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科技服务“三农”发展
1
作者 《福建林业》 2020年第2期24-25,共2页
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地处漳州市南靖县,是福建省林业局直属的公益型事业。近年来,试验中心不断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技术、地理、人才、资源等优势,大力开展林木和花卉科学研究工作,共主持科研项目80多项,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等科研成... 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地处漳州市南靖县,是福建省林业局直属的公益型事业。近年来,试验中心不断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技术、地理、人才、资源等优势,大力开展林木和花卉科学研究工作,共主持科研项目80多项,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等科研成果10多项,选育出4个兰花新品种,3个蝴蝶兰新品种,授权发明专利1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林业科技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科技助力 公益型 创新机制 科学研究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32
2
作者 潘辉 黄石德 +2 位作者 张金文 王光华 朱洪如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5-609,共5页
针对近几年福建省桉树人工林迅猛发展的趋势,论述了福建省桉树人工林存在的生态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对桉树人工林的定位调查和研究成果,认为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桉树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是目前生产经营者采取的不尽合... 针对近几年福建省桉树人工林迅猛发展的趋势,论述了福建省桉树人工林存在的生态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对桉树人工林的定位调查和研究成果,认为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桉树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是目前生产经营者采取的不尽合理的栽培制度及经营管理措施。因此,亟需制定一套能够提高桉树人工林生态稳定性的科学合理栽培制度,包括:选择合适树种,优化林分结构和树种结构;推广不炼山的林地清理方式,降低整地强度;保留采伐剩余物,科学施肥;选择科学合理的经营密度和轮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生态问题 栽培制度 生态稳定性 轮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裕德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对农村、林区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林业科技推广组织是联系林农的纽带,与林农关系密切,在林农中有威信,是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对农村、林区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林业科技推广组织是联系林农的纽带,与林农关系密切,在林农中有威信,是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目前林业科技推广建设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新要求,阻碍农村、林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探索制定合理的策略,促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技 科技推广 形势 对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培养中有效无菌材料获得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月娇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0-22,共3页
在组织培养中 ,有效无菌材料的获得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本文主要以桉树为代表 ,通过对桉树外植体的采集、灭菌和接种等过程的试验研究 ,阐述了获得有效无菌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组织培养 有效无菌材料 植物 外植体 采集 灭菌 接种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天然次生林黄枝润楠生长过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成立 林龙 +3 位作者 陈孝丑 江瑞荣 程习梅 吕志鹏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52-54,71,共4页
以福建省南靖县天然次生林中20年生的黄枝润楠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法分析黄枝润楠的生长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测树龄内,黄枝润楠树高总生长量增长速度趋于下降;胸径总生长量增长速度较为稳定;材积总生长量还未出现峰值,平均生长... 以福建省南靖县天然次生林中20年生的黄枝润楠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法分析黄枝润楠的生长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测树龄内,黄枝润楠树高总生长量增长速度趋于下降;胸径总生长量增长速度较为稳定;材积总生长量还未出现峰值,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还没有相交,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枝润楠 树干解析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虹桉组织培养试验
6
作者 舒婷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1-95,100,共6页
于2023年在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以彩虹桉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点的茎段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筛选适宜外植体灭菌、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诱导等阶段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8 s后,用0.1%升汞消毒8 min... 于2023年在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以彩虹桉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点的茎段为外植体,开展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筛选适宜外植体灭菌、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生根诱导等阶段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8 s后,用0.1%升汞消毒8 min可获得较多的无菌外植体,为最佳灭菌处理方法;彩虹桉在改良MS+6-BA 0.2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中培养20 d后诱导率可达86.0%,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在改良MS+6-BA 0.25 mg·L^(-1)+IBA 0.05 mg·L^(-1)+NAA 0.10 mg·L^(-1)+蔗糖30 g·L^(-1)中培养20 d后,平均增殖系数达2.23,为最佳继代培养基;在改良MS+IBA 0.30 mg·L^(-1)+NAA 0.05 mg·L^(-1)+蔗糖20 g·L^(-1)+活性炭0.1 g·L^(-1)中培养30 d后,平均生根率达94.0%,根数3~6条,根长1~2 cm,为最佳生根培养。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彩虹桉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及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桉 组织培养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概况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以阁 《福建热作科技》 2013年第3期67-70,共4页
