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芳华越剧团1959年入闽史考
1
作者
蒋芃
陈丽宇
汪思颖
《福建艺术》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一个以吴方言为基础的戏曲剧种何以会南迁至方言基础完全不同的福建地区,为何最终是由尹桂芳创立的芳华越剧团承担了南迁支援福建的任务,这其中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试以现存可考的历史资料对此进行探究。一、入闽前芳华剧团概况尹...
一个以吴方言为基础的戏曲剧种何以会南迁至方言基础完全不同的福建地区,为何最终是由尹桂芳创立的芳华越剧团承担了南迁支援福建的任务,这其中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试以现存可考的历史资料对此进行探究。一、入闽前芳华剧团概况尹桂芳于1946年2月2日在上海九星大戏院首次成立芳华剧团,首演剧目为《沙漠王子》。芳华剧团是最早进行越剧改革的剧团之一,设立了剧务部,主要成员有徐进、韩义、蓝明(蓝流)、红英(弘英)、白涛、金风、钟泯、舟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团
戏曲剧种
尹桂芳
芳华
吴方言
徐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芳”:尹派艺术在福建
2
作者
蒋芃
《上海戏剧》
2020年第1期24-26,共3页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声音越悠远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100年前,一位人民艺术家诞生于浙江新昌县,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尹派"以及福建芳华越剧院共同的创始人尹桂芳先生...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声音越悠远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100年前,一位人民艺术家诞生于浙江新昌县,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尹派"以及福建芳华越剧院共同的创始人尹桂芳先生。尹桂芳先生的一生不但是一部芳华史,也是一部尹派史,更是生动鲜活的越剧史——生于浙江,兴于上海,兼容并包,荟萃精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音希声
尹派
尹桂芳
人民艺术家
浙江新昌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象无形
兼容并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芳华越剧舞台的装置变迁
3
作者
王培锋
《福建艺术》
2022年第9期42-43,共2页
装置是体现舞台美术设计的重要呈现环节。戏曲的舞台装置古已有之,简约的如早期的一桌二椅,复杂的如花部兴盛后的“机关”。而当下的舞台装置,则是要在充分理解舞美设计的意图后,综合编剧与导演的理念,给舞台人物创造出一个既能体现剧...
装置是体现舞台美术设计的重要呈现环节。戏曲的舞台装置古已有之,简约的如早期的一桌二椅,复杂的如花部兴盛后的“机关”。而当下的舞台装置,则是要在充分理解舞美设计的意图后,综合编剧与导演的理念,给舞台人物创造出一个既能体现剧中环境,又能让演员发挥出最大表演价值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装置
一桌二椅
舞台美术设计
舞美设计
舞台人物
表演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疫情下的思念——纪念我的老师尹桂芳逝世二十周年
4
作者
王君安
《福建艺术》
2020年第4期15-19,F0002,共6页
益美阿姨是老师尹桂芳(1919-2000)的外甥女。1972年,我的老师尹桂芳五十三岁,益美阿姨二十八岁,她从乡下老家翻七十里山路再坐火车来到福州,从此跟我老师一起生活了二十八年,她清楚记得老师那时患病的情形。在益美阿姨刚到福州一周后的...
益美阿姨是老师尹桂芳(1919-2000)的外甥女。1972年,我的老师尹桂芳五十三岁,益美阿姨二十八岁,她从乡下老家翻七十里山路再坐火车来到福州,从此跟我老师一起生活了二十八年,她清楚记得老师那时患病的情形。在益美阿姨刚到福州一周后的一天早上,非常突然地,老师起床的时候怎么爬也爬不起来了。那时每天早上要开会,大喇叭一叫,她们就会起床,这天老师突然起不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桂芳
老师
大喇叭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比较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丹
《戏剧之家》
2024年第6期69-71,共3页
越剧和京剧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剧种,但两种剧种的戏曲风格却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越剧与京剧在文化背景、唱腔伴奏、表演风格和化妆服装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特色,更好地促进传统戏曲艺...
