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中考生物学命题特点与备考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艾芳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1期54-56,共3页
本文分析了2017年至2019年福建省中考生物学试题命题特点和变化,为备考提供复习教学建议。
关键词 福建中考 生物学 命题特点 备考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继承
2
作者 黄雅芳 《少年写作》 2021年第5期86-86,共1页
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奠定学生今后发展轨迹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是学生启蒙过程的引路人,在小学校园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是小学教育的使命,也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号召,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优秀的传统... 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奠定学生今后发展轨迹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是学生启蒙过程的引路人,在小学校园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是小学教育的使命,也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号召,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得到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课堂教学移到阅览室——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工作的一条思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群育 《中国西部科技》 2005年第10B期88-89,共2页
本文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通过分析“把课堂教学移到阅览室”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必须做好“把课堂教学移到阅览室”这一工作,拓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新内容。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职业学校 图书馆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教衔接”视域下新高考语文命题趋势与教学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安妮 《学语文》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新高考语文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积极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在考教衔接的深耕中呈现出命题新趋势:关注思维品质,让思辨审美举足轻重;探索多维整合,让高阶能力强势显现;突出语言运用,让建构迁移蔚然成风。教学需以学科核... 新高考语文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积极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在考教衔接的深耕中呈现出命题新趋势:关注思维品质,让思辨审美举足轻重;探索多维整合,让高阶能力强势显现;突出语言运用,让建构迁移蔚然成风。教学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立于高处,涵养清晰、缜密的思维品质;面向宽处,树立大语用观,提升高阶能力;用于实处,建构语言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教衔接 思维品质 多维整合 语言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塑“三单”新样态,提升复习课质效
5
作者 郑晓棠 《数学之友》 2024年第18期62-64,共3页
以学习单为抓手,可助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感悟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思维品质,发展核心素养.其中,前测单,聚焦学生真实学情;导学单,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延学单,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 新视角 学习单 复习教学 提升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视野下小学数学课的纵横拓展
6
作者 郑晓棠 《天津教育》 2024年第34期108-110,共3页
新课标要求教师以结构化的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解读和结构梳理,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旨归,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设计挑战性任务,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横向、纵向拓展中深度学习,完善认知,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数学... 新课标要求教师以结构化的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解读和结构梳理,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旨归,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设计挑战性任务,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横向、纵向拓展中深度学习,完善认知,发展高阶思维,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郑毓信教授曾指出:“数学对象的建构事实上是一种整体性的建构活动。或者说,数学的对象并非各个孤立的模式,而是整体性的‘建构’。”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师应该“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以系统、关联的研究视角设计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 学科核心素养 高阶思维 深度学习 数学核心素养 建构活动 探究空间 新课标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概率与统计板块试题特点分析及复习启示
7
作者 叶忠 《福建中学数学》 2024年第8期25-28,共4页
近年高考概率与统计板块试题基本上是“两小一大”“两小”对应的填空或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学生应得分的基本题;“一大”对应的解答题情境相对熟悉,但考查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如全国Ⅰ卷2022年考查到条件概率,2023年考查全概... 近年高考概率与统计板块试题基本上是“两小一大”“两小”对应的填空或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学生应得分的基本题;“一大”对应的解答题情境相对熟悉,但考查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如全国Ⅰ卷2022年考查到条件概率,2023年考查全概率公式,体现出课标、教材的变化.要落实“加强考教衔接,注重彰显高考积极导向作用[1]”,需要加强高考试题的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应试心理变化情况,摸索科学的复习应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与统计 内容和形式 应试心理 全概率公式 应考策略 条件概率 高考 试题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梳理及教学策略
8
作者 蔡延焕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推进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需要教师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理念及教学建议,把握好五个操作要点:整体把握教科书,理解丰富内涵;遵循一体化设计,着眼学段衔接;关注学段要求,把握教学梯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推进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需要教师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理念及教学建议,把握好五个操作要点:整体把握教科书,理解丰富内涵;遵循一体化设计,着眼学段衔接;关注学段要求,把握教学梯度;立足散点分布,强化渗透教育;读懂设计意图,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策略方面,应注意三点:基于课程和教科书,开发教学资源;基于活动学习,深化学生体验;基于学科实践,强化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重大主题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
9
作者 林阿雅 《英语教师》 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
基于《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开展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教学。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外研版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Module 10 Unit 1 We have a big... 基于《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开展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教学。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外研版新标准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Module 10 Unit 1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为例,从Prediction、Perception、Pectination、Practice和Production五个方面探索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跨学科主题教学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草根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黄雅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J0011-J0011,共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这个德育教育前沿阵地上,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推进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内容中的德育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德育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这个德育教育前沿阵地上,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推进和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要将生活内容中的德育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生活德育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在“知行结合”的生活德育课堂教学模式下,引导小学生积极去体验和探究,感受、体悟历史和德育发展的进程,品味文化深邃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课程 课堂教学模式 生活化教学 社会课堂 小学生 草根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雅芳 《华夏教师》 2017年第4期13-13,共1页
