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长余辉发光建筑涂料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保君 孔丁峰 《中国涂料》 CAS 2024年第9期42-48,共7页
针对水性长余辉发光涂料发光颜色单调、遇水不稳定等问题,对多色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改性和色彩调控,使其适用于水性涂料基质,经配方优化以及配色方案设计,实现高性能水性长余辉发光涂料的制备。其制备的节能环境友好型涂料可部分取代传... 针对水性长余辉发光涂料发光颜色单调、遇水不稳定等问题,对多色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改性和色彩调控,使其适用于水性涂料基质,经配方优化以及配色方案设计,实现高性能水性长余辉发光涂料的制备。其制备的节能环境友好型涂料可部分取代传统照明,用于指示装饰照明、隧道辅助照明、城市亮化工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蓄能发光 城市亮化 绿色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制冷涂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林昌庆 林廷睿 +1 位作者 程金龙 林斌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8,共6页
辐射制冷涂料的发展对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和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白色、彩色和透明3种辐射制冷涂料及其采用的功能材料。分别讨论了白色单涂层和双涂层辐射制冷涂料;介绍了彩色辐射制冷涂料进行着色的3种策略——光致... 辐射制冷涂料的发展对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和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白色、彩色和透明3种辐射制冷涂料及其采用的功能材料。分别讨论了白色单涂层和双涂层辐射制冷涂料;介绍了彩色辐射制冷涂料进行着色的3种策略——光致发光、热致变色和结构着色;对透明辐射制冷涂料,讨论了通过采用负载SiO2、Al2O3、PDMS复合物和纤维素纳米晶等功能材料的透明基底,实现辐射制冷涂层对可见光高透明度的方法。展望了未来辐射制冷涂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涂料 白色涂层 透明涂层 彩色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保温用旋锁式膨胀连接锚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
作者 彭月飞 杨晨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1期93-97,共5页
锚固件是外墙外保温系统中重要的辅材之一,开发了一套旋锁式膨胀连接锚栓,对比测试了其在不同墙体应用中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塑料膨胀锚栓,其在C25普通混凝土、MU15普通烧结黏土砖、A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实心墙体中的... 锚固件是外墙外保温系统中重要的辅材之一,开发了一套旋锁式膨胀连接锚栓,对比测试了其在不同墙体应用中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塑料膨胀锚栓,其在C25普通混凝土、MU15普通烧结黏土砖、A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实心墙体中的抗拉承载力平均提高了约5%,且随着墙体强度的降低锚固效果更优;在MU15烧结多孔砖、MU10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空心墙体中的抗拉承载力分别提高了25.8%、32.3%。旋锁式膨胀连接锚栓的插入式锚盘构造可以有效地将保温板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降低保温系统开裂脱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栓 保温板 抗拉承载力 外墙保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层处理剂或防水涂料复合使用的粘结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慧 张文龙 +5 位作者 何龙英 潘喜良 付绍祥 张金海 罗鹏 段少华 《中国建筑防水》 2024年第10期28-31,39,共5页
研究了环氧类基层处理剂、聚乙烯醇类基层处理剂、丙烯酸酯类基层处理剂分别对不同防水涂料在混凝土基层上粘结性能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粘结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基层处理剂的使用均会提高防水涂料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研究了环氧类基层处理剂、聚乙烯醇类基层处理剂、丙烯酸酯类基层处理剂分别对不同防水涂料在混凝土基层上粘结性能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粘结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基层处理剂的使用均会提高防水涂料与基层的粘结强度;两种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体系的粘结强度高于与基层粘结强度低的防水涂料,低于与基层粘结强度高的防水涂料;两种防水涂料复合使用时,与基层粘结强度高的防水涂料打底的体系粘结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涂料 基层处理剂 粘结强度 复合使用 粘结破坏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感涂料不同温度气候影响因素探究
5
作者 刘海泉 张庆笃 +1 位作者 程金龙 付绍祥 《涂层与防护》 2024年第12期25-28,44,共5页
质感涂料材料在涂料工程领域施工中应用较多,质感涂料无辐射,自重轻,效果逼真,通过不同的施工工艺,手法和技巧,创造许多特殊装饰效果,具有环保、经济、适用性特性。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环境温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会出现上下午... 质感涂料材料在涂料工程领域施工中应用较多,质感涂料无辐射,自重轻,效果逼真,通过不同的施工工艺,手法和技巧,创造许多特殊装饰效果,具有环保、经济、适用性特性。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环境温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会出现上下午不同时间高低温度施工发花色差问题。研究了乳液、填料、消光粉、纤维素、基砂比、级配砂对质感涂料温差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成膜温度乳液、粗填料、消光粉、高相对分子质量纤维素、低基砂比、级配粗细砂搭配,会提升开放时间,提升质感涂料的施工性,同时改善温差色差发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感涂料 温差色差 纤维素 消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i和Zn丙烯酸酯防火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李保君 张顺 +1 位作者 张一达 杨磊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8,56,共8页