越剧和京剧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剧种,但两种剧种的戏曲风格却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越剧与京剧在文化背景、唱腔伴奏、表演风格和化妆服装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特色,更好地促进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京剧
戏曲风格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剧服装管理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6
作者
樊洁丽
《戏剧之家》
2024年第6期30-32,共3页
本研究以越剧服装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越剧服装的历史演变、文化价值及其管理现状。首先,对越剧及越剧服装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理解越剧服装的文化内涵。接着,本研究分析了当前越剧服装管理的情况,揭...
本研究以越剧服装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越剧服装的历史演变、文化价值及其管理现状。首先,对越剧及越剧服装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理解越剧服装的文化内涵。接着,本研究分析了当前越剧服装管理的情况,揭示了越剧服装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本研究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保护和传承越剧服装的传统元素,同时倡导对传统越剧服装进行创新的策略,以期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创新,推动越剧服装的传承发展。最后,本文阐述了这一研究的意义,为越剧服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服装
文化传承
历史演变
文化价值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服装管理系统构建
7
作者
赵潞莎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0期64-66,共3页
笔者针对戏曲服装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一个戏曲服装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该系统通过建立标签和编码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存储和陈列技术以及加强安全措施等方法,实现了戏曲服装的库存管理,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利用率,保证了服装被...
笔者针对戏曲服装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一个戏曲服装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该系统通过建立标签和编码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存储和陈列技术以及加强安全措施等方法,实现了戏曲服装的库存管理,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利用率,保证了服装被正确使用和保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服装
库存管理
标签和编码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字幕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8
作者
黄德慧
《福建艺术》
2024年第6期42-43,共2页
信息时代下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戏曲舞台传统“一桌二椅”的演出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舞台舞美、灯光、音箱以及多媒体等技术不断参与到戏曲舞台叙事中。戏曲舞台成为越发综合、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戏曲字幕作为戏曲演...
信息时代下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戏曲舞台传统“一桌二椅”的演出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舞台舞美、灯光、音箱以及多媒体等技术不断参与到戏曲舞台叙事中。戏曲舞台成为越发综合、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戏曲字幕作为戏曲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内容呈现效果将直接影响戏曲舞台艺术的艺术感染力。从最初的字幕幻灯片到如今的电脑字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呈现
一桌二椅
戏曲演出
戏曲舞台
多媒体
信息时代
幻灯片
艺术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越剧《万婴之母》导演阐述
9
作者
李杰
王蠡
《福建艺术》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无数次地阅读王勇的剧本《万婴之母》、看了很多关于林巧稚的历史材料和记述,无数个日夜寻找着《万婴之母》立体表达呈现的方式方法,试图去瞻仰膜拜她那圣洁的灵魂,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命题我的导演阐述,因为,什么词汇都配不...
无数次地阅读王勇的剧本《万婴之母》、看了很多关于林巧稚的历史材料和记述,无数个日夜寻找着《万婴之母》立体表达呈现的方式方法,试图去瞻仰膜拜她那圣洁的灵魂,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命题我的导演阐述,因为,什么词汇都配不上她的“圣洁”,都无法概括她富有神性的大美、大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巧稚
生命至上
导演阐述
人民至上
词汇
圣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剧《信陵君》的唱腔音乐创作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孔佳超
《福建艺术》
2020年第11期54-55,共2页
越剧《信陵君》是福建芳华越剧院(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于2019年复排的尹派传统剧目。2019年是尹桂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复排一部尹派作品自然是一份很好的纪念。选择《信陵君》首先是它的历史意义。《信陵君》是尹桂芳先生入...
