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对不同分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20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郭静宜 颜小斌 +1 位作者 蔡名利 吕国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彩超对不同分型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所医院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GLM的12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GLM依据文献分为片状不均质回声型、结节或肿块型、弥散型3种类型,分析超声对GLM这3种声... 目的探讨彩超对不同分型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所医院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GLM的12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GLM依据文献分为片状不均质回声型、结节或肿块型、弥散型3种类型,分析超声对GLM这3种声像类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GLM的符合率约84.2%.片状不均质回声型70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约92.8%(65/70);结节或肿块型37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约83.8%(31/37);弥散型1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约38.5%(5/13).超声对片状不均质回声型和结节或肿块型的GLM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片状不均质回声型和结节或肿块型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弥散型(P<0.05).120例GLM病灶中,误诊19例,其中6例被误诊为乳腺癌,1例被误诊为巨大纤维腺瘤,1例因有外伤史被误诊为血肿,1例被误诊为积乳囊肿,2例被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弥散型被误诊为增生.结论GLM的3种分型超声各有不同特点,提高对弥散型的警惕性和认识有望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及BI-RADS分类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静宜 蔡名利 兰际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12期2355-2357,共3页
目的:以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检查和BI—RADS分类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群体诊断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调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证实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44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并进行BI... 目的:以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检查和BI—RADS分类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群体诊断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调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证实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44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并进行BI—RADS分类,构建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活动,探讨超声检查及BI-RADS分类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4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皆经病理提示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其中,片状不均质回声型患者24例、结节(或)肿块型患者12例、弥散型患者8例。44例GLM病灶中,误诊9例,4例被误诊为乳腺癌(BI-RADS 4C类),1例被误诊为巨大纤维腺瘤(BI-RADS 4A类),1例因有外伤史被误诊为血肿,3例弥散型被误诊为增生。超声诊断GLM的符合率约79.5%。片状不均质回声型24例,超声符合率约95.8%(23/24);结节(或)肿块型12例,超声符合率约58.3%(7/12);弥散型8例,超声符合率约62.5%(5/8)。结论:将超声检查方式应用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群体的诊断活动中,效果显著,诊断价值理想,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故在医学实践阶段,相关人员要仔细对其加以鉴别。同时,为最大程度的强化超声诊断的质量和效果,诊断者在诊断工作实践阶段,要立足于患者病情实际,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科学分析和鉴别超声图像信息,正确运用BI—RADS分类方式,进而为后续临床活动提供参照,推动非哺乳期乳腺炎疾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超声检查 BI—RADS分类 诊断价值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误诊胎儿胃畸胎瘤1例
3
作者 曾坤章 吕国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326-326,共1页
孕妇,29岁,孕1产0。孕35周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胎龄与孕周相符;于胎儿左上腹可探及一大小约4.65 cm×4.05 cm×3.89 cm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肿物其内及周边可见数个条状血流信号(图1,2),胃泡受挤移位变形... 孕妇,29岁,孕1产0。孕35周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胎龄与孕周相符;于胎儿左上腹可探及一大小约4.65 cm×4.05 cm×3.89 cm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肿物其内及周边可见数个条状血流信号(图1,2),胃泡受挤移位变形(图3),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胎儿左上腹部混合性病变,考虑中肠旋转不良伴扭转?10 d后超声复查:左上腹混合回声病变较前增大,大小约5.88 cm×4.98 cm×4.22 cm。超声提示:胎儿左上腹混合性病变(较前增大),考虑腹腔肿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上腹部 腹腔肿瘤 血流信号 混合回声 胃泡 超声复查 混合性回声 单活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阶血流成像技术与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金淼 黄高峰 +4 位作者 谢钦赐 李靖云 林海滨 陈意玲 吕国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8期630-632,共3页
目的比较灰阶血流成像(B-flow)与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皮瓣移植术的患者30例,术前分别应用CDFI和B-flow检测皮瓣供区的穿支血管,定位并标记最优穿支的穿出点;术中分别测量CDFI、B-flow定位穿刺点到术中... 目的比较灰阶血流成像(B-flow)与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皮瓣移植术的患者30例,术前分别应用CDFI和B-flow检测皮瓣供区的穿支血管,定位并标记最优穿支的穿出点;术中分别测量CDFI、B-flow定位穿刺点到术中确定穿出点的距离(AC值、BC值),比较二者检查耗时及显示穿支血管数目,以及AC值与BC值的差异。结果B-flow的检查耗时少于CDFI检测耗时[(6.700±1.207)min vs.(10.333±1.398)min],检测穿支血管数量多于CDFI所测[(3,1)vs.(2,0)],BC值小于AC值[(4.233±1.194)mm vs.(5.667±1.91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flow对穿支血管的检测优于CDFI,且其定位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血流成像 CDFI 穿支皮瓣 穿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