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泵治疗仪预防骨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沆 《中外医疗》 2022年第30期98-102,共5页
目的 分析骨科术后患者使用压力泵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治疗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成常规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 目的 分析骨科术后患者使用压力泵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治疗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成常规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术后康复指导方式,研究组使用压力泵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3)。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肢体功能量表以及Fugl-Meyer量表各项评分分别为(87.39±11.48)分、(88.27±10.32)分、(71.34±12.58)分、(78.99±11.55)分、(74.88±8.00)分、(75.68±10.72)分、(80.76±11.34)分、(75.06±12.17)分、(81.35±10.79)分、(12.46±2.89)分、(8.68±1.67)分、(11.68±0.26)分、(5.78±0.21)分、(2.85±0.14)分、(95.33±10.64)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6、3.978、3.669、3.615、3.767、4.639、3.750、4.051、4.375、4.564、6.843、5.286、28.199、10.579、7.009,P<0.001)。结论 骨科术后患者使用压力泵治疗仪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泵治疗仪 生活质量 骨科 肢体运动功能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进椅 赵丽岩 +3 位作者 丁敏辉 蔡红 李红 谢少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5-588,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肺血栓栓塞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其预防及诊断策略、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基于生物标志物及其他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回顾近年的研究文献,就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肺血栓栓塞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其预防及诊断策略、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基于生物标志物及其他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回顾近年的研究文献,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介入手术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复发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沆 雷云宏 +3 位作者 严骏 林君垚 林隆辉 黄烽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5期184-186,190,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介入手术对溃疡复发率、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介入手术对溃疡复发率、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DSA下介入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溃疡复发率0.00%、中重度疼痛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4.114,P<0.05);研究组治疗1、6个月后的肱血压指数(A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下介入手术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减轻疼痛感,溃疡复发率低,整体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复发率 介入手术 糖尿病足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心室心肌运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雷云宏 戴莹 +2 位作者 黄烽 张惠平 韩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心室心肌节段参数,分析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前后左心室心肌运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明确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的患者25例。25例RMS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测左心室心肌节段参数,分析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前后左心室心肌运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明确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的患者25例。25例RMS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前后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和RT-3DE的数据及图像采集。记录2DE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RT-3DE的手术前后的LVEF、LVEDV、LVESV、左心室心肌各节段的纵向应变值、圆周应变值、面积应变值、横向应变值。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左心室部分心肌节段(中间段下壁等)应变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后组乳头肌附着的左心室壁运动比其余左心室壁运动幅度增加。结论后组乳头肌与瓣环的连续性有利于预防左心室过度扩张引起的围手术期左室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保留瓣下结构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雷云宏 王沆 +1 位作者 林隆辉 韩涛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2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以下肢静脉曲张为门诊首诊的病例,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筛查分诊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40例中,经下肢静脉顺行造...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以下肢静脉曲张为门诊首诊的病例,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筛查分诊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40例中,经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93例,大隐静脉合并小隐静脉曲张26例,单纯小隐静脉曲张12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09例,与病理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8.33%。结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可有效提高下肢静脉曲张诊断符合率,临床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碎栓联合导管溶栓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
6
作者 雷云宏 王沆 +2 位作者 林隆辉 严骏 黄烽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6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PMT)联合导管溶栓(CDT)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9例A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接受PMT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机械碎栓(PMT)联合导管溶栓(CDT)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59例A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接受PMT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D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IB及D-D水平、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FIB及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T、APTT均长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6.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为3.33%(1/30),对照组复发率为27.59%(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5,P=0.026)。结论PMT联合CDT治疗AE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机械碎栓 导管溶栓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小娥 柯俊 +1 位作者 程坤 丁杭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置入术(亦称孙氏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预防和减少因此所致低氧血症事件发生的相关措施。方法对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外科2018年1月至202...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置入术(亦称孙氏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预防和减少因此所致低氧血症事件发生的相关措施。方法对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外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1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下行孙氏手术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中,7例患者因病情危重台上死亡,最终纳入109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分为低氧血症组73例,非低氧血症组3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合并高血压、术前是否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时间、手术-体外循环时间、术中最高乳酸值、术中出入量、术中输血量(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因子)。结果109例患者中73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率为66.97%。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P=0.034)、BMI(P<0.001)、高血压病史(P<0.001)、体外循环时间(P<0.001)、术中输血浆量(P=0.035)、术中输血小板量(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253,95%CI:1.039~1.512,P=0.019)、体外循环时间(OR=1.016,95%CI:1.005~1.027,P=0.004)、术中输注血浆量(OR=1.002,95%CI:1.000~1.004,P=0.015)是孙氏手术后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孙氏手术时,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尽量完善血液保护措施、减少输血浆量可有助于降低术后低氧血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体外循环时间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13例围手术期护理
8
作者 杨金 蔡红 俞裕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的肿瘤,好发于40~5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较高,40%颈动脉体瘤患者有家族遗传史[1].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方案.由于发病部位特殊及血管丰富,手术的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手术后易出现并...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的肿瘤,好发于40~50岁人群,女性发病率较高,40%颈动脉体瘤患者有家族遗传史[1].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方案.由于发病部位特殊及血管丰富,手术的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脑卒中发生率为7%,颅神经损伤发生率为35%[2],对患者实施整体个性化护理策略,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科收治的13例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围手术期护理 女性发病率 血管丰富 家族遗传史 颅神经损伤 颈动脉分叉 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