的降解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牙酸蚀症的目的。本文对MMPs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用于牙酸蚀症预防和治疗的可行性作一综述,为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牙本质 预防 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中circRNAs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婷婷 林诗晗 +6 位作者 柯志红 邱在玲 曾建钗 胡雪刚 林雪梅 邹璐宁 吕红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6-710,共5页
目的:检测人牙髓干细胞(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环状RNA(circRNA)的表达差异。方法:临床分离获取健康的牙髓组织,CD酶消化得到牙髓原代细胞,用鼠抗人STRO-1单克隆抗体孵育人牙髓细胞,用免疫磁珠分选出人DPSCs。用茜素红和碱性... 目的:检测人牙髓干细胞(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环状RNA(circRNA)的表达差异。方法:临床分离获取健康的牙髓组织,CD酶消化得到牙髓原代细胞,用鼠抗人STRO-1单克隆抗体孵育人牙髓细胞,用免疫磁珠分选出人DPSCs。用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试剂鉴定DPSCs分化能力;采用Arraystar基因芯片检测circRNAs在DPSCs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差异,并做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成牙本质诱导的DPSCs组中,有42个circRNAs上调,101个circRNAs下调。GO注释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核转运,胆固醇代谢等生物学过程。Pathway注释显示其主要调节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癌症途径以及甾体生物合成等途径,调控Wnt、PI3K-Akt和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结论:差异表达的circRNAs可能影响DPSCs向成牙本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DPSCs) 环状RNA(circRNA) 基因功能 成牙本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钛表面负载肉桂醛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艳晶 陆洁 陈江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10-416,共7页
目的机械清除对种植体周炎的治疗效果预后差,需要辅助以局部抗菌药物的应用。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具有抑菌作用,但其在种植体周炎中的应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CA对种植体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 目的机械清除对种植体周炎的治疗效果预后差,需要辅助以局部抗菌药物的应用。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具有抑菌作用,但其在种植体周炎中的应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CA对种植体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通过等离子及碱热处理在钛表面负载CA,为其在体内应用提供可能。方法通过倍比稀释法明确CA对P.gingivalis的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低抗菌浓度,及其对P.gingivalis产生的牙龈素活性的影响;随后通过碱热联合等离子体处理钛表面,检测其亲水性以及对CA的负载能力及缓释能力;最后将P.gingivalis培养于不同处理的钛表面,检测CA的抗菌性能。结果CA对P.gingivalis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21.12μg/mL和42.24μg/mL,1/2/及1/4最低抑菌浓度的CA对P.gingivalis产生的牙龈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碱热处理和等离子-碱热复合处理能显著提升钛片的亲水性,均可负载CA,对P.gingivalis的黏附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等离子-碱热复合处理的负载量及抗菌效果优于碱热处理组。结论CA可以抑制P.gingivalis的生长及毒性,采用等离子-碱热复合处理可实现CA的负载,增强钛片的抗菌作用,有利于种植体周炎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炎 肉桂醛 碱热 等离子体 牙龈卟啉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入型钛合金对破骨细胞分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16
作者 许雄程 卓瑾 +3 位作者 徐燕梅 骆凯 陈超 钟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研究铜掺入型钛合金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熔化技术制备掺铜的钛合金。使用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分化,制备破骨细胞。将掺铜的钛合金与破骨细胞共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记录破骨细胞数目以及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 目的:研究铜掺入型钛合金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熔化技术制备掺铜的钛合金。使用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分化,制备破骨细胞。将掺铜的钛合金与破骨细胞共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记录破骨细胞数目以及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掺铜的钛合金对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小鼠单核细胞与RANKL共培养后可分化成破骨细胞。掺铜的钛合金能够抑制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同时还能降低破骨分化相关基因CTSK、TRAP、NFATc1和NF-κB的表达。结论:掺铜的钛合金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有望应用于骨再生手术中个性化钛网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破骨分化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性牙髓治疗在成人根尖发育不全恒牙应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佳 王秀清 +1 位作者 卢国英 黄晓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86-695,共10页