越剧《信陵君》是福建芳华越剧院(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于2019年复排的尹派传统剧目。2019年是尹桂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复排一部尹派作品自然是一份很好的纪念。选择《信陵君》首先是它的历史意义。《信陵君》是尹桂芳先生入闽演出的第一出大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派
传承保护
信陵君
唱腔音乐
尹桂芳
复排
传统剧目
越剧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符号性思考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体锋
《艺苑》
2021年第6期41-44,共4页
符号,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基础上的集体认知,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从文化母体中寻找中国文化基因符号,并将之转化应用到当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这不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符号,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基础上的集体认知,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从文化母体中寻找中国文化基因符号,并将之转化应用到当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这不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更是当代与传统的审美交流。论文以作者的舞美设计实践为例,探讨了戏曲舞台美术符号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舞台美术
符号性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程式到程式 浅谈《狮吼记》的创作
12
作者
陈丽宇
《福建艺术》
2023年第2期40-42,共3页
程式是戏曲艺术之根,是戏曲表演的精髓,是戏曲作为非遗需要认真传承的瑰宝之一。作为演员,从入门起我就在小二王桂卿等老师的教习下学习规范戏曲程式。在之后的表演实践中,我不断思索着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固有程式中寻求突破,为己所有...
程式是戏曲艺术之根,是戏曲表演的精髓,是戏曲作为非遗需要认真传承的瑰宝之一。作为演员,从入门起我就在小二王桂卿等老师的教习下学习规范戏曲程式。在之后的表演实践中,我不断思索着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固有程式中寻求突破,为己所有,以适应不同角色塑造的需求。而在越剧《狮吼记》里,我回归了程式的本源,也领悟到了程式之于戏曲表演千年不变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表演
表演实践
角色塑造
戏曲程式
《狮吼记》
学习规范
寻求突破
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亦真亦幻,满纸辛酸--构建越剧《红楼梦》舞美设计语境
13
作者
吴体锋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0期58-59,共2页
《红楼梦》是一部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作品。因此在越剧《红楼梦》舞美设计的创作上,我也秉持着一种对传统悲剧意识的传递。越剧尹派的五大经典传承剧目之一的《红楼梦》是以原著中的宝黛作为主线,以简单的故事构筑了一部精巧复杂的剧作...
《红楼梦》是一部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作品。因此在越剧《红楼梦》舞美设计的创作上,我也秉持着一种对传统悲剧意识的传递。越剧尹派的五大经典传承剧目之一的《红楼梦》是以原著中的宝黛作为主线,以简单的故事构筑了一部精巧复杂的剧作。作为一个舞美设计者,当我心中有一个故事要叙述时,就代表着我需要找到与之相符合的视觉符号因子来讲故事,舞美作为向观众传递编导思想的媒介的载体这个最浅显的道理之后,舞美设计者唯一要沉下心来细细琢磨的就只剩一件事情,叫作“视觉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红楼梦》
尹派
亦真亦幻
舞美设计
悲剧精神
视觉传达
经典传承
设计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剧《玉蜻蜓》中徐杨氏形象塑造
14
作者
吴敏飞
《福建艺术》
2020年第7期46-47,共2页
“庵堂认母”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越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由尹桂芳在1980年代参与创作和指导的新版《玉蜻蜓》,在立意和格调上更有新意。这出由徐进、梁中秋改编,黄祖模导演,连波作曲的传统大戏,讴歌了人性的真善,是芳华尹派传统经典...
“庵堂认母”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越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由尹桂芳在1980年代参与创作和指导的新版《玉蜻蜓》,在立意和格调上更有新意。这出由徐进、梁中秋改编,黄祖模导演,连波作曲的传统大戏,讴歌了人性的真善,是芳华尹派传统经典剧目之一,也被业界公认为芳华越剧艺术水准最高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剧目
庵堂认母
尹派
《玉蜻蜓》
尹桂芳
形象塑造
越剧艺术
徐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剧《团圆之后》的角色包装
15
作者
穆丽华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1期41-42,共2页
"旷代衣冠谁解识,令人终古泣斜阳"。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经济生活文化史中,衣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戏曲服装旧称"行头",包括了戏衣、盔头和戏鞋。在经历不断流变甚至断代发展后,很多古代服装的痕迹都只能从戏...
