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技术在港航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缪晓宁 《福建电脑》 2005年第8期72-73,共2页
文章讲述了GIS技术在港航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全面介绍了福建省港航GIS系统的开发、设计、功能和运行情况。
关键词 GIS技术 港航管理 应用 GIS系统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港航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
作者 缪晓宁 《福建电脑》 2010年第5期141-142,共2页
本文介绍了厦门港航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案。
关键词 航道 信息系统 技术路线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港航道水下地形的空间监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建明 《海洋测绘》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阐述了利用水下地形测量数据对进港航道水下地形进行空间监测分析的方法,及其对制定航道水深监测周期的意义,主要介绍了等高线图示法、三维图示法和断面图示法及其应用。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港口与航道工程 空间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港湾GPS控制网的建立
4
作者 曾昭辉 《广东科技》 2012年第5期116-116,111,共2页
随着沿海港湾的快速发展,现有控制资料已不能满足港湾建设的需要,提出建立GPS控制网的构想,并阐述了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沿海港湾 GPS 控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工程测量信息化和测绘工程质量管理
5
作者 李明然 张秋明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年第6期0096-0096,共1页
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离不开工程测量和工程测绘,其测量和测绘质量直接关系整个工程的质量。传统工程测量和 测绘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且具有高度复杂的程序,稍加不注意就会影响测量和测绘结果的可靠性。积极提高工程测量和测 绘的信息化程... 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离不开工程测量和工程测绘,其测量和测绘质量直接关系整个工程的质量。传统工程测量和 测绘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且具有高度复杂的程序,稍加不注意就会影响测量和测绘结果的可靠性。积极提高工程测量和测 绘的信息化程度,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测量 测绘工程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测绘仪器的信息化管理
6
作者 林挺 《中华建设》 2020年第26期0040-0041,共2页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各行业也在朝着信息化的趋势建设和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测绘仪器的信息化管理,对测绘仪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与信息化技术进行结合,实现对信息库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应用。保证测绘仪器...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各行业也在朝着信息化的趋势建设和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测绘仪器的信息化管理,对测绘仪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同时与信息化技术进行结合,实现对信息库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应用。保证测绘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以此来推动整个测绘仪器设备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仪器 信息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TerraSAR-X影像的PSInSAR地表形变监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丁荣荣 徐佳 +1 位作者 林晓彬 许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164,共7页
利用2011年10月—2013年7月间获取的37景TerraSAR-X高分辨率条带模式SAR数据,采用干涉测量点目标分析(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IPTA)技术得到常州地区因工厂集中开采地下水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信息,即常州市武进地区有多处... 利用2011年10月—2013年7月间获取的37景TerraSAR-X高分辨率条带模式SAR数据,采用干涉测量点目标分析(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IPTA)技术得到常州地区因工厂集中开采地下水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信息,即常州市武进地区有多处地表沉降,在2011—2013年间最大沉降速率为31.494 mm/a。通过与Envisat ASAR数据获取的平均沉降速率对比,说明TerraSAR-X数据不仅可以提高永久散射体(permanment scatter,PS)的点密度,而且能更好地描述散射体的细节变化和微量位移情况,体现出TerraSAR-X数据监测地表形变的优势。沈海高速公路常州沿线地面沉降的监测结果表明:TerraSAR-X数据在人工线状地物形变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PTA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将IPTA技术应用于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TERRASAR-X 干涉测量点目标分析(IPTA) 沉降监测 线状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检测码头接缝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章家保 程李凯 +2 位作者 朱瑞虎 李同飞 丁德荣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9-104,共6页
为探索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检测码头接缝的效用和技术特点,对在建的沉箱码头岸壁开展水下检测现场试验。针对检测对象的特点,改进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安装方式和设置,对采集的数据提取点云图进行分析,并对接缝宽度进行水下摄像验证。结... 为探索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检测码头接缝的效用和技术特点,对在建的沉箱码头岸壁开展水下检测现场试验。针对检测对象的特点,改进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安装方式和设置,对采集的数据提取点云图进行分析,并对接缝宽度进行水下摄像验证。结果表明,接缝宽度检测的分辨率与船速、波束的发射频率、探测距离等因素有关,且在作业时应力求船舶的航行姿态平稳和匀速航行以保证检测质量。该系统在水下检测时能获得三维点云数据,可直观反映接缝的整体形态,为码头水下接缝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码头接缝 水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式码头沉箱接缝检测方法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朱瑞虎 郑金海 +2 位作者 章家保 林同钦 刘荣林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2,共5页