为了提高光固化丙烯酸酯涂层的防火性能,通过KH570与水反应合成了超支化含硅树脂(HBPSi),将HBPSi与丙烯酸羟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半加成物(HEA-TDI)反应制备出有紫外光(UV)固化功能的超支化阻燃预聚物(SMASi),再把SMASi与金属化合物和... 为了提高光固化丙烯酸酯涂层的防火性能,通过KH570与水反应合成了超支化含硅树脂(HBPSi),将HBPSi与丙烯酸羟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半加成物(HEA-TDI)反应制备出有紫外光(UV)固化功能的超支化阻燃预聚物(SMASi),再把SMASi与金属化合物和环氧丙烯酸酯(EA)进行复配,经UV固化成涂层。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涂层的透光率,并采用极限氧指数仪、热重分析仪、垂直燃烧仪及锥形量热仪对涂层的防火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在ZnCl_(2)/EA体系中添加适量的SMASi,可提高涂层的透光率、残炭率及耐水性;当其添加量为10%时,成炭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级别及热释放速率均达最佳,分别为50.0%、48、V-0和209 KW/m^(2),显著降低了涂层的热释放速率,有效改善了涂层的防火性能。制备出的涂层能满足透明膨胀防火涂层的使用要求,在木质文物、家具及古建筑等防火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酸 超支化含硅丙烯酸酯 防火 催化成炭 透明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偕胺肟化纳米多孔微球的制备及其对六价铬的超强吸附性能
7
作者 李文彦 李保君 涂永辉 《净水技术》 2025年第4期126-133,共8页
【目的】制备偕胺肟化纳米多孔微球,探索成孔机理,并探究微球对六价铬超强吸附性能,为含铬涂料工业废水处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聚丙烯腈、聚苯乙烯为原材料,基于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含纳米孔的微球前驱体,经偕胺肟反应得到偕胺肟... 【目的】制备偕胺肟化纳米多孔微球,探索成孔机理,并探究微球对六价铬超强吸附性能,为含铬涂料工业废水处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聚丙烯腈、聚苯乙烯为原材料,基于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含纳米孔的微球前驱体,经偕胺肟反应得到偕胺肟化纳米多孔微球(AMS),并研究其对六价铬[Cr(Ⅵ)]的吸附情况。【结果】结果表明,选用二甲基亚砜为稀释剂,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可制备粒径均匀的AMS,微球表面粗糙,富含多重纳米孔洞,孔隙率高达89.5%。成孔机理为:快速的淬火冷却,引起显著的Mullins-Sekerka不稳定性,致使产生纳米尺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晶体,最终演化为纳米孔洞。【结论】在pH值为4.0时,AMS对Cr(Ⅵ)具有高的吸附容量(463.9 mg/g),远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铬吸附材料,展现出对涂料行业铬污染物的高去除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微球 纳米孔 吸附 六价铬[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用轻型保温装饰板锚固方式及断裂性能研究
8
作者 彭月飞 娄婷 +1 位作者 杨晨 孙先海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6期90-94,共5页
探究以改性复合聚苯板为保温层的轻型保温装饰板锚固方式,分析研究了锚固插件的厚度、长度及插件的安装位置对锚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固插件选择材质为不锈钢,长度70 mm,且安装位置距离保温板背面12 mm以上,即可满足锚固件锚固力要... 探究以改性复合聚苯板为保温层的轻型保温装饰板锚固方式,分析研究了锚固插件的厚度、长度及插件的安装位置对锚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锚固插件选择材质为不锈钢,长度70 mm,且安装位置距离保温板背面12 mm以上,即可满足锚固件锚固力要求。通过对改性复合聚苯板的破坏过程及破坏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其破坏过程主要为包覆在聚苯颗粒表面的无机材料断裂,破坏模型符合石材的最大拉应力理论,可在施工应用中通过此模型预测改性复合聚苯板的断裂强度,对轻型保温装饰板的安装应用提出了新的锚固方案,并对改性复合聚苯板开展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轻型保温装饰板 锚固力 改性复合聚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改性复合防火聚苯板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月飞 杨鹏辉 杨晨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2-836,共5页
构建了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二级级配模型,得出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的最佳粒径比约为5∶2,体积比约为100∶7.根据级配模型配制骨料,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复合防火聚苯板,显微结构显示其骨料堆积紧密、有序.分析了硅酸盐胶... 构建了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二级级配模型,得出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与玻化微珠的最佳粒径比约为5∶2,体积比约为100∶7.根据级配模型配制骨料,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复合防火聚苯板,显微结构显示其骨料堆积紧密、有序.