"旷代衣冠谁解识,令人终古泣斜阳"。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经济生活文化史中,衣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戏曲服装旧称"行头",包括了戏衣、盔头和戏鞋。在经历不断流变甚至断代发展后,很多古代服装的痕迹都只能从戏曲服装上找寻。甚至在一些地方戏的戏曲服装中,还能看到古代服饰的地域差异。戏曲服装发展到当下,其最主要的作用便是进行角色包装。角色包装,即演员身上按剧本情景要求的服饰穿戴,是舞台人物角色情感反映外部形象,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服装
地方戏
古代服装
古代服饰
外部形象
视觉冲击
地域差异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纵死犹闻侠骨香--越剧《信陵君》音乐创作
16
作者
陈晖
《福建艺术》
2021年第9期38-39,共2页
2019年是福建芳华越剧院创始人尹桂芳先生诞辰100周年暨芳华入闽60周年。在系列纪念活动中,我有幸担任了尹派大戏《信陵君》的作曲及配器工作。《信陵君》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安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司马光认为,...
2019年是福建芳华越剧院创始人尹桂芳先生诞辰100周年暨芳华入闽60周年。在系列纪念活动中,我有幸担任了尹派大戏《信陵君》的作曲及配器工作。《信陵君》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安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司马光认为,如果对战国四公子排座次的话,信陵君当居于首位。司马迁对信陵君推崇备至,在《史记》中为他写传都不直接称呼他的封号,而名为《魏公子列传》,并且借平原君之口给了信陵君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天下无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陵君
音乐创作
尹派
尹桂芳
战国四公子
纪念活动
战国时期
推崇备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剧《包公泪》中包勉形象的塑造
17
作者
吴敏燕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2期33-34,共2页
越剧,中国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代表性剧目有...
越剧,中国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代表性剧目有《何文秀》《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等。《包公泪》改编自京剧《赤桑镇》,讲述了北宋时期,黄河流域,连年荒灾,饿殍四野,饥民遍地。朝廷派刘御史之子刘衙内到陈州府赤桑县粜米赈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剧种
赤桑镇
何文秀
《西厢记》
越剧表演
女子越剧
绍剧
才子佳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乱世中的女英杰 谈越剧《貂蝉》表演
18
作者
赵阳
《福建艺术》
2023年第9期45-46,共2页
“一支清香炉内焚,跪在尘埃告神明……”是越剧舞台上貂蝉第一次亮相后交代人物规定情境的第一段叙述性唱腔。人所共知的“貂蝉”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三国演义》中倾国倾城、红颜薄命的悲剧人物,但她并无史料记载,是虚构人物,...
“一支清香炉内焚,跪在尘埃告神明……”是越剧舞台上貂蝉第一次亮相后交代人物规定情境的第一段叙述性唱腔。人所共知的“貂蝉”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三国演义》中倾国倾城、红颜薄命的悲剧人物,但她并无史料记载,是虚构人物,而在戏曲舞台上最早元曲中就已经出现貂蝉的戏,后又流行于南戏(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叫作《貂蝉女》的剧目,和《西厢记》《燕子楼》等名剧同样受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燕子楼
悲剧人物
古代四大美女
叙述性
戏曲舞台
红颜薄命
貂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韵尹语谈“烟波”
19
作者
陈丽宇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2期48-49,共2页
《烟波迷月》是编剧郑怀兴老师的原创作品,它从错综复杂的人性与人物处境现实出发,以精巧扎实的戏剧结构,丰富饱满的人物性格刻画,使观者感到心灵的震撼,并以该剧进一步实践探寻着中国审美如何走向世界,传统艺术怎样面对现代。这个剧目...
