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的几种常见综合题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龙彬
《中学数学月刊》
2013年第9期54-56,共3页
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解答分类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分类讨论问题的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颇具意义.
关键词
分类讨论问题
初中数学
综合题型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思维
思想方法
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效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课后作业实践研究
2
作者
出彩标
《当代体育》
2023年第9期44-46,共3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基本的理念之一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后...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基本的理念之一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后作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夯实学生能力,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体育课后作业的目标定位与类型,总结了中学体育教学课后作业布置的问题,并从几个对应方面分析了有效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课后作业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亦应有“度”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勇斌
《基础教育参考》
2007年第4期73-74,共2页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目前,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沙龙式等学习方式,正在逐...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目前,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沙龙式等学习方式,正在逐步成为新课堂的新亮点,丰富了新课程的内涵。但正如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历程一样,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在转变学习方式时,出现了“为新而新”、“一味求新”的现象,影响了新课程的学习。因此,实行新的学习方式,必须抓住本质,恰到好处,把握好“度”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
学生主动性
中心任务
合作式
体验式
探究式
新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抛弃生命 不放弃未来
4
作者
吴勇斌
吴一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16期24-26,共3页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和短暂,不但不要轻易放弃,而且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保持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和...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和短暂,不但不要轻易放弃,而且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保持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关怀他人的生命。树立责任意识,对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提升生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爱生命
感悟
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谨防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五化”现象
5
作者
吴勇斌
《网络科技时代》
2008年第23期18-19,共2页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后政治课教学的显性变化和突出亮点之一。然而,开展探究性学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在实践中必须谨防“五化”现象。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政治
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做幸福的教师——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6
作者
吴勇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第20期45-46,共2页
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谈到拒绝职业倦怠时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乐的弟子把买回来的盐放在一杯水中,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
7
作者
林江琼
吴勇斌
《基础教育参考》
2007年第4期12-13,共2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
关键词
“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
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8
作者
林江琼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32,共1页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这样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关键词
善行
老子
救人
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的增长”一课说课设计
9
作者
梁海斌
《地理教学》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人口增长
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说课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校长课程文化领导:引领学校走向卓越
10
作者
庄国平
《中小学校长》
2012年第3期16-18,共3页
校长课程文化领导,主要是要转变学校原有一些陈旧的基本假定,形成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等,改组与改造学校组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课程开发的质量.引领学校发展。
关键词
校长
课程领导
课程文化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症结及对策
11
作者
庄国平
《中国教师》
2011年第23期51-52,共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推动教研工作重心移到学校,坚持以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推动教研工作重心移到学校,坚持以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然而,农村学校受到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校本教研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农村中学
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
农村学校
教研工作
原文传递
激发学生潜能的“生命”课堂
被引量:
1
12
作者
吴勇斌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1,19,共3页
教育是人的教育,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应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课堂生命意识,使学生能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
教育是人的教育,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应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课堂生命意识,使学生能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树立起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生价值观,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的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命”
学生潜能
激发
人生价值观
人的教育
生命活动
传授知识
原文传递
让班级成为诗意栖居的乐园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勇斌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84,共3页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人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不仅反映了人对于安全和归属的本能愿望,更反映了人对于美、对于爱、对于和谐自由的一种精神渴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集体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可...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人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不仅反映了人对于安全和归属的本能愿望,更反映了人对于美、对于爱、对于和谐自由的一种精神渴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集体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环境,让他们接受健全的教育——知情意行统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几年来,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努力让班级成为可以诗意栖居的乐园,让学校成为学生理想风帆启航的港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地栖居
乐园
班级
理想状态
诗意栖居
海德格尔
知情意行
全面发展
原文传递
例谈“班训”的作用和制定
被引量:
2
14
作者
吴勇斌
《学校管理》
2008年第6期55-55,共1页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接手一个高一的新班,当班主任。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这个班级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晚自习的时候经常像闹市一样,毫无纪律约束。初出茅庐的我不知所措,心里有点发怵!才一个星期就这样,以后该怎么管?我去请教一个老班...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接手一个高一的新班,当班主任。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这个班级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晚自习的时候经常像闹市一样,毫无纪律约束。初出茅庐的我不知所措,心里有点发怵!才一个星期就这样,以后该怎么管?我去请教一个老班主任,他跟我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律约束
就这样
班级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班会课
身心发展规律
班集体
教育目标
学习委员
学习规律
原文传递
集体备课模式的新探索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勇斌
《学校管理》
2009年第1期37-37,共1页
传统的集体备课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陷。1.功能狭窄,作用单一通常集体备课的时间为一节课。
关键词
集体备课
校本教研活动
备课组
说课
新课程改革
评课
共性化
主讲者
上一周
集体研究
原文传递
新课改下教研活动的症结与思考
16
作者
吴勇斌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7年第7期67-69,共3页
一、教研活动离教师究竟有多远?——欲说难休 [教研片断一]这是一次全市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经过骨干教师上课、说课,专家、教师互动式点评后结束,教师陆续离场。
关键词
教研活动
新课改
骨干教师
症结
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
新课程
互动式
原文传递
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例析班主任的谈心艺术
17
作者
吴勇斌
《中国教师》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李镇西老师在《教育寻真》一书中,用朴实而有激情、富有诗意而不乏理性的文字,记录着自己教育寻真路上的点滴,记载着个人教育行为的反思和对社会教育现象的归类与驳诘,以及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探寻与争鸣。这本书让我懂得,要让自己教...
