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种植修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志强 庄文捷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年第4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进行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牙周健康患者为对照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牙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3、6、12个月的PD (探诊深度)...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进行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牙周健康患者为对照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牙种植修复,对比两组患者3、6、12个月的PD (探诊深度)、mPLI (改良菌斑指数)、mSBI (改良龈沟出血指数),两组的种植修复情况和3年、5年的牙槽骨吸收量。结果:种植修复后随时间增加,PD、mPLI、m SBI明显升高,且研究组P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PLI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3月的m SBI无显著差异(P>0.05),6、12月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种植修复情况均高于研究组,两组半年、1年的种植修复情况有差异但不明显(P>0.05),对照组3年和5年的种植修复情况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3年、5年的牙槽骨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短期疗效较好,因炎症反应,长期效果明显低于牙周健康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慢性牙周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管理对门诊口腔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福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目的 为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研究分析柔性管理对门诊口腔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情况,2020年4—8月采取常规管理,2020年9—12月采取柔... 目的 为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研究分析柔性管理对门诊口腔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情况,2020年4—8月采取常规管理,2020年9—12月采取柔性管理,对比实施柔性管理前后门诊口腔科管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后,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柔性管理前;实施柔性管理后,护理人员SCL-90量表中各项评分均低于实施柔性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门诊的口腔科护理工作,应用柔性管理的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体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大部分要照顾家庭,容易产生倦怠感,而且需要将柔性管理的模式应用到当前的护理模式之中,确立好柔性管理理念,主要是将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进行转变。而线性思维的特点是历时性,即一个时期事情的发展状况,而并非是线性思维的特征是共时性,也就是同步转型,即同一时期,不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理 门诊口腔科护理 工作质量 影响
原文传递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和明 谢建宏 陈剑忠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19期5-6,共2页
疼痛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最为常见、恐惧和痛苦的并发症。导致拔牙术后疼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程度、发作时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常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往往是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术后疼痛时再进行处理,增加了痛苦,降低了控制效率。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探究两种微种植支抗方法拔牙矫治的疗效
4
作者 黄璇叶 王志强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4期81-85,共5页
目的对比探究两种微种植支抗方法拔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拔牙矫治性骨性混合型上颌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上颌磨牙区微种植钉可植入高度分别将23例... 目的对比探究两种微种植支抗方法拔牙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拔牙矫治性骨性混合型上颌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上颌磨牙区微种植钉可植入高度分别将23例低位植入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3例高位植入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矫治效果监测数据及咀嚼效率。结果经过矫治,观察组上下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ANB)为(3.02±0.76)°,小于对照组的(3.74±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2,P=0.003),观察组上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SNA)为(83.43±1.25)°,大于对照组的(82.5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P=0.026);两组上颌中切牙切缘至SP平面的垂直距离(U1-SP)小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治前后上颌第一磨牙颊沟点至SP平面的垂直距离(U6-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腭平面的垂直距离(U6-PP)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中切牙微笑露龈距离(Stms-1)均小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矫治,两组咀嚼效率高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咀嚼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种植支抗方法均能够矫治骨性混合型上颌前突、改善咀嚼功能,其中低位植入在促进上前牙内收、改建上颌骨方面作用较显著,高位植入有助于获得较多的后牙压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 高位植入 拔牙矫治性骨性混合型上颌前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鸥肌功能研究中心矫治器结合肌功能训练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儿的疗效
5
作者 黄泽红 林杭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9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麦鸥肌功能研究中心(MRC)矫治器结合肌功能训练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41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接受MRC矫治器治... 目的观察麦鸥肌功能研究中心(MRC)矫治器结合肌功能训练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41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接受MRC矫治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肌功能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ANB),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I-SN),前牙覆盖,面下部高(ANS–Me)]、家属治疗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ANB、SNA、SNB、UI-SN、前牙覆盖、ANS-M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ANB、SNA、UI-SN、前牙覆盖分别为(3.84±1.15)°、(80.95±1.23)°、(104.23±2.75)°、(3.12±0.73)mm,均低于对照组的(4.61±1.24)°、(84.52±1.68)°、(106.71±2.08)°、(4.25±0.81)mm,SNB、ANS-Me分别为(77.58±2.40)°、(61.86±2.97)mm,均高于对照组的(75.84±1.62)°、(57.12±3.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属治疗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5.00%、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61.90%、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矫治器结合肌功能训练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儿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治疗满意度,利于改善下颌后缩状态及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欧肌功能研究中心矫治器 肌功能训练 安氏Ⅱ类下颌后缩 患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