《烟波迷月》是编剧郑怀兴老师的原创作品,它从错综复杂的人性与人物处境现实出发,以精巧扎实的戏剧结构,丰富饱满的人物性格刻画,使观者感到心灵的震撼,并以该剧进一步实践探寻着中国审美如何走向世界,传统艺术怎样面对现代。这个剧目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市井小人物的故事展现出历史哲理的光辉,体现出了普通人在现实面前顽强不屈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世界
郑怀兴
顽强不屈
戏剧结构
原创作品
实践探寻
普通人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现代戏角色塑造中传统程式的化用
20
作者
毛乐霄
《福建艺术》
2019年第10期46-47,共2页
程式,即将艺术形式纳入一定的标准,成为一种相对定型,并有一定准则的行动单元或行动组合.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之一.戏曲表现形式的程式化则是指戏曲表演体系、音乐体系和编导、舞美的艺术构思,掌握运用程式性的艺术处理原则,在...
程式,即将艺术形式纳入一定的标准,成为一种相对定型,并有一定准则的行动单元或行动组合.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之一.戏曲表现形式的程式化则是指戏曲表演体系、音乐体系和编导、舞美的艺术构思,掌握运用程式性的艺术处理原则,在戏曲表演形式范畴内,形成统一完整的戏曲综合性的剧目创作实践.笔者工越剧小生,在经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深刻理解到越剧是通过演员唱、念、做、打的手段,以写意的舞台程式化来表现生活,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一体的剧场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场艺术
角色塑造
音乐体系
戏曲表演
舞台艺术实践
表现形式
程式性
中国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芳华越剧团1959年入闽史考
1
作者
蒋芃
陈丽宇
汪思颖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福建卷)”(项目编号:18ZD09)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个以吴方言为基础的戏曲剧种何以会南迁至方言基础完全不同的福建地区,为何最终是由尹桂芳创立的芳华越剧团承担了南迁支援福建的任务,这其中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试以现存可考的历史资料对此进行探究。一、入闽前芳华剧团概况尹桂芳于1946年2月2日在上海九星大戏院首次成立芳华剧团,首演剧目为《沙漠王子》。芳华剧团是最早进行越剧改革的剧团之一,设立了剧务部,主要成员有徐进、韩义、蓝明(蓝流)、红英(弘英)、白涛、金风、钟泯、舟启。
关键词
越剧团
戏曲剧种
尹桂芳
芳华
吴方言
徐进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芳”:尹派艺术在福建
2
作者
蒋芃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上海戏剧》
2020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摘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声音越悠远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100年前,一位人民艺术家诞生于浙江新昌县,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尹派"以及福建芳华越剧院共同的创始人尹桂芳先生。尹桂芳先生的一生不但是一部芳华史,也是一部尹派史,更是生动鲜活的越剧史——生于浙江,兴于上海,兼容并包,荟萃精英。
关键词
大音希声
尹派
尹桂芳
人民艺术家
浙江新昌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象无形
兼容并包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芳华越剧舞台的装置变迁
3
作者
王培锋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舞美中心
出处
《福建艺术》
2022年第9期42-43,共2页
文摘
装置是体现舞台美术设计的重要呈现环节。戏曲的舞台装置古已有之,简约的如早期的一桌二椅,复杂的如花部兴盛后的“机关”。而当下的舞台装置,则是要在充分理解舞美设计的意图后,综合编剧与导演的理念,给舞台人物创造出一个既能体现剧中环境,又能让演员发挥出最大表演价值的空间。
关键词
舞台装置
一桌二椅
舞台美术设计
舞美设计
舞台人物
表演价值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疫情下的思念——纪念我的老师尹桂芳逝世二十周年
4
作者
王君安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福建
省剧协
出处
《福建艺术》
2020年第4期15-19,F0002,共6页
文摘
益美阿姨是老师尹桂芳(1919-2000)的外甥女。1972年,我的老师尹桂芳五十三岁,益美阿姨二十八岁,她从乡下老家翻七十里山路再坐火车来到福州,从此跟我老师一起生活了二十八年,她清楚记得老师那时患病的情形。在益美阿姨刚到福州一周后的一天早上,非常突然地,老师起床的时候怎么爬也爬不起来了。那时每天早上要开会,大喇叭一叫,她们就会起床,这天老师突然起不来了。
关键词
尹桂芳
老师
大喇叭
福州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K825.7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比较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丹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6期69-71,共3页