李镇西老师在《教育寻真》一书中,用朴实而有激情、富有诗意而不乏理性的文字,记录着自己教育寻真路上的点滴,记载着个人教育行为的反思和对社会教育现象的归类与驳诘,以及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探寻与争鸣。这本书让我懂得,要让自己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有意义,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味,就必须做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心艺术
心灵
学生
班主任
教育现象
例析
传统教育思想
教育行为
原文传递
班会主题的确定要注重“四结合”
18
作者
陈海强
吴勇斌
《中国教师》
2009年第6期52-53,共2页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开好主题班会能引领班级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开好主题班会能引领班级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统一思想、群策群力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班会
“四结合”
学生健康
德育教育工作
班级工作
班集体建设
有效载体
集体协作
原文传递
为思想政治课插上歌声的翅膀
19
作者
刘正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2年第6期20-21,共2页
塑造青少年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课程的重要使命。因此,《文化生活》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
塑造青少年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课程的重要使命。因此,《文化生活》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它具有激发情感、活跃思维、引起创造、增强记忆、怡情健身等功能。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音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化生活》课堂教学中尝试让歌声走进课堂,创设互动愉快的教学模式,取得不错的效果,现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歌声
《文化生活》
青少年学生
课堂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
激发情感
音乐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的几种常见综合题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龙彬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学数学月刊》
2013年第9期54-56,共3页
文摘
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解答分类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分类讨论问题的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颇具意义.
关键词
分类讨论问题
初中数学
综合题型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思维
思想方法
基本技能
基础知识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效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课后作业实践研究
2
作者
出彩标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当代体育》
2023年第9期44-46,共3页
文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基本的理念之一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后作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夯实学生能力,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体育课后作业的目标定位与类型,总结了中学体育教学课后作业布置的问题,并从几个对应方面分析了有效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课后作业的实践策略。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亦应有“度”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基础教育参考》
2007年第4期73-74,共2页
文摘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目前,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沙龙式等学习方式,正在逐步成为新课堂的新亮点,丰富了新课程的内涵。但正如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历程一样,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在转变学习方式时,出现了“为新而新”、“一味求新”的现象,影响了新课程的学习。因此,实行新的学习方式,必须抓住本质,恰到好处,把握好“度”的艺术。
关键词
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
学生主动性
中心任务
合作式
体验式
探究式
新课堂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抛弃生命 不放弃未来
4
作者
吴勇斌
吴一清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16期24-26,共3页
文摘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和短暂,不但不要轻易放弃,而且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保持对生活的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从而拥有旺盛的生命意识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关怀他人的生命。树立责任意识,对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提升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
珍爱生命
感悟
生命价值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F31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谨防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五化”现象
5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网络科技时代》
2008年第23期18-19,共2页
文摘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后政治课教学的显性变化和突出亮点之一。然而,开展探究性学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在实践中必须谨防“五化”现象。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政治
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做幸福的教师——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6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第20期45-46,共2页
文摘
肖川教授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谈到拒绝职业倦怠时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乐的弟子把买回来的盐放在一杯水中,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幸福感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
7
作者
林江琼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基础教育参考》
2007年第4期12-13,共2页
文摘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实施创新行为,形成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个性。
关键词
“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
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个性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8
作者
林江琼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2-32,共1页
文摘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中这样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关键词
善行
老子
救人
圣人
分类号
B96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的增长”一课说课设计
9
作者
梁海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地理教学》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人口增长
教学目标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说课设计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校长课程文化领导:引领学校走向卓越
10
作者
庄国平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小学校长》
2012年第3期16-18,共3页
文摘
校长课程文化领导,主要是要转变学校原有一些陈旧的基本假定,形成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等,改组与改造学校组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课程开发的质量.引领学校发展。
关键词
校长
课程领导
课程文化领导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症结及对策
11
作者
庄国平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国教师》
2011年第23期51-52,共2页