针对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接缝难以检测的问题,分别采用水下机器人、多波束扫测、三维声呐扫描技术进行检测。检测数据表明:水下机器人对沉箱接缝的检测效果直观、准确度较高;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沉箱接缝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对于缝宽较小... 针对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接缝难以检测的问题,分别采用水下机器人、多波束扫测、三维声呐扫描技术进行检测。检测数据表明:水下机器人对沉箱接缝的检测效果直观、准确度较高;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沉箱接缝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对于缝宽较小及距离较远的接缝分辨率较差;三维声呐探测扫测精度高,但扫测范围小且效率低。从测试原理上分析各种方法测试优缺点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检测需求自主设计了三维声呐测量支架,实现对沉箱接缝任意深度量测,并结合工程实例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为沉箱接缝检测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箱接缝 水下机器人 多波束 三维声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常州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荣荣 徐佳 林晓彬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5年第2期51-54,共4页
地面沉降已成为我国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利用27景Envisat ASAR数据,采用点目标干涉测量(IPTA)技术,以常州市为实验地区,得到常州地区2007~2011年间地表形变沉降速率图,结果表明,常州市区存在多处严重沉降,最大沉降速率达-31 mm/a,表... 地面沉降已成为我国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利用27景Envisat ASAR数据,采用点目标干涉测量(IPTA)技术,以常州市为实验地区,得到常州地区2007~2011年间地表形变沉降速率图,结果表明,常州市区存在多处严重沉降,最大沉降速率达-31 mm/a,表明IPTA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PSINSAR IPTA 沉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港口水下工程的声呐检测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瑞虎 向鹏 +2 位作者 章家保 丁德荣 李同飞 《中国港湾建设》 2022年第4期1-4,14,共5页
快速、准确地获取水下构筑物信息是声呐检测的热点,在水运工程管理、港口工程质量保障和结构防灾减灾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地理位置较深、检测目标尺寸较大的基槽开挖、基床整平等平面工程以及精度要求较高的沉箱码头直立... 快速、准确地获取水下构筑物信息是声呐检测的热点,在水运工程管理、港口工程质量保障和结构防灾减灾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地理位置较深、检测目标尺寸较大的基槽开挖、基床整平等平面工程以及精度要求较高的沉箱码头直立式岸壁工程两种典型港口水下工程结构,选择波束原理相同的多波束测深系统与三维多波束扫描声呐系统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检验规范对水下工程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多波束测深系统检测效率高,可满足港口水下平面工程检测需求;联用多波束测深系统与三维多波束扫描声呐系统开展直立式岸壁检测,可为码头水下岸壁工程施工控制与评价提供精确指导;多波束声呐系统能够准确检测港口水下工程施工偏差,并结合相关检测规范对港口水下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 港口水下工程 检测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测深与三维扫描声纳的拦污网水下结构检测技术应用
12
作者 李同飞 朱瑞虎 +1 位作者 徐鹏飞 丁德荣 《福建交通科技》 2021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波束测深和三维扫描声纳的拦污网水下结构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准确获得拦污网水下结构的变形程度、破损部位及范围以及外来物(垃圾)拦截量,并能形成可视化三维图像,可定量且直观反映拦污网水下结构运行状态和隐患治理的...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波束测深和三维扫描声纳的拦污网水下结构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准确获得拦污网水下结构的变形程度、破损部位及范围以及外来物(垃圾)拦截量,并能形成可视化三维图像,可定量且直观反映拦污网水下结构运行状态和隐患治理的工程量,为拦污网水下结构的质量检测和维护工作提供了一个更快捷、直观、准确的新方法,为运行管理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污网 水下结构 多波束测深 三维扫描声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控制网设计精度分析
13
作者 曹正伟 崔坤生 《经纬天地》 2018年第2期10-13,27,共5页
GNSS控制网的精度是衡量网优化设计的质量标准。本文主要结合GNSS控制网设计实例,探讨分析影响精度设计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了有益结论。
关键词 GNSS控制网 设计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n模型在山东半岛西北岸滩动力地貌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成 胡日军 +2 位作者 朱龙海 林纪江 张卓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8-358,共11页
根据山东半岛西北部25条实测岸滩剖面及相关表层沉积物、波浪、潮流资料,通过计算浪潮作用指数K和波浪-沉积物参数Ω,确定研究区主控动力因素并对海滩动力地貌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Dean平衡剖面模型对实测剖面进行拟合,探讨了该... 根据山东半岛西北部25条实测岸滩剖面及相关表层沉积物、波浪、潮流资料,通过计算浪潮作用指数K和波浪-沉积物参数Ω,确定研究区主控动力因素并对海滩动力地貌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Dean平衡剖面模型对实测剖面进行拟合,探讨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参数物理意义等问题。山东半岛西北部整体为浪控海岸,刁龙嘴-三山岛岸段、海北嘴-石虎嘴岸段和三山岛-海北嘴岸段均属过渡型海滩,屺坶岛-栾家口岸段属消散型海滩。研究区实测剖面与Dean模型的拟合结果整体较好,部分剖面(剖面1、剖面2、剖面3、剖面5、剖面8)由于发育离岸沙坝,使其形态与Dean模型预测的平滑上凹的形态特点存在一定差别。屺坶岛-栾家口岸段(剖面19~剖面24)受外海侧桑岛及沿岸龙口人工岛群影响,与Dean模型预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别,Dean模型对发育槽-坝体系的海滩的拟合仍具有局限性。Dean模型中m和A分别反映了海滩剖面反射性和泥沙沉速,与海滩动力地貌类型判别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西北部 动力地貌类型 Dean模型 平衡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州海峡东部石油类污染特征研究