文摘
越剧和京剧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剧种,但两种剧种的戏曲风格却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越剧与京剧在文化背景、唱腔伴奏、表演风格和化妆服装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特色,更好地促进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
越剧
京剧
戏曲风格
文化背景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剧服装管理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6
作者
樊洁丽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6期30-32,共3页
文摘
本研究以越剧服装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越剧服装的历史演变、文化价值及其管理现状。首先,对越剧及越剧服装的起源、发展以及文化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理解越剧服装的文化内涵。接着,本研究分析了当前越剧服装管理的情况,揭示了越剧服装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本研究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保护和传承越剧服装的传统元素,同时倡导对传统越剧服装进行创新的策略,以期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创新,推动越剧服装的传承发展。最后,本文阐述了这一研究的意义,为越剧服装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关键词
越剧服装
文化传承
历史演变
文化价值
保护策略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服装管理系统构建
7
作者
赵潞莎
机构
福建
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福建芳华越剧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0期64-66,共3页
文摘
笔者针对戏曲服装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一个戏曲服装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该系统通过建立标签和编码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利用存储和陈列技术以及加强安全措施等方法,实现了戏曲服装的库存管理,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和利用率,保证了服装被正确使用和保养。
关键词
戏曲服装
库存管理
标签和编码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分类号
J816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字幕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8
作者
黄德慧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4年第6期42-43,共2页
文摘
信息时代下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戏曲舞台传统“一桌二椅”的演出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舞台舞美、灯光、音箱以及多媒体等技术不断参与到戏曲舞台叙事中。戏曲舞台成为越发综合、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戏曲字幕作为戏曲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内容呈现效果将直接影响戏曲舞台艺术的艺术感染力。从最初的字幕幻灯片到如今的电脑字幕.
关键词
内容呈现
一桌二椅
戏曲演出
戏曲舞台
多媒体
信息时代
幻灯片
艺术感染力
分类号
J813 [艺术—戏剧戏曲]
J814 [艺术—戏剧戏曲]
TP39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越剧《万婴之母》导演阐述
9
作者
李杰
王蠡
机构
河南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摘
无数次地阅读王勇的剧本《万婴之母》、看了很多关于林巧稚的历史材料和记述,无数个日夜寻找着《万婴之母》立体表达呈现的方式方法,试图去瞻仰膜拜她那圣洁的灵魂,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命题我的导演阐述,因为,什么词汇都配不上她的“圣洁”,都无法概括她富有神性的大美、大爱!
关键词
林巧稚
生命至上
导演阐述
人民至上
词汇
圣洁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剧《信陵君》的唱腔音乐创作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孔佳超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0年第11期54-55,共2页
文摘
越剧《信陵君》是福建芳华越剧院(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于2019年复排的尹派传统剧目。2019年是尹桂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复排一部尹派作品自然是一份很好的纪念。选择《信陵君》首先是它的历史意义。《信陵君》是尹桂芳先生入闽演出的第一出大戏。