再生性牙髓治疗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旨在实现牙根继续发育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功能性再生,已成为牙髓坏死年轻恒牙的首选治疗方案。成人根尖发育不全的感染恒牙的治疗难点在于形成根尖三维封闭和增强牙根抗折性。随着组织工程和生物材... 再生性牙髓治疗运用组织工程学原理,旨在实现牙根继续发育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功能性再生,已成为牙髓坏死年轻恒牙的首选治疗方案。成人根尖发育不全的感染恒牙的治疗难点在于形成根尖三维封闭和增强牙根抗折性。随着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的发展,再生性牙髓治疗在成人恒牙中的运用值得关注和探索。本文对再生性牙髓治疗应用于成人根尖发育不全恒牙的生物学基础、临床进展、治疗难点与策略进行了梳理、分析和阐述,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性牙髓治疗 恒牙 根尖发育不全 根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对骨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俞子荷 李璟灵 +1 位作者 骆凯 钟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9-733,共5页
随着对骨骼系统研究的深入,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已得到学者广泛认可。免疫系统可调控骨组织微环境稳态,维持骨改建的动态平衡,而骨改建过程中的细胞也可调控免疫细胞的极化和功能。锂不仅是一种公认的治疗双向情感... 随着对骨骼系统研究的深入,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已得到学者广泛认可。免疫系统可调控骨组织微环境稳态,维持骨改建的动态平衡,而骨改建过程中的细胞也可调控免疫细胞的极化和功能。锂不仅是一种公认的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常用药物,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实现骨组织再生。该文拟就锂在骨免疫中的作用及在骨免疫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免疫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a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控变异链球菌耐酸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黄珊 杜景云 +4 位作者 李艺君 吴敏婧 陈帅 江山 黄晓晶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目的探究Lia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对变异链球菌(Sm)593号(Sm 593)临床株耐酸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Sm 593及其liaS和liaR基因敲除株为研究菌株,采用全自动生长曲线测定仪检测并绘制pH=5.5环境中各菌株的生长曲线;用菌落... 目的探究Lia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对变异链球菌(Sm)593号(Sm 593)临床株耐酸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Sm 593及其liaS和liaR基因敲除株为研究菌株,采用全自动生长曲线测定仪检测并绘制pH=5.5环境中各菌株的生长曲线;用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的适应性耐酸能力;使用Laurdan探针、氢-钾腺苷三磷酸(ATP)酶试剂盒、质子通透性检测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探究Lia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介导的耐酸机制。体外构建各菌株的生物膜,通过结晶紫染色法、菌落计数法、SYTOX探针检测法和蒽酮-硫酸法探究各菌株的生物膜总量、活菌数、胞外DNA(eDNA)和胞外多糖含量;采用RT-qPCR法检测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H=5.5环境中,liaS和liaR基因敲除株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适应性耐酸曲线显示敲除株与野生株相比,固有耐酸和适应性耐酸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对三菌株无预酸化处理20和40 min以及预酸化处理20和40 min后,liaS基因敲除株生存率[(8.98±2.00)%、(0.18±0.07)%、(14.88±8.64)%、(0.82±0.91)%]和liaR基因敲除株生存率[(0.38±0.19)%、(0.34±0.18)%、(7.89±2.02)%、(1.52±0.37)%]均分别显著低于野生株[(32.49±9.75)%、(1.27±0.32)%、(62.76±29.06)%、(8.02±1.25)%](均P<0.05)。此外,liaS和liaR敲除株膜流动性(0.18±0.04和0.18±0.05)均显著低于野生株(0.08±0.05)(均P<0.01);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基因fabM表达水平(0.52±0.11和0.57±0.05)与野生株(1.04±0.30)相比均显著降低约1/2(均P<0.001);H+-ATP酶活性(917.06±59.53和469.53±47.65)与野生株(127.00±50.71)相比显著升高7.22和3.70倍(均P<0.001),且编码H+-ATP酶基因atpD的表达水平(3.39±0.21和1.94±0.17)也较野生株(1.00±0.15)显著升高3.39和1.94倍(均P<0.01)。liaR基因敲除株的终末pH值(4.76±0.01)显著低于野生株(4.90±0.00),liaS基因敲除株的终末pH值(5.19±0.01)显著高于野生株(均P<0.001)。liaS和liaR基因敲除株与野生株相比,Sm 593生物膜总量未发生明显变化,生物膜活菌数均显著少于野生株(均P<0.05),且eDNA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株(均P<0.01)。liaS基因敲除株生物膜水溶性多糖含量与野生株相比显著增加1.88倍(P=0.003)。liaS和liaR基因敲除株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gtfD表达水平较野生株显著升高47.43和16.90倍(均P<0.05),liaS基因敲除株中gtfC基因比野生株显著高表达1.65倍(P=0.014)。结论Lia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通过调控膜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和胞膜流动性,参与Sm 593的耐酸过程;LiaR反应调节蛋白还可参与调节膜质子通透性,增强Sm 593的耐酸能力;此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可负向调控生物膜胞外基质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链球菌 变异 生物膜 LiaS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耐酸
原文传递
牙周系统治疗联合意向性牙再植术治疗重度牙周炎1例
20
作者 黄永玲 林敏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本文报告1例牙周系统治疗联合意向性牙再植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病例。患者为65岁女性,在牙周系统治疗后,对保留无望的患牙32行意向性牙再植术,随访2年保住了天然牙,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意向性牙再植 松牙固定 重度牙周炎 微创拔牙 根尖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