文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推动教研工作重心移到学校,坚持以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然而,农村学校受到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校本教研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关键词
校本教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农村中学
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
农村学校
教研工作
分类号
G6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激发学生潜能的“生命”课堂
被引量:
1
12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1,19,共3页
文摘
教育是人的教育,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应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课堂生命意识,使学生能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树立起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生价值观,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的课堂。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命”
学生潜能
激发
人生价值观
人的教育
生命活动
传授知识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让班级成为诗意栖居的乐园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84,共3页
文摘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人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不仅反映了人对于安全和归属的本能愿望,更反映了人对于美、对于爱、对于和谐自由的一种精神渴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集体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环境,让他们接受健全的教育——知情意行统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几年来,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努力让班级成为可以诗意栖居的乐园,让学校成为学生理想风帆启航的港湾。
关键词
诗意地栖居
乐园
班级
理想状态
诗意栖居
海德格尔
知情意行
全面发展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例谈“班训”的作用和制定
被引量:
2
14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学校管理》
2008年第6期55-55,共1页
文摘
大学毕业那一年,我接手一个高一的新班,当班主任。一个星期以后,我发现这个班级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晚自习的时候经常像闹市一样,毫无纪律约束。初出茅庐的我不知所措,心里有点发怵!才一个星期就这样,以后该怎么管?我去请教一个老班主任,他跟我说:"
关键词
纪律约束
就这样
班级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班会课
身心发展规律
班集体
教育目标
学习委员
学习规律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集体备课模式的新探索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学校管理》
2009年第1期37-37,共1页
文摘
传统的集体备课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缺陷。1.功能狭窄,作用单一通常集体备课的时间为一节课。
关键词
集体备课
校本教研活动
备课组
说课
新课程改革
评课
共性化
主讲者
上一周
集体研究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课改下教研活动的症结与思考
16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7年第7期67-69,共3页
文摘
一、教研活动离教师究竟有多远?——欲说难休 [教研片断一]这是一次全市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经过骨干教师上课、说课,专家、教师互动式点评后结束,教师陆续离场。
关键词
教研活动
新课改
骨干教师
症结
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
新课程
互动式
分类号
G6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例析班主任的谈心艺术
17
作者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国教师》
2009年第4期50-52,共3页
文摘
李镇西老师在《教育寻真》一书中,用朴实而有激情、富有诗意而不乏理性的文字,记录着自己教育寻真路上的点滴,记载着个人教育行为的反思和对社会教育现象的归类与驳诘,以及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探寻与争鸣。这本书让我懂得,要让自己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有意义,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味,就必须做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谈心艺术
心灵
学生
班主任
教育现象
例析
传统教育思想
教育行为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班会主题的确定要注重“四结合”
18
作者
陈海强
吴勇斌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国教师》
2009年第6期52-53,共2页
文摘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开好主题班会能引领班级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集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统一思想、群策群力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
主题班会
“四结合”
学生健康
德育教育工作
班级工作
班集体建设
有效载体
集体协作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为思想政治课插上歌声的翅膀
19
作者
刘正萍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六中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2年第6期20-21,共2页
文摘
塑造青少年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课程的重要使命。因此,《文化生活》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它具有激发情感、活跃思维、引起创造、增强记忆、怡情健身等功能。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音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文化生活》课堂教学中尝试让歌声走进课堂,创设互动愉快的教学模式,取得不错的效果,现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歌声
《文化生活》
青少年学生
课堂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
激发情感
音乐教学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的几种常见综合题型
陈龙彬
《中学数学月刊》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效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课后作业实践研究
出彩标
《当代体育》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实行新的学习方式亦应有“度”
吴勇斌
《基础教育参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抛弃生命 不放弃未来
吴勇斌
吴一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谨防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五化”现象
吴勇斌
《网络科技时代》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做幸福的教师——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吴勇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
林江琼
吴勇斌
《基础教育参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林江琼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人口的增长”一课说课设计
梁海斌
《地理教学》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校长课程文化领导:引领学校走向卓越
庄国平
《中小学校长》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议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症结及对策
庄国平
《中国教师》
2011
0
原文传递
12
激发学生潜能的“生命”课堂
吴勇斌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7
1
原文传递
13
让班级成为诗意栖居的乐园
吴勇斌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07
1
原文传递
14
例谈“班训”的作用和制定
吴勇斌
《学校管理》
2008
2
原文传递
15
集体备课模式的新探索
吴勇斌
《学校管理》
2009
1
原文传递
16
新课改下教研活动的症结与思考
吴勇斌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7
0
原文传递
17
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例析班主任的谈心艺术
吴勇斌
《中国教师》
2009
0
原文传递
18
班会主题的确定要注重“四结合”
陈海强
吴勇斌
《中国教师》
2009
0
原文传递
19
为思想政治课插上歌声的翅膀
刘正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