儿童安全问题的频发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保护小学生身心健康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质,如何让小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内容。对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究,对小学教... 儿童安全问题的频发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保护小学生身心健康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质,如何让小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内容。对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究,对小学教学事业及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安全教育 道德与法治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模素养的表现形式与水平划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玉香 《教育评论》 2018年第10期130-133,共4页
建模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指个体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表征研究对象数学结构的能力。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建模素养主要表现为精简提纯、勾勒架构、建立模型、检验模型等。所求问题思维难度和"陌生化"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 建模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指个体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表征研究对象数学结构的能力。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建模素养主要表现为精简提纯、勾勒架构、建立模型、检验模型等。所求问题思维难度和"陌生化"程度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建模素养水平,主要划分为识别与再现、探究与重构、联模与拓模三种水平。厘清建模素养的表现形式与水平划分,有助于施以针对性教学引导数学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建模素养 表现形式 水平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雅芳 《名师在线》 2020年第32期3-4,共2页
劳动教育能够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设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最终使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然而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劳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教学效果不理想... 劳动教育能够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设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念,推动学生综合发展,最终使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然而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劳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教学效果不理想,与当前教育需求相脱离。要想优化劳动教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劳动教育 校本课程 社会实践 家务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法治教育浅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雅芳 《新教师》 2019年第11期69-70,共2页
儿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国家的未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到学生学习书面知识的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学生缺少基础的安全观念。教师需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 儿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国家的未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到学生学习书面知识的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学生缺少基础的安全观念。教师需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学会明辨是非,懂得运用法律知识保障自身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 法治意识 自身权益 知识保障 学生自我保护 安全观念 教育浅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雅芳 《华夏教师》 2019年第30期55-55,共1页
核心素养是使学生适应终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所必备品格和重要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小学阶段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优化相应的教... 核心素养是使学生适应终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所必备品格和重要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小学阶段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优化相应的教学措施,促进小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运用灵活合理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良好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设生活化情境 坚定学生政治认同——以“高扬民族精神”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美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2期57-58,共2页
巧妙运用影视、美术、音乐、诗歌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在各种形式唯美的党史学习教育情境中获得深刻的体会、感悟、理解,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从而涵育政治认同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党史 生活化 教学情境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品德与社会学科纸笔测试命题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雅芳 《华夏教师》 2017年第13期39-39,共1页
对于当前品德与社会学科纸笔测试在命题方面存在的题型设置单一、难易不够合理、立意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根据该学科的属性、立足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关键在于做到题型多样化、粗浅适宜化以及立意精准化,才能实现纸笔测试的全面性、有效... 对于当前品德与社会学科纸笔测试在命题方面存在的题型设置单一、难易不够合理、立意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根据该学科的属性、立足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关键在于做到题型多样化、粗浅适宜化以及立意精准化,才能实现纸笔测试的全面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纸笔测试 命题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引三扣 聚焦素养——刘胜峰老师《田忌赛马》教学赏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雅芳 《新教师》 2020年第10期77-78,共2页
一、引入话题,紧扣认知,聚焦问题刘老师以《田忌赛马》这个经典故事入手,以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起探究交流的平台。一是学生先将故事内容内化,再进行表述,刘老师将学生表述的内容用板书呈现,活动内容由扁平化转为立体化,有效促进学生... 一、引入话题,紧扣认知,聚焦问题刘老师以《田忌赛马》这个经典故事入手,以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搭建起探究交流的平台。一是学生先将故事内容内化,再进行表述,刘老师将学生表述的内容用板书呈现,活动内容由扁平化转为立体化,有效促进学生对故事的整体认知。二是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他们的视觉感知让故事脉络得以梳理,从而深化学生借助事件发展线索巩固对活动内容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促进 整体认知 视觉感知 刘老师 经典故事 教学赏析 发展线索 扁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准目标 巧用方法――以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文红 《小学语文》 2021年第4期54-57,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入大量长课文、难课文,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独持价值,对师生的教与学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层面做出探索,通过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以激发学习兴趣,强调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落实语文要素的...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入大量长课文、难课文,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独持价值,对师生的教与学也是一个挑战。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层面做出探索,通过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以激发学习兴趣,强调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落实语文要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仁学思想本质辨析
20
作者 黄雅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54-55,共2页
'仁'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个人品质的养成有极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大同世界,因此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就是要具备社会责任感,通过修身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一、孔子仁学的主要内涵1.家庭中的&#... '仁'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个人品质的养成有极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大同世界,因此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就是要具备社会责任感,通过修身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一、孔子仁学的主要内涵1.家庭中的'仁'——孝悌孔子在修身和道德教育方面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个人的良好道德养成要由点及面,先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爱 个人修养 孔丘(前551-前479) 仁德 仁学思想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