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前血管缺损改用足背血管远端供血的脐旁皮瓣移植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夏英慧 李平统 林益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在临床上遇见小腿前下部严重外伤,腔前血管长段缺损的病例。设计了以足背血管远端供血,吻合腹壁下血管的脐旁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前下部大面积创伤获得成功。对新术式设计的应用解剖学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皮瓣移植 足背动脉 脐旁皮瓣 胫前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小智 张毅 +2 位作者 秦安 何瑞敏 徐柳兴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5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并进行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127.6±14.8)min,术中出血量为(457.9±103.4)mL,术后24h伤口引流量为(264.3±47.2)mL,骨折愈合时间为(15.0±3.6)周。随访1年后,发生感染2例,断钉1例,脊柱曲度异常改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患者术后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均明显小于术前,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增强患者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手术创伤小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内翻角、后倾角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榅青 魏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1期99-102,共4页
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内翻角、后倾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至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就诊的10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内翻角、后倾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至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就诊的10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手术前后膝关节内翻角、后倾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内翻角、后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内翻角、后倾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具稳定性,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内翻角 膝关节后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