分析了硅酸盐胶凝材料、SiO_(2)气凝胶及憎水剂对复合防火聚苯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防火聚苯板的阻燃性能及拉拔强度随着硅酸盐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导热系数和拉拔强度随着SiO_(2)气凝胶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软化系数随着SiO_(2)气凝胶掺量的增加而升高;吸水率随着憎水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防火聚苯板 聚苯乙烯泡沫颗粒 SiO_(2)气凝胶 燃烧总热值 级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凝结时间与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慧 张文龙 +2 位作者 潘喜良 付绍祥 卢宏 《中国建筑防水》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制备了无机防水堵漏材料,探讨了R.SAC 42.5水泥、P.O 42.5水泥、石英砂用量以及水温、加水量对其凝结时间和1 h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中主要原材料对凝结时间的影响程度依次为:R.SAC 42.5水泥用量>P.O 42.5水泥用量>... 制备了无机防水堵漏材料,探讨了R.SAC 42.5水泥、P.O 42.5水泥、石英砂用量以及水温、加水量对其凝结时间和1 h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中主要原材料对凝结时间的影响程度依次为:R.SAC 42.5水泥用量>P.O 42.5水泥用量>石英砂用量;加水量越多、水温越低,无机防水堵漏材料的凝结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防水堵漏材料 凝结时间 抗压抗折强度R.SAC 42.5水泥 P.O 42.5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甲醛功能乳胶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廷睿 林昌庆 《涂层与防护》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甲醛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空气关键污染物之一。本研究阐述了市面上常见的功能乳液型、功能助剂型和功能颜填料型3种类型除甲醛功能乳胶漆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分析了它们各自的除甲醛机理及优劣势,并与常见的物理吸附甲醛材料进行对比... 甲醛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室内空气关键污染物之一。本研究阐述了市面上常见的功能乳液型、功能助剂型和功能颜填料型3种类型除甲醛功能乳胶漆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分析了它们各自的除甲醛机理及优劣势,并与常见的物理吸附甲醛材料进行对比。最后,对未来除甲醛乳胶漆的发展方向进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漆 甲醛 除醛材料 除醛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南天内墙乳胶漆泪痕弊病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廷睿 彭超凡 《涂层与防护》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内墙乳胶漆在回南天期间容易出现亮斑泪痕的漆膜弊病,为了分析该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内墙乳胶漆回南天泪痕产生过程和内在机理,进而测试了内墙乳胶漆各种组成成分、配方属性、制造工艺及施工配套条件下的回南天泪痕严... 内墙乳胶漆在回南天期间容易出现亮斑泪痕的漆膜弊病,为了分析该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内墙乳胶漆回南天泪痕产生过程和内在机理,进而测试了内墙乳胶漆各种组成成分、配方属性、制造工艺及施工配套条件下的回南天泪痕严重程度。最后,提出了改善内墙乳胶漆回南天泪痕弊病的几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漆 回南天 泪痕 原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膨胀阻燃EA透明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李保君 杨磊 张顺 《上海涂料》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环氧丙烯酸酯(EA)透明涂层的阻燃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以POCl3和羟乙基丙烯酸酯等为原料制备了含磷(P)阻燃活性单体——3(2-羟乙基丙烯酸酯)磷酸酯(TAEP),将其与EA、丙烯酰胺(AM)等复配,通过紫外光(UV)固化法制备了含P膨胀阻燃E... 为了提高环氧丙烯酸酯(EA)透明涂层的阻燃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以POCl3和羟乙基丙烯酸酯等为原料制备了含磷(P)阻燃活性单体——3(2-羟乙基丙烯酸酯)磷酸酯(TAEP),将其与EA、丙烯酰胺(AM)等复配,通过紫外光(UV)固化法制备了含P膨胀阻燃EA透明涂层。对该涂层的固化动力学、光学性能、物理力学、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阻燃剂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中双键转化率随固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固化时间为24 s时,双键转化率最高可达85.1%。当TAEP和AM的加入量分别为30%和20%时,涂层极限氧指数LOI最高可达43%,垂直燃烧级别为V-0级,800℃时最终残炭率为36.98%,热释放速率峰值最低(217 kW/m2)。所制备的涂层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 EA涂层 膨胀 阻燃性能 热降解 UV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含N和Si阻燃环氧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14
作者 李保君 张顺 +1 位作者 张一达 杨磊 《中国涂料》 2024年第10期47-54,共8页
为改善紫外光(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EA)涂层的阻燃性能,使其适用于木制家具、古木建筑文物、布艺家饰及公共场所舞台装饰等领域的防火阻燃,以丙烯酰胺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原料合成了含氮、硅功能单体(NSFM),将其... 为改善紫外光(UV)固化环氧丙烯酸酯(EA)涂层的阻燃性能,使其适用于木制家具、古木建筑文物、布艺家饰及公共场所舞台装饰等领域的防火阻燃,以丙烯酰胺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原料合成了含氮、硅功能单体(NSFM),将其与EA复配,经UV固化制备出具有阻燃功能的透明涂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极限氧指数(LOI)测定仪、垂直燃烧测定仪及力学测定仪等测定了涂层的性能。该涂层可见光透过率及实际透明性考察均表明其透明性能满足透明阻燃涂层基本要求;同时随阻燃单体的加入,涂层的附着力、抗冲击性及硬度等性能均得到改善。当NSFM质量分数达50%时,涂层的附着力、硬度、抗冲击性、LOI值、燃烧级别及热释放速率峰值均达到最佳,分别为2级、4H、65 kg·cm、30、V-0级及387.3 kW·m^(-2)。