关键词
尹派
传承保护
信陵君
唱腔音乐
尹桂芳
复排
传统剧目
越剧艺术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符号性思考
被引量:
1
11
作者
吴体锋
机构
福建
省
芳
华越
剧院
出处
《艺苑》
2021年第6期41-44,共4页
文摘
符号,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基础上的集体认知,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从文化母体中寻找中国文化基因符号,并将之转化应用到当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这不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更是当代与传统的审美交流。论文以作者的舞美设计实践为例,探讨了戏曲舞台美术符号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戏剧
舞台美术
符号性
传统文化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程式到程式 浅谈《狮吼记》的创作
12
作者
陈丽宇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3年第2期40-42,共3页
文摘
程式是戏曲艺术之根,是戏曲表演的精髓,是戏曲作为非遗需要认真传承的瑰宝之一。作为演员,从入门起我就在小二王桂卿等老师的教习下学习规范戏曲程式。在之后的表演实践中,我不断思索着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固有程式中寻求突破,为己所有,以适应不同角色塑造的需求。而在越剧《狮吼记》里,我回归了程式的本源,也领悟到了程式之于戏曲表演千年不变的真谛。
关键词
戏曲表演
表演实践
角色塑造
戏曲程式
《狮吼记》
学习规范
寻求突破
戏曲艺术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亦真亦幻,满纸辛酸--构建越剧《红楼梦》舞美设计语境
13
作者
吴体锋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0期58-59,共2页
文摘
《红楼梦》是一部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作品。因此在越剧《红楼梦》舞美设计的创作上,我也秉持着一种对传统悲剧意识的传递。越剧尹派的五大经典传承剧目之一的《红楼梦》是以原著中的宝黛作为主线,以简单的故事构筑了一部精巧复杂的剧作。作为一个舞美设计者,当我心中有一个故事要叙述时,就代表着我需要找到与之相符合的视觉符号因子来讲故事,舞美作为向观众传递编导思想的媒介的载体这个最浅显的道理之后,舞美设计者唯一要沉下心来细细琢磨的就只剩一件事情,叫作“视觉传达”。
关键词
越剧《红楼梦》
尹派
亦真亦幻
舞美设计
悲剧精神
视觉传达
经典传承
设计语境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剧《玉蜻蜓》中徐杨氏形象塑造
14
作者
吴敏飞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0年第7期46-47,共2页
文摘
“庵堂认母”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越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由尹桂芳在1980年代参与创作和指导的新版《玉蜻蜓》,在立意和格调上更有新意。这出由徐进、梁中秋改编,黄祖模导演,连波作曲的传统大戏,讴歌了人性的真善,是芳华尹派传统经典剧目之一,也被业界公认为芳华越剧艺术水准最高的代表作。
关键词
经典剧目
庵堂认母
尹派
《玉蜻蜓》
尹桂芳
形象塑造
越剧艺术
徐进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剧《团圆之后》的角色包装
15
作者
穆丽华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1期41-42,共2页
文摘
"旷代衣冠谁解识,令人终古泣斜阳"。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经济生活文化史中,衣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戏曲服装旧称"行头",包括了戏衣、盔头和戏鞋。在经历不断流变甚至断代发展后,很多古代服装的痕迹都只能从戏曲服装上找寻。甚至在一些地方戏的戏曲服装中,还能看到古代服饰的地域差异。戏曲服装发展到当下,其最主要的作用便是进行角色包装。角色包装,即演员身上按剧本情景要求的服饰穿戴,是舞台人物角色情感反映外部形象,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冲击。
关键词
戏曲服装
地方戏
古代服装
古代服饰
外部形象
视觉冲击
地域差异
包装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纵死犹闻侠骨香--越剧《信陵君》音乐创作
16
作者
陈晖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1年第9期38-39,共2页
文摘
2019年是福建芳华越剧院创始人尹桂芳先生诞辰100周年暨芳华入闽60周年。在系列纪念活动中,我有幸担任了尹派大戏《信陵君》的作曲及配器工作。《信陵君》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安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司马光认为,如果对战国四公子排座次的话,信陵君当居于首位。司马迁对信陵君推崇备至,在《史记》中为他写传都不直接称呼他的封号,而名为《魏公子列传》,并且借平原君之口给了信陵君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天下无双”!