15
作者 刘荣林 孔小丽 +2 位作者 王志远 孙妮 于红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10-215,共6页
该文根据对琼州海峡东部海域2016年9月(秋季)、2017年2月(冬季)和4月(春季)3个季度的表层海水以及2016年9月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的调查结果,研究和分析了琼州海峡东部石油烃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表层海水石油烃年际变化为未检出(ND)~0.03... 该文根据对琼州海峡东部海域2016年9月(秋季)、2017年2月(冬季)和4月(春季)3个季度的表层海水以及2016年9月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的调查结果,研究和分析了琼州海峡东部石油烃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表层海水石油烃年际变化为未检出(ND)~0.032 mg/L,平均值为0.011 mg/L,低于国家海水水质一级标准(≤0.050 mg/L)限值。秋季整个调查海域石油烃区域差异不显著,平均含量在三季中最低。冬季和春季石油烃分布区域差异较大,铺前湾是相对的高值区,整个调查海域石油烃含量总体上呈现近岸高,向外海低的分布趋势。从三季调查结果看,琼州海峡东部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烃污染主要受陆源污染和船舶排污以及海域水动力条件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为ND~170.5 mg/kg,平均值为25.2 mg/kg,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级标准(≤500.00 mg/kg)限值。由于受陆源污染和海域水动力较弱影响,铺前湾东寨港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琼州海峡 表层海水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技术在港口规划测量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光兵 詹新武 《科技广场》 2007年第5期76-78,共3页
港口岸线资源是一个国家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以客观资料为依据进行港口岸线规划,整合优化和集约利用岸线资源,是当前港口建设的基石。通过利用GPS解决港口规划测量中的问题,能准确获取基础的水陆域资料,获取港口岸线资源相关资料,为港... 港口岸线资源是一个国家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以客观资料为依据进行港口岸线规划,整合优化和集约利用岸线资源,是当前港口建设的基石。通过利用GPS解决港口规划测量中的问题,能准确获取基础的水陆域资料,获取港口岸线资源相关资料,为港口规划建设提供准确详尽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岸线规划 GPS高程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潮汐模型的东海海域潮汐性质空间分布 被引量:2
17
作者 邬红涛 《海岸工程》 2021年第4期269-276,共8页
利用全球潮汐模型FES 2014(Finite Element Solution 2014)空间分辨率为(1/16)°×(1/16)°的网格点处13个分潮调和常数,借助基于最小二乘法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特征值的定义算法,定量分析东海海域(117°~131°E,23&... 利用全球潮汐模型FES 2014(Finite Element Solution 2014)空间分辨率为(1/16)°×(1/16)°的网格点处13个分潮调和常数,借助基于最小二乘法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特征值的定义算法,定量分析东海海域(117°~131°E,23°~33°N)的潮汐类型、深度基准值和不同潮差类型。结果表明:东海海域潮汐类型单一,属于半日潮海域,多数海区属于正规化半日潮海域。理论最低潮面介于68.31~426.54 cm,起伏变化较大,并分析最低天文潮面、略最低低潮面和平均低低潮面等不同类型的基准面可知,其具有基本一致的南低北高、西低东高空间分布规律。东海海域潮差变化较大,平均潮差介于42.64~517.14 cm,最大可能潮差达到948.25 cm。本文研究结果为更准确地掌握我国东海海域的潮汐性质、不同深度基准面和不同潮差类型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数据基础,对进一步开展海洋管理和海上安全活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模型 东海海域 潮汐性质 深度基准 潮汐非调和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P在感潮河段流量测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代志 《江西建材》 2014年第5期222-222,134,共2页
ADCP流量测验在理论上与传统方法相同,是对传统测验方法的一次升级,应用在水文较为复杂的感潮河段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作为感潮河段流量测验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 流量测验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水下障碍物探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安琪 《江西建材》 2020年第12期103-103,105,共2页
文中分析水下障碍物探测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生产实践,探讨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桥区进行水下探测的应用,为同类型探测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水下障碍物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技术优势与海洋测绘新思路 被引量:8
20
作者 管孝汉 《中国水运》 2019年第5期51-52,共2页
多波束测深带来了海洋测绘的重大技术变革,实现了测深由点、线到面的转变。其高精度、高密度、全覆盖、高效率的特点相对于单波束具有巨大的优势,正促进新的海洋测绘理念的形成。本文论述了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优势特点,分析其在海图测绘... 多波束测深带来了海洋测绘的重大技术变革,实现了测深由点、线到面的转变。其高精度、高密度、全覆盖、高效率的特点相对于单波束具有巨大的优势,正促进新的海洋测绘理念的形成。本文论述了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优势特点,分析其在海图测绘工序及水运工程测量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探析了海洋测绘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技术 单波束 海图测绘 水运工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