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具有多羟基且含Si和N活性阻燃单体在阻燃改性EA涂层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其力学性能,并保持了其良好的透明性,该涂层有望应用于木质文物的防火阻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和Si功能单体 阻燃 环氧丙烯酸酯 热稳定性 透明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单体的制备及其醋丙共聚乳液胶粘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关涛 陈昌主 +3 位作者 李元璐 邱元斌 林海峰 潘汉杰 《中国胶粘剂》 CAS 2023年第2期8-13,共6页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2-乙基己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PUA)杂化单体材料。对比研究了PUA单体与常规单体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丙酯(HP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异辛酯(2-...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2-乙基己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PUA)杂化单体材料。对比研究了PUA单体与常规单体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丙酯(HPA)、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异辛酯(2-EHA)等参与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混合单体共聚制备的醋丙乳液胶膜的耐水性、湿态剪切强度以及干态胶合强度。研究结果表明:AA、AM、HPA等亲水性强、极性高的单体共聚制备的醋丙乳液胶膜具有较好的干强度,但耐水性、湿强度差;VAc、2-EHA等单体共聚制备的乳液胶膜的耐水性相对较好,但干强度、湿膜强度较差。相比于上述常规单体,PUA单体参与共聚制备的醋丙乳液胶膜在桦木块上的湿态剪切强度以及在桦木块、铝条基材上粘接的干态强度方面拥有良好的兼顾效果,有望作为一种新的功能单体材料用于高性能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A杂化单体 乳液胶粘剂 聚醋酸乙烯酯 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乳化剂的制备及其乳液和涂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保君 李文彦 吴刚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本文以柠康酸酐、衣康酸酐、聚乙二醇、环氧树脂为原料,不加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环保型环氧乳化剂,并通过相反转法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氢谱仪、凝胶渗透色谱、激光粒度仪对乳化剂和乳液的结构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 本文以柠康酸酐、衣康酸酐、聚乙二醇、环氧树脂为原料,不加催化剂合成了一种环保型环氧乳化剂,并通过相反转法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氢谱仪、凝胶渗透色谱、激光粒度仪对乳化剂和乳液的结构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发现乳液粒径分布较窄且稳定性优异。利用该乳液制备水性环氧涂料,采用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对涂层进行了性能和形貌表征,并对涂层的常规性能和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涂层其干燥时间为20 min (表干)和12 h (实干),涂层力学性能表现较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是22 g/L,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耐水性(1000 h)和耐腐蚀性(中性盐雾试验为8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环氧乳液 涂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原文传递
ZnO纳米颗粒/纳米棒复合薄膜用于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
17
作者 李铭 戴世杰 +7 位作者 吴颖豪 郑灵灵 蔡宇航 马绍昆 祝鑫煜 陈迪春 汤波 云大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4395-4404,共10页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因其轻质、柔性、颜色可变、带隙可调,以及适用于低成本卷对卷制造工艺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在OSCs的应用中,ZnO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与活性层能级匹配、易于制备等优点,是最关键的电子传...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因其轻质、柔性、颜色可变、带隙可调,以及适用于低成本卷对卷制造工艺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在OSCs的应用中,ZnO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与活性层能级匹配、易于制备等优点,是最关键的电子传输界面材料之一.但是,ZnO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构成的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容易存在大量缺陷,其电子传输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合成了传输性能优异的ZnO纳米棒(nanorods,NRs),将其与ZnO NPs混合制备复合薄膜,用于OSCs中的电子传输界面.通过调节与优化二者混合比例,当ZnO NRs在复合薄膜中的质量分数为50%时,器件在一个标准太阳光下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14.50%,明显高于仅使用ZnO NPs作为ETL的器件(13.69%).这主要归功于ZnO NRs的加入,使得活性层上的电子传输界面具有更优异的电荷传输与收集性能.同时,传输层界面粗糙度的适当增加还提升了器件的光捕获能力.该研究为ZnO在高性能OSCs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ZNO纳米棒 电子传输层 能量转换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