从生产、流通和销售三个环节分析2012年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重点介绍福建省花卉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对策。
关键词 花卉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公路、铁路项目征占用林地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赖水玲 《林业勘察设计》 2020年第4期78-80,共3页
对2016—2019年福建省公路、铁路项目占用林地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沟通协作、提前介入指导项目用地、严格违法占用林地查处、深化“放管服”、优化政务服务、下放或委托审核权限、加强临时用地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 公路 铁路 占用林地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花心木扦插快繁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郑静 《四川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为提高桃花心木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开展了不同生根促进剂及浓度、扦插基质对桃花心木扦插育苗生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0.55 g·L^(-1)的IBA处理桃花心木插穗后,以红壤与珍珠岩1∶1混合为扦插基质,桃花心木的生根效果最好,生... 为提高桃花心木扦插育苗的成活率,开展了不同生根促进剂及浓度、扦插基质对桃花心木扦插育苗生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0.55 g·L^(-1)的IBA处理桃花心木插穗后,以红壤与珍珠岩1∶1混合为扦插基质,桃花心木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可达8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心木 扦插育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不同混交模式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肇锋 黄碧华 郑郁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0,共7页
在福建省国有南靖林场对7种混交模式的福建柏混交林进行水源涵养能力的观测,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模式地上部分与土壤持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林最大,为42.49 ... 在福建省国有南靖林场对7种混交模式的福建柏混交林进行水源涵养能力的观测,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模式地上部分与土壤持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林最大,为42.49 t/hm2;土壤层持水量均占林分总持水量的96%以上,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林最高;各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排序为土壤层>林冠层>凋落物层>活地被物层,土壤层是森林水源涵养的主要场所;通过对福建柏混交林林分涵养水源的综合评价可知,采用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模式建立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混交林 水源涵养 土壤 综合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蓝复合光对‘阳光红心’红掌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孝丑 杨芮 +4 位作者 户帅雅 巫伟峰 张曦文 徐永 陈发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4-230,共7页
以具有红光(660 nm)和蓝光(446 nm)复合光的LED灯作为光源,研究其对‘阳光红心’红掌组培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70%红光+30%蓝光的复合光能显著提高红掌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促进叶片和根茎的干物质积累,而30... 以具有红光(660 nm)和蓝光(446 nm)复合光的LED灯作为光源,研究其对‘阳光红心’红掌组培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70%红光+30%蓝光的复合光能显著提高红掌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促进叶片和根茎的干物质积累,而30%红光+70%蓝光的复合光则更有利于叶面积的扩张。红蓝复合光能抑制红掌叶片暗适应初始荧光(Fo),增加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荧光产量,显著提高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改善光合作用系统Ⅱ(PSⅡ),促进叶片获取光能的能力,提高光合电子传递和光能转化效率,促进红掌叶片和根茎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掌 红蓝复合光 生长 叶绿素荧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兰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12
作者 赵旻骏 吴鹏程 +3 位作者 朱尾银 徐建球 杨志 林佳佳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以34份墨兰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2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以期为墨兰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和墨兰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CV)介于15.03%~37.05%,表明其变异程度较大。同时... 以34份墨兰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2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以期为墨兰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和墨兰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数量性状变异系数(CV)介于15.03%~37.05%,表明其变异程度较大。同时,各种质的数量性状Shannon-Wiener指数(I)均超过1,证实数量性状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在质量性状方面,CV波动在25.23%~89.06%,同样显示出较大的变异程度。此外,质量性状的I指数范围在3.386~3.726,显示质量性状多样性同样显著。质量性状的辛普森指数(D)位于0.960~0.982,接近1,表明种质的质量性状分布均衡,多样性程度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共识别出8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0.141%,其中花部位数量性状占较大权重,成为墨兰主要表型性状指标。聚类分析基于欧氏距离,将种质资源划分为四大群体,其表型性状特征主要集中于数量性状,尤其是花部位数量性状,这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兰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森林文化建设透视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先庆 叶功富 +1 位作者 洪志猛 张梓萍 《中国城市林业》 2003年第2期47-50,共4页