关键词
信陵君
音乐创作
尹派
尹桂芳
战国四公子
纪念活动
战国时期
推崇备至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剧《包公泪》中包勉形象的塑造
17
作者
吴敏燕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2期33-34,共2页
文摘
越剧,中国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代表性剧目有《何文秀》《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等。《包公泪》改编自京剧《赤桑镇》,讲述了北宋时期,黄河流域,连年荒灾,饿殍四野,饥民遍地。朝廷派刘御史之子刘衙内到陈州府赤桑县粜米赈灾。
关键词
地方剧种
赤桑镇
何文秀
《西厢记》
越剧表演
女子越剧
绍剧
才子佳人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乱世中的女英杰 谈越剧《貂蝉》表演
18
作者
赵阳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3年第9期45-46,共2页
文摘
“一支清香炉内焚,跪在尘埃告神明……”是越剧舞台上貂蝉第一次亮相后交代人物规定情境的第一段叙述性唱腔。人所共知的“貂蝉”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三国演义》中倾国倾城、红颜薄命的悲剧人物,但她并无史料记载,是虚构人物,而在戏曲舞台上最早元曲中就已经出现貂蝉的戏,后又流行于南戏(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叫作《貂蝉女》的剧目,和《西厢记》《燕子楼》等名剧同样受欢迎。
关键词
《西厢记》
燕子楼
悲剧人物
古代四大美女
叙述性
戏曲舞台
红颜薄命
貂蝉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韵尹语谈“烟波”
19
作者
陈丽宇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2期48-49,共2页
文摘
《烟波迷月》是编剧郑怀兴老师的原创作品,它从错综复杂的人性与人物处境现实出发,以精巧扎实的戏剧结构,丰富饱满的人物性格刻画,使观者感到心灵的震撼,并以该剧进一步实践探寻着中国审美如何走向世界,传统艺术怎样面对现代。这个剧目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市井小人物的故事展现出历史哲理的光辉,体现出了普通人在现实面前顽强不屈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
关键词
走向世界
郑怀兴
顽强不屈
戏剧结构
原创作品
实践探寻
普通人
现实意义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现代戏角色塑造中传统程式的化用
20
作者
毛乐霄
机构
福建芳华越剧院
出处
《福建艺术》
2019年第10期46-47,共2页
文摘
程式,即将艺术形式纳入一定的标准,成为一种相对定型,并有一定准则的行动单元或行动组合.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之一.戏曲表现形式的程式化则是指戏曲表演体系、音乐体系和编导、舞美的艺术构思,掌握运用程式性的艺术处理原则,在戏曲表演形式范畴内,形成统一完整的戏曲综合性的剧目创作实践.笔者工越剧小生,在经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深刻理解到越剧是通过演员唱、念、做、打的手段,以写意的舞台程式化来表现生活,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一体的剧场艺术.
关键词
剧场艺术
角色塑造
音乐体系
戏曲表演
舞台艺术实践
表现形式
程式性
中国戏曲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芳华越剧团1959年入闽史考
蒋芃
陈丽宇
汪思颖
《福建艺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芳”:尹派艺术在福建
蒋芃
《上海戏剧》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芳华越剧舞台的装置变迁
王培锋
《福建艺术》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疫情下的思念——纪念我的老师尹桂芳逝世二十周年
王君安
《福建艺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比较与趋势分析
张丹
《戏剧之家》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越剧服装管理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樊洁丽
《戏剧之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戏曲服装管理系统构建
赵潞莎
《戏剧之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戏曲字幕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变革
黄德慧
《福建艺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越剧《万婴之母》导演阐述
李杰
王蠡
《福建艺术》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越剧《信陵君》的唱腔音乐创作
孔佳超
《福建艺术》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符号性思考
吴体锋
《艺苑》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从程式到程式 浅谈《狮吼记》的创作
陈丽宇
《福建艺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亦真亦幻,满纸辛酸--构建越剧《红楼梦》舞美设计语境
吴体锋
《福建艺术》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越剧《玉蜻蜓》中徐杨氏形象塑造
吴敏飞
《福建艺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越剧《团圆之后》的角色包装
穆丽华
《福建艺术》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纵死犹闻侠骨香--越剧《信陵君》音乐创作
陈晖
《福建艺术》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越剧《包公泪》中包勉形象的塑造
吴敏燕
《福建艺术》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乱世中的女英杰 谈越剧《貂蝉》表演
赵阳
《福建艺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越韵尹语谈“烟波”
陈丽宇
《福建艺术》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浅谈现代戏角色塑造中传统程式的化用
毛乐霄
《福建艺术》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