城市森林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主张发掘与提高中国森林文化的优秀传统,选择性吸收国外森林文化优秀成果,城市森林文化与钢筋水泥文化交融并加强城市森林文化的建设与普及。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文化内涵 森林文化 中国 文化建设 城市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7种混交模式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与生产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肇锋 黄碧华 +1 位作者 傅成杰 郑郁善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以福建柏7种不同混交模式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选择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比传统杉木纯林,分析混交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和林分生产力,以期找到最优的福建柏混交模式。结果表明: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总生物... 以福建柏7种不同混交模式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选择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比传统杉木纯林,分析混交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和林分生产力,以期找到最优的福建柏混交模式。结果表明: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总生物量最大(138.31 t/hm^2),其次为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杉木(116.10 t/hm^2)混交林,最低为杉木纯林(73.21 t/hm^2);乔木层生物量,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最大(133.23 t/hm^2),其次为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杉木(112.37 t/hm^2),最低的是杉木纯林(52.43 t/hm^2);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生产力最大,其次为混交模式福建柏×火炬松×杉木,最差的是杉木纯林。综合比较分析,初步得出福建柏×火力楠是福建柏混交林最优的混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混交林 生物量 分配格局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荚相思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德朝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1-124,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生根促进剂和浓度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卷荚相思穗条扦插繁殖生根率、不同栽培基质对卷荚相思扦插繁殖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木质化的嫩枝以IBA 600×10-6+ABT-1#600×10-6处理的生根率高、生根数多...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生根促进剂和浓度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卷荚相思穗条扦插繁殖生根率、不同栽培基质对卷荚相思扦插繁殖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木质化的嫩枝以IBA 600×10-6+ABT-1#600×10-6处理的生根率高、生根数多、生根长和苗高;3种基质的对比试验中以100%红心土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荚相思 扦插 生根促进剂 基质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生优良杉木组培快繁技术试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黄碧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式,同时考察了培养基、6-BA、KT、NAA等4个因子对杉木组培苗芽增殖的影响和IBA、NAA、ABT1#、蔗糖等4个因子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材料,消毒方式采用70%乙醇处理40 s后...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式,同时考察了培养基、6-BA、KT、NAA等4个因子对杉木组培苗芽增殖的影响和IBA、NAA、ABT1#、蔗糖等4个因子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材料,消毒方式采用70%乙醇处理40 s后无菌水冲洗一遍,再用0.1%升汞溶液处理7 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以上;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1/2MS+6-BA 0.8 mg·L-1,最适于生根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中+蔗糖30 g.L-1+IBA 1.2 mg·L-1+NAA 0.2 mg·L-1+ABT1#1.5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繁殖 组织培养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晓芬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扦插育苗试验 红豆杉属植物 红豆杉科 天然资源 Var 变种 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组培无根苗瓶外生根试验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小坤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3-165,共3页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基质、愈伤组织和ABT对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愈伤组织和ABT对杉木组培苗的生根率产生显著影响,最佳组合为:基质用红心土∶河砂(3∶1)+愈伤组织部分切除+ABT1#300 mg.L-1。
关键词 杉木 组培无根苗 瓶外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冬季落叶穗条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德朝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光皮桦 扦插育苗试验 落叶 生态公益林建设 乡土阔叶树种 穗条 冬季 垂直分布 速生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山地引种树木的中试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叶功富 沈德炎 +4 位作者 许文宝 林捷 谢益心 张梓萍 李宝福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6,共6页
1969年起在厦门同安开展热带、亚热带树种引种驯化试验,先后有133种定植成功。1972年开始引种树木的上山中试造林,包括木兰科的火力楠、灰木莲,红花天料木科的母生等15科36个树种。中试造林结果表明:火力楠、母生、八宝树、南洋楹、米... 1969年起在厦门同安开展热带、亚热带树种引种驯化试验,先后有133种定植成功。1972年开始引种树木的上山中试造林,包括木兰科的火力楠、灰木莲,红花天料木科的母生等15科36个树种。中试造林结果表明:火力楠、母生、八宝树、南洋楹、米老排等5个树种为适宜在闽南山地进行大面积造林的用材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山地 树木引种 中